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_第1页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_第2页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_第3页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_第4页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尝试 近几年,核心素养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在平时教学中,我着眼于改革和优化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科关键能力,进行了一些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积极尝试。 一、着眼能力,阅 读中提升思维品质 (一)引导质疑,激活思维。 巴尔扎克对世人说过: “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 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 ” 无独有偶,陶行之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也提出:“ 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显而易见,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堂上创设环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利用文本资源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2 / 7 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主 要内容相关的质疑,多角度,多方位发问,并引导学生学会多途径解决问题。在教学迟到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总起句, “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 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遣词造句,在品读了描写小海音和父亲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语句后,引导学生自行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 父亲为什么要打我 ?” 明确是海音激怒了父亲,才会挨打,之后又引导学生练习多角度提问,深入思考父亲是为什么打我,如果不打会有什么后果?进一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最后抓住父亲送给我花夹袄和铜板这个细节的描写,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质疑,通 过师生对话,生生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感受到一个既疼爱孩子,有严格管教孩子的父亲的形象。从学生的表现看,基本达到高学段 “ 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 在一次次质疑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二)文本对话,读中悟情。 语文教学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语文课要体现“ 书声琅琅,情意浓浓 ” 。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 “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 。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3 / 7 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 。我的故乡在北京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中我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使学生自发地感悟课文内容。我抓住文中优美语段,通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当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到西山、昆明湖、长城的美景后,再让学生通过 “ 读 ” 把对故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表达出来,这些朗读点的落实促成了学生语感的形成。语言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教学中,通过采用范读、学生自读、默读、师生合作读、齐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不需要教师做过多地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 内涵,引领学生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想象入手,入文入境。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的体会了情感,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再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教学二泉映月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从 “ 阿炳双目失明,整天戴着墨4 / 7 镜,操着胡琴,买艺度日。 ” 这一段描写中去想象阿炳的生活,进而体会他坎坷的命运,体会到阿炳通过琴声表达悲愤之情和人生感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中悟境,读中悟情,使文中的人和物活化,这样的朗读才会 “ 有声有色 ” ,这样的朗读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心中流动的情感。 二、品味语言,积累中学会审美与文化传承 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为学生语言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应充分利用其价值。嫦娥奔月这个民间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人们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故事中蕴藏着动人 的美!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着重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来充分感受人物的形象,从而带孩子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了解美的真谛。课文以嫦娥奔月为题,执教前我认真阅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周益民对这篇课文的解读,他是抓住另外一个层次的 “ 美 ” ,壮美、柔美、优美、甜美、凄美 来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这一设计非常独具匠心的,但是我考虑到我们孩子由于处在农村的特点,孩子对文本中的 “ 柔美 ”“ 甜美 ”“ 凄美 ”等可能没有城里的孩子理解得那么的准确。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根据书后面的习题上复述课文的要求,抓住事情发展的顺序以 “ 智斗逢蒙 嫦娥奔月 后羿追妻 遥祝嫦娥 ” 为线索的,我将 “ 嫦娥奔月 ” 作为重点部分来讲5 / 7 的,嫦娥吞下了仙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通过第 6 小节的配乐朗诵将孩子们直接带入 “ 嫦娥奔月 ” 这一部分。美的文字,美的画面,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来了自己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熟悉的村庄,越飞越高。这是多美的无奈,多么的凄凉,多么的美丽,这是一种凄美。让孩子通过画面的想象,音乐的渲染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孩子通过 这一小节中的叠词 “ 飘飘悠悠 ” 和 “ 碧蓝碧蓝 ” ,去品味这段文字之美、环境之美以及嫦娥的心灵之美。 其次多利用课外资源,让学生多积累美的语言,通过主题阅读、背诵古诗、国学经典,鉴赏优美文段,给学生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三、习得语言,练笔中学会运用与创造 阅读是吸收和积累,作文是内化和运用,只有在阅读中 “ 厚积 ” ,才能在作文中 “ 薄发 ”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读写结合。北师大教材为读写结合提供了空间,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篇篇好的范例,适时地引导,在一年级学生学完诗歌我很快乐后进行写话练习:小朋友想一想,还有 谁很快乐? ,孩子们说出 :“ 我是小乌龟 ,我会在水里游 ,我很快乐 .我是小树 ,我会结果 ,我很快乐 ” 等等很童真的句子。在学习了清明上河图中描写繁华街市的部分,让学生仿写旧街花朝节的热闹场面,在学习了爷爷的芦笛一课后,布置学生写一写晚上自己独自一人在家的情景,学生从文中6 / 7 悟得写法,有话可写,往往出现神来之笔。在一次次练笔中,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创造了精妙的语言。 四、探究实践,多元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1 走进教材,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形成与发展,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 文实践能力。课本中的探究实践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展示平台。如在六年级上册花与生活的调查报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确定自己准备调查的内容,制定好活动计划,然后进行小组分工:搜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准备节目等,最后进行活动展示。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其中,到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对家长、邻居进行访问调查,编写儿歌,绘制花的图片等,最后每个组的孩子都在全班进行了汇报:翔实的资料介绍、声情并茂的朗诵、悠扬的歌声、精彩的绘画 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增长了有关花的知识,拓 宽了视野,能力自然也得到了锻炼。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课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这在课堂内外都可以进行。在课内,每一节语文课7 / 7 留出 3 至 5 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做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实验,教师也可提供相关的信息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课外,加强 课外阅读和实践。把语文和生活练习起来,譬如, “ 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 ”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设 “ 语文化 ” 的生活情境:竞选班干部,课前 3 分钟说话 (评论班级生活 ,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天文地理,古今中外 ),开主题队会、班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等竞赛,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