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一时堂上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通过堂常规的学习,同学们接授来自老师的堂规则的有关“信息”,帮助同学们初步理解“信息”的概念;接收并牢记老师的规则里所含有的“信息”;为接下来的教学作铺垫;同时;老师通过收集同学们有关于信息技术基本情况的一些“信息”,为因材施教作准备;明确任务,帮助同学们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法;联络师生感情;培养同学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树立学习好信息技术的信心和决心;力求准确传递以上教学中所含有的“信息”。教学重点难点:有关于“信息”的概念教学过程:关于信息技术老师的“信息”自我介绍,并且引出信息一意来自堂的规则“信息”堂常规1、进入计算机机房,举止要得体,言谈要文明。2、用好计算机机房的设备等公物,保证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A、爱护计算机机房的硬等设备,禁止对计算机硬(包括接线、插头等)的踩、压、拔等违规操作的发生;B、为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外来光盘,软盘,U盘等不经杀毒,一律不准在计算机机房的机器上使用,同时严禁删除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应用软极其相关文和文夹等;、爱护地板,爱护门窗,爱护桌椅等公共财物,禁止乱贴乱画。3、进入计算机机房要注意卫生保洁工作。A、进入计算机机房,禁止吃零食、饮料(包括矿泉水)等;B、进入计算机机房,禁止随地吐痰、丢废纸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离开计算机机房之前,上班级负责打扫教室内外清洁卫生,归整计算机、桌椅等,责任教师负责监督。4、进入计算机机房的学生必须对号入座,认真填写上机登记薄。三来自同学们的“信息”调查表信息技术调查表姓名性别班级以前学过计算机吗(回答是或否)你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吗(回答是或否)你现在掌握了那些计算机操作技能?(请在内打)程序设计rd文字处理动画设计网页制作网络基础知识图形图像处理三维图像处理一点都不会家里有无计算机你平常用计算机干的最多事是什么?家里能上网吗?有自己的电子信箱、QQ号吗?会上网查资料吗?你上网主要做那些事情?你如何看待电脑游戏?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你如何处理游戏与学习的关系?你怎样看待信息技术?你希望信息技术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收获?四小结1强调规则;2收集整理调查情况并及时公布;3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提出要求,提升希望;第二时信息编码中的二进制转换教学目标:1、知道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懂得计算机的语言是二进制数。教学重点:信息编码中有关于十进制跟二进制的转换。教学难点:知道计算机中的数据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教学过程:一、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是采用“0”和“1”来表示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计算机中信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有文字、声音、图片等。如果我们要用计算机处理这些信息,就需要先将它们转化为“0”和“1”,即信息数字化。二、计算机的语言二进制我们人脑可以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计算机处理信息也有自己的语言,它的语言是二进制。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区别:我们平时在数学科目里接触到的数据大都是十进制数,它由09十个数字组成,特点是“逢十进一”、“借一当十”。二进数它只有“0”和“1”两个数字,所以它“逢二进一”、“借一当二”。计算机语言为什么要用二进制而不用十进制的原因:这是因为计算机是有电子元构成的,它们工作时只有两种状态:即“通过”与“没有通过”或“有”与“无”,或“亮”与“不亮”。二进制数刚好只有两个数字“0”和“1”来表示电子元的工作状态,而十进制数有十个数字,可以表示十种状态。因此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最稳定与最简单的。三、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利用较简单的对照转化二进制表来进行组织教学,能较为简单快速的令学生理解转换的方法。小结1强调堂纪录;2收集整理学生对于转换方法的掌握情况;3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提出要求,提升希望;第三时信息编码中的ASII码教学目标:通过上一节的教学,同学已经对于十进制跟二进制的转换有一定的了解,这节上通过引入信息编码中,非数字(如英文字母,符号)的二进制表示方法来引入ASII码,并通过堂学习,让同学了解有关于ASII码再信息编码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领域。教学重点:信息编码中有关于数字,字母,符号跟的ASII码转换方法。教学难点:计算机中的字符编码教学过程:复习上节-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小测,令同学再次巩固有关于十进制跟二进制的转换方法,为这节的教学打好基础二引入ASII码的概念-为了让计算机能识别字符,必须将字符转换成二进制代码。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字符编码是AS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每一个编码占7位二进制位,共有128个编码。例如:B:01000010b:01100010三同学们自我学习-同学们再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的看书本第9页的ASII码对照表。四堂互动-老师引导学生利用ASII码表做出几道有关于字符等的转换的习题(如B,L)然后让学生提问,让其他学生上来黑板进行解答老师则对下面的同学进行学习指导。小结1强调堂纪录;2收集整理学生对于ASII码转换方法的掌握情况;3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提出要求,提升希望;第四,五时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2、懂得什么是信息,信息在人们周围的表现形式。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及表现形式;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身边的“信息”,从而得出“信息”的重要性,并懂得当今现代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几种形式的信息,并定义“信息”。1、时间信息、新闻信息、知识信息、社会信息2、信息的表现形式有:语言、文字、符号、图像、数字、声音、情景等,它们所表示的内容都包含了信息。3、信息的定义。“信息”一词源于拉丁文,英文为Infratin,原意为通知或消息。我们把“信息”定义为: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通过物质载体所产生的消息。计算机出现以后,我们把数据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内容都称为信息。在我们信息技术中谈到的信息是指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以及经过采集、存储、复制、检索和分类处理后得到的信息。二、计算机的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名叫埃尼阿克,英文名ENIA,意义为“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它是也个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耗电140千瓦,000次加减运算/秒。它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带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科技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计算机的诞生虽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经历了四个时代:即电子管时代(194198)晶体管时代(1991964)集成电路时代(1961970)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1至今)。计算机的发展极其迅速,每隔半年就要提高一个档次,预计未来的计算机将会朝巨型化、微型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三、计算机的诞生背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人们获取的信息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国防科技上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多得十分惊人,于是人们开始想用一种机器工具来代替繁杂的人工计算。计算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最初应用在国防上,后来人们把它应用到各行各业(如撰写、图形绘制、数据统计、机械控制等),逐渐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机器。正因为计算机得到广泛运用,人们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手段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就有了“信息技术”一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