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第六单元 说唱童谣主备人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 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或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四拍子);能用认识的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型(四分节奏、二分节奏);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3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活动之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编创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作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4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 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教学重点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指导学生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童 牧童谣,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或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四拍子)。教学难点1尝试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探索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能用自制打击乐器奏出以、 、构成的短小节奏型,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之中。2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 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教学准备 电子琴、电脑等。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 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能用认识的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型(四分节奏、二分节奏);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3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草原牧歌律动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好。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主旋律)配乐朗诵: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牧笛的小孩儿赶着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鲜嫩的青草,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牧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3指名学生回答: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4请学生贴出画面。来源:Zxxk.Com(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2)点题:师猜猜看,小羊儿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3)出示课题牧童二、学唱歌曲牧童。1听录音范读儿歌。2教师听录音伴奏按节奏范读3变换形式读儿歌。(1)师:你们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2)师:谁来想个办法使儿歌读得更好听呢 学生设计伴奏型。(3)认识“ti ti”。X X 两个半拍念“ti ti”ti ti (4)按节奏念一念,模仿小牧童的吆喝声。X X X X ta titi ta a哟 啰啰 啰 X X X X X :ti ti ti ti ta a咿哟 啰啰 啰 (5)合作按节奏读一读儿歌。来源:学_科_网Z_X_X_K4学唱歌词。(1)听琴哼唱旋律。学生设计不同的单音哼唱旋律。(2)听琴学唱。师:你觉得有什么唱不好的地方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名学生解决问题或听范唱后再解决。(3)学生齐唱。师: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结束句?当小羊儿吃的饱饱的回家去时,它们的声音会离我们越来越(生:远),那我们唱的声音就要越来越(生:弱或小)(4)巩固练习。a、接龙唱。b、分组唱等。三、表现歌曲。1加入衬词,唱一唱。小羊声音“咩”牧童吆喝声 “哟 啰啰 啰 咿哟 啰啰 啰 :” 2真够热闹呀,谁能想想主意,再设计一些形式,让我们的歌声更动听”?一组:体态律动;二组:打击乐;三组:分角色表演 四组:小羊叫声3分组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4合作表演。四、拓展。1、歌曲出处、简介师:小牧童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我们今天学的牧童是哪里的民歌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介绍江苏:地处我国的华东地区,那里土壤肥沃,被称为鱼米之乡3、其他民族的放牧情况师:你还知道其他地方或民族的有关放牧等情况吗?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人主要吃奶制食品、牛肉和面食,他们热情好客,待人诚实,特别尊重长辈。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独有的乐器马头琴相当出名。4、模仿马的动作。结束: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在牧童的悠扬笛声中赶着自己的小羊、小牛儿回家出教室结束本课。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 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3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活动之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作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4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组织教学。师生用歌声律动互相问好!(音乐两只老虎)二、复习歌曲牧童。1跟音乐唱一唱。2边唱边加入“咩-”作声势伴奏,唱一唱。3分组唱。(A组唱歌、B组声势伴奏)。4合作表演。(A组唱歌、B组声势伴奏、C组歌表演)。按照下面的顺序表演。念唱念学习用整齐的声音念、唱这首歌,加上模拟动作表达“牧童”的快乐心情。三、童谣诵读拉大锯。1谈话导入:说童谣,唱童谣。说说唱唱笑弯了腰。奶奶的童谣说故事,爷爷的童谣唱大戏。看看爷爷姥姥小时候说什么童谣。2出示童谣拉大锯。3师生合作,表演拉大锯。4让一部分学生有节奏念儿歌,一部分学生配上有节律的象声词“ga zi ”,进行二声部的训练。5和同学合作,表演拉大锯。边模仿拉大锯的声音,边和同伴游戏。分别扮演奶奶和小孙女,双手相拉,边念儿歌边做一拉一送拉大锯的动作。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看大戏:宝莲灯西游记,咱们一块去看戏。gazigazigazigazi四、欣赏天黑黑。1爷爷奶奶的儿歌小朋友玩得开心吗?你们知道台湾小朋友唱什么儿歌吗?想不想去听听?2初听歌曲,听一听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相互交流,师小结。出示歌词,简介歌曲。4复听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5、你觉得歌曲中最有意思的是哪一段,一起跟着录音哼唱。6、再听歌曲,角色扮演。五、总结下课。教学反思来源:学_科_网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活动之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编创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作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3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听音乐一起演唱京剧脸谱歌进教室。1师:刚才我们唱的是什么啊?生:京剧。2师:那你们知道京剧是什么地方的吗?生:北京。二、出示捏面人老爷爷图片,引出主题。1师:今天老师就从北京请来了一位老爷爷,看看他在干什么?他会捏些什么呢?2观看视频捏面人3学生交流。4教师小结:老爷爷本领真大,捏了这么多面人,把我们的眼睛都看的怎样了啊?生:眼睛都花了。三、欣赏捏面人。1导入:捏面人的老爷爷真历害,人们把他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听,思考这首歌哪些地方唱,哪些地方念?(1)学生交流。(2)师小结,出示歌词。2再听音乐,随音乐伴奏念一念,唱一唱,演一演。(1)跟节奏读歌词,并演一演。(2)随音乐哼唱表演。(3)师:你们觉得,这首歌哪一句像唱大戏的感觉?从这句中能听出哪里的地方特色?(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5)拓展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体会豫剧特色和河南方言特点。(6)反复演唱“你说是啥就是啥”乐句,体会豫剧特色。3综合欣赏。听听、唱唱、念念、动动(1)师:今天,捏面人的老爷爷认识了我们小朋友非常开心,他要给我们捏几个面人,你想捏些啥?(2)学生交流。(3)你们能用歌词的形式把你要捏的东西编进歌曲中吗?(4)小组创编歌词。(背景音乐捏面人)(5)分组汇报,择优展示。(6)听听、唱唱、念念、动动。(7)完整表演歌曲捏面人。(8)相互评价,表扬优秀小组。四、拓展童谣集锦。1欣赏童谣组合。颠倒谣、板凳绑扁担、小兔子乖乖、不倒翁、数鸭子、闪烁的小星等。2唱唱念念,你觉得童谣有什么特点?3交流小结,了解童谣。一是语言平白易懂、二是声韵自然活泼、三是句式短小生动、四是情意俏皮有趣、五是唱念相宜。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 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四拍子);能用认识的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型(四分节奏、二分节奏);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3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 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组织教学。1学生聆听音乐牧童短笛进入教室。2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欣赏动画片,大家看看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播放牧笛片段。)2师生交流小结:小牧童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他放牧时演唱的童谣,大家想听吗?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牧童谣。三、学习新课,学唱歌曲牧童谣。1初听范唱,请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情绪。2介绍歌曲:大家知道这位小牧童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6页,这是一首湖北民歌牧童谣。3复听范唱,请同学们“跟我做”。随老师打强弱拍(拍手、握拳、拍腿、握拳)感受四拍子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4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也忍不住想唱一唱了。看看那位同学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大家给老师打节拍好吗? 5同学们想不想唱一唱?好,请学生轻声用“lu”哼唱旋律。6加入歌词演唱。7解决问题纠正演唱巩固。8情绪处理:那要唱清楚;嗨要保持住。9同学们唱真不错,这位小牧童他只顾着跟我们唱歌,他的牛儿不见了,估计是跑到不远处的山坡上去了。我们一起帮他找一找好吗?10感受音高关系,学习“la、sol、m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元谋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文安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巨鹿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房屋过户产权转移备案服务合同
- 2025版股权收购居间服务合同规范市场秩序合同范本
- 2025版国际贸易担保贷款合同
- 2025版砂石料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合同样本
- 2025年陕西房屋租赁合同书(含押金管理)
- 2025版学生违纪行为教育管理协议书
- 【初二】【八年级】【道法】2025【秋】上学期开学第一课【统编版】(课件)
- 学习2025年初中初三开学第一课专题
- GA/T 2158-2024法庭科学资金数据获取规程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考试必考多选题库及答案(共300题)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重组与突破》黄奇帆
- 医院零星维修管理制度及零星维修审批单
- 监控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申请表
- 考评员题库(1000题)
-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