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地图学第四章-地图语言.ppt_第1页
测量与地图学第四章-地图语言.ppt_第2页
测量与地图学第四章-地图语言.ppt_第3页
测量与地图学第四章-地图语言.ppt_第4页
测量与地图学第四章-地图语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地图语言,第3章地图语言,一、地图符号的概念,1地图符号,地图符号表示地图信息各要素空间位置、大小和数量质量特征、具有不同颜色的特定的点、线和几何图形等图解语言,称为地图符号。,一、地图符号的概念,地图符号表示地图信息各要素空间位置、大小和数量质量特征、具有不同颜色的特定的点、线和几何图形等图解语言,称为地图符号。,1地图符号,二、地图符号的实质,地图符号是人类用于表达思维活动的各种符号的一种;同其它符号一样,它也具有约定俗成的基本属性。地图符号是一种物质现象,用来指代约定的抽象概念。地图符号是随着人类对地理事物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形成和发展的。,5,三、地图符号的作用,几何精度,可量测性;抽象、概括和简化,使图面清晰易读;表示多种要素与内容,赋予地图极大表现力;通过平面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模型,提高地图应用效果。,6,四、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7,6.密度变量,形状是指符号本身的图形轮廓。,尺寸变量是指符号在各几何维度上(长、宽、高、面积、体积等)的度量变化。,方向变量包括单个符号图形本身的方向变化、网纹中同类纹理的方向变化。,四、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6.密度变量,亮度是指色调的相对明暗程度,色彩是指符号图形色相变化,密度是指亮度不变情况下改变像素尺寸和数量,视觉变量在图面上的各种排列组合能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四、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9,立体感,整体感与差异感相对,通过控制视图间差异以及构图完整性实现。,数量感,等级感,10,立体感,质量感,11,立体感,区分不同类别,比如通过颜色和形状,动态感,从构图中获得运动的视觉效果,有方向性,12,立体感,立体感,从二维平面上产生三维立体空间的视觉效果,主要体现在地貌表示上,能直观看出地貌高低起伏,五、地图符号的量表系统,13,定名量表定性不定量,顺序量表:按某种标志将制图对象排序,表现为相对等级。,五、地图符号的量表系统,14,间隔量表:利用某种统计单位,对顺序量表进行排序,比率量表:以某个数据为起始点,按某种比率关系排序并且能反映比率变化的量表系统。能进行运算,比间隔量表更精确。,量表系统对比,更精确,六、地图符号的分类,(1)按符号的图形特征分类:(2)按符号与地物的比例关系分类:(3)按符号的定位情况分类:(4)按符号所表示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状况分类:,16,(1)按图形特征分类,正形符号,侧形符号,地图符号,以正射投影为基础,符号图形与地物平面形状一致或相似,并保持一定比例关系,以透视投影为基础,符号图形与地物侧面或正面形状一致或相似。一般用来表示较小的独立地物。,象征符号,即象征地物特征或现象含义的会形、会意性符号。,六、地图符号的分类,17,六、地图符号的分类,(1)按符号的图形特征分类:(2)按符号与地物的比例关系分类:(3)按符号的定位情况分类:(4)按符号所表示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状况分类:,18,(2)按比例关系分类,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地图符号,保持地物平面轮廓形状的符号,又称真形符号或轮廓符号。一般用于表示占地面积较大的地物。,保持地物平面轮廓的长度,不保持其宽度的符号。一般用于表示在实地呈狭长分布的线状地物。,不依比例符号,不保持地物平面轮廓形状的符号,又称点状符号、独立符号。一般用于表示占地面积小的重要地物。,六、地图符号的分类,19,六、地图符号的分类,(1)按符号的图形特征分类:(2)按符号与地物的比例关系分类:(3)按符号的定位情况分类:(4)按符号所表示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状况分类:,20,(3)按定位情况分类,定位符号,地图符号,在地图上有确定位置,一般不能任意移动的符号。可以根据符号的位置确定出实地地物的位置。,非定位符号,不精确定位而只表明某范围内地物质量特征的符号。,六、地图符号的分类,21,六、地图符号的分类,(1)按符号的图形特征分类:(2)按符号与地物的比例关系分类:(3)按符号的定位情况分类:(4)按符号所表示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状况分类:,22,(4)按空间分布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地图符号,表达空间上一个点位的符号,表达空间上沿某个方向延伸的线状或带状现象的符号,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六、地图符号的分类,23,七、地图符号的定位,(1)依比例符号的定位,将表示地物的轮廓线或线状符号的每个转折处都与实地位置和方向保持一致。,(2)半依比例符号的定位,成轴对称的线状符号:中心线,如公路非轴对称的线状符号:底线或边缘线,如城墙,24,(3)不依比例符号的定位,七、地图符号的定位,25,八、地图符号的定向,依纬线定向,地图符号定向,符号顶端朝向正北、保持直立,如烟囱。(透视图形符号),符号方向与实地方向一致,如独立房屋。(矩形符号),依光照定向,适用于依光线法则构成的符号,如石灰岩溶斗。,风成地貌或受风向影响的地貌,符号顺风延伸,如窝状沙地。,依真方向定向,依风向定向,26,九、地图符号设计原则,主题与用途:大、艳,图案化:主要特征,设计原则,精确性:定位,地图符号必须按照一定原则、科学地进行设计:,逻辑性:大小、虚实,系统性:同类要素,对比和协调:明显区分,色彩象征性:自然、社会,符号标准化与一体化,视力、绘图与制印条件,十、等高线,(一)等高线原理,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十、等高线,(二)等高距,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差。,等高距越小,等高线越密or稀?,十、等高线,(三)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是指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坡度(i)、等高距(h)、等高线平距(d)之间的关系:,十、等高线,(三)等高线平距,平距坡度的关系?,十、等高线,(四)等高线的种类,首曲线-即基本等高线,图上用细线表示。1:5w图上:0m,10m,20m.计曲线-即加粗等高线,由0点起算每隔3根或4根首曲线加粗描绘的那根首曲线。1:5w图上:50m,100m间曲线-即半距等高线,用1/2等高距的等高现绘出,图上用细长虚线表示,某些重要地形碎部。助曲线-即辅助等高线,用1/4等高距的等高现绘出,图上用短虚线表示,表现微地貌,32,十、等高线,(五)等高线表示地形的特征,33,十、等高线,(五)等高线表示地形的特征,十、等高线,(五)等高线表示地形的特征,35,十、等高线,(五)等高线表示地形的特征,36,十、等高线,(六)等高线的特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37,第3章地图语言,一、地图注记的概念及作用,地图注记表示制图对象的名称或数量、质量特征的文字和数字等文字语言称地图注记。,地图注记的作用:地图注记是表示地图内容的以一种手段。它可以表示制图对象的名称、种类、性质和数量等具体特征,弥补了地图符号的不足。,2地图注记,二、地图注记的种类,名称注记,质量注记,地图注记,用文字说明事物的专有名称:地名、山名、路名,用文字说明事物的质量特征(种类、性质等):树种、路面材料,数量注记,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高程、坐标值、路宽、水深、树高,说明注记,图廓外所附的各种文字说明或图表:图名、比例尺、图例、大地坐标系与高程系、接图表、制图单位与时间,三、地图注记要素,字体:地图上所使用的字体称为制图字体字号:注记字体的大小字隔:注记中字与字的间距字向:注记字头的朝向字列:同一注记各字的排列方式字位:注记相对于被注地物所安放的位置字色:注记的颜色,注记的字体,基本原则:明显性差异性习惯性,注记的字号,基本原则:主次分明重要优先,注记的字隔,基本原则:点状地物:小字隔线状地物:较大字隔面状地物:变更字隔线状较长、面状较大则重复注记,注记的字向,除道路、河流、高程注记外,绝大多数朝北。,注记的子列,注记的字位,基本原则:指示明确、避免混淆避免遮盖线状地物轮廓线、独立地物及路、河交汇处;面状地物选择其中部或沿面状延伸方向用不同的字位注出。,为适应阅读习惯,优先考虑右;若有压盖,则依次考虑其它位置。,注记的字色,字色主要用于强化地物分类,如:,水系,地形图,林地,未受污染,重污染,环境地图,严重污染,四、注记要求,简明正确:词组和单字;法定标准地名主次分明字位与被注地物相适应:不掩盖重要地物,第3章地图语言,自然色彩可分为:,消色,色彩,彩色,黑、白及各种灰色,消色以外的颜色,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鉴别颜色主要依据其3个基本特征:色相、亮度、饱和度(纯度),3地图色彩,一、色彩三要素,(一)色相(hue),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420nm470510580620700nm,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或类别。它是彩色视觉相互区别的心理学特征,取决于反射光谱的主波长。,一、色彩三要素,(一)色相(hue),色相多用于表达不同类别的对象:,蓝色:水系绿色:植被棕色:地貌,在专题图上,色相可表示不同对象的质量特征:,一、色彩三要素,(二)亮度(brightness(value)),亮度是指色彩的敏感程度。它是色光的强度,又称明度或光度,反映色彩和非色彩的明暗特征。,一、色彩三要素,(三)纯度(saturation(chroma)),纯度是指色彩接近标准色的纯净程度。也就是相对于光谱色的纯洁度,又称饱和度。,二、色彩的混合,色光的混合为加色混合;颜料色的混合为减色混合。,色光的混合,色彩的混合,颜料色的混合,红+绿+蓝=白色,品红+黄+青=黑,加色三原色,减色三原色,二、色彩的混合,颜料色的混合:,(1)三原色:品红+黄+青,(2)间色:2种原色混合得到,(3)复色:2种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混合得到,(4)补色:2种原色混合得到的间色即为另一原色的补色,三、色彩的选配,(一)同类色的选配,同类色的选配是指将同一色相的色彩,通过变化其亮度或纯度,分成浓淡不同的几个色阶,配合在一起来表示制图对象。,三、色彩的选配,(二)类似色的选配,色环(下图)中,凡在90范围内的各色,彼此含有较多的共同色素,故称为类似色。,类似色多用来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具有平和、丰富的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