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_第1页
食用菌栽培_第2页
食用菌栽培_第3页
食用菌栽培_第4页
食用菌栽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洮农业学校,食用菌及其栽培技术,目录,食用菌的特征特性一、概念及生产意义二、食用菌的形态特征三、食用菌的营养四、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平菇的栽培技术,第一部分食用菌的特征特性,(不可食用的大型真菌不能算食用菌,如粪鬼伞),致命白毒伞,粪鬼伞,我国,现报导约981种人工栽培的70余种大规模生产20余种,常规菌类药用菌类珍稀菌类,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目前我国产量居前10位的食用菌种类分别是:平菇、香菇、双孢蘑菇、黑木耳、毛木耳、金针菇、鸡腿菇、草菇、姬菇、滑菇。,常规菌类,香菇,草菇,平菇,金针菇,灵芝,猴头,猪苓,药用菌类代表,珍稀菌类代表,杏鲍菇,茶树菇,鸡腿菇,滑菇,(二)食用菌的生产意义,1.营养价值,营养结构合理,各营养成分的比例平衡,表1部分食用菌与蔬菜、粮食中蛋白质含量的比较(g/100g干重),返回本节,表2部分食用菌维生素的含量(mg/kg鲜品),返回本节,药用价值,(1)药用成分,主要是多糖类、三萜类及核苷类化合物等。,(2)药效,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病,保肝、健胃、减肥等,二、食用菌形态特征,菌丝体,子实体,有性孢子,菌丝体:菌丝积聚成的菌丝群,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一)、菌丝体,菌丝体是供给子实体营养和水分的器官,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一般为绒毛状,由孢子萌发产生。,孢子,菌丝(有隔膜的多细胞管状体),交结,菌丝体,萌发,互相缠绕,菌丝组织,索状密丝组织假薄壁组织疏松组织,有些食用菌的菌丝还常常形成菌索和菌核。,菌索,食用菌在生活过程中由菌丝体密集形成的块状或颗粒状,称为菌核休眠体,其主要功能是抵抗不良环境。,(二)子实体,多种多样的子实体形状,耳状子实体有木耳、银耳等,头状子实体如猴头,猴头菌(头状),杏鲍菇(保龄球状),蛹虫草(棒状),多种多样的子实体形状,角勺(匙状),块菌(块状),金耳(脑状),竹荪(笔状),多种多样的子实体形状,牛肝菌,绣球菌,喇叭菌,多种多样的子实体形状,重点:伞状子实体多数食用菌属于这种类型。,菌盖,菌柄,中生,偏生,侧生,菌环和菌托,菌托,菌柄基部的膜质、球茎状膨大的、由外菌幕破裂而形成的囊状或杯状物,菌托形态,(三)有性孢子主要是指担孢子,2.担孢子的形成,返回,三、食用菌的营养,一、碳源二、氮源三、矿质元素四、生长因子,一、食用菌的碳源,碳源:凡构成食用菌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统称为碳源。主要作用:1.构成细胞物质2.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碳源种类:1、单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2、双糖:麦芽糖、纤维二糖、蔗糖和乳糖3、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果胶,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麦秸、稻草、甘蔗渣、马铃薯等。4、有机酸: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5、低分子醇类:甘露醇、甘油等。,二、食用菌的氮源,氮源:凡构成食用菌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统称为氮源。(有机氮和无机氮)主要作用:是合成食用菌蛋白质、核酸和酶类等重要物质的原料。,无机氮,氮源,有机氮,铵态氮,硝态氮,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有机氮,小分子物质:尿素、氨基酸、蛋白胨等,大分子物质:玉米浆、豆饼、蚕蛹粉、米糠、麸皮等,C/N值,营养基质中的碳、氮浓度比值,称为碳、氮比(C/N)一般认为:菌丝体阶段C/N=20:1子实体阶段C/N=30-40:1若C/N比过大,则菌丝生长慢而弱,难以高产;C/N比太小,则菌丝会因徒长而不易转入生殖生长,三、食用菌中的矿质元素,大量元素:CaMgkSP0.1-0.5g/L提供形式:KH2PO4K2HPO4MgSO4石膏粉、过磷酸钙微量元素:FeMnBeZnCuMoCo提供形式:一般无需添加,四、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核酸、赤霉素、生长素等生理作用:促进食用菌生长发育。,返回,四、食用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一、温度二、水分和湿度三、空气四、光照五、PH值,一、温度,一般来说,每种食用菌对温度的需求呈现前高后低的规律,1、菌丝体生长阶段一般来讲,菌丝体耐低温,不耐高温。常利用这一特性来保存菌种(04)根据菌丝体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可将食用菌分为:低温型:21-24,如金针菇、滑菇中温型:25-26,如香菇高温型:32-35,如草菇,2、子实体分化阶段一般来讲,温度较菌丝体阶段要低,降温是诱导原基形成的主因。根据子实体分化所需的适宜温度可将食用菌分为:低温型:13-18,如金针菇、猴头、双孢菇中温型:20-24,如银耳、木耳、大肥菇高温型:24-30,如草菇、灵芝,3.子实体发育阶段温度较菌丝体阶段低,子实体分化阶段高,高,低,菌丝体阶段,分化阶段,发育阶段,温度,二、水分和湿度,水分:是指培养基(料)中的含水量,一般为60-65%湿度:是指栽培空间的空气相对湿度,1、菌丝体阶段含水量:一般:60%左右,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如香菇:代料栽培含水量为:55%-60%平菇:65%蘑菇:62%-65%手握法:紧握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宜。空气相对湿度:60%-70%,2、子实体分化阶段一般:湿度增加,70%-85%。切忌大水珠和大量喷水。应用细喷壶喷水。3、子实体发育阶段一般:85%-95%,采取料面、地面、墙壁少喷水、勤喷水,灵活调节相对湿度。,三、空气(O2和CO2),1、菌丝体阶段O2需要量少,较耐高浓度的CO22、子实体分化阶段生殖生长阶段初期(原基分化前):低浓度的CO2有利于子实体形成,3、子实体发育阶段O2需要量增加,CO2浓度降低如灵芝:CO2达到0.1%,则不形成菌盖双孢菇:CO2为0.1%时,菌柄长,开伞早、品质差。金针菇则相反:菇蕾形成后,CO2高达0.06%0.9%,菌盖变小,不易开伞,菌柄长,品质高。,四、光照,1、菌丝体阶段一般不需要光照,有光会促使菌丝老化。2、子实体分化阶段一般来讲:需要一定量的散射光来诱导原基的形成,否则子实体不易分化。3、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一定量的散射光,否则发育畸形或着色不好。,五、PH值,1.木腐生型:偏酸性环境吃树皮的褐腐生型,如猴头、灵芝,吃心材的白腐生:香菇2.草腐生型;偏碱性环境,如双孢蘑菇、草菇。,返回,第二部分平菇的栽培技术,概述,侧耳(平菇)属于伞菌目,侧耳属。侧耳属的子实体成熟时,菌盖多偏生于菌柄的一侧,菌柄延生至菌柄,形似耳状而得名。人们常说的平菇,指侧耳属中的许多品种。平菇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长期食用平菇可降低血压和体内胆固醇含量的功能,对肝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尿道炎和胆结石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平菇是一种适应性广的木腐生菌类,野生于枯死的树桩上。20世纪初,欧洲人开始用锯木屑栽培平菇,获得成功。随后日本森本彦三郎和我国的黄范希也进行了瓶栽尝试。1964年广江勇创造了短段木埋土栽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平菇的产量。1972年刘纯业采用棉籽壳作原料,进行生料栽培(培养料不经高压或常压灭菌)获得成功,这是平菇栽培在使用材料上的一个较大改进。,平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已进行人工栽培的品种有15种。是食用菌中最易栽培的菌类,生活力和抗逆性强,栽培方法简便,管理粗放,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快。人们在生产中创造了不少栽培新材料、新工艺。在日本,已进行了平菇工厂化生产。印度、菲律宾、法国、德国也对平菇进行了广泛研究和商业化栽培。,冷凉地区发酵料平菇栽培技术,平菇形态由菌丝体(营养器官)和子实体(繁殖器官)两部分组成。平菇按温型分类可分为: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广温型等,一、生物学形态,按子实体的固体色泽分类分为黑、白、灰等多个颜色的品种,平菇属异养型生物,菌丝体内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只能靠菌丝体分解和利用自然界中现成的植物残体,或人工配制的营养基获取营养物质来生长。,二、营养,碳源常用的有木屑、豆秸、麦草、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氮源主要是米糠、麸皮、玉米粉、豆饼等。,三、环境条件,(一)温度平菇的菌丝在5-35的温度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2428。但子实体的生长温度会因不同品种而有差别。低温型平菇适宜温度为13-17中温型平菇适宜温度为20-24,高温型平菇适宜温度为24-28广温型品种对温度要求不明显,子实体可在2-32下分化发育,最适宜为6-25,很适合在北方冷凉地区栽培。,(二)湿度平菇属于喜湿性菌类。菌丝生长阶段,要求空气湿度为65%培养料含水量在6570,若低于50,菌丝生长很差。水量过高,也会影响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要求RH为8595,在55时生长缓慢,4045时小菇平缩;高于95时菌盖易变色腐烂,也易感染杂菌。,(三)空气平菇是一种好氧性真菌,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都需要氧气。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平菇的呼吸活动,抑制平菇的生长。,(四)光照平菇的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有光可使菌丝生长速度减缓。子实体分化发育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光照不足,原基数减少,菌盖小而苍白,畸形菇多。适宜的光照为500-1000LX。,(五)pH值平菇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PH在310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平菇更喜欢偏酸的生长环境。最适宜值为5.4-6.0。,四、栽培工艺流程,培养料配制,装袋,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原基期管理,采收,菇棚建造,桑葚期管理,成型期管理,珊瑚期管理,(一)、菇棚建造,采用与蔬菜栽培相类似的暖温型大棚。骨架:多采用钢筋焊接结构。,蔬菜栽培需要较多的光照,故棚顶弧度比较大,而平菇栽培只需要散射光,故菇棚的棚顶弧度就比较小,这样才能阻止较强的直射光。,栽培广温型品种不需要太高的温度,故棚架覆盖0.08毫米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再加一层草苫就可以了。草苫要相互交错着排放,防治覆盖时出现缝隙。,菇棚内需要有空气内形成对流的通风效果,所以除了在南面的塑料薄膜上留有通风口外,还要在菇棚后墙离地面30-50cm,每隔大约1.5米开一个通风孔,此菇棚可在北方冬季使棚内温度保持在6-24,完全满足广温型平菇正常生长。,(二)培养料配制,发酵料栽培是利用发酵起到杀菌的作用,很适合北方冷凉地区秋冬季节栽培,这期间气温低,装袋、接种不易受到杂菌污染,同时秋冬季节有农林牧剩余资源可以利用。,每年8月下旬-11月开始配置培养料,从配制培养料发酵开始算,大约在两个月后可以采第一潮菇。配制培养料前先确定基料的投入量,以主料玉米芯来计算,一般投料500kg玉米芯,可装400个菌袋,基料要保证无毒、无虫、无杂质。,两个以玉米芯为主的培养料配方,一是85%玉米芯10%麸皮2%石灰2%豆粕1%复合肥然后再按培养料0.1%的比例,加入有效成分含量50%的多菌灵,,二是59%玉米芯23%锯末13%麸皮2%石灰2%豆粕1%复合肥最后再按培养料0.1%的比例,加入有效成分含量50%的多菌灵。,培养料的配制方法,先把玉米芯粉成黄豆粒大小的颗粒,再按配方比例加入其它辅料与玉米芯拌匀,然后按100kg培养料加入115升水,把培养料的含水量调节到65%,就可以进行堆制发酵了。,培养料发酵,发酵是一种的短期的好氧发酵,借助发酵能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质,产生的高温还可把潜藏在培养料内的杂菌与有害虫卵杀死。,由于是在北方冷凉地区,所以培养料发酵都是在菇棚内进行,这是因为一是北方气温低,在棚内发酵速度快,也便于管理,一是培养料发酵好后,就可以直接在棚内装袋,省时省力。,发酵时要把培养料堆成高约70厘米的梯形,料堆的长宽可以根据场地条件灵活掌握。为了保证料堆底层的透氧量,所以在料堆好后,用直径5-10厘米的木棒在料堆上,每隔20cm扎一个通气孔,培养料的发酵一般需要8-10天,在这期间,要经常监测温度,并进行翻料。,注意,在最后一次翻料时,按培养料0.1%的比例,再加一次有效成分含量50%的多菌灵,减少虫染的机会。发酵好的培养料是棕褐色的,并且有清香味,但不能有酸、臭等异味,表面应有适量的白色粉状菌丝,但绝不能长毛或有黄绿色霉点。,培养料降温,在接种前先把培养料摊开晾凉到30摄氏度以下在装袋接种,因为培养料发酵时温度可以达到80,如果直接装袋接种,高温会造成烧菌,严重影响菌种的成活率。,(三)装袋,菌袋长60cm,宽30cm,装袋前先在菌袋上要接种菌种的位置扎一排小眼,来保证透氧,提高菌种的成活率,菌种可装3层或4层,装几层菌种就要扎几排眼,在生产中装四道菌,可提高菌种的成活率和发菌速度,但并不一定会提高产量,扎完眼后,先把塑料袋一头先用小绳系上,就可以装袋了。,一般一个菌袋的接种量,占培养料重的10%-15%,菌袋两头的接种量要占菌种量的75%以上。装菌种时最好装在扎眼的位置上,装袋时现在底层放一层菌种,然后装一层培养料,接着在装中层的菌种,中层菌种要洒在菌袋的外沿,随装随把菌袋压紧,最后在上层再放上一层菌种,用小绳把口系上。,码袋,码袋是要进行鉴别,能正常生长的菌种菌袋上有小水珠,若没有小水珠说明培养料降温时间不够,温度过高了,码袋就是把装好的菌种码垛,进行发菌,码袋前要先撒一层白石灰消毒,菌袋要码成五层高的井字形垛,四垛一组,中间留30cm的空隙,保证发酵时的通风。,(四)发菌期(菌丝体生长阶段)管理,装袋、码垛完成后就开始避光发菌,正常情况下,发菌时间大约30天,管理要点:温度:24-28空气相对湿度在65%,发菌期常见问题,健康袋:菌种(丝)齐刷的向前长,并且发菌的菌种上有黄色的小珠,这是属于正常袋。若温度过低,健康袋的边缘长成鸡爪子型,菌种(丝)分叉向前长,解决办法:,一可采用倒垛,把上面的倒到下面,二可用布袋或者塑料苫上就好了。菌种停止生长袋,菌种粘到塑料袋上,停止生长,他是温度高造成的,预防方法:温度高时及时倒垛,或者及时扎眼放风,就能恢复正常生长。,(五)出菇期(子实体生长阶段)管理,根据子实体形态变化可分为四个时期:原基期桑椹期珊瑚期成型期,出菇前准备,码菌墙当看到菌丝表面有淡黄的水珠或是出现团粒状的原基时,就说明菌袋已经达到了生理成熟,在估计有70%的菌袋出现原基时,就可以开始上垛出菇了。,两头出菇采用码菌墙的方法,码菌墙前,先撒一层白灰消毒,菌墙码到9-10个菌袋的高度,墙距大约在1米左右,码完菌墙后就开始放袋。,放袋,采用刀将菌袋的两头划开,放袋可以划开一个三角形或圆形,但先不要把塑料布揭下。目的:一是提高透氧量;二是为以后的出菇做准备。,1、原基期管理原基期,菌袋上形成棒状或瘤状突起,刚码上菌墙这一时期。从平菇进入出菇期开始,菇棚就要24小时保持通风。,白天可同时打开棚膜和后墙的通风口使空气对流,通过调节通风口大小调节通风量。夜间在草苫上留出缝隙保持通风,只要棚内温度在6以上,就要保持通风,补充新鲜空气,,若温度降到4以下或是夜间出现结冰现象应停止通风。原基期每天喷水3-4次,但还不能直接对着菌棒喷水,原基期要求空气湿度提高到85%。,温湿度及通风应坚持的原则:菇棚应在保证通风和湿度的前提下,以升温、保温为重点进行调控。如在晴天时上午9点卷起草苫透光升温,下午2点之后棚温逐步下降,这时就要开始放下草苫保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