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用插图_第1页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用插图_第2页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用插图_第3页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用插图_第4页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用插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用插图 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巧用插图 在生物教学中直观教学是教师传授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插图是有着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直观、简洁等特点。特别是在学校一无生物园地,二无配套生物器材的条件下,它不受时间、地点、教学设备的约束和限制,这些现成而有趣的插图丰富了课本,给教学带来了活力。插图是生物学的第二语言,又是生物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能运用好这些插图,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对能力的培养 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插图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一)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材中每一幅插图就是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特别是一些彩色插图,给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往往生物课都排在早上第三节、第四节课或者是下午,现在生物课一开始,翻开课本就看到这些奇形怪状或色彩鲜艳的插图,就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高中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制能力,但还是童心未泯,他们看到这些插图就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 “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 。良好的教学情景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 / 7 (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教学效果 插图增强了直观性,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文为图、化抽象为形象。例如遗传和变异一章概念多、难度大,知识容量大,抽象值高,很可能有一些学生消化不了。例如讲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我就利用课本的插图对照着讲,知识点就容易消化,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就是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东西感兴趣,而生物学科注重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遗传和变异等生物现象和本质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需要识记的内容就比较多,特定的插图内容却能帮助学生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识记效果。 (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学生看到一个插图,首先会观察这个图的名称、形状、线条、颜色、文字标注等情况,这就有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也会思考为什么之类的问题,甚至在头脑中想象,通过教学使学生读懂其中的知识,说出插图表达的意思。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明确表示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那两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物质转化怎样进行?能量转化又是怎样转换?再分析物质转化能量转化的条件是什么?这些过程进行的场所是什么?这样一个插图把复杂的反应过程、冗长的文字叙述明了化,培养了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能力素养。 (四)突破教学难点 3 / 7 每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否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突破难点的方法很多,利用插图就是其中之一。例如在讲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时,对着插图讲解染色体的数量、形状、粗细等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自己看一分钟,再提问几个学生检查他们是否掌握,这样以学生和教材特点 “ 因图施教 ” ,难点就化解了。 (五)培养学生的生态思想 教材中有一些插图是关于大自然、人物,景观等的内容,看这些图时,人有置身其中,心旷神怡的美 感,从而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抓住这个机会教育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材中还有一些生物科学家的肖像图,读这些图时适当的介绍生物科学发展历史,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树立起进行科学研究的情怀,进行生态思想教育。 二、如何在教学中 “ 巧 ” 用插图 (一)使用插图要紧扣课文。吃透教材,是发挥好插图作用的关键,插图是形象化的教材,插图是教材中文字部分的延伸,是为说明、理解、深化文字内容服务的。只有在充分把握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插图设置的目的,找准插图运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备课时对插图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弄清插 图的画面内容,把握住其含义,释清图意。还需从学生的认知、观察、理解水平和能力的角度出发,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使4 / 7 学生很好地完成对插图的观察和分析。课文中的每一幅插图都是为说明课文中某一内容而安排的。因此,使用插图应该紧扣课文,才能透彻地说明问题。例如在讲课文 P2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时,我紧扣教材 P22 中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给学生讲解、比较,使学生很快就有区别性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 (二)使用插图要讲明插图的内容和重点。课本中不同的插图有不同的作用和不同的表现 方式,一幅插图中也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所以要准确选择使用插图的时机,使用插图要正确无误地讲明其内容和重点。例如讲 P50新陈代谢与ATP一节时,结合图 3 5,首先给学生讲清释放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而不是脂类和蛋白质。糖类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并不是全部转移到高能化合物 ATP 中,而只有一部分真正转移到了 ATP 中同时要讲明与动物和人体的能量转移、利用关系最密切的是 ATP,而不是 ADP 和 Pi。至于说糖类物质是怎样把能量释放出来的,能量又是怎样转移的、利用的就可一带而过,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三)剪拼插图。教师在上课之前先复印好课本里的插图,在课堂上结合知识讲完插图后,把复印好的插图发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剪辑插图,要求学生记住插图中各结构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将剪辑下来的各结构标上名称,再让学生拼接成原图。这一方法能使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运用这种游戏5 / 7 式的教学法,可将死板的插图教学变得既轻松又活泼。 (四)运用的过程要分 “ 两步 ” 走。 第一步:识图 析图 用图。 观察插图,由于学生年龄、资历的限制 ,在接触插图时 ,注意力往往容易被插图无关部分所吸引甚至 “ 眉毛胡子一把抓 ”, 分不出主次、轻重。因此 ,在组织学生观察插图前 ,教师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 ,自始至终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对象的主要方面。教师应先把插图的名称、作用、性质和类型等基本情况向学生交待清楚 ,然后指导学生按正确的观察顺序 ,按次序有系统地进行观察。例如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图 ,按照从点 (四种脱氧核苷酸 )到线 (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长链 )到面 (碱基互补配对A-T,G-c),最后到体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的顺序观察 ,即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也可以反过来观察 ,即由复杂到简单的顺序。 分析插图,插图的种类不同 ,需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例如遗传图解或系谱图, 此类插图主要与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的推导及应用有关 ,而这两个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因此在分析此类插图时 ,应注意引导、提示学生前面所学知识 ,帮助他们分析出图中所反映的内容。 有了前两方面做基础就可以使用插图轻松掌握所要求的知识点了。 第二步:说图 画图 练图。近年高考考试大纲中6 / 7 也明确要求: “ 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图表 题每年都有涉及,一直备受命题专家们的青睐,也就成为了高考的热点,因此要学会说图、画图、练图。我一般采用以下的方法效果较好。 对于一些简单的、学生容易理解的插图 ,要求学生对观察分析的结果直接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如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 ,可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插图的基础上 ,用语言回答出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些重要的、基本的图形可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 ,自己绘图。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某个时期的图。 对于一些看似简单但其中却隐含许多重要知识的插图 ,可通过练习的方式表达。如生态系统一 节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解 ,图中直接反映出的是通过吃与被吃体现三者之间的关系 ,而其中隐含的知识可在学习完这一节之后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 (五)、使用插图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插图时不能孤立的进行 常言道 “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一种模式,一种教法不可能适用于任何内容,每一种教学手段也不可能是全能的。插图毕竟不是美术图画 ,不能孤立进行,还要有较好的教学方法与之相辅助,经常要与其它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如与挂图、7 / 7 实物、标本、模型、多媒体等,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2、不能喧宾夺主,不能超越教材 现 行高中生物课本插图比较丰富,其中有彩图 15 幅,线形图 104 幅,占全书篇幅的 2 5 左右,加大了以图代文和创设学习情境的力度,但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来运用,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反而给学生增添负担,应以辅佐学生理解和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