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储粮磷化铝缓释环流熏蒸新技术研究赵淑凌1 赵新昌2 李爱红2 豆伟2(1. 河南省平顶山市粮食局;2. 河南平顶山湛南国家粮食储备库)摘要 粮面与缓释结合施药环流熏蒸新技术是通过固定回流管道把风机、PH3扩散部分通风道、粮堆连接成一个闭合的环流熏蒸回路,熏蒸时,将药剂投放到粮堆上部及粮面上,在气密的状态下借助环流风机强行使毒气均匀分布,从而达到提高药效的目的。关键词 高大平房仓 缓释 磷化铝 环流熏蒸目前,环流熏蒸技术在新建高大平房仓中的应用已得到了普遍认可。但高大平房仓在环流熏蒸杀虫过程中,一般需要利用仓外熏蒸机分多次投药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既费工又误时,且操作不便,投入又较大。因此,为了探索高大平房仓环流熏蒸技术在实践运用中的最佳途径,克服常规熏蒸中存在的投药时间长、磷化氢浓度分布不均、操作过于繁琐等不足,我们在高大平房仓中进行了以环流熏蒸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经过近年来的大胆实践和不断完善,我们总结出粮面施药与缓释环流熏蒸相结合的施药方法,并在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有效。1 试验材料1.1 供试仓房。试验仓房为河南平顶山湛南国家粮食储备库2002年新建的17号高大平房仓,仓房长42米,宽26米,全仓总体积12383米3,其中粮堆体积6333米3,设计仓容4750吨,粮堆高度5.8米。仓房门窗全部采用聚氯乙烯薄膜与槽管密封。1.2 供试粮情。试验仓储粮为混合小麦5108吨,容重780g/l,杂质0.7%,水份11.8%,不完善粒5.3%。试验期间平均粮温为25。1.3 害虫密度。害虫密度为23头/公斤,其中玉米象为16头/公斤,谷蠹3头/公斤,长角扁谷盗4头/公斤,书虱若干头。1.4 熏蒸药剂。济宁产磷化铝片剂,含量为56%。2 仪器及设备2.1 环流装置。郑州粮食学院筒仓工程配套技术公司产环流装置(CTHC133/65型环流熏蒸机一台,功率为0.75kw,风压1000pa,风量1000m3/h)。2.2 检测、报警装置。北京产NHL-210型气体浓度检测仪和HL-200型磷化氢气体检测报警仪。2.3 贝博公司生产的第三代电子检测系统。2.4 风道。系统为地上笼通风道,3机9风道。2.5 施药盘、聚乙烯薄膜袋、虫笼、防毒面具。2.6 DF-205型干燥箱、JXFM110型锤式旋风磨、DHP120恒温培养箱。2.7 天平、滤纸、试剂等。3 试验方法 4号点 2号点 3号点 1号点3.1 气体浓度检测点的设置。粮面设有四个检测点,分别在仓周及中央。其中1号检测点设在仓西南角表层, 2号和3号检测点各分上、中、下三层并设置在粮面下方1m处、3m处和5m处。4号检测点为特别设置点,贴近缓释袋设置,为专门检测缓释袋释放PH3情况的点。检测点设置见(图1)。图1 仓内PH3气体浓度检测点设置示意图3.2 虫笼设置。在仓内四周及中央设置5个虫笼。每个虫笼放有谷蠹2头、玉米象10头、赤似谷盗5头。放置在粮面下50cm处。虫笼设置见图2。 + + + + + 图2 虫笼设置点示意图 ( +:虫笼)3.3 施药方法与剂量。用药剂量按2.0g/m3计算,共投药24.6kg。粮面投药:在粮面上均匀布点124个,器具为搪瓷盘。每点投药150g,共投药18.6kg。缓释投药:用厚度为0.06mm聚乙烯薄膜袋,每袋装药20g,共装6kg,扎紧袋口,均匀地埋在粮面下50-80cm。为了直观了解缓释袋挥发速度及其补充浓度的作用,在检测点4点处把缓释袋置于测气孔口处,施药后严格密封仓门。3.4 设备连接。工作时设备的连接方法是:将仓壁上的固定回流管与环流风机的进口相连,风机出口与通风道口相连。3.5 磷化氢气体流程。粮仓上层空间仓壁固定回流管环流风机地上笼通风道粮堆上层空间。3.6 环流方法。施药后4小时开始环流,连续环流12小时后,每天开机3小时(每天上午8点开机,11点关机),检测PH3浓度,当设定各点PH3浓度趋于均匀时,风机停止工作。3.7 检测3.7.1 PH3浓度的检测。投药后用磷化氢检测仪检测磷化氢浓度,前10天每天检测一次,以后每两天检测一次,做好记录。检测记录见附表一。3.7.2 投药后用磷化氢报警仪检查环流管路各连接处是否漏气,仓房各部位是否漏气,如漏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密封。3.7.3 温湿度。用微机测温测湿系统检测。3.7.4 水分。熏蒸前和熏蒸结束后分别检测一次,用定温定时法检测。3.7.5、发芽率。熏蒸前和熏蒸结束后分别检测一次,用滤纸做为发芽床测定。3.7.6 面筋持水率。熏蒸前和熏蒸结束后分别检测一次,用水洗法测定。3.8 散气与出渣。根据PH3浓度检测结果,在PH3低于100ppm时散气,熏蒸时间持续了32天(7月26日至8月28日),散气五天后出渣。3.9 熏蒸效果的评价。首先从现场扦取样品和对虫笼检查,然后取样并和虫笼内的害虫及饲料一起放置一个月,检查结果。4 结果与分析4.1 熏蒸杀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有效浓度(100ppm以上)时间能保持32天,开仓散气5天,扦取不同层点样品和取出虫笼检查,无活虫,害虫死亡率为100%。扦取2kg样品和供试虫笼样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放置1个月,然后检查,未发现害虫和螨类,说明环流熏蒸对粮堆内储粮害虫杀虫彻底,取得了良好的熏蒸杀虫效果。4.2 磷化氢浓度变化分析4.2.1 浓度变化。采用粮面与缓释相结合的投药方式,施药后4小时,磷化氢气体分布不均匀,在粮堆的下层检测不到磷化氢,4小时后开启环流风机进行环流,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磷化氢气体通过回流管道进入粮堆底层,逐渐向粮堆各部位扩散。投药后20小时,粮堆内各部位磷化氢气体浓度已趋平衡,此时仓内平均浓度即达到345ppm。因粮面上的磷化铝进一步分解,磷化氢的浓度一直是上升状态,施药后第五天平均浓度达到450PPm,达到峰值,而后开始缓慢地下降,但一直保持在100ppm以上,150ppm以上浓度保持了17天,从积累的CT积(见附表二)来看,仓内积累的CT值为251g.h/m3,远远高于杀死一般性害虫各虫态所需的CT值(144g.h/m3)。检测点4是贴近缓释袋设置的检测点,其检测结果仅代表缓释袋周围的局部小空间,而不具备仓内浓度的代表性,仅作为缓释特性的测定。从检测点4点的数据可以看出,4点的浓度在施药后20天内始终高于其它各点的浓度,也高于其它各点的平均浓度(见图3)。20天后与其它各点趋于平衡。说明缓释袋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缓慢挥发,不间断的补充仓内药剂的浓度,使仓内浓度一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不需补药而取得了良好的杀虫效果。 浓度(PPM) (图3)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20 44 68 92 140 188 236 284 332 380 428 476 524 572 620 668 716 764 812 时间(h)4.2.2 均匀性。从检测结果表明,投药后20小时PH3最低浓度与最高浓度的比值为0.78,即大于0.25(磷化氢最低与最高浓度的临界比值为0.25)。而在整个密闭期间比值均在0.61以上。说明熏蒸期间PH3浓度分布均匀,且保持时间长。4.3温度变化。熏蒸前后粮温正常。熏蒸前上层平均粮温为29,熏蒸后28,前后相差1。中层粮温熏蒸前为24,熏蒸后为25,相差1。下层粮温熏蒸前为17,熏蒸后为18,相差1。粮 层熏蒸前熏蒸后上2928中2425下1718熏蒸后上层粮温略有下降,是由于外温已由施药前的34,降至20,而仓温也由熏蒸前的33降至30,从而影响了上层粮温,使上层粮温略有下降,而中、下层粮温平均上升了1,正是由于中、下层粮温滞后上升现象。4.4品质变化。通过试验前后对储粮的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从测定结果看,该试验对储粮品质基本上没有影响。时间发芽率%面筋持水率%脂肪酸值%水分%熏蒸前8620621.211.8熏蒸后8620321.411.75 效益分析该试验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可大大减轻保化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员与毒气的接触时间,降低熏蒸费用。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粮面与缓释结合施药每吨粮食可节约费用2.25元,节省人工95%。本次试验,实际节约费用11493元;该试验与磷化氢发生器环流熏蒸相比,每吨粮食可节约费用2.02元,实际节约费用10318元。此外,还可节约设备购置资金12万元。6 结论6.1 磷化氢气体分布均匀。粮面与缓释结合施药环流熏蒸将传统的施药方法与环流熏蒸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磷化氢气体在粮堆内均匀分布,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浓度,达到彻底杀虫的目的。6.2 操作方便且经济实用。该试验方法充分利用磷化铝缓释特性,可以更好地控制仓内磷化氢气体分布时间,一次性投入药剂便能保持长时间有效浓度不需要二次补药,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资金投入,而且操作简便,降低了熏蒸费用。6.3 杀虫效果好。熏蒸32天后开仓散气,5天后,扦取不同层点样品和取出虫笼检查没有发现活虫,取样培养一个月也未发现幼虫。6.4 该技术对仓内温、湿度变化基本无影响。6.5 该技术对小麦的质量指标基本上无影响。 参考文献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87)商储(粮)字第7号。2.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试行)国粮仓储(1999)304号。3.粮油保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附表一 磷化氢浓度检测表日 期1点表层2点3点平均浓度均匀度(最低与最高浓度比值)4点(特殊点)上中下上中下7.26 3:007.27 8:107.28 8:107.29 8:107.30 8:107.31 8:108.1 8:108.2 8:108.3 8:158.4 8:108.5 8:108.6 8:108.7 8:158.9 8:108.11 8:108.13 8:158.15 8:158.17 8:108.19 8:108.21 8:158.23 8:108.25 8:158.27 8:158.28 8:101223903934354984713983773683513333313232752712202021901431631511411231151183473604034764554363253122992852982782602401821801631511521391191101092230634540843841737628226124323123422721020213516016917412411811010610337034940440739036425725123722723022221119416716917418112211410510192983273414154624183893653402812642602522422501531521341271221161151121052434537342345945538531130228227325626028619518318217516914012411310210133034336841040235126926525224524222621220119718816314712512011110293553453584154504293853122992772652642552422211761761661561351261161081020.780.870.850.820.830.810.680.680.680.680.770.690.730.720.610.750.710.700.750.750.740.820.8013445665072581081676565264862458352248843740830523018015513712312111298附表二: 磷化氢CT值时间平均浓度持续时间(h)CT积值2003年7月27日3452069007月28日3582485927月29日4152499607月30日45024108007月31日42924102968月1日3852492408月2日3122474888月3日29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生产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你比我猜课件
- 智慧树知道网课《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导论(哈尔滨工程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非战备状态管理办法
- 企业环保安全培训文案课件
- 纪检巡察工作管理办法
- 纪检材料归档管理办法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 (公职考试)2025时事政治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讲解与模拟试题及答案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机械制图(第五版)全套课件
- GB∕T 3098.25-202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和镍合金紧固件选用指南
- 硬笔书法第一课新版ppt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应对 练习(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课件(定稿)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有答案)
- 预测分析:技术、模型与应用 - SAP Predictive Analytics
- 2014中国神经外科颅底内镜临床应用技术专家共识
- 教务处作业检查记录表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