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9 园林专业南方实习总结 南方实习报告 (园林专业 ) 杭州: 1. 花港观鱼 作业:重点分析花港观鱼从很小的面积扩大到一个大型城市公园时所使用的方法,即如何借题发挥,分别以花港、观鱼为主题,延伸发展适合现代生活的公共园林的内容。 花港观鱼的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的特点,恢复和发展历史上形成 的 “ 花 ”“ 鱼 ”“ 港 ” 的景色,以牡丹和红鱼为主题形成总体布局方案。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新花港、大草坪、密林地和红栎山庄七个景区。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色,其中以观鱼的红鱼池和赏花的牡丹园为公园的主景区。空间构图上开合收放,层次丰富,主要导游线连贯各景区,组成一个整体的,具有变化虚实对比的连续2 / 49 构图。以草地和植物为主体组景,具有开朗、明快的特色。 2. 三潭印月 作业:选取岛中较好的植物配置成景的实例进行实测,从植物配置方法,成景方式,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潭印月全岛利用不同植物合理进行空间划分,形成大小不同,或开阔或郁闭的空间,从岛外看岛则林木茂密,林缘线丰富,富有韵律感。植物配 置多考虑中秋赏月时的效果,水面种有多种睡莲。 九曲桥尽头是岛的中心绿地。此处花木疏密相间,以翠柳、荷花、红枫、木芙蓉为主,四季花开不断,艳丽多彩,春秋两季景色尤佳。岛内岛外湖面如镜,楼台花树倒影摇曳生姿,天光云彩相映,着实让人感到如入蓬莱仙境。中心绿地也是南北东西堤桥的交汇处,这里有新复建的卐字亭。由绿地南行,又上一段曲桥,曲桥中部有康熙题名的 “ 三潭印月 ” 御碑亭。曲桥尽头是一座一面为粉墙洞窗、一 面是轩廊的敞亭 我心相印亭。亭南湖面上,三座石塔亭亭在目,这就是 “ 三潭印月 ” 石塔。从 “ 我心相印亭 ” 南望,三塔对称地布置在全岛的轴线上,使岛与塔连成一个整体。 3 / 49 3. 太子湾公园 作业: 1、以太子湾公园为例,总结自然山水园中地形与水系的处理手法。 太子湾公园在地形塑造中,利用丰富的竖向设计手段,组织和创造出池、 湾、溪、坡、坪、洲、台等园林空间,同时还根据功能与建设管理的需要,严格控制排水坡度,将所有园路均低于绿地,对园区排水及植物生长更为有利。全园地势南高北低,顺应引水需要,利用地形形成高差,促使水流顺畅的泻入西湖。 在水系处理方面,首先是从功能出发,在保证满足钱塘江 引水工程需 要的同时,从景观和谐出发,以自然朴野为原则,在水系走向、驳岸处理、水位控制、水景营建、植物护岸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与建设,使引水工程与景观创造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水系由引水河道接出,以瀑布、溪流、跌水、潭池等多种形式组成,最终分流三处,在全园迂回流淌后泻入西湖。 4 / 49 2、总结太子湾公园水系驳岸处理的手法。 太子湾公园的水系驳岸处理也遵循自然朴野的原则,多采用自然式处理 手法,护坡多为自然式土坡或布置少量石块,护坡上种植草坪,或丛植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葱,水生鸢尾等。 4. 西泠印社 作业:以西泠印社为例,总结台地园的造园理法。 西泠印社是中国传统台地园的范例。西泠印社依山而起,大致可分为山下、山腰、山顶三层台地以及后山四大景区,占地约 2 公顷。山下南向与外西湖隔路相连,入口园门相对西湖湖体形成框景,将湖中景色纳入园中。景色相互渗透,可纳湖中岛景。园中以柏堂为中心,东西各连廊宇,堂前挖一水池。绕过以柏堂为主体的山下庭院,同时出现三条上山路径,三条上山道路分为东、中、西三个方位,而这其中以石牌坊最为明显,引导游人选择道路的作用更为明显。山路沿等高线上升,每到线路转折或坡度变化的地方,都会有建筑5 / 49 或标志物作为引导 ,一方面对游人的行走节奏加以控制,另一方面适时的对景、框景的巧妙运用,使园林空间层次更为丰富。建筑体量并不大,均依山而建,建筑形式与山势变化结合紧密,犹如山体中天生而出,彰显 “ 因山构室 ” 的精到处理。 西泠印社其建筑物巧借自然之势,各抱地势,布局灵活,参差有致地布置于山坡的不同标高之上,融于自然山林之中,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在节点形式选择上,使用两种方式,一种以建筑作为节点,另外一种则以不同形 式的泉池作为景观映衬,使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 5. 曲院风荷 作业:分析曲院风荷植物造景的分区、特点。 曲院风荷全园以夏秋景为主的植物景观,使水面、陆地相互映衬,达到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的独有景观效果。以“ 曲院风荷 ” 这一意境为主题,在植物配置上突出体现 “ 风荷评彩 ” 之意趣,充分利用曲折迂回、开合多变的大小湖面,6 / 49 种植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珍稀名贵品种,并点缀适量的睡莲,呈现出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的意境。 在密 林区以水杉为主成片栽植,挺拔的树干森立,形成密林区的主要景 观。从苏堤、花港观鱼等处远观密林区的水杉挺拔浓郁,加之水中倒影,与开阔的水面形成横竖对比,深绿色的枝叶也与周围其它植物的色彩有明显的差别。秋冬之际绿叶转红,冬季水杉丛生的枝条也别具风格。 水际和草坪的植物配置多以低矮的花灌木 为主,在岸边视线集中的地带 点缀红枫等植物。注重林缘线和林冠线的变化,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 6. 杭州花圃 作业: 1、通过对比花圃改造成果与改造前的现状图,分析花圃改造中 如何在尊重现状、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实现由生产7 / 49 绿地到城市公共绿地的转变。 杭州花圃的总体布局以莳花广场、四时花馆为中心,采用一主多辅的集 锦式布局手法。在花园东西向中轴线方向布置有以莳花展示为主、以满足户 外大型活动需求为主要内容的莳花广场和以温室花卉展示、室内休闲为主、室内外环境密切交融的 “ 四时花馆 ” 。 “ 莳花广场 ” 部分位于花圃东部,以简洁大气的空间处理形式,结合 “ 花渠 ” 、 “ 水花台 ” 、 “ 散花台 ” 、 “ 十二花神 ”雕塑及花卉文化的延伸等素材的综合处理,形成场地东界 的大型户外莳花展示广场。 “ 莳花广场 ” 东界以保留的水杉树为背景,西侧散花台部分借远处北高峰之景,形成有障有借的空间界面。 在中心主轴的外缘、场地的北、西、南三面,采用集锦式的布局手法,结合现状地形条件、人文资源、花卉主题串联有各具特色的花卉展园。 8 / 49 2、阐述花圃边界空间处理的特色。 围绕花圃的外圈地带各具特色的花卉展园逐一展开,在这些园林中,有的是采用庭院式的处理手法,形成园中园,有的采用以自然素材为园林主景,在中心空间主框架的统一协调统一下,形成各具特色的集锦式园林。 苏州: 1. 艺圃 作业:总结艺圃造园中,在空间要素处理上有何特点,以体现园景的简洁与纯净。 艺圃的总体布局,非常简洁明了,从北向南为建筑 水池 山林,总体上以水池 为中心形成主景区。池北以延光阁、博雅堂等主体建筑为主景;水池南部以山景为主。园之西南,过了响月廊,又是一组建筑和小庭院,精雅优美,形成辅景区。辅景区既独立于主景区,也与主景区保持呼应与联系。 造园者根据小园的特点,不求面面俱到,舍去一切繁杂琐碎的因素,通过建筑 水池 山林的序列,尽心倾力营造一方9 / 49 山色空朦、水波浩渺、林泉深壑、亭榭虚凌的园林艺术景观,以取得 “ 纳千顷之汪洋,受四时之烂漫 ” 的效果。 西南角辅景区的两个小庭园非常简洁与古朴。重复运用的圆门加强了层次感。而庭院内水池与石桥的处理别具匠心,为园林中较为少见的处理手法,特别是石桥的处理,不设石栏,以粗糙的石条横卧而成,别具天然情趣。浴鸥池面积很小,与大水池成对比,形状萦回多姿,又被两座精致的小桥分割,显得很有层次。 2. 留园 作业:分析建筑空间的转折和开合造景手法。 留园建筑空间的旷奥、明暗、大小处理颇为精湛,不论是从园门入园经古木交柯、曲溪楼、五峰仙馆至东园的空间序列,还是从鹤所入园经五峰仙馆、清风池馆、曲溪楼至中部山池的空间序列,都形成层次多变的建筑空间。其建筑空间的精致是江南其他园林所难以媲美 的。它具有以下三个设计特点: 1) 空间对比明确 10 / 49 其中从大门到古木交柯、花步小筑一段极好的利用了小天井、开凿在屋顶的明瓦、 “ 之 ” 字曲廊、漏窗等,形成富有光线变化、明暗对比的空间。 2) 院落空间丰富 石林小院、五峰仙馆庭院、冠云峰庭院等院落,以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衬托丰实的景观效果,五峰仙馆庭院的狭长见厅山之高耸;石林小院的 “ 院中有院 ” 则突出了立峰之姿态万千,多而不乱,每个小天井皆有主题;冠云峰庭院则以开敞的空间,彰显冠云峰之空灵,前面五峰仙馆庭院、石林小院的较为封闭的空间,恰恰烘托了冠云峰庭院的开敞,是整个游线中的高潮所在。 3) 框景、对景、漏景手法多变 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长达六七百米, “ 之 ”字曲廊、空廊的应用与小天井的结合非常巧妙。利用空廊、小天井、漏窗、隔扇、洞门等形成富有变化的画面,用框景、对景、漏窗等多种手法 ,来展示奇峰异石、名木佳卉。 11 / 49 3. 环秀山庄 作业:综述环秀山庄湖石假山的山景类型及创作手法。 园中湖石假山为构景中心,假山有主次之分,主山位于水池东部,池北小山作为对景 ,主山分前后两部分,高出水面 7米高出地面约 6 米;南北向的山涧和东西向的山谷,分为三部分。池水回环于两山之间,使主次分明,突出主景。山池布局逶迤曲折,一开一合,一收一放,亦虚亦实,极尽变化,节奏性强,虽山水景色变化多样,却变而不繁,多而不复,而是结构严谨,布局完整,符合起、承、变、结,连续构图原则。主假山,虽只占地半亩,因运用 “ 大斧劈法 ” ,简练遒劲,有蹊径 60-70 米,涧谷 12 米,山景有危径、洞穴、幽谷、石崖、飞梁、绝壁,空间多变。远看,高低交错,具有 “ 山形面面看,景色步步移 ” 之感。仿照石灰岩的自然溶蚀现象, 纹理尺度虽小,而把自然山水中的峰峦洞壑概括提炼,集中变现于小空间,可谓咫尺山水、城市山林。 4. 拙政园 作业:以实测内容为基础,分析拙政园的造园特点及手法。 12 / 49 拙政园的造 园理法: 1、 理水 拙政园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近代重建者用大体量水面营造出园林空间的开朗氛围,基本上保持了明代 “ 池广林茂 ” 的建园风格。主要建筑均滨水而建,竹篱、茅亭、草堂与山水景色融为一体。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以曲折取胜。驳岸山石布置,采取上向水面 挑出,下向内凹进的处理手法。 2、 建筑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疏朗典雅。到晚清时期,厅堂亭榭、游廊画舫明显增加,但群体组合空间变幻曲折、错落有致;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才能够在不大的空间内,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这既是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也是中国古典园 林的普遍手法。 3、 植物 1)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注重选择植物的 “ 比德 ” 思想 13 / 49 2) 在植物配置上追求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的思想 3) 拙政园在种植设计上注重植物的季相特征 4、 空间 拙政园在构景上通过收放、对比、藏露、围透、借景 与对景、虚与实对比等手法,营造了一个开合有致,疏密相间,张弛有度的空间。 5、 色彩 拙政园以黛瓦为顶,白墙为屏,栗木为柱,绿树为幕,缀以红花翠果,以实物景象的色彩关系营造出浓淡相宜、淡雅明快的气氛和韵味,宛如现实生活中的写意山水园。 5. 沧浪亭 作业:以实测为基础,总结沧浪亭的造园特点,阐明复廊运用的独到之处。 14 / 49 沧浪亭不同于其它私家园林,敢于破格,大胆借取外景,一反高墙深院的常规,融园内园外为一体,具有山林野趣,总体布局向以 “ 崇阜之水 ” 、 “ 杂花修 竹 ” 为特色,富有自然情趣。然而,沧浪之水并不是通常所见那样深藏于园内,而是萦回围绕在园林之外,其水源于葑溪,自西而东,环园而南出,流经园的一半。沿水傍岸曲栏回廊逶迤曲折,漏窗隐隐绰绰,古树参差近水,临水岸石嶙峋,形态各异,其后山林隐现,苍蔚朦胧,仿佛后山余脉绵延远去,体现出该园苍凉郁深、古朴清旷的独特风格。沧浪亭整体以主山 真山林为全园的核心,沧浪石亭建于山顶,建筑环山随地形高低布置,绕以走廊,配以亭榭,围合成为园林内部空间,形成水景在园外,山景在园内,以亭台复廊相分隔的山水组合方式。 在沧浪亭的主景山与池水之间,隔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复廊,是园中独特的建筑。这一形式的廊,是在双面空廊的中间夹一道墙,又称 “ 里外廊 ” 。因为廊内分成两条走道,所以廊的跨度大些。中间墙上开有各种式样的漏窗,从廊的一边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廊的另一边景色,一般设置两边景物各不相同的园林空间。它妙在借景,把园内的山和园外的水通过复廊互相引借,使山、水、建筑构成整体。 6. 网师园 15 / 49 作业:以网师园为例,分析苏州园林的造景理法。 网师园的园林部分面积不大,约公顷左右,在平面上,采用主景区居中的方法,以一个水池为中心,周围布置建筑物,营造出小中见大的效果。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了主辅景区对比的手法,以水池为中心 的主景区,周围围绕一些较小的辅景区,产生空间的对比,同时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网师园主景区中,以水面为中心,各景点皆围绕水面布置。为使主景区空间景物前较为开敞疏朗,将体量较大的主体建筑皆退离水边,并采取多种手法来淡化、虚掩,池南的 “ 小山丛桂轩 ” 与池北的 “ 看松读画轩 ” 均远离水池以减小体量感。一些小体量的建筑皆贴水而建,通过尺度对比,反衬水面之辽阔。辅景区由一些面积较小的辅助空间组成,布置在主景区的周围,成为主景区的补充与延伸,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丰富了景观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7. 退思园 作业:以实测与速写为基础,分析退思园的造园特点及手法。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专业 16 / 49 综合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和成就,借鉴、学习北京现代园林绿化工作的先进经验,详细了解有关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联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建筑、园林工程、园林艺术、园林树木、花卉等专业内容,对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和华北地区主要园林树种及常用的花卉应用状况及绿化美化效果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二 、实习时间 三 、实习地点 北京市 四 、实习用具 草图纸、方格 网纸、速写本、铅笔、橡皮、工具书、相机等 五 、实习内容 去北京实习的第一站是北京植物园。 通过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植物园的造园特点。热带17 / 49 温室是植物园的亮点,有四个展区,热带雨林展区,四季花园展区,沙漠植物展区,专类植物展区,分别展示了不同气候条件下典型的植物景观。北京植物 园拥有各类植物 3000多种,主要参观点是温室展览区,内有 13 个展区,植物 1500多种。其中热带植物占 1000 多种,有棕榈植物、热带水生植物、王莲室、多浆植物室、药用植物室、工业原料植物、兰科植物、芳香植物、热带果树及柑桔类植物等。这里的树木园占地 7 万平方米,内有我国稀有树种银杉,还有美洲的红杉、斯里兰卡的菩提树等。这里还有专类花园和国家植物标本馆。 月季园 我们去了月季园,有各式各样颜色的月季。该园位于植物园东部南端,南邻香颐路,北靠杨树区,西至植物园南门,东到植物园东南门,总面积 7 公顷,建成于 1993 年 5 月。 月季园以展示不同类型月季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配置形式为主,注重整体效果,既是月季专类园,又是新优园林展示区。采用沉床式设计,轴线布局严整,中部是音乐喷泉广场。 广场为沉床式,圆形,直径 40 米,面积 1256 平方米。中间18 / 49 为暗设的喷泉,喷水高达 7 米。沉床落差 5 米,上宽下窄,以三层月季花形图案铺装的缓坡台地式花环,逐渐向底部过渡。三层最大直径 90 米,面积平方米。沉床周边是以疏林草地为基调的赏花区。 月季园除展示各种月季外,还配植有新优植物金山、金焰绣线菊 、紫叶矮樱 等 15 种。 第二站我们去了北海公园、人定湖、皇城根遗址公园。 北海是中国历史园林的艺术杰作。全园占地 69 公顷,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琼华岛上树木苍郁,殿宇栉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环湖垂柳掩映着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天王殿、快雪堂、九龙壁、五龙亭、小西天等众多著名景点,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北海公园是我国现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19 / 49 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北海的历史和北京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初这里是永定河故道,河道自然南迁后留下一片原野和池塘。 皇城根遗址公园,建在明清北京城的第二重城垣之 “ 东皇城根 ” 遗址上,西邻南北河沿大街,东 依晨光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平安大街,全长公里,平均宽度为 29 米,宛如一条连接紫禁城和王府井商业区的绿色飘带。它以 “ 绿色、人文 ” 为主题,通过塑造 “ 梅兰春雨 ” 、 “ 御泉夏爽 ” 、 “ 银枫秋色 ” 、 “ 松竹冬翠 ” 四季景观,复原小段城墙、展示皇城墙基、点缀雕塑小品及借景等手法体现了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在繁华的闹市中营造出清新、景致、飘逸、现代的城市环境。 坐落在紫禁城与王府井步行街之间的皇城根遗址公园,是历史上明、清皇城根东墙的位置。从元代起,北京城由紫禁城、皇城、外城三个部分组成,最里面的是紫禁城,即现在的故宫,最外面的是外城,即现在的二环路一线,中间为皇城。 公园将是一片沿 200米长的城墙遗址方向设置的带状公共绿20 / 49 地。这片绿地又分为老北京南城根文化区、现代雕塑公园、东便门角楼市民休闲场所,城楼遗址公园纪念林、北京站南出口及广场等 5 个功能区。 第三站我们去了人定湖公园、马甸园、玫瑰园。 人定湖公园是一座欧洲风格的园林,位于西城区六铺炕街 25号,黄寺大街南侧,是 1958 年发动群众建造的公园, 1994年 4 月进行改造, 1996 年 6 月全面竣工。总面积公顷,其中水面积 1 公顷。以现代园林为主,公园南半部用草地、水景、雕塑、花架、景墙创造了一个具有欧洲规则式庭院韵味的园林环境。 它是一座欧洲风格的园林。疏林草地、喷泉水景韵味十足。欧风雕塑比比皆是。世界园林史景区给人们打开了一扇西方园林的窗口。步入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华美的列柱廊,其中央是一座 “ 浴女出水 ” 喷泉。沉降园占地 3000 平方米,周围几十处喷泉水花四溅,落水声隆隆作响,如金石齐鸣。拾阶而上是世界园林史区;汉白玉壁画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园林史。 马甸公园位于北京市北三环马甸桥西北角,东临八达岭高21 / 49 速,西至冠城园小 区,南接北三环中路,北望北土城西路。规划用地南北长 700米,东西宽 80160 米,总用地面积为公顷。是三环附近最大的以运动为主题的休闲公园。马甸公园建成于 XX 年,包括中心动感广场、亲水广 场、欢乐谷、趣味活动区、场地活动区、器械活动区等多处活动场所。 马甸公园是北京市政府 XX 年为民拟办的 60 件实事之一,也是海淀区政府 XX 年环境建设年的重点工程,是以企业投资认建形式建设的公园。整个工程由海淀市政园林服务中心组织实施,海淀园林工程设计所进行总体规划及设计。该公园与 XX 年 8 月动工, XX 年 4 月 28 日正式开园,免费对社会开放。 马甸公园设计力求以人为本、以绿为主,景观与活动空间结合,保留一处人与自然交融的场所,为周边居民提供运动、消闲、健身的绿色空间。努力探索将景观性与功能性相融合,将 “ 运动 ” 融入 “ 自然 ” ,为群众创造 “ 绿色、健康 ” 的现代休闲空间。 北京玫瑰园是位于 ” 三园结合的辐射区域 “ 即海淀区的 ”22 / 49 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海淀园 “ ;玫瑰园与昌平之间的 ”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 “ ;地 处海淀与昌平之间的 ” 北京沙河高教园区 “ 。这三园的结合,首先是集中凝聚了一批受教育较高人士,将对区域整体人文综合素质产生极大影响和带动,其次良好的城市规划形成了优越的区域环境。道路更加畅通,出行越来越方便,大大提高了时间成本;区域发展增强物业投资功能,价格得到守值。 第四站我们去了园博园。 北京园博园为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举办地,位于北京西南部丰台区境内永定河畔绿色生态发展带一线,总面积267 公顷,东临永定河新右堤,西至鹰山公园,南起梅市口路,北至莲石西路,依托永定河道,与卢沟古桥遥相呼应,历史文化氛围浓郁,地形多变,山水相依,颇具特色。 北京园博园将建设国内首座融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中国园林博物馆,集中展示我国园林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展示园林艺术全貌和发展的平台。北京 园博园的建设将采用不同方式,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向全社会推广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展现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再生水、太阳能、风能等低碳环保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也将成为北京园博23 / 49 园的一个亮点。 第五站我们去了圆明园。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 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 16 万平方米,有 “ 万园之园 ” 之称。 2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 “ 夏宫 ” 。 圆明园始建于 1708 年,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1723 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 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 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 “ 避喧听政 ”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3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 撤万寿、香山、玉泉 “ 三山 ” 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24 / 49 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1860 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巧取豪夺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 ,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 30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 “ 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 。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 “ 万园之园 ” 。法国大文豪雨果于 1861 年有这样的评价: “ 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 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 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圆明园如此之大,又是由几朝皇帝陆续扩建、改建的,加上封建帝25 / 49 王腐朽意识的影响,无论由哪个角度看,也还是有不足的。但是,就总体而言,圆明园确实是一座非常出色的优秀园林。可以说,它集中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 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今天是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去了各式各样的地方。有的去玩有的去参观北京的风景,有的去逛街。 第六站我们去了紫竹院。 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北近郊,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紫竹院公园始建于 1953 年,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 “ 佛荫紫竹院 ” 而得名。全园占地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它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 XX 年 7 月 1 日起,紫竹院公园免费参观。 本园造景模山范水 求其自然,缀石嶙峋精心安置,亭廊轩馆26 / 49 错落有致,修竹花木巧布其间。举目皆如画,四季景宜人。春风暖筱百花舒,夏霭轻舟翠盖浮,秋雨润芦枫叶艳,冬云瑞雪映松竹。中部青莲岛上有 “ 八宜轩 ” 、 “ 竹韵景石 ” ;明月岛上有 “ 问月楼 ” 、 “ 箫声醉月 ” ;西部有 “ 福荫紫竹院 ” 、 “ 跨海东征 ” 、 “ 紫 竹垂钓 ” ;南部有 “ 澄 碧山房 ” ,儿童乐园;长河北部是独具江南园林特色的 “ 筠石苑 ” ,淡雅、清秀、幽静而别致,有 “ 清凉安秀 ” 、 “ 江南竹韵 ” 、 “ 竹深荷静 ” 、 “ 友贤山馆 ” 、 “ 绿云轩 ” 、 “ 斑竹麓 ” 诸景。 最后一站我们去了颐和园。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 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谐趣园 27 / 49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 ” ,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重修后,取 “ 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 ” 和乾隆皇帝的诗句 “ 一亭一径,足谐奇趣 ” 的意思,改名为 “ 谐趣园 ” 。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 “ 知鱼桥 ” 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 “ 秋水濠上 ” 的争论而来的。 长廊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全长 728 米,共 273 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 1992 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 “ 吉尼斯世界纪录 ” 。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 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六、实习心得 园林是一个能够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创造出更美好的创造者。 28 / 49 更让我体会到了,我们平时在园林学习中是多么的丰富多采啊!我们经常背着画板到了各处去进行写生,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我们可以随地而坐随心的做画,都可以旁若无人。在人们的羡慕和惊讶的目光中,我们尽 情的去挥动自己手中的画笔涂抹着美丽的色彩,画出一张张生动是作品啊!不管我们是走到那里,只要有一张纸、一支笔都去买弄自己的手法,好看的我们就把它当做艺术,难看的我们就把它当作一糟糕的练习吧!这对于我们学习园林的来说多么的重要啊! 我们都知道我国有过世界 “ 园林之母 ” 的名誉啊!但那只是古人名誉罢了。在现在的现代园林设计中,我国只是在初级阶段,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美化我们 的生活环境,美化整个世界。可想而知,在我们生活中,哪个城市获得什么的环境奖的,哪个地方要修一条公路,哪个地方新建一个公园,哪个地方要搞绿化的,哪个地方植树布景。都是需要用到园林的改造啊!而我国现在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需要对各地方的建筑 山 东 建 筑 大 学 南 方 实 习 报 告 29 / 49 院 系: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 绩: 艺术学院 园林 091 班 刘大亮 姜波 南方实习:上海、苏州、杭州 第一站: 上海 东方的明珠 经常有人会问起最爱的城市,我想那一定是上海。这座被称为东方明珠的城市有着令人着迷的景观和建筑、文化和底蕴。不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这座像谜一样的城市,她的一切对于 我来说都是那么的神秘,如果要用一种色彩来形容上海,我觉得那会是紫色。最近一次到上海的感觉和前一年有些不同,也许是她每天都在变化,也许是自己的心境的变化。但是一成不变的还是那行色匆匆的人们、那异常拥挤的地铁和街道。 30 / 49 上海南站 世界上最大的透光火车站 火车慢慢驶进傍晚的南站,从进站开始我的心情就出奇的好,到处一片灯火通明,南站的夜景真的特别美。上海南站设计非常独特从外观看好似一个飞碟南 站的底楼是火车停靠站,一楼就是候车室,二楼是进站口,被设计成环行并包围 整个候车室。够华丽也够低调!南站南北广场平面设计为园林绿地和旅游集散地,南北广场地下设计二层商铺、道路和仃车场,总建筑面积为 12 万平方米。上海铁路南站的广场绿化绝大多数属于屋顶绿化,广场下为地下两层建筑结构 。上海铁路南站最大的建筑特点就是地面建筑少, 2/3 的建筑面积在地下,这就腾出了更多的空间,可以用于绿化。所以这里不仅是一个大型的交通枢纽,也会成为周边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外滩 上海的缩影 第二天傍晚我来到每次必到的外滩,这座城市的代表。作为31 / 49 滨水城市的上海,外滩是这座城市的门户。她对于上海人来说无疑是非常骄傲的,东临黄浦江, 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 西合壁式等 52 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 “ 万国建筑博览群 ” ,这也是我十分喜欢外滩的原因。上海外滩更是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滨水景观区域,展示了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和生态景观。当人们走过外滩观景平台,外滩不仅将大量的过境交通转入地下最大限度的释放市民和游客的公共活动空间,还能更好的展现沿线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 “ 万国建筑群 ” 风貌。一路从外滩的南面尽头走来,游览了很多有名的外滩建筑诚,外滩历史建筑群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外国洋行和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与今日外滩隔江相望的小陆家嘴商业建筑群中的相当一部分,也是外国建筑师事务所的作品 。但是对前者来说,这些建筑都不是原样照搬外国风格,而是在上海黄浦滩旁的一种创造,且中国建筑师参与了整个建造过程,建筑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了上海近代城市的重要象征;而外国建筑师的设计方案 是由中国近代的建筑师们选定的,是一种完全主动的吸纳,中国人不但完成了全部建造过程, 而且参与了后期的全部设计工 32 / 49 作,所以说当代建筑群是中外建筑交流的结晶。 对于我来说,我最爱的自然是她的夜景,因为只有在夜晚你才能领略到这个城市奢华、绚丽的神秘,每当华灯初上之时,外滩各栋建筑物上灯光辉煌,一座座犹如水晶宫似的,而早晨的外滩又是市民们晨练的好出去。有人说上海是个不宜居住的城市,但是假如你 认真观察他们的生活,会发现快节奏下浓烈的艺术气息,弥漫着这个城市的街头。各式雕塑、绿地、小品景观都显得那么的和谐,并不会与这所谓的快节奏相矛盾,相反的增加了这座城市的生活情调。我做这样的表达,似乎我有了生存在这里的念头,这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但我还是不能彻底领会上海的本质,我只是浮光掠影的浅层理解。感受着这个城市的一个个小的侧面,这里的平台是给每个人以比较平等的机会,就看你是怎么去把握和超越,于我来说我仅仅是因为喜欢这座城市。 世博园 文化在此交融 第三站我来到世博园, 2016 世博会让世博园俨然成为了上海的另一特色的国际标志。世博是中国面向的窗口,也是世界建筑群的一个缩影, 33 / 49 世博会的主题是: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即 “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未来的和谐 ” ,而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 “ 人、城、自然 ” 三者共存。 2016 年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 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平方公里,园 内分为 5 大场馆群,分别是独立馆群、联合馆群、企业馆群、主题馆群和中国馆群。在世博会开幕的时候,中国馆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闻名天下。中国馆坐落在黄浦江畔,宛如一片火红的花瓣点缀着江畔。冠造型配上火红的中国红颜色,显得无比沉稳大气。在里面参观了一番,里面空间的布局,人流疏通都安排的合理 园林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参观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等著名景点了解古典园林传统造园手法的运用,园林建筑布局手法、构造、风格以及意境的体现以及南方私家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文化、建筑、34 / 49 风格等的差异。通过进入 二 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 2000 余年 , 和价值 ,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 ,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 ,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在 1997 年 12 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 “ 苏州四大名园 ” ,素有 “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 之誉。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 “ 苏州四大名园 ” ,素有 “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 之誉。 齐齐哈尔龙江县远通园林公司是一家集设计与建设于一身的园林公司,国家三级资质,公司拥有苗圃 400 余亩,在齐齐哈尔拥有成功的建设工程包括北疆雅苑,阳光名宅,鹤乡新城等 。 三 实习内容及过程: 1. 留园 35 / 49 留园占地约 30 亩,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 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鱼之厅、林泉耆砍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 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 2. 拙政园 36 / 49 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 178 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十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 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 面积占全园面积的 3/5。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 “ 远香堂 ” 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 “ 雪香云蔚亭 ” ,东为 “ 待霜亭 ” ,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间水阁 “ 小沧浪 ” ,它以北面的廊桥 “ 小飞虹 ” 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西部原为 “ 补园 ” ,面积约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37 / 49 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 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东部原称 “ 归田园居 ” ,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 31 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 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38 / 49 夏日蕉廊,冬日梅影雪月,春日繁花丽日,秋日红蓼芦塘,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3. 狮子林 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娄门内园林路,始建于元 代,为元代园林的代表。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 10000 平方米,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 表之一,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 假山王国之美誉。假山内外上下盘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壑,如入深山峻岭,恍惚迷离。由于它原是寺之后花园,所以狮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征,与一 般的假山不能相提并论。山腹中空灵曲折,宛如迷宫的洞穴39 / 49 即象征佛的 法力无边。 狮子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园中最高峰为 “ 狮 子峰 ” ,另有 “ 含晖 ” 、 “ 吐月 ” 等名峰。园内多竹,竹间结茅的方丈禅窝,建有 “ 冰壶进 ” 、 “ 玉鉴池 ” 、 “ 小飞虹 ” 。主要建筑有立雪堂、燕誉堂、卧云室、见山楼、指柏轩、飞瀑亭、真趣亭、问梅阁等。 狮子林主题明确, 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奇巧、出神入化、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园内长廊四面贯通,廊壁上嵌有书条石刻,皆为名家书法佳作。 4. 网狮园 5400 平方米),结构紧凑,为住宅,中部为主园。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也山水 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古树花卉也以古、奇、雅、40 / 49 色、香、姿见著,并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池水清澈,东、南、北方向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及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所以游园时,宜坐、宜留、以静观为主。绕池一周,可前细数游鱼,可亭中待月迎风。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如天然图画,所以并不觉其园小。夜游网师园除了能品味园林夜景,还能欣赏到评弹、昆曲等节目。 5. 杭州植物园 杭州植物园原是一片野草丛生、坟冢累累的荒僻之域。一九五六年辟建植物园,是我国植物引种驯化的科研机构之一。总面积二百三十一点七公顷。设有植物分类、经济植物、竹类植物、观赏植物、树木、山水园林等九个展览区和四个实验区。栽种植物三千余种,收集标本五万多份。在国际上和四十多个国家建立了交换树苗与资料的合作关系。这里长有美国的红杉、希腊的油橄榄、日本的碧桃、比利时的大王莲等,成为植物荟萃之地。玉泉,是植物园园景之一的山水园,水质清澈、晶莹如玉,故名。玉泉池内养有五色巨鲤。 “ 玉泉鱼跃 ” 即此。旧有珍珠泉和晴空细雨池的景色已难窥见。植物园的亭、廊、叠石、水泉、衬托四季花木,天然成趣 41 / 49 6. 杭州西湖 杭州西 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总面积达 49 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 态。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 钱塘十景 、 西湖十八景 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 西湖十景 和 1985 年评出的 新西湖十景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 60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 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 40 多处,重点文物古迹 30 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 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 风景名胜区, 1985 年被评为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之一。 XX 年 5 月 8 日,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42 / 49 7. 雷峰塔及杭州丝绸博物馆: 雷峰塔 原建造在雷峰上,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雷峰塔相传是吴越王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 “ 黄妃塔 ” 。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原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 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是第一座全国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博物馆。占地五公顷,建筑面积 8000 平方米,陈列面积 3000 平方 米,于 1992 年 2月 26 日正式对外开放。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该馆题词: “ 弘扬古蚕绢文化,开拓新丝绸之路。 ” 馆内的基本陈列于 XX 路及丝绸在古辉煌成就。馆内还设有临展厅,举办各类临时专题展览。 8. 齐齐哈尔龙江县远通园林绿化公司: 绿化工程施工程序如下: 43 / 49 a、场地准备场地清理 -换土 -场地初平整 -土壤消毒施肥 b、苗木准备选苗 -起苗、包装 -苗木运输 -临时假植 c、苗木种植定位放线 -挖种植坑 -栽植 -支撑 -修剪-遮荫 -浇水 d、草坪种植场地准备 -土地的平整与耕翻 -排水及灌溉系统 -草坪种植施工 -播后管理 1、场地准备 场地清理:人工清理绿化场地中的建筑垃圾,杂灌植物等影响施工及树木成活率的垃圾,装车清理到运至指定地点。 换土:由于绿化对种植土的要求较高,所以对绿化用土要换上用丰富有机质,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较好的土壤。 场地初平整: 经过换土的种植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初平整,整理符合设计意途的地形地貌。 44 / 49 土壤消毒施肥:用 “ 保丰收 ”35% 水剂每亩,水 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复习题及答案一
- 海滩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公司招聘销售代表笔试模拟题与面试技巧
- 2025年市场营销部销售代表招聘面试题集
- 2025年裂解反应工程实践技能考核题库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预测试题与标准答案
- 2025年企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技术中级模拟题集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安全工程师面试题库及答题技巧指南
- 2025年心理咨询服务技能培训与考核标准
- 2026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八中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幼师面试精 选题目及答案解析
- 慢性疾病管理与健康指导手册
- 2025年高中音乐教师招聘考试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主持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储能运维面试题及答案
- 通信技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
- 医院招聘面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安徽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神经外科护士进修汇报:专业提升与实践应用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医疗卫生系统)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