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书法上.doc_第1页
六年级书法上.doc_第2页
六年级书法上.doc_第3页
六年级书法上.doc_第4页
六年级书法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1 横平竖直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横平竖直”的意思;2遵循书法“横平竖直”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车、言、信”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车、言、信”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导入1.板书课题 横平竖直2.书法练习要“横平竖直”,你是怎么理解“横平竖直”的?二 新授1. 出示“车、士、侍、诵、王”字:(1)学生观察这些字。(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和竖画有什么异同?2.出示“言、信”字:(1)学生观察“言、信”字。(2)说说“言、信”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小结:“言”字中的长横略向右上斜,“信”字中人字旁的竖画略有倾斜,口字偏右,边竖内收。(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三 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体、颜体、柳体的“言”字和赵体的“信”字;2.想一想:颜体的横最斜,为什么感觉还是平正的呢?3.交流。4.出示隶书作品,欣赏后谈谈感受。5.了解书法常识:隶书。四 练习:1.出示“车、士、侍、诵”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品评、小结。五 作业心得反思教学课题2 突出主笔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理解“主笔”的意思;2遵循书法“突出主笔”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九、心、也”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九、心、也”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 导入1.讲解书法流源。 2.什么是“主笔”?为什么要突出主笔?怎么突出主笔?二 新授1. 出示“九”字:(1)学生观察。(2)“九”的字形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个笔画是主笔?2.出示“事”字:(1)学生观察“言、信”字。(2)说说“事”字的主笔是什么?(3)“事”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交流,小结:“事”字中的主笔是竖钩,要写得挺拔有力;上横要写长,中间部件横画较多,要靠拢收缩,下方留出空白,以突出主笔。)(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三 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体、颜体、赵体的“九”字和柳体的“也”字:(1)学生欣赏。(2)仔细观察,比较四个字中的主笔的形态,你有什么发现?(3)交流。2.出示隶书碑帖作品张迁碑:(1)欣赏后谈谈感受。(2)小结张迁碑的特点:用笔方峻,拙朴醇厚,结构多变化,有雄强阳刚之美。四 练习:1.出示“九、心、也、成、户”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 (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 (4)展示、品评、小结。五 作业心得反思教学课题3 中宫收紧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理解“中宫收紧”的基本规律;2遵循书法“中宫收紧”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奥、处、无”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奥、处、无”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 导入1.板书课题 中宫收紧2.什么是“中宫收紧”?为什么要中宫收紧?怎么中宫收紧?二 新授1. 出示“奥”字:(1)学生观察。(2)“奥”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上部中央的笔画较多,写时要注意些什么?(3)“奥”字写时要中宫收紧外,还要注意些什么?2.出示“广”字:(1)学生观察“广”字。(2)“广”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交流,小结:“广”的中宫部位的笔画要写得紧凑,外围笔画要写得舒展。学生练习书写。展示、品评。三 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体的“宝”、颜体的“举”、赵体的“宝”字和柳体的“密”字:(1)学生欣赏。(2)仔细观察,这几个字的中宫在什么地方?柳体“密”中间的“心”是怎么处理的?(3)交流。2.出示名胜书迹“昆明大观楼长联”:(1)欣赏后谈谈感受。(2)小结介绍楹联的特点。四 练习:1.出示“奥、深、举、无、宝”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品评、小结。五 作业心得反思教学课题学习与运用(一)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 欣赏条幅作品认识条幅。2、 学习条幅创作。教学重点与难点欣赏条幅作品认识条幅。学习条幅创作。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欣赏名家作品二、介绍条幅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2条幅的章法: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三、教师示范1、教师示范条幅的折纸方法。2、教师示范条幅界格的画法。3、指导学生折纸四、练习集字“夜静春山空”1、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五、完成作品。六、欣赏,评价。七、小结课堂心得反思教学课题4 重心平稳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理解“重心平稳”的基本规律;2遵循书法“重心平稳”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岳、之、门”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重心平稳”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岳、之、门”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导入1.板书课题 重心平稳2.什么是“重心平稳”?怎么写字就重心平稳了?二、新授1.出示“界”字:(1)学生观察。(2)“界”的笔画、结构有什么特点? (3)怎么写“界”字就重心平稳了? 2.出示“门、尘”字:(1)学生观察“门、尘”字。(2)“门、尘”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交流,小结:“门”的重心在米字格中线上,左右大体对称,笔画分布均匀。“尘”字重心略右移,被包围部分上下对称,底横要写得平稳。(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三、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体的“鹿”、颜体的“处”、赵体的“处”字和柳体的“处”字:(1)学生欣赏。(2)仔细观察,说说书法名家的这几个字是怎样做到重心平稳的?(3)交流。2.出示名胜书迹:隶书汉衡方碑:(1)欣赏后谈谈感受。(2)小结介绍“岱庙与汉碑廊”的特点。四、练习:1.出示“界、夫、岳、空”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品评、小结。五、作业心得反思教学课题5 上密下疏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理解“上密下疏”的基本规律;2遵循书法“上密下疏”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荷、舟、兴”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岳、之、门”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导入1.鲁迅书法欣赏。2.什么是“上密下疏”?“上密下疏”就需要我们怎么写字?二、新授1.出示“果”字:(1)学生观察。(2)“果”的笔画、结构有什么特点? (3)“果”怎么写做到“上密下疏”? 2.出示“度”字:(1)学生观察“度”字。(2)“度”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交流,小结:“度”的被包围部分,上部笔画紧凑,下部撇捺舒展;写捺要注意与广字头撇的左右平衡的关系。(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三、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体的“泉”、颜体的“集”、赵体的“集”字和柳体的“集”字:(1)学生欣赏。(2)仔细观察,说说书每个字用笔和结体的特点。(3)交流。2.出示鲁迅书法作品:(1)欣赏后谈谈感受。(2)小结介绍鲁迅及其书法。四、练习:1.出示“集、兴、荷、舟”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品评、小结。五、作业心得反思教学课题6 左收右放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懂得“左收右放”的基本规律;2遵循书法“左收右放”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禅、祖、陛”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禅、祖、陛”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导入1.板书课题 左收右放2.什么是“左收右放”?“左收右放”就需要我们怎么写字?二、新授1.出示“徒”字:(1)学生观察。(2)“果”是什么结构?左右部件比例如何? (3)写时要注意什么? 2.出示“时”字:(1)学生观察“时”字。(2)“时”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交流,小结:“时”的左边部件较小,靠中上部书写;右部中间的长横起笔处要适当收缩;右下竖钩舒展,用笔要重。(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三、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颜柳赵体的“时”字:(1)学生欣赏。(2)仔细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3)交流。2.出示隶书作品:(1)欣赏后谈谈感受。(2)小结。四、练习:1.出示“禅、陛、恒、祖”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品评、小结。五、作业心得反思教学课题学习与运用(二)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 欣赏斗方作品认识斗方。2、学习斗方创作。教学重点与难点欣赏斗方作品认识斗方。学习斗方创作。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欣赏名家斗方作品二、介绍斗方1斗方:是中国书画装裱样式之一。指一或二尺见方的书画或诗幅页。尺幅较小,一般指2550厘米见方的书画作品。民间年画中,把这种尺寸和形式的作品也称作 “斗方”。现年画中亦有斗方的体式。2斗方的章法: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三、教师示范1、教师示范斗方的折纸方法。2、教师示范斗方界格的画法。3、指导学生折纸四、练习集字“颜精柳骨”1、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五、完成作品。六、欣赏,评价。七、小结课堂心得反思教学课题7 多点有变化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多点有变化”的意思;2遵循书法“多点有变化”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求、雨、受”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求、雨、受”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 导入1、谜语导入2.书法练习要“多点有变化”,你是怎么理解“多点有变化”的?二 新授1. 出示“求、雨、受”等字:(1)学生观察这些字。(2)说说这些字的点和点有什么异同?2.出示“求、雨、受”字:(1)学生观察“求、雨、受”字。(2)说说“求、雨、受、信”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小结:“求”字五个点在不同位置,姿态大小各异;“雨四点疏密有变化,上下点呼应关系明显。(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三 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体、颜体、柳体的“求”字和赵体的“求”字;2.想一想:颜体的横最斜,为什么感觉还是平正的呢?3.交流。4.出示隶书作品,欣赏后谈谈感受。5.了解书法常识:隶书。四 练习:1.出示“求、雨、受”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品评、小结。五 作业心得反思教学课题 8 多横有长短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多横有长短”的意思;2遵循书法“多横有长短”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书、画、请”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书、画、请”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 导入板书课题 多横有长短2.书法练习要“多横有长短”,你是怎么理解“多横有长短”的?二 新授1. 出示“书、画、请”字:(1)学生观察这些字。(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有什么异同?2.出示“书、画、请”字:(1)学生观察“书、画、请”字。(2)说说“书、画、请”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小结:繁体的“书画”横画较多,间距均匀但长短不一,第一横最长,最末一横次长,伸缩变化,层次不齐。(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三 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体、颜体、柳体的“书”字和赵体的“书”字;2.想一想:颜体的横最斜,为什么感觉还是平正的呢?3.交流。4.出示隶书作品,欣赏后谈谈感受。5.了解书法常识:隶书。四 练习:1.出示“书、画、请”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品评、小结。五 作业心得反思教学课题9 多竖分主次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多竖分主次”的意思;2遵循书法“多竖分主次”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顺、师、而”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顺、师、而”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 导入1.故事导入柳公权比字。2.书法练习要“多竖分主次”,你是怎么理解“多竖分主次”的?二 新授1. 出示“顺、师、而”字:(1)学生观察这些字。(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和竖画有什么异同?2.出示“顺、师、而”字:(1)学生观察“顺、师、而”字。(2)说说“顺、师、而”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小结:“师”字左右结构,竖画较多,最左边的竖画细长,略向外弯,右部悬针竖是主笔,挺直有力。“顺”左短右稍长,“而”最后两笔竖画,左短右稍长,短而厚实。(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三 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体、颜体、柳体的“非”字和赵体的“非”字;2.想一想:颜体的竖画最粗,为什么感觉还是平正的呢?3.交流。4.出示隶书作品,欣赏后谈谈感受。5.了解书法常识:隶书。四 练习:1.出示“顺、师、而”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品评、小结。五、小结课堂心得反思教学课题学习与运用(三)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2、 欣赏对联作品认识联作。2、学习联作创作。教学重点与难点欣赏条联作品认识联作。学习联作创作。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欣赏名家联作作品二、介绍联作1对联作为特殊样式的古文体,千百年来被广泛书写,运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2联作的章法:对联书法的对称性可称为“双边对称”,因为它不同于人或动物(或一栋对称建筑),后者每一个体是不可分割的左右对称统一体。对联则由上、下两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合的单联组成。书法对联的传统形式,要求竖排,上、下联左右分列,两行(或两片、两幅)字体相同,字数、字径、幅面尺寸相等,黑白空间分布基本均衡。三、教师示范1、教师示范联作的折纸方法。2、教师示范联作界格的画法。3、指导学生折纸四、练习集字“明月满地水,云起一天山”1、教师范写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五、完成作品。六、欣赏,评价。七、小结课堂心得反思教学课题10 多撇不同向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多撇不同向”的意思;2遵循书法“多撇不同向”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依、后、象”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依、后、象”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 导入板书课题 多撇不同向书法练习要“多撇不同向”,你是怎么理解“多撇不同向”的?二 新授1. 出示“依、后、象”字:(1)学生观察这些字。(2)说说这些字的撇画有什么异同?2.出示“依、后、象”字:(1)学生观察“依、后、象”字。(2)说说“依、后、象”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小结:“依”字左宽右窄,左收右放,三撇长短方向富有变化,捺画沉稳舒展。(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三 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体、颜体、柳体的“休”字和赵体的“多”字;2.想一想:多名书法家各自的撇画有什么特点?3.交流。4.出示隶书作品,欣赏后谈谈感受。5.了解书法常识:隶书。四 练习:1.出示“依、后、象”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品评、小结。五 作业心得反思教学课题11 一字无二捺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一字无二捺”的意思;2遵循书法“一字无二捺”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迷、逾、楚”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迷、逾、楚”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 导入1.介绍西安碑林,欣赏多宝塔碑。2.书法练习要“一字无二捺”,你是怎么理解“一字无二捺”的?二 新授1. 出示“迷、逾、楚”字:(1)学生观察这些字。(2)说说这些字的捺画有什么特点?2.出示“迷、逾、楚”字:(1)学生观察“迷、逾、楚”字。(2)说说“迷、逾、楚”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小结:“迷”字米部捺画变点画,走之底的捺画一波三折,奔放潇洒。(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三 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体、颜体、柳体的“养”字和赵体的“逢”字;2.想一想:书法家是如何表现“一字无二捺”的?3.交流。4.出示隶书作品,欣赏后谈谈感受。5.了解书法常识:隶书。四 练习:1.出示“迷、逾、楚”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品评、小结。五 作业心得反思教学课题12 多折形有别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多折形有别”的意思;2遵循书法“多折形有别”的基本规律,练习书写“强、福、师”等字。教学重点与难点遵循书法的基本规律,写好“强、福、师”等字。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纸、砚等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 导入板书课题 多折形有别2.书法练习要“多折形有别”,你是怎么理解“多折形有别”的?二 新授1. 出示“强、福、师”字:(1)学生观察这些字。(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和竖画有什么异同?2.出示“强、福、师”字:(1)学生观察“强、福、师”字。(2)说说“强、福、师”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小结:“强”字左窄右宽,左斜右正,四个折画有高低之分。“师”字三个折画,两个横折内收,横折钩写的粗壮有力。(4)学生练习书写。(5)展示、品评。三 欣赏与探究1.出示欧体、颜体、柳体的“宫”字和赵体的“宫”字;2.想一想: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处理折画的?3.交流。4.出示隶书作品,欣赏后谈谈感受。5.了解书法常识:隶书。四 练习:1.出示“强、福、师”字:(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2)说说这几个字写时需注意些什么?(3)交流,学生练习书写。(4)展示、品评、小结。五 作业心得反思教学课题学习与运用(四)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余飞鸿教学目标1、赏析兰亭序2、教学春联书写3、布置春联展教学重点与难点1、赏析兰亭序祭祭侄文稿寒食帖2、教学春联书写教学准备及手段笔、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