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昌吉学院 论文(设计)分类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密级:从动机理论浅谈如何使小学生学好数学系 院 初等教育学院 学科门类 教 育 学 专 业 小学教育 学 号 0825834024 姓 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讲 师 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昌吉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或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本学院及以上级别优秀毕业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以资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声明人签名: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3摘 要高尔基曾说过:“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奇了!”然而种种行动并不时突发奇想,也并不是既定的,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思考,而这一系列的思考就形成了行动的原始动力,也就是动机。本文是在以往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等研究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笔者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小学生如何利用动机理论更好,更快的学习好数学的问题进行较为合理的研究。由于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通过在小学见习和实习,发现不同年级小学生在学习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基于学习动机之上的学习数学的困难,并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以及社会三方面进行分析,相应提出合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建议与方法。并且针对不同阶段小学生其学习情绪 ,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归因,从而以最积极的学习动机,达到理想的学习数学的效果,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积极正面的学习心理,即最良好的学习动机。关键词:数学;动机;学习动机理论;理论应用 The brief analysis of how to learn mathematics bett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otivationAbstractGorky once said that in our life,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and more precious than actions!However, all these kinds of actions are not a whim or fixed,what actually need is a series of thought which is the source of the original power,that is motivation。This paper is on the authority of teachers in previous researchers study basis for further study,The author used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observat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to two facets of the problem that elementary students how to learn mathematics better and more quick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otivation give reasonable research.When we have practical training in elementary school,we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hich is based o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in different grade,as a result of that mathematics is a subject which is consist of quantity,structure,variety. And from students, teachers and society are analyzed the corresponding three aspects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tir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ake different measures to deal with different situation happened on students, such as emotion,destination, methods, in order to have a more efficiency in study , we should build a positive learning motivation for every students!Keywords:Mathematics;Motivation;Learning motivation; Use of theory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61 文献综述71.1 关键概念的界定71.1.1 动机的概念71.1.2 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其分类71.2 现阶段研究现状82 研究分析92.1当代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现状及弊端92.1.1 现状92.1.2弊端92.2如何将学习动机理论巧妙,合理的运用到小学生数学学习当中102.2.1利用行为动机理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102.2.2利用成就动机理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112.2.3利用马斯洛人类需要动机理论,分阶段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113 研究不足与展望1431 研究不足143.2 研究展望14结 论15参 考 文 献16致 谢17引 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急剧变革,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于现当代的小学生而言,不断增加的学习压力与环境压力,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加之课程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在学习当中出现了许多困难与问题,尤其是在数学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当中。小学生正处于初入校园阶段,正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怎样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必须要适当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来更有效的学习数学,让学生自身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后,进行正确的归因,从而不会使学生因种种学习障碍而在学习数学上屡遭失败打击,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对学习成功不抱期望,从而厌倦或放弃学习!许多著名的教育与儿同学家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主张中,基本观点就是强调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认为儿童自己会在学习中发现乐趣,从而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1 文献综述1.1 关键概念的界定1.1.1 动机的概念动机,其权威解释,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要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意愿,通俗地说就是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动机作为音乐术语通常指一个曲调或旋律的片段,是音乐结构中最小的单位。它必须包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音。动机具有独立的表情意义,是音乐主题的代表,是主题或乐曲发展的胚芽。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有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动机所引起的。1.1.2 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其分类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它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结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习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人们对学习动机作用的解释也多种多样,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加利福尼亚大学韦纳教授认为,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就如在心理学中许多其他重要概念一样,也可以把它主要归到两个类别中:认知学派的观点和行为派的观点。当然还有广泛流行的人本主义观点。不管这三种观点有多少分歧,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这就是他们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不同意有所谓没有动机的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用强化概念来解释学习的动机问题,强调外部动机的作用。例如,强调外部事件或来自外部的奖赏、强化的作用,而不大考虑学习本身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于教育工作时,强调分数、等级以及对学习的其他外部奖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就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所以强调动机的内部和内在因素,如自主的需要、发展能力、实现潜能等。这种观点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特别是在他的自我实现观念中十分突出。简言之,在人本主义看来,动机就是受环境支持或阻碍的某种特定的基本需要或倾向的展现,学习等外部事件则会加速这一进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由我们的思维决定的。动机作用以选择、决策、计划、兴趣、目标以及对可能的成败的分析等为基础,强调的是内部的动机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韦纳的归因理论。学习动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不同,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或低下的学习动机;(2)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不同,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所谓外来动机是指由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的目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活动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而内在动机则是指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满足,也就是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3)根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不同,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的学习动机和辅助性的学习动机。(4)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动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不同类型,但在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分类利用不同的动机机制以激励学生学习,并且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的不同,将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机制加以符合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1.2 现阶段研究状况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是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并维持学生努力学习的途径,国外诸多心理学家对此做出了里程碑式的研究理论成果,加利福尼亚大学韦纳教授认为,对学习动机的解释,就如在心理学中许多其他重要概念一样,也可以把它主要归到两个类别中:认知学派的观点和行为派的观点。1967年,塞利格曼(Seligman)和梅尔(Maier)以狗作为被试,进行电击,发现分组不同的狗对电击反应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了“习得性无力感”这一重要理论,其产生主要有如下几个过程:(1)获得“结果是不可控”的失败体验;(2)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即无论自己如何反应,都和结果没有关系,结果都是失败;(3)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即在以后的行为中无论自己努力与否都将面临失败的结果;(4)产生无力感。无力感产生后表现出对认知,动机和情绪三种心理成分的破坏作用。在动机上,表现为放弃反应,不做尝试,消极被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再后来研究中表明,人们在面临失败以后无力感的产生与否以及产生以后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特征均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当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达到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或取得某一水平的行为结果时,就表明他们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领域里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但在写作方面的自我效能却很低,与此同时,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还受到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目标设置,成败归因,奖励,学习监控等因素的影响。2 研究分析2.1当代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现状及弊端2.1.1 现状(1)学习目标。在数学新课程的实施中,学习目标是构成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应关注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教学者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进程。对整个数学课程活动起着重要的监控调节作用。同时基于课改的大背景,现在我们目标制定时要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这三个纬度,目标不能过大过空。所以,数学这一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就是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2)学习环境。在新课改的教育环境下,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多注重个性化学习方式,逐渐淡化传统的死学硬教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按自己的学习兴趣,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课程更需要学生根据自身需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1.2 弊端(1)问题意识不够强烈。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会以课本与教师为向导,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引导,接受完数学新知识后,在以课本练习为巩固手段,在这一系列的过程当中,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缺少了问题意识,所以会出现教师问对知识点是否学会时得到“知道了”“明白了”的回答,而不是“为什么”“如何得来的”“怎样发现的”这样的回答,如果学生有源源不断的问题意识,那么自然而然是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想要弄清楚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2) 缺乏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知识的获得有各种途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作为小学生更多的是来自教师与书本的间接经验,而通过自身实践与研究所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很少的,所以就去发了创新意识,也大大削弱了创新能力。并且在获得了大量数学知识后,除了顺利完成课本作业,其它方面的应用能力不是很强,从而导致数学知识尤其是公式,定理等的理解记忆能力弱化。(3)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脱离不同于高中乃至大学的数学课程的渐进性与深化性,小学数学课程多为基础与基本,学生会写会算,但往往却不知道怎么用。许多学生在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往往显得模棱两可,学却无以致用。用数学对学生的价值,除了具体的计算基础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源泉,发展学生的官能,促进知识的迁移,这才真正会使得学生终身受益2.2如何将学习动机理论巧妙,合理的运用到小学生数学学习当中2.2.1利用行为动机理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往往是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目的并不是很明确,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当中的强化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例如当某些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总是不爱回答问题,就可以将有趣的数学小模型或某些诸如尺子,圆规的物品作为强化物,当这些不爱回答为题的小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将这些强化物作为奖品给学生,自然学生刚开始会因为这些强化物而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在无形当中会调动学生的思维思考这些数学问题,像奖品这样的强化物,可以称为正强化或积极强化。相反,也可以利用负强化,即消极强化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例如当学生在某次作业完成的特别优秀时,教师可以通过减少作业数量来促使学生认真努力完成每次作业。 对于强化的应用并不难,只需遵循普雷马克原理又称祖母原则,即以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喜爱的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喜欢的活动。当然,对于学生的学习,并不能只给予一次强化就万事大吉,为了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行为,往往需要多次强化。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属于外部强化,虽然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外部动机,它也存在着明显的副作用会损伤某些活动的内在动机。例如,对于那些本来对数学课程学习就充满兴趣的学生来说,或者说对于数学的学习本来能够由内在动机激发的学生,由于外部强化的介入,而且这种奖赏又太过明显,简直可以成为一种“贿赂”时,使他们行为的结果似乎就是为了获得外部奖赏,从而损害了内在动机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因此对于强化,一定要慎重,要避免由于外部奖赏而损害学生的内在动机。2.2.2利用成就动机理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极大的增进学习的兴趣,并且能让学生有好好学习的愿望,而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措施都无济于事的。”很难想象到,一个老是尝试失败的学生会有很浓厚的兴趣,会有很强烈的学习动机。所以,让学生体验成功,成就动机理论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阿特金森将该理论进行量化处理,他认为个体的动机强度(T)是由成就需要(M)、期望水平(P)和诱因值(1)三者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即T=M P S。在这个公式中,M是个相对稳定值,是个体努力以达到成功的性格特质;P是个体通过努力后,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I为成功的诱因值,即对成功的自豪感。它与P是互补的,I=1-P,即任务越难,达到成功的可能性越小,一旦成功那么会体验到更多的自豪感。个人的成就动机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所以,利用成就动机理论来促进小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从这两方面着手。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在数学考试中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即获得高分的动机大于获得低分的动机,他们为了要解决一个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之后,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而且另一方面,如果解题太容易的话,反而会减低这些学生的动机。研究表明,这种学生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选择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他们能抵制不可靠的意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往往能得到较好的分数。他们对成功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动机水平反而下降。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失败的担心大于获取成就的动机,那么,也有可能由于失败而灰心丧气。由于成功而得到鼓励。这种学生在选择任务时,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使他们免遭失败,而选择的任务极其困难,那么即使失败,也可找到适当的借口,从而可减少失败感。所以,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阶段测验,都要试图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过程之中有或大或小的成就感,也就是得到了果实,是学生从这些果实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发现数学的奥妙,而不是在反复的演算与选择之后,获得的全是失败,用难度与失败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顿时消失殆尽,对数学望而生畏。2.2.3利用马斯洛人类需要动机理论,分阶段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 通过在学校实习,不难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产生与延续具有阶段性的差异,此时就可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动机理论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依据基本需要的似本能假定,所谓 “似本能”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推动个体不断获得新的、更高水平发展的内驱 。它不像本能那样指向生理性行为,更指向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的社会性行为,即社会化的生理需求和社会需要,比起传统的本能概念似本能更能客观地说明人的行为活动的特殊性将似本能结合临床研究、个人观察和已知事实,马斯洛提出了一种强调人性积极向上的动机理论,即基本需要的层次发展学说。马斯洛是以人的似本能假设来界定基本需要的概念的。在他看来,人的需要可以区分为两类:基本需要与特殊需要。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由体质或者遗传决定的全人类共同的需要,具有似本能的性质;后者则是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各自不同的需要,如服饰、嗜好等。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自人的需要。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人的需要表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可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相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如图所示:由图不难发现,需要的这些层次或等级是人类动机按照各种需要的优势大小和力量强弱来驱动的,一般而言,人的力量较强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力量较弱的需要就会出现。一个相对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较高级的需要就呈现出来并开始支配和主宰一个人的行为。当然,马斯洛也承认人类需要的满足并非绝对遵循这样的顺序。在较低级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凭借着意志或精神的能动性可以先行发展和满足较高级的需要。人们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包括饥饿,口渴等生理机能的需要,它是推动人们行为的最强大的动力;接着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满足安全的需要就会产生,像免于威胁,孤独,侵犯并得到保障的心理就是安全的需要。因此对于低年级段的小学生来说,年龄很小,对于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可以归结为特殊的生理需要模仿。例如,有许多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对完成作业这件事完全没有实质性的认识,他会认为别的同学写了,而他为了和别的同学保持一致,才选择写作业。又例如,在课堂上,当老师提问时 ,总有许多同学充当“南郭先生”,明明自己不会,但依旧会举手,这就是因为他想和别的同学保持一致,并通过模仿别的同学的行为来完成这种所谓的一致,而这种一致又是一种安全需要,为了不被别的同学孤立,排斥,从而选择了保持一致。针对此种情况,就可巧妙地用这种良性模仿和一致心理来适度的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协调统一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恰巧对于低年级的段的小学生正处于兴趣培养的绝佳时期,一次为开端,会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数学的基础。当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后,则上升到归属于爱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社会需要,包括同人来往,与人交际,获得伙伴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对于中段的三、四年级小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学习的榜样,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为了更融洽的融入班集体,一定会向班集体的核心靠拢。据此,平移至学习数学学习当中,则可以通过建立数学学习小组,不仅增强学习意识,团队意识,求知意识,竞争意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数学奥秘的平台,并且通过这种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荣誉意识,这种荣誉意识可以看作是行为动机理论中外部强化物,通过此种强化,从另一个侧面又满足了学生的获得尊重的需要,这种尊重分为受人尊重和自我尊重。无论是老师、同学或是家长对于一个孩子的尊重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会给孩子学习的信心,还可以给予孩子探索的动力,从而是学生为自己而骄傲,会尊重自己。除了上述的成立数学兴趣小组,还可以开展数学趣味角,课堂上的数学讨论组,数学模型课等等。由图可知,自我实现需要是人性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人充分实现其个性、潜能或才能的冲动,也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的需要,即获得精神层面的臻于严格要求自己的人生境界的需要的一种倾向或状态。作为五、六年级的小学高段年级学生,无论是在体质还是心智上都有所成长,此时的数学学习兴趣已基本养成,但有待深化,除了兴趣和像荣誉这样的外部强化物之外,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更趋向于多元化。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顺利升学,有的学生是为了听从父母或老师的意见,而有的学生是为了将来能成为数学家这一愿望无论学生以何种动机学习数学都是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都是为了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是理性因素诱导学生向积极地方向前进,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从动机分类的角度来说,自我实现需要还可以看作是社会性动机和远景动机。所以,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再将小学分为不同阶段,培养并加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准确定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因人而异,并随着学生心理年龄的增长,合理利用该理论。3研究不足与展望3.1 研究不足(1)由于笔者实习时间与理论剖析程度有限,本研究的学生实例选取有限,并不是非常合理。(2)本文仅仅研究了动机原理的泛化作用,并未细致到观察具体个体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动机原理的作用。(3)本研究中仅以行为动机理论中的强化,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以及马斯洛的层次需要动机理论为重点应用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当中去,但除此之外,还有像凯利,维纳的归因理论都有十分珍贵的利用价值,在此考虑的不够全面。3.2 研究展望在今后研究中,可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更加全面的了解实习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法调查,明确小学生喜爱的课堂学习方式;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进行访谈,了解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课堂教学表现的认识以及实习生课堂教学的心理状况,从而具体全面的将小学生学习环境与方式和学习动机理论更有机的结合,做更深入的研究。结 论通过对小学生学习数学问题与动机理论想结合的研究,我们可以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学习动机是非智力因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它直接关系到教与学的效果与质量但由于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致辞课件
- 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与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协同管理研究报告
- 机电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2024年高中英语 Unit 3 Integrated skills说课稿 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北邮社·2015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汽车制造与维修类66 装备制造大类
- 钢水罐准备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第11课:色彩的明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 活塞式发动机修理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特种冶炼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木雕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年3dmax模型制作与精修培训课件
- 咨询类合同合同范例
- Vue3系统入门与项目实战
- 香港买卖黄金佣金合同模板
- 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作业指导书
-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1.2《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教案
- 3.2 摩擦力 课件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4年指标房转让买卖合同范本
-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2024年海南省中职教师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维修 赛项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