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古文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古文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古文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古文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古文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古文专项训练一、相关内容填空1、名句识记、谈笑有鸿儒,。、出淤泥而不染,。、,悠然见南山。、海日生残夜,。、,小桥流水人家。、河汉清且浅,。、,江入大荒流。、烽火连三月,。、忽如一夜春风来,。、稻花香里说丰年,。2、理解背诵、陋室铭中写环境清幽的句子是、黔之驴是一篇寓言故事,由此演化出来的成语有:、爱莲说中表明莲体态不俗的名句是: 。、迢迢牵牛星中,写隔河相望却不能互诉衷肠的诗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类似的句子是:,。、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场面的诗句是:,。、饮酒中表明作者志向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3、文学常识、陋室铭作者,字,代诗人。“铭”是古代一种文体,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本文采用写法,借陋室表达了作者一种节操和的情趣。、爱莲说作者,代道州人,家、学者,世人称他;“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也可以。本文运用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所言之志是、强项令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事 ,突出了他的精神。、包拯选自,作者是史学家。作品突出了包拯的性格特征。包拯,世人称他,字,人。、岳飞,军事家。字,民间流传有、的故事。、饮酒一诗的体裁是诗,作者,他是著名诗人,世人称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选自,作者是唐代文学家,也是之一。、雁门太守行作者,诗坛上称之为“”、天净沙秋思作者 是元代戏曲作家、家。、按生活朝代给“辛弃疾岑参马致远范晔”排序:。二、重点字词理解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德馨() 亵玩() 大茔() 案牍() 掳掠()敦厚()震栗() 敝车()敛手() 留圉() 锦衾() 蹙额() 甚蕃()淤泥()隐逸() 契丹()留圉()骖乘()箠杀()鬻之()数斛() 讼诉()酥()徙()名姝()濯()擢()迢()2、同字辨析陶后鲜有闻()独爱菊()屡见不鲜()鳏寡孤独()可爱者甚蕃()大言数主之失()不可亵玩焉()有大麦数斛()水陆草木之花()知天长县()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亦知其名()飞事亲至孝()亦知其名()亲为调药()不能名其一处()3、古今异义(1)文叔为白衣时古义:今义:(2)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今义:(3)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古义:今义:(4)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今义:4、其它字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不得径造庭下无丝竹之乱耳课将士注坡跳壕无案牍之劳形将军角弓不得控可爱者甚蕃不伪辞色悦人出淤泥而不染 衣素衣而出濯清涟而不妖家书抵万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前守缘贡率取三、名篇精段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做题。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宣不从,强使顿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A. 威不能行一令乎? B.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3、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南朝宋史学家。4、本文赞扬了董宣的精神,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位像他一样的清官,写出这位清官的名字。二、阅读包拯节选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1、解释加点的词。务敦厚: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使得至前陈曲直:2、用原文词语或语句填空(1)包拯的性格是: 、。(2)包拯憎恨的是: 。(3)文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4)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3、上文第一段重点写了包拯的 、的特点,穿插运用了描写;第二段重点写了包拯的的特点,主要运用了描写。4、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意在说明什么?5、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说说这段话表现了包拯的什么品格。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1)译成白话文:(2)包拯的品格:三、比较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面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莲,花之君子者也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何陋之有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香远益清()濯清涟而不妖()唯吾德馨()无案牍之劳形()3、甲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乙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谈谈自己的理解。5、翻译下面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甲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牡丹比喻什么人,莲花比喻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有些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答: 7、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的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始终却认为“”(填相反的观点)。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讲述理由。四、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之风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古文专项训练参考答案一、相关内容填空1、名句识记(1)、往来无白丁(2)、濯清涟而不妖(3)、采菊东篱下(4)、江春入旧年 (5)、枯藤老树昏鸦(6)、相去复几许(7)、山随平野尽 (8)、家书抵万金(9)、千树万树梨花开(10)、听取蛙声一片2、理解背诵(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2)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1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1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1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文学常识(1)刘禹锡 梦得 唐 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托物言志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2)周敦颐 宋 哲学濂溪先生 用来记述事物 发表议论 托物言志莲 保持高洁品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3)格杀公主家奴,并拒绝“悔罪”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秉公执法(4)宋史 包拯传脱脱元代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5)南宋 鹏举“岳母刺字” “风波亭”(6)五言律陶渊明 东晋 靖节先生(7)昌黎先生集 韩愈 唐宋八大家(8)李贺诗鬼(9)马致远 散曲(10)范晔岑参 辛弃疾 马致远二、重点字词理解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略)2、同字辨析(少)(唯独)(值得)(列举罪状或过失)(新鲜)(老而无子)(可以)(几个、少量的)(的)(主持)(父母)(名字)(无实义)(知道)(亲自)(说出)3、古今异义(1)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白色的衣服(2)古义:特意征召今义:特殊事例(3)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4)古义:暗中行贿、串通关系今义:骨头互相连通的地方(起关键作用的环节)4、其它字词(略)三、名篇精段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做题。1.A.xi B.yng2. B3.(1)妻子儿女叩头(2)A.威严难道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B.从此捕捉打击倚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3)后汉书酷吏传范晔4.秉公执法,廉洁包拯 海瑞 于成龙等(后一问写出一个即可)二、阅读包拯节选1、追求 推行 径直到 是非2、(1)峭直、敦厚 (2)吏苛刻 (3)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4)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3、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侧面 克己奉公 正面4、意在说明包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的名声广为传诵。5、(1)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2)为官清廉、克己奉公、大义凛然、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三、比较阅读:1、D2、更加洗涤品德高尚官府的公文3、香远益清;惟吾德馨4、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作答即可,若有否定”惟吾德馨“的看法,言之成理也可。5、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6、富贵的;道德高尚的;看法:对拜金主义者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患。这种“牡丹之爱”是应该否定的。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略四、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1、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 2、思念故乡3、(以下任意一种均可)A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B、透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C、把“日”、“春”作为 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D、“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一、相关内容填空1、名句识记、谈笑有鸿儒,。、出淤泥而不染,。、,悠然见南山。、海日生残夜,。、,小桥流水人家。、河汉清且浅,。、,江入大荒流。、烽火连三月,。、忽如一夜春风来,。、稻花香里说丰年,。2、理解背诵、陋室铭中写环境清幽的句子是、黔之驴是一篇寓言故事,由此演化出来的成语有:、爱莲说中表明莲体态不俗的名句是: 。、迢迢牵牛星中,写隔河相望却不能互诉衷肠的诗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类似的句子是:,。、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场面的诗句是:,。、饮酒中表明作者志向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3、文学常识、陋室铭作者,字,代诗人。“铭”是古代一种文体,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本文采用写法,借陋室表达了作者一种节操和的情趣。、爱莲说作者,代道州人,家、学者,世人称他;“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也可以。本文运用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所言之志是、强项令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事 ,突出了他的精神。、包拯选自,作者是史学家。作品突出了包拯的性格特征。包拯,世人称他,字,人。、岳飞,军事家。字,民间流传有、的故事。、饮酒一诗的体裁是诗,作者,他是著名诗人,世人称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选自,作者是唐代文学家,也是之一。、雁门太守行作者,诗坛上称之为“”、天净沙秋思作者 是元代戏曲作家、家。、按生活朝代给“辛弃疾岑参马致远范晔”排序:。二、重点字词理解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德馨() 亵玩() 大茔() 案牍() 掳掠()敦厚()震栗() 敝车()敛手() 留圉() 锦衾() 蹙额() 甚蕃()淤泥()隐逸() 契丹()留圉()骖乘()箠杀()鬻之()数斛() 讼诉()酥()徙()名姝()濯()擢()迢()2、同字辨析陶后鲜有闻()独爱菊()屡见不鲜()鳏寡孤独()可爱者甚蕃()大言数主之失()不可亵玩焉()有大麦数斛()水陆草木之花()知天长县()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亦知其名()飞事亲至孝()亦知其名()亲为调药()不能名其一处()3、古今异义(1)文叔为白衣时古义:今义:(2)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今义:(3)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古义:今义:(4)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今义:4、其它字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不得径造庭下无丝竹之乱耳课将士注坡跳壕无案牍之劳形将军角弓不得控可爱者甚蕃不伪辞色悦人出淤泥而不染 衣素衣而出濯清涟而不妖家书抵万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前守缘贡率取三、名篇精段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做题。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宣不从,强使顿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A. 威不能行一令乎? B.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3、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南朝宋史学家。4、本文赞扬了董宣的精神,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位像他一样的清官,写出这位清官的名字。二、阅读包拯节选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1、解释加点的词。务敦厚: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使得至前陈曲直:2、用原文词语或语句填空(1)包拯的性格是: 、。(2)包拯憎恨的是: 。(3)文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4)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3、上文第一段重点写了包拯的 、的特点,穿插运用了描写;第二段重点写了包拯的的特点,主要运用了描写。4、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意在说明什么?5、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说说这段话表现了包拯的什么品格。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1)译成白话文:(2)包拯的品格:三、比较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面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莲,花之君子者也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何陋之有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香远益清()濯清涟而不妖()唯吾德馨()无案牍之劳形()3、甲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乙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谈谈自己的理解。5、翻译下面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甲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牡丹比喻什么人,莲花比喻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有些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答: 7、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的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始终却认为“”(填相反的观点)。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讲述理由。四、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之风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古文专项训练参考答案一、相关内容填空1、名句识记(1)、往来无白丁(2)、濯清涟而不妖(3)、采菊东篱下(4)、江春入旧年 (5)、枯藤老树昏鸦(6)、相去复几许(7)、山随平野尽 (8)、家书抵万金(9)、千树万树梨花开(10)、听取蛙声一片2、理解背诵(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2)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1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1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1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文学常识(1)刘禹锡 梦得 唐 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托物言志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2)周敦颐 宋 哲学濂溪先生 用来记述事物 发表议论 托物言志莲 保持高洁品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3)格杀公主家奴,并拒绝“悔罪”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秉公执法(4)宋史 包拯传脱脱元代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5)南宋 鹏举“岳母刺字” “风波亭”(6)五言律陶渊明 东晋 靖节先生(7)昌黎先生集 韩愈 唐宋八大家(8)李贺诗鬼(9)马致远 散曲(10)范晔岑参 辛弃疾 马致远二、重点字词理解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略)2、同字辨析(少)(唯独)(值得)(列举罪状或过失)(新鲜)(老而无子)(可以)(几个、少量的)(的)(主持)(父母)(名字)(无实义)(知道)(亲自)(说出)3、古今异义(1)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白色的衣服(2)古义:特意征召今义:特殊事例(3)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4)古义:暗中行贿、串通关系今义:骨头互相连通的地方(起关键作用的环节)4、其它字词(略)三、名篇精段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做题。1.A.xi B.yng2. B3.(1)妻子儿女叩头(2)A.威严难道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B.从此捕捉打击倚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3)后汉书酷吏传范晔4.秉公执法,廉洁包拯 海瑞 于成龙等(后一问写出一个即可)二、阅读包拯节选1、追求 推行 径直到 是非2、(1)峭直、敦厚 (2)吏苛刻 (3)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4)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3、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侧面 克己奉公 正面4、意在说明包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的名声广为传诵。5、(1)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2)为官清廉、克己奉公、大义凛然、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三、比较阅读:1、D2、更加洗涤品德高尚官府的公文3、香远益清;惟吾德馨4、围绕“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作答即可,若有否定”惟吾德馨“的看法,言之成理也可。5、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6、富贵的;道德高尚的;看法:对拜金主义者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患。这种“牡丹之爱”是应该否定的。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略四、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1、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 2、思念故乡3、(以下任意一种均可)A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B、透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C、把“日”、“春”作为 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D、“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一、相关内容填空1、名句识记、谈笑有鸿儒,。、出淤泥而不染,。、,悠然见南山。、海日生残夜,。、,小桥流水人家。、河汉清且浅,。、,江入大荒流。、烽火连三月,。、忽如一夜春风来,。、稻花香里说丰年,。2、理解背诵、陋室铭中写环境清幽的句子是、黔之驴是一篇寓言故事,由此演化出来的成语有:、爱莲说中表明莲体态不俗的名句是: 。、迢迢牵牛星中,写隔河相望却不能互诉衷肠的诗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相类似的句子是:,。、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场面的诗句是:,。、饮酒中表明作者志向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3、文学常识、陋室铭作者,字,代诗人。“铭”是古代一种文体,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的文字。本文采用写法,借陋室表达了作者一种节操和的情趣。、爱莲说作者,代道州人,家、学者,世人称他;“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也可以。本文运用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所言之志是、强项令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事 ,突出了他的精神。、包拯选自,作者是史学家。作品突出了包拯的性格特征。包拯,世人称他,字,人。、岳飞,军事家。字,民间流传有、的故事。、饮酒一诗的体裁是诗,作者,他是著名诗人,世人称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选自,作者是唐代文学家,也是之一。、雁门太守行作者,诗坛上称之为“”、天净沙秋思作者 是元代戏曲作家、家。、按生活朝代给“辛弃疾岑参马致远范晔”排序:。二、重点字词理解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德馨() 亵玩() 大茔() 案牍() 掳掠()敦厚()震栗() 敝车()敛手() 留圉() 锦衾() 蹙额() 甚蕃()淤泥()隐逸() 契丹()留圉()骖乘()箠杀()鬻之()数斛() 讼诉()酥()徙()名姝()濯()擢()迢()2、同字辨析陶后鲜有闻()独爱菊()屡见不鲜()鳏寡孤独()可爱者甚蕃()大言数主之失()不可亵玩焉()有大麦数斛()水陆草木之花()知天长县()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亦知其名()飞事亲至孝()亦知其名()亲为调药()不能名其一处()3、古今异义(1)文叔为白衣时古义:今义:(2)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今义:(3)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古义:今义:(4)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古义:今义:4、其它字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不得径造庭下无丝竹之乱耳课将士注坡跳壕无案牍之劳形将军角弓不得控可爱者甚蕃不伪辞色悦人出淤泥而不染 衣素衣而出濯清涟而不妖家书抵万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前守缘贡率取三、名篇精段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做题。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宣不从,强使顿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A. 威不能行一令乎? B.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3、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南朝宋史学家。4、本文赞扬了董宣的精神,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位像他一样的清官,写出这位清官的名字。二、阅读包拯节选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1、解释加点的词。务敦厚: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使得至前陈曲直:2、用原文词语或语句填空(1)包拯的性格是: 、。(2)包拯憎恨的是: 。(3)文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4)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 3、上文第一段重点写了包拯的 、的特点,穿插运用了描写;第二段重点写了包拯的的特点,主要运用了描写。4、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意在说明什么?5、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说说这段话表现了包拯的什么品格。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1)译成白话文:(2)包拯的品格: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