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氏秘籍上、中、下(全)[1].doc_第1页
化氏秘籍上、中、下(全)[1].doc_第2页
化氏秘籍上、中、下(全)[1].doc_第3页
化氏秘籍上、中、下(全)[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氏秘籍上、中、下(化绍新钓鱼论坛“条哥”整理版)目录引 子 正 篇 一、 野钓打窝子 二、 竞技中的打窝 三、 打窝的利和弊 四、 搓饵钓 五、 拉饵 六、 附属添加类 七、 配饵与钓法的结合 八、 春钓鲫鱼 九、 夏钓鲫鱼 十、 秋冬钓鲫鱼 十一、 翘嘴鲌(也称白鱼、噘嘴鲢子) 十二、 钓鲴鱼(有银鲴、黄尾鲴等) 十三、 野钓鲤 十四、 拉丝粉的常规配比 十五、 钓鲢鳙(俗称白鲢、花鲢、家鱼、黄鲢、大头、胖头鱼等) 十六、 对付杂鱼配饵与钓钝结合 十七、 附特殊用饵配方 结 束 语 引 子 钓鱼是一项综合技巧运用非常强的体育运动,在实际操作中钓者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比较大的收获。做为钓者,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主次分明。系统地讲是饵、钩、线、漂、竿的科学而合理的搭配,常言说的三分钓技七分饵料只是一个概括解释,而实际运用的前提是钓者对鱼情、自然规律、季节、环境的分析和了解,然后是钓鱼技巧的有机应用。所谓主次要明确,不论传统钓法、悬垂钓法,其中都有很深的应用道理,关健是钓者对钓鱼这个活动的认识和态度,使钓者在大自然中体会到情操的陶冶,意志的磨练。一个钓技全面的垂钓者面对收获的喜悦之后,重点是对钓鱼经验的总结。空手而归的遗憾又促使钓者产生一种不懈的追求,留恋忘返,乐在其中。 面对水里面的鱼儿,最重要的是先将鱼引过来。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饵,钓友们不知怎样选择和运用,只拣些曾用过或某次用之钓到鱼的鱼饵,就认为是好的;看到谁在水边用某种饵钓到鱼,就认为这饵厉害,不着重调查和分析其他因素,这就是初学钓鱼者普遍的一种通病盲目随从。为使钓友少走弯路,我们应该首先对饵进行了解和应用,进行分类和调试,从而便于广大钓鱼人熟练掌握各类鱼饵的实际运用方法 。一、野钓打窝子 用料:窝子饼、窝子料、窝子米。 在垂钓先期,尤其是休闲钓,特别是钓大的水面,众多钓友都喜欢先打窝。殊不知,钓鱼打窝应该是巧打,打窝不好会起反作用。打窝前应该观察钓点是否经常有人垂钓,自己准备钓什么样的鱼,该怎样打窝。 1、钓鲢鳙应该打重窝。以粉质不粘连、漂浮性大的、味道浓的物质。例:用家中过期变质霉变的米面,用水调和后加广谱饵,把广谱饵包内的小包诱鱼剂也加进,再加些白粉,根据水的深度一次打成,或断续打窝。水深4米以内,一次成窝,水深5米以上,钓钓打打,打打钓钓。使水的上下层始终保持着诱鱼的漂浮粉末物质。 2、在经常有人钓的水域,在调饵时先分出一部分未搓揉的饵,加点麝香米,感觉散散的,在钩上包几个略大的团既是找底又是打窝。开始提竿频率间隔短些,后期就要时间长些,钓鲫鱼提竿节奏多些,钓大鱼就要守,不可频繁提竿。 3、准备在某大面积水域连续几天垂钓大鱼,就要打大窝,用窝子饼或大粒状的粮食作物,打好窝再做其他准备,或第二天再钓,形成窝点就不要再打窝了。如鱼多,可选适当时机补一下,如鱼少,甚至小鱼也不多,就不能再打,打了也白搭,证明此点形不成鱼路。 在这里,我们举一个野钓打窝的实战例子:甲、乙、丙三人在同一水库,同一水边垂钓。甲先到钓点,乙和丙随后也到,乙左丙右,甲在中间,相隔距离约5米左右。此钓点经常有人钓,水深约3.5米,3人皆用4.5米竿垂钓,都奔着钓鲤而来。甲和乙调好漂试好水深以后,各往钓点打了两块窝子饼。不同的,是甲把两块窝子饼用细绳拴着扔进去,乙是直接扔到窝点,而丙把一些窝子料和一些粉质饵混到一起用水简单一调,打了十几个拳头大的团子,扔到窝点。此水库有几十个网箱喂养鲤鱼和鲫鱼。甲用的是全能通用料1份、头一天用啤酒发酵过的醉仙鲤1份、化氏无双1份、藻元素1份,合成后撒了一点4#鲫;乙用的是龙鲤1份、超诱1份、化氏无双1份、6#鲫半份;丙用的是化氏无双1份、365 1 份、超诱1份、全能4#1份、半份荒食。20分钟后,乙先中一条约一斤的鲤鱼,丙钓了一条半斤多的养殖鲤鱼,紧接着又上了一条大鲫鱼,半小时后甲上一条约3斤的野生健鲤。此后,丙提竿频繁,但空枪也多,钓的鱼大部分是小鲤鱼和鲫鱼;乙钓2条约2斤多的鲤鱼。三小时笔者到了钓场,逐个了解了情况,甲开始钓了一条后,一直没上鱼,我告诉甲是两边把鱼给拦住了,你的钓位在中间,应该换竿,甲换了一支6.3米的长竿,换上了4号讯狐,调10目钓3-4目。甲又把窝子饼拉上来,窝子饼溶化快一半了,又加上一块,扔到了6.3米竿的钓点。吃过中午饭以后,到下午5点,乙共钓7条约2-3斤的鲤鱼,有野生的、也有从网箱里跑出来的;甲钓了4条鲤鱼,其中一条约6斤重;丙钓了十多条鲤鱼和鲫鱼,下午后就不上鱼了,见甲和乙钓的多丙就不断打窝,一下午就钓了一条一斤左右的鲤鱼,而窝内也能看到鱼星。根据甲乙丙三人的钓获量。乙钓最重,丙钓的尾数多而小,后半段不上鱼,则重量小,甲的钓获量据第二。三人搭配的鱼饵在此水库都比较好用。按道理应该是乙丙钓的最多,甲的少,为什么丙却钓的少? 其原因:、甲的钓位不如乙和丙,甲换长竿是对的。、乙用的就是两块窝子饼,而窝子饼的作用是溶化缓慢,鱼游过来后窝子饼啃不动,只好在饼周围转,碰到鱼饵就吃。、而丙打的是散窝,面积大,溶散快,当然聚鱼也快,其中有些粉质料,味道杂,溶散快,所以小鱼就相对多些。钩大鱼线粗,钩大鱼挂饵就大,小鱼吃不进嘴,空枪就多,后期丙再连续投窝子料,鱼吃窝子料非常容易,不可能去找钩上的饵吃。我们在日常的垂钓可以借鉴这个经验。灵活的打窝,不能越不上鱼就用力打窝,而越打多了钓鱼越少是肯定的。所谓灵活,如果丙把窝子料拌到泥巴里握成饼或团。那么他的诱鱼过程就会延长,鱼闻得到而吃起来困难,问题就解决了。 4、垂钓时不论是搓饵,或是拉饵,都要使饵料保持雾化或散落的状态。这就需要钓者熟悉饵品的性能,适当调节。散和雾化的作用是诱钓结合。水下有诱鱼的饵料,但进窝的鱼一时难以吃饱,鱼就会拣些大一点的饵料吃,钩上的饵团大一点,钓鱼、诱鱼就成功了。当然碰到有小杂鱼多的地方就要把饵开硬开粘一些。饵料硬、粘、散落和雾化的关健又是钓者对时间的把握,让饵在水下多长时间能散落雾化完的具体操作,这是钓友调饵的重中之重,必须对饵料的特性做到心中有数。 二、 竞技中的打窝 在竞技钓当中的打窝应该慎重。池塘竞技比赛,一般不允许手抛窝料或用器具打窝。但在比赛中,钩上挂略大些的饵团连续抛竿到钓点,也是打窝。笔者在多年的比赛中看到,有些钓友一逢开始比赛,不论鱼情是否允许,先打窝,大有把鱼先聚到自己的钓点内,不让别人把鱼诱去的意思。如果鱼情不允许打窝,那么这场比赛可以说基本上就败了。一个池塘内放了23斤的大鱼5000斤,大约有两千尾,如果放半斤至一斤的鱼,大约就是七千五百尾,专业池塘的鱼不可能钓一次比赛就把鱼捞出来,而大部分是反复钓放的过程。那么,2000尾和7500尾的鱼情比较,该怎样打窝,钓友可否研究过。再者,同样是2000尾,一个池宽50米,一个池宽25米,该怎样打窝?下面我们可以做个比较。 1、25米宽的一号池内放约5000斤约2000尾(平均每尾23斤)的混合鱼,此鱼情已经过两场比赛。甲钓友用化氏无双 20、原喂养料 30、全能通用料 20、化氏尺上30,按3的比例加龙凤香,调饵总数约300克,饵开的松散,浮漂调8目钓3目。在挂饵时挂的不大,类似花生米大小。第一竿找到底后,再挂饵时手沾水把饵多搓几遍,让钩上的饵放慢散落时间,一场比赛用饵约占开饵总数的五分之二,比赛结束钓鱼六条重15公斤积两分;乙也按上述饵料搭配,调好饵也是散散的,比赛开始,乙便挂半个中指粗长的饵,连续抛竿;饵入水开始散落,到底短短时间钩上无饵,提竿挂饵再抛,一场比赛下来,未钓一条,当了空军。本场调饵约300克,用了够290克。通过甲乙两人的操作运用,我们可以总结出:A、鱼被钓怕了,但还是饿,它要吃饵。甲打了一竿找底后,就正常守钓,窝内没有多余的饵料,鱼慢慢游过来,只有钩上两颗饵,顾虑一会即食之,基本进窝就奔着钩上的饵团,成功率高。B、乙前一段时间重于诱鱼,窝点积存饵料多,鱼过来吃散落的饵已够了,它不再去拣钩上那两颗有危险的饵去吃,且乙提竿频率高,两颗饵落底,鱼还未靠近,钓手提竿,两颗饵就像小炸弹一样炸开,反把鱼吓跑了,再者,2000尾鱼在池内显的密度稀少。 2、在同样25米宽的2号竞技池塘,放了5000斤约7500尾(每尾半斤到一斤的鱼),也经过了几场比赛,甲用超诱 30、发酵过的醉仙鲤20、龙鲤10%、化氏无双20%、化氏尺上15%、丸九荒食5%,调出约300克的饵仍按一号池的开饵方法和调钓法,90分钟后,饵用掉一半,钓鱼7.5公斤;而乙也按上述以号池的方法调饵,钓位无差别,调钓同甲,但开饵约800克仍按有一号池的那种钓法,挂散落长型饵,90分钟,饵用的干干净净,钓鱼25公斤得1分。 3、甲乙在2号池各自用1号池的钓法操作,鱼的密度不一样,为什么这次乙赢了,甲却输了?其原因就是鱼情允许:鱼的密度大了,大小都有,其中有被钓多次的,有被少钓过几次的。鱼一进窝,由于诱的鱼多,鱼把水底散落的饵搅的到处都是,水也相对浑浊了,鱼就奔着落下的饵团来,慢慢形成抢食的现象,傻的先吃,聪明的也跟着吃,加之窝点饵料散落雾化上下都是,越诱越多,其道理就是鱼的密度大了,诱钓结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通过上述诱鱼和钓鱼的不同运用,我们从竞技池塘的比赛,可得出经验:就是要根据鱼情设定诱钓法,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具体的操作根本就是因鱼情施钓。 我们在竞技比赛和休闲钓中,怎样打窝,怎样诱钓,不只体现在钓混合鱼、钓大鱼、钓小型鱼,例:鲫鱼、鲴鱼、翘嘴等也要针对鱼情,灵活运用。三、 打窝的利和弊 1号池 例:池宽20米,池长80米,投鲫鱼2000斤,每斤约10尾,总数2万尾左右;2号池同1号池同宽同长,投鲫鱼2000斤,每斤约30尾,总数6万尾左右,经常组织比赛,鱼全为猾鱼。 甲乙同在一号池比赛,甲用1#鲫 1份、2#鲫 1份、3#鲫 1份,合成按10:3的比例加全能竞技2号,调整状态,拉出适应钓1两左右的鱼。而在调饵前,甲先用超诱2份、龙鲤0.5份、化氏无双0.5份、化氏尺上1份,调了一小团比较松散的搓饵,开赛时,甲先挂了搓饵,又找底,又打窝,待钓点有信号之后,马上用拉饵,拉的饵团比较大,慢慢地出现越钓越快现象。如感觉信号来的慢时,再搓几团补窝搓下去然后再拉,比赛结束后钓68尾;乙同样用甲的配方调拉饵,而没有调手搓饵,线组调钓也同甲使用的一样,两者钓技不差上下。开赛时,乙用拉饵搓了2团饵找底之后就拉饵钓,但感觉信号始终慢,到底要等一段时间,比赛结束后,乙钓49尾,与甲得分差10分。甲乙同池,乙没甲钓的多,其原因是鱼的密度不够,同池100人参赛,均匀下来,每位钓手面前的鱼就少了,除去被钓多次受伤不能吃饵的,鱼的密度就更显少了。而甲采取了先诱后钓中间补窝的措施,诱鱼相对多,钓的多也就是自然的了。而乙始终拉饵钓,聚鱼少,等的时间长,肯定是越钓越慢。 例:在2号池比赛,时逢冬季,甲用一支灵敏高的芦苇小漂,调3目钓3目;乙用一支小百玲2号软尾漂,吃铅比甲的浮漂大一倍,甲乙全用冬钓鲫(腥香) 60、化氏大黄鲫 10、化氏尺上 30,拉出的饵团都类似高粱米大一点,状态调整的很好,甲准备了虾粉和大黄鲫,调出一小团松散的窝饵。开赛后,甲先搓几团窝饵,又找底,又打窝,而乙却用橡皮泥直接找底,然后拉饵开钓。比赛中发现,甲的浮漂信号特多,漂目忽悠的小信号也多,空枪率太高,而乙的软尾小百玲乱信号少,出现信号幅度小但顿感强,比赛结束,甲钓了32尾,乙钓48尾,两人的子线皆0.08号,钩为金象袖钩0.8号。 现象是甲钓的少,而乙钓的多,那么原因是什么呢?甲忽视了虽然池内也是2000斤鱼,但密度比1号池多了三倍,是6万尾,而1号池的2000斤则是2万尾。虽是冬天,但鱼的密度是很高的。甲没有必要先诱鱼,诱鱼后,鱼越聚越多,但吃饵就那一两尾,其他鱼肯定慢慢的游来游去,经常晃动子线,漂用的又小又灵,铅坠由于小,横纵向水阻也小,所以产生了乱信号多的现象,抓不准哪口是真的,造成空枪多的现象,甲同时也考虑水温低鱼口小,所以用小漂,但甲却忽视了鱼多蹭子线的因素,漂小灵敏度高假信号多,空枪多就是正常的。而乙用的漂相对的大一些,而且是软尾,软尾由于粗,且空心、水阻和上浮力大,铅坠大些横纵向阻力也大些,鱼在水下的游动,虽也晃动子线,由于铅坠大起到了平衡和阻力的作用,反映到漂尾信号就减掉了好多乱信号。再者,乙没打窝,乙已考虑到诱鱼太多就会出现乱信号,坚持不打窝,成功率相对就高也是必然的了。 总结;甲不应该打窝,应用大一号或漂型相对稳定一些的漂,而乙是用饵和用漂两项正确。 四、 搓饵钓 在竞技钓赛中,搓饵是专为钓大鱼。实质上搓饵也应该是为钓大一些的鱼,但不能说搓饵不能钓小鱼。所谓的小鱼,不能一概而论,数十斤称为大鱼,但能钓到半斤就算大鱼的水域,2-3两的鱼也可以称为大鱼。随着商品饵质量和型态更进一步的多样化, 对原材料质量的要求和加工工艺的不断科学和提升,搓饵也能钓一些小型鱼类。把握搓饵调配的技巧能让鱼吃进嘴里,这就需要钓者充分识别饵料的质量特性,灵活的搭配,即使一两称十个的小鱼,搓饵也能钓上来。馨龙湾、全能、化氏三大系列的饵品有搓饵、拉饵,也有附属饵品。所谓附属,它主要作用应该是添加类、调整状态类的产品。 像:健鲤、醉仙鲤、365、366、超级综合饵、超诱、大自然、龙卷风、广谱饵、全能通用料、全能3#、5#全能野战鲤、化氏尺上、化氏无双、龙鲤、翘嘴鲌、化氏大黄鲫等都属搓饵类型。搓饵类型的饵品,虽然有它们各自的特性,但并不乏针对性和综合性。健鲤、全能通用料主要针对网箱养殖水域的鱼,醉仙鲤、龙鲤、化氏无双、龙卷风,主要针对各种自然水域的各种鱼,它并不是单单地只为钓鲤鱼或大鱼用。所以公司的所有饵品,钓鲫鱼的饵同样能钓其它鱼,钓鲤鱼的饵也能钓其他鱼。中国地大物博,养殖原料各有特点。像东北地区,养殖原料应以大豆、玉米为主;黄河流域以玉米、麦麸为主;长江中下游流域又以菜仔饼为主;南方则以麦麸、花生饼为主要原料。这些原料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有一定的蛋白含量。在所有饲料的共同应用中,饲料当中的营养搭配以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含量的物质为主。而它们的不同点,就是添加的味型各不相同,不同原料所产生的味型也不同。所以饵品的生产品种多样化,味型多样就应运而生。像超级综合饵、超诱、全能2、3、4、5号,全能野战鲤、广谱饵则是最基础的优质原料,也称为基础饵。作为基础饵品的原料多样化,要适应中国水产养殖饲料的不同特征,它们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在不同地区使用,根据不同的喂养习惯来调整蛋白含量和味型的不同,就能适应各个区域的鱼情,其关健所在是钓友们在使用中的灵活搭配,不可千篇一律。 五、 拉饵 拉饵是悬坠钓法以后衍生的新挂饵方法,先起用于竞技钓法,后被广泛用于休闲钓,也包括传统钓法。其主要特性,方便、快捷,主要适合以钓个头略小和密度较大的鱼情。将其适当的进行调配,也能拉出直径十几毫米的大团。在钓混合快鱼的前提下,拉饵钓大鱼也照样适用。拉饵也分出,雾化散落、粘连等类型,是针对各种不同的鱼情、不同环境、包括竞技比赛而设计制作。公司的拉饵品类,直接使用都能拉出很圆的饵团,饵团比较密实,只要按照说明正确使用水比,无须再添加拉丝粉(小麦蛋白纤维)。在实际使用中,有好多经常参加比赛的钓友说,公司拉饵产品虽然拉的漂亮,但残留较大,这种说法是客观现实的,但不能说是正确的。众所周知,中国的钓鱼大军,多数是休闲钓,而对拉丝饵的应用并不是很熟悉,如果一种拉饵在竞技钓手的眼里、嘴里,看并说出状态不错来,在休闲钓当中就不见得能发挥其优势来。我们必须要为众多休闲大众负责。笔者通过多年的赛场和休闲钓的经验和观察得出:通常比赛时,竞技钓手对竞技饵料的性能、特性都有比较深的了解。比赛前都会对各种饵料进行复合调配。竞技钓手对饵的应用,钓手对包装上市的拉丝饵很少单用,为了能使其饵品在比赛中有更充分的发挥,都是由主、次、并附添加的各个角度综合配用,让饵在味道上、状态上达到最精致的要求,其目的将鱼诱的更多,使鱼吃的更好、并钓得最多。某一种拉饵在出厂前的调配是针对大多数钓友的,况且,拉饵还面对钓大、钓小、钓快、钓慢之说。所以,一种饵品不可能拉出数种状态要求来。为此,钓友对本公司拉饵的相互搭配的做法便应运而生。 在日常垂钓中,尤其野钓小鲫鱼,有些钓友拉饵抛竿入水以后钓不到鱼,就会怨饵,或者说这饵鱼不吃。碰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看看两边的上不上鱼,水深是不是差别很大,如果钓点差别不大,要检查调钓是否正确。可以说,一个悬坠钓法应用较好的钓手和一个刚学悬坠钓法的钓友,在钓技和饵料的应用当中两者差别很大。尤其是钓小鲫鱼,请钓友们注意,浮漂有动作不中鱼是钓法、浮漂、钩、线、饵的配合有问题,不是鱼不吃。如果抛饵到钓点,一点浮漂信号都没有,就要考虑钓点的差别,这一点可以从水面上看有没有鱼星冒起,如果有鱼星,要检查你所拉的饵是不是雾化太快,雾化太快到底时,钩上的饵已经没有了。如果饵比较粘、软、到底还有饵,那就是饵不对路。鱼星多,不吃,证明窝子打大了,或饵料味道太浓。钓鲫鱼初春应多用些动物蛋白含量高的饵,或腥香的饵。北方偏腥,例:6#鲫、4#鲫、冬钓鲫、藻元素;南方偏香,例:1#鲫、2#鲫、广谱饵、龙鲫、凤鲫等。但也不排除特殊性,南方经常喂养饲料,初春钓也适合用腥。 如果鱼星少,应在饵中适当加点味道大的饵或添加剂。六、 附属添加类 在钓鱼时,钓者根据地域的不同,水温、鱼情、鱼种的不同,就要使用适应眼前水中鱼情的饵料,就要对饵料进行选择搭配。例:此地小杂鱼多,钓大鱼时避免小鱼闹而引起频繁提竿,就要把饵调的粘些。如主要使用的饵料比较散,就需要加粘粉,使钓饵粘些。钓中发现鱼较喜浓香就要加龙凤香;喜腥,就要多加些虾粉或赤尾青。钓当中鱼来的较快,上鱼率也很高,到位就有鱼吃饵,实际应用的饵有些粘,那就要加雪花粉或尺上。雪花粉和尺上能使饵松散雾化,就起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要考虑到钓法,钓半水、钓离底、浮钓。就像钓鲂鱼,鲂鱼喜香,而钓离底最好。钓土鲫,拉小饵钓得钝一点好;钓彭泽鲫,钓的灵一点,或一钩到底一钩悬最好;而钓高背鲫,最好是钓半水,饵料用雾化型的散或膨胀型的饵的最好,但这也仅仅是休闲钓,如果比赛,就不能按部就班,要根据鱼情的变化去设定用饵和改变钓法。 365、366、尺上、雪花粉、大黄鲫、全能竞技2#,既是单用钓饵,又适用于各种饵料搭配使用,使其他饵变轻、松散、雾化、膨胀的附属饵品。粘粉、虾粉、赤尾青、龙凤香、麝香米是根据鱼的喜好,掺到饵品当中,加浓和提高鱼的诱食性和适口性的添加饵品。七、 配饵与钓法的结合 当我们初步了解饵料的划分类型后,就要进行实地的选配饵与调钓。如果出发前就知道要钓什么鱼或比较了解鱼情,出发时就要有针对性的准备,如应用的竿、线、漂、钩、饵和附属用具及食品和饮品,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不宜多带。即使开车,到钓位也需要把应用钓具带到钓点,背着许多东西在水边高低不平的地方活动是很累的,太累则失去了休闲的意义。 在日常的垂钓过程中,以笔者的经验,用饵则以春腥、夏淡、秋香、冬浓八字常规,而谓之浓,又要记住南淡北浓的地域特点。鱼对饵的要求近似于人类的饮食习惯,但又不能生搬硬套,还要熟悉当地的种植和养殖特性。 365、366的适用范围,应该是很广的,含义是一年365天,366天都能用。365有淡淡的奶香味,单用直接可以钓鲫鱼和其他鱼;366的材料中含地瓜粉,鲤鱼爱吃地瓜。所以,365和366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主要对鲫和鲤,共性是两者都能和任何饵搭配适用,使发粘的饵改成松散,使重的饵减轻比重。钓鲫搭配365,钓混合鱼用366搭配是最好的。 尺上、竞技2号和大黄鲫则主要应用于竞技比赛,其原料昂贵,其作用肯定比一般的饵品要大。尺上和365的水比系数不同,用150毫升365调出一块饵,100毫升尺上就能调出和365一样大的饵团。用尺上钓什么鱼都可以,尤其对鲫鱼、鲢鱼。它的溶散雾化性极好,而且比重很轻,入口性特别好,用于调整任何饵的比重和散落程度。其浓厚的天然原味又是香味剂不能比的,内含的信息素则是无味的。使用时,能相对减少杂鱼的闹窝。比赛当中,往往在比赛的残局,当鱼被钓到非常猾乱的时候,用竞技2号40,加60尺上,搓饵钓残局会出乎钓手预料之外的效果。两者的配合使用特征是膨胀又微微雾化,附钩性好。 化氏大黄鲫和竞技2号的特点,单用于搓饵,其性能属膨胀型。搓一颗黄豆粒大的饵下水能膨胀成花生米大的饵团,膨胀后像棉花团一样仍包在钩上,即使很小的鱼也能吸进嘴内。竞技当中用竞技2号(味轻),或用大黄鲫(味重),搓饵钓猾鱼最好。钓手平常口头讲的所谓饵的状态,在尺上、大黄鲫、竞技2号上最具代表性。当鱼在水下被钓怕了以后,看到用这几种产品调出的饵团,它本想轻轻的吸一下看看有没有危险,但这轻轻一吸,却进嘴了,这就是状态的作用。大黄鲫和竞技2号与其他饵品配合的主要作用,就是使饵变轻、变蓬松、附钩性好。用大黄鲫20、竞技2号 10、全能5号 30、尺上 30,搓大饵钓猾乱的混合鱼,是笔者多次比赛中的适用配方。 在比赛中,大家都知道原喂养料的重要性,甚至一团饵全用原塘料,但到后期往往空枪颇多。为什么,就是原喂养料比重大或粘,被钓伤的鱼嘴往往因饵重,吸不进嘴,饵粘吸进嘴又吐出来。如果在原喂养料中按2030的比例加进尺上,其比重会减轻很多,容易进嘴;加上2040竞技2号,既保持原味又使饵蓬松不脱钩,最适于钓糗鱼。由此可见,这几种饵与其他比重大、粘、味大的饵搭配使用,好的状态就出来了。 竞技2号和尺上的作用不仅宜于调整饵的状态。当水下的鱼在窝内被饵刺激的兴奋,水面上的浮漂信号杂乱,鱼星冒的多,但鱼不爱吃饵,皆因饵的味道太浓所致。这时,单用尺上或竞技2号会减轻味道和比重,鱼就会适口了。笔者多年比赛,非常熟悉对饵品的调配,这来源于多年的实践经验。钓友们准备比赛的用饵时,场外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但因在比赛中的变化,现场调配又需灵活,这时就需要钓手熟悉各种饵的性能,把握饵的比重、溶散、一般水比和味型,以避免临阵手忙脚乱。 4#鲫、6#鲫,钓友们经常用于比赛钓鲫鱼用,但由于4#、6#有它固定的状态和水比,如果钓1斤称50尾的小鲫鱼和1斤称5尾的鲫鱼,两种鱼情按饵的状态要求大小轻重不一样,而且有快鱼、慢、糗鱼之鱼情,饵料搭配中就要因鱼情而进行搭配调整。钓小瓜子鲫,先将4#、6#进行粉碎,鱼越小粉碎的越细,赤尾青也粉碎。 下面推荐几种配比方法: 1、钓1斤3050尾的鲫鱼: 4#鲫 30、6#鲫30、尺上20、全能竞技2号10,将以上四种饵混合以后,加水搅拌均匀待渗透后,在饵的表层撒10粉碎过的赤尾青,再用五指划拌均匀,握团即用。快鱼水多一点,散化快,慢鱼水少一点,将饵团多握几下,拉出来密实。 2、钓1斤2030尾的小鲫鱼: 4#鲫 40、6#鲫 30、尺上 10、竞技2号 10、赤尾青 10。 3、钓1斤1020尾的小鲫鱼,就不要将4#鲫、6#鲫粉碎了,赤尾青也不要粉碎,4#鲫 40、6#鲫 30、尺上 10、全能竞技2号 10、赤尾青 10。 4、钓1斤510尾的鲫鱼: 4#鲫 40、6#鲫 40、全能竞技2号15、赤尾青 5。 5、钓半斤1斤的大鲫鱼: 取超诱 100毫升,加30毫升拉丝粉混合备用;4#鲫 30、6#鲫 30、赤尾青 10,另取混合后的超诱 30调和,水比略多一点。 这是钓大小鲫鱼的调饵方法,但应用时要根据鱼的偏好,如偏香加点龙凤香,如偏腥,把4#鲫的比例减少,加大6#鲫的比例。 八、 春钓鲫鱼 鱼儿蛰伏了一冬天,体能耗尽,急需大量的食物和蛋白质来补充体能。所以,春天应以动物蛋白含量高的饵品为主:6#鲫、4#鲫、3#鲫、龙鲫、醉仙鲫、化氏无双、钢弹1#、2#、全能1#、冬钓鲫(腥、香)、赤尾青、虾粉、藻元素都含有大量的动物蛋白;鲫1#、2#、超诱、全能4#、5#、凤鲫,同样含大量的植物蛋白。如果能恰当地调配并应用好饵料,就能锦上添花。拉饵配方: 4#鲫40%、6#鲫40%、冬钓鲫(香)20%; 6#鲫40%、醉仙鲫20%、龙鲫 20、全能竞技2号 20%,三者混合用水调和后,在上面撒一层赤尾青,其腥味更适鱼口。 藻元素70%、凤鲫20%、36510%。 如需要上述三种配比拉的更大些,取超诱200毫升,拉丝粉60毫升拌匀,装袋备用。如需拉大饵,取出某一配比好的饵加进配好的超诱,按100:30的比例,就能拉出较大的饵团。这三种配比在北方地区应该说是比较广谱的应用配方。偏腥用、号配方,腥香用号配方,其饵水比例基本都是1:1或1:0.9。水多一些拉的松散略大,水少一些拉的密实略小一点。如气温低水凉应提前半小时把饵调好,低温时水比略大,提前和饵,高温时水比略小,现用现和饵。 公司生产的饵料(除附属添加品、虾粉、赤尾青、白粉)都具备越搓越粘的特性。有些钓友说不会用我公司的饵,会用原来用过的饵,那么原来的饵你怎么用,我公司的饵你就怎么用即可。拉饵用水一和,就能拉,搓饵用水一和,就能搓,非常简单。我们钓鱼的乐趣是体现在你由不会到会,把原来的一两种使用技巧发展几十种技巧,就相当于你研究出了新的项目,然后应用到垂钓中,你的情趣就来了。当你掌握了钓技与饵料的合理应用,垂钓中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收获,你才感到运用的乐趣和钓鱼知识的深厚。同时,钓友们要善于辨别饵的质量,不能靠用鼻子去闻,你闻着好闻就说这饵好,你说好不行,要让鱼去分辨才知真好和假好。例:公司的虾粉打开包闻时腥味并不大,但与水混合后真腥味就出来了而长时间不减味,钓友不妨找类似价位的同类产品比较一下便知。 在实际应用中,就搓饵而言,开始调饵不要反复揉搓,先让饵散散的。饵入水散落、雾化先起到诱鱼的作用,然后根据上鱼的快慢,你那挂饵的手,随时就把那散散的饵搓到你需要的软粘度,和雾化快慢的程度。面粉是散的,加水成了湿的,你不揉搓抛到水里一会就散落了;如果你揉了几遍,再抛到水里那就需要一段时间才慢慢散开。饵的运用道理是与蒸馒头和面一样的,而且饵是越搓越粘。如果鱼上得快,到位就有信号,你就轻、少揉搓;鱼上得慢,你挂饵的那只手,掐一团散的饵,反复揉搓几遍,你感觉就不一样。所以一团饵的软、粘、硬、散状况,由你心里想、手上做,这就叫灵活运用。钓鱼要动脑子,要用心,别人钓的好,先不要问别人用什么饵。有时别人钓的很好,你向他要了一块饵,但你却钓不到鱼,为什么?就是你没去琢磨怎样用饵和钓法。 由于鱼情的多样化,公司推出冬钓鲫,其饵的状态最适应比赛,使钓友们调整饵更快捷。钓友们知道钓多大的鱼,看冬钓鲫包装上的说明便一目了然地掌握了搭配方法。 当我们掌握了饵料状态的配比要求时,应再考虑浮漂、线组搭配和调钓的合理与否。 笔者在多年的比赛中,一直强调浮漂的信号要与饵料的状态形成一种默契。如果调钓正确,而出现空枪多的现象(排除子线粗细、钩大小的因素),空竿出水后,要观察饵的残留情况。对鱼饵的残留问题,笔者认为不论钓大钓小,钓快钓慢,钩上必须有残留。一点残留没有,饵在水下,鱼无直觉上的攻击目标。在垂钓中,钓者拉两颗漂亮的饵团下水,提竿空枪,观察后发现两钩上均有圆圆的残留,不拉饵再抛竿下水,往往钓上双尾来。这证明,残留饵鱼照样吃,其主要原因是残留的大小问题。大了,鱼吃第一口不进嘴,入口不好再吐出来,就出现了空枪。当比赛中已无时间再重新调饵,钓手在钓中应该放过第一或第二信号再提竿,一般不可以拉小团解决入口问题。饵团拉的太小,诱鱼作用就失去了,饵团太小会越钓越慢。所以,在下场比赛中,适当加一点尺上或赤尾青,相对减少拉丝粉的比例。还要注意不要把饵团反复揉搓,一定要用双手握团最好。开始拉饵肯定状态差一点,中后期就会拉的正常。如果开始拉的就很漂亮,中后期残留就会很大。钓手也可以把一块饵分两次握团,调饵时,分出一半作为上半场用,另一半放在食盆内不揉搓,不握团,暂用潮湿毛巾盖住,半场过后,再取出另一半来简单一握团即可。 饵的状态与拉饵方法也有很大的关系,钓者应多总结拉饵的操作经验,摸索其直拉、侧拉、平拉、重拉、轻拉、分单钩两次拉法的技巧。不论怎样拉,两钩必须分开。还要注意一个关键现象,子线一定要绑在钩的内侧。如子线在钩的外侧,再好状态的饵,拉出来肯定上小下大2团,像宝葫芦那样。 调拉饵的技巧,关健是水的比例是否合适。有些钓友特别喜欢在拉饵里再加拉丝粉,实际是不应该的。拉丝粉加多了,拉不出漂亮的饵来。漂亮标准的拉饵,拉出来的饵不论大小都是圆的。所谓水比,饵料包装的说明是比较中性的,不是绝对的。 你现场应用的量具是否准确使用?随便倒上一杯饵料,眼看是一杯但你反复晃晃量杯,就不是一杯了。如果你拿量杯实实在在顿几下,显的就更少了。所以,用饵也要总结经验不用量杯照样能把饵调好。当饵水混合搅拌后一般都要放置5-10分钟,到时间后用手按一下,感觉像人的耳朵垂或嘴唇那样柔软度较合适。如感觉硬了,用五指沾水弹之,渗透一会用五指划散,然后握成团即用。感觉水多了,用五指把饵划散,撒干饵,再划拌均匀,等吸透水,握成团即可使用。当你不注意把饵已握成团时,才感觉饵太软了,再把饵团里加干粉就会失去原饵效果,可用干毛巾,或卫生纸巾饵团包住,让纸巾把多余的水吸出来即可使用。 记住,饵料袋上的饵水比例说明,比越大的饵料渗透水的时间肯定要长,反之则短一些。例;化氏尺上用水调和后放5-10分钟,化氏无双用水调和后2-3分钟即可。九、 夏钓鲫鱼 夏季来临,鲫鱼喜食清淡的饵料,应以植物蛋白饵为主。手搓饵: 超诱40%(钓小鲫用磨打细)、全能5号30%、化氏大黄鲫10%、全能竞技2号20%,这是清淡而微香的植物蛋白钓鲫配方。 2#鲫30%、化氏大黄鲫20%、全能通用料20%、化氏尺上30%,另加龙凤香添加剂少许。 拉饵: 钢弹1#30%、凤鲫30%、全能4号20%、365 10%、水比1:1。 化氏无双20%、全能通用料40%、超诱40%、拉丝粉以100比28,拉饵注意一次性给水,水比略多一点,饵5-6圈,尔后将饵握成团即可,拉出的饵团较大。在日常垂钓中,往往杂鱼闹的烦人,可使用下面两个配方: 拉饵可用 全能2号 70, 365 10、2#鲫 20。 搓饵可用 全能3号 80,全能竞技2号 20。两者应用都能相对减少小杂鱼的闹窝。 化氏秘籍(中篇)引 言 钓鱼活动已由过去的不务正业的感念,引渡到今天的大众喜爱的一项户外体育活动。钓鱼人通过钓鱼和正确的垂钓态度,才能真正体会到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在钓而不在鱼的内涵,尤其是现实垂钓环境中怎么能认识到关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发展和锻炼身心的真正钓鱼意义。给我们广大垂钓爱好者提出了一个新时代的课题,也给钓友们对钓鱼活动中具体怎样运作才能呈现钓鱼人的素质和品位,有了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当我们去水边垂钓的时候,碰到一些用迷惑阵大小通杀,用电网电。对灭绝鱼性的作为深恶痛觉。有时候导致打架斗殴的现象发生,尽管各地有关部门也在进行着管理,但并没彻底杜绝,这是一种社会因素导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现象会逐渐的减少。减少的原因除去法律因素外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决定以上问题的关键。当我们看到这些现象发生的时候是不是回过头来再看我们钓鱼人自己,我们能不能把不该入户的未成鱼再放回大自然?能不能把一些名贵稀少的鱼种放回大自然,让它们继续繁衍?我们能不能把钓鱼环境中的自然垃圾和人为垃圾收拾起来?这就是文明垂钓的显现和对钓鱼人的修养和品质提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垂钓中对技巧的领悟、对饵料应用的技巧和理论的学习在实践上的愉快。大自然的山与水给我们带来的韵味,无形中使我们钓鱼人得到身心的磨练,这才是钓鱼的真正意义,和钓鱼人观念的升华。化氏秘籍的上篇阐述一些比较概括的和较常规的一些垂钓基本运用知识,还未能仔细地让钓友了解和掌握垂钓技巧。由于这项活动应该是由爱好、认识、实践、现象、原因、道理等一层层逐步深入和细化的活动,而此项活动又涵盖了自然、气象、水质、流体力学、数学、物理等各项综合知识,虽然钓鱼人的目的各不相同,但钓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应该是无可厚非的。所以,此中篇进一步把垂钓技巧和运用知识从实践中更加详细,让钓友们再多掌握一些实用技巧及应用道理,作为本人应该说是义务和责任,我的用意是把复杂的理性问题简单一些,直观一些,让钓友容易掌握一些,更深的一些技巧将会体现在下篇,而下篇的中心含义是竞技,能否完成还是一个未知数,还望钓友们理解。野钓篇在双休日、节假日约几位钓友带上爱人和孩子到山清水秀的水库、湖泊、河流野钓,无疑是既轻松又惬意的一个气氛。到钓点时钓者忙着找钓位、支钓具,家人在游山看水的同时也各自关注着自家钓鱼人的收获,当你忙活了半天还无鱼获或者仅钓了几尾毛毛鱼的时候,你的孩子会天真的问你:“爸爸,你在家老说你会钓鱼,会钓大鱼,怎么今天没有张伯伯、李叔叔钓的多?人家王叔叔还钓了那么大的一条鱼呢”。我想这个时候你的心里肯定不会自在,是呀,经常在家里和家人欢呼,你也确实钓到过大鱼拿回家,可今天就没露脸,无形中你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脾气好的会给孩子一个委屈的解释,脾气大的就开始找理由,不是怨天就是怨地,甚至你会想到其他哥们避着你变了招,使了什么绝活而不告诉你,但就是没找自身的毛病,其实这种现象不止是发生在你身上,这里边还包括了当爷爷、当叔叔甚至当妈妈的都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其实问题的关键还是你没有对钓位、水深、调钓、饵料、鱼情仔细的分析判断后进行运用。因此,对钓鱼这一学问还是要下点功夫的,很会钓鱼的人某一次钓不到鱼是偶然的,不大会钓鱼的人经常钓不到鱼是必然的,这就是钓技和运用能力高低的体现,钓鱼人必须在垂钓的各种技巧上学习、多总结,学无止境,钓也无止境。一、休闲野钓春钓浅,夏钓渊,秋钓荫,冬钓阳,这是多年来前辈们通过世界流传下来的鱼谚,这仅能说明钓常规的经验而已。随着钓点环境的改变,钓鱼人需要多了解、细观察,对水情、季节、鱼情、地形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再有目的的运用。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用在钓鱼上也是非常恰当的。 钓点选择水库、湖泊用选择凸出部位;山上雨水下来的入水口两侧和凸出部位、不喧闹、较安静、不深不浅:大坝或经常喂料和经常有人钓的地方。江、河应选择水流稳缓、湾叉、闸上闸下闸两旁、有水草、不喧闹、无放鱼鹰电鱼的地方。抗、塘应选择常放鱼、长喂料,不喧闹的钓点。 春钓,立春时已称为春天,有时在农历年前立春,有时在年后立春,这个时候在长江以北还是特别冷,在东北仍然是大雪和冰封的事情,水温还是很凉,在这个所谓春钓时我们能钓浅吗? 当清明前后,春暖花开,饿了一冬的鱼,要出来找吃的、要产卵,而浅处水温以升高,那我们必须要钓浅才会钓得多。为此钓鱼人应该判断初夏钓和深夏钓,早秋钓和晚秋钓,冬天的冰钓还是无冰钓。在温度很高的南方、在温度长低的北方、在四季如春的云南、在缺氧的高原我们都要以各方当地的季节、水温、气压和养殖情况及鱼情灵活的施钓,切不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一)钓水库、湖泊,以水库为例:1、连续钓数天,找僻静、岸边有植物、不可太深而又能窝鱼的生地点,以打重窝、养鱼路、先养窝后钓的方法,鱼为生口可选择大号浮漂,可调高,例十目以上,线可粗钩可大。 2、就钓一天,选择经常有人钓的地方,轻打窝(钓鲢除外),鱼为轻口或滑口选择小号浮漂,调低目,例十目以内,线应略细钩略小。 有一次,记不清楚具体时间,大概为晚秋,我和陈大哥等几位钓友到云蒙湖(原沂南县岸堤水库)一个叫月亮湾的地方主钓鲤鱼,我们下午赶到钓点,整个山脚下全是钓鱼的,抛竿如篱笆,一排接一排,有的一个人用几十支抛竿,我们找了一个手杆钓比较多的地方,等候下午有手杆回家的我们再占钓位。已经几年没来过了,真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人垂钓,很好看的一道钓鱼风景线。太阳快落时,我们才占上几个位置,我在中间,此时又遇到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支好钓台、钓箱、钓具后,我那朋友提来几十斤窝料和饼块,根据我们的经验和陈大哥都不打窝,准备用散落饵,诱钓结合,可我那位朋友往钓点打了大约二十斤的窝料,而我紧靠在他的左边。而且他打完窝后感觉很不好意思非要给我们打,我想,他这一打即使有鱼也不会进我的钓点了,就让他给我和陈大哥打了一点,没敢让他多打。钓点水深4.5米,我用的21尺龙纹鲤,2号丝强GTM主线,1.5号GTN子线,子线长度单根45厘米,新关东3#钩,浮漂用4号讯狐,用发光棒调棒下8目,钓棒下4、3、2目,因水下不平有时3目有时2目,多数钓目在发光棒上,饵用超诱3份、五彩鲤3份、龙鲤1份,正在试验中的化氏原塘颗粒3份。(原来此水库成有网箱,钓时已全部撤完,曾喂过饲料)。 从晚上一直到冷晨两点,快两点时浮漂曾抖动过两次,因水底不平,这两次钓目都在发光棒中间,我没理会。这时,我左边几位钓友除陈哥外,有的钓了一条,最多的两天都是五斤左右的鲤鱼,而我和陈哥一条未见,我考虑到即使有鱼吃的也是窝料。三点左右,陈哥钓到一条约5斤多的鲤鱼。这时,我的浮漂又出现了一次抖动(由于钓目在发光棒上,微微的上送和下沉都不明显)我提杆即中鱼,是一条约5斤的鲤鱼。当钓上这条鱼后我似乎想起了什么,转身换了1.2号子线,2号新关东,3号讯狐,调发光棒下四目,又把原来的饵划散对了一半尺上,揉搓的既软又微微的粘,其状态约在二十分钟左右散化完,挂饵也相当的小了一点,类似于大花生米那么大,在35点这两个小时里,我钓了5条约5斤左右的鲤鱼,其中3次是发光棒抖动,两次有力的下挫,共钓6条鲤鱼,陈哥在4点前约钓了2条,其他人成绩未变,看没什么戏了,陈哥和另外几位钓友不到凌晨4点就走了,而我右手边的钓友则是鱼毛未见。由于天亮钓大鱼的大部队又回来了,抛竿手杆一起上,疯狂打窝,我知道白天收获肯定不会好,天亮我也撤了,而我那位朋友一直掉到下午4点还是空空无获。运用总结1、此处从初春到秋后几乎天天钓鱼人排的满满的,由于经常打窝,形成窝点和鱼路,集鱼较多。2、因钓技水平参差不一,抛竿手竿一起用,上鱼不多,跑鱼比钓的多。3、由于被钓过的鱼待一段时间仍会吃饵,所以吃饵口轻,索饵时小心翼翼,这是凌晨2点左右浮标出现的两次抖动我没提杆,忽视了经常钓的钓点鱼口轻滑的特性,而后期钓时两次浮漂有力的下挫是没被钓过的生口鱼,可以戏称为新兵,4、本钓点不缺窝料,打窝子导致了上半夜无一鱼吃饵。5、换3号讯狐调低目,换1.2号子线和2号钩是为了让轻口吃饵的现象更明显一些,把原来的饵加了一半尺上并把饵变软粘挂小饵是为了减轻饵的比重,使鱼吃饵时轻松方便。应用道理:1、现象,上半夜两点无鱼吃饵。2、原因,水下并非无鱼,有鱼不吃钓饵,搓饵的特性是挂的两颗圆圆的饵球在水底而被钓过的鱼对此有警惕性,况且鱼进窝也并非直冲两颗钓饵来,手打窝面积大,水库一般边浅里深成斜坡,即使打窝时能准确的抛到钓点,钓底饼块类饵料也会顺坡下滑,所以往往窝料在前饵在后,待鱼吃完窝料在进钓点时需要时间,同时一部分鱼吃饱了窝料也会游走离窝。有时能钓上鱼来也是偶然,况且夜间小杂鱼不大进窝,相对之下窝料在水底的持续时间更长一些。3、用打散落饵的方法为上策。开始挂大饵呈散落装,水下有粒状片状物(五彩鲤呈粒状,超诱呈片状)窝点集中,能诱鱼而进窝吃不饱,形成窝点后再挂软饵钓糗。水库湖泊自然鱼一般无密度或密度不大,必须要有耐心,钓的中后期每抛一杆等的时间更长一些。由于水深抛竿后先不要落杆,待浮漂入水快到位时可伸臂提漂避免浮漂沉入水下,轻轻一点一点的提标,一是准确钓目,二是避免打满杆。未留富余主线,而打满杆提杆中鱼时,杨不起杆时鱼就外窜,所以容易断线跑鱼而跑鱼断线的个头一般并不是大个,他像人一样年轻体壮速度快,3斤以上8斤以下的最能外窜,因我注意了这一问题是我改用1.2号子线钓5斤左右野鲤的一个原因。这一问题的提示使我想起了许多拉标垂钓的情景,在钓湖泊、水库、自然水域甚至坑塘时,相当一部分的钓鱼人抛竿后即可压线入水就放杆,而且浮漂露出水面,尤其是用发光棒夜钓时更甚,从开钓到结束始终如一。饵在前标在后,饵和标形成了一条斜线,这时的杆稍到浮标的主线的拉直的,正因主线拉直,因饵重落底,浮标以无法再向前形成垂直度,如果把杆往前送,浮标就会显出升高的现象,而发现不了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支架的固定不变。每次抛竿都这样操作,钓者认为已经三点成上下一线了,但这一忽略却最容易跑鱼断线。其一、浮标以下到饵形成斜线时鱼吃饵的信号传递过程手受到影响,本来下顿的信号明显变成了不干脆而幅度小,除非鱼把标拉黑,出现这种黑标现象说明鱼把饵含起来要走,给冲刺已打好了基础,出现这种现象是最容易断线跑鱼的。其二、这种操作提杆中鱼时扬不起杆形成拔河状态,即使把线再粗上两个号也照样断,这时好多钓鱼人最容易忽视的钓鱼操作弊病。通常,用3.5号主线,3号子线、18尺以上的钓竿钓20斤以下的鱼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杆扬道道60度以上,好多钓鱼人钓十斤左右的鱼就用到6#、7#线而照样断,还怨线不结实,当然出了线的品质不好因素,如果这么粗的线钓到大鱼再不会遛鱼,线不断则杆就会断,这是常见的。相当一部分钓鱼人,不论用再长的杆,使劲的往里抛,总认为鱼还在里边。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二)钓网箱周边或附近 水库、湖泊很多地方有网箱养殖,由于网箱离岸边有一定距离,而野生鱼喜欢到网箱底下找饵吃,这种环境在岸边很难钓到大鱼,尤其在喂养的时段,岸边的鱼几乎全部跑到网箱下边,在有条件时,我们会到网箱边坐在船上钓。实战案例: 08年秋的一天,我应钓友小刘之邀到费县方城水库钓鱼,此水库约几百个网箱而且比较集中,其中有两排网箱中间当地人搭了一个约二十平方的长方形浮台,凡上浮台的钓者每人交40元并由船送上去。我们去时钓台已有6个钓友,而且钓台只能容纳6人已不能再上人了,我们看网箱边上也有人坐在船上垂钓就和老板商量租船到网箱边钓,。和老板讲好每人每船60元的价格后,我们就自己划船到网箱边,用绳子把船固定在网箱的竹棒上开始垂钓,水深5米左右,我用龙纹鲤18尺钓竿2#丝强GTM主线1.5#子线讯狐5#浮标,新关东3#钩,饵是健鲤4份、超诱2份、龙城鲤2份、混合鱼2份,浮漂几乎拉到杆稍,调10目钓3-4目,饵调的比较散,但挂饵很大,挂饵相当于中指的前两节粗长,因为水深,饵搓的也比较硬,约在离底2米左右开始散落,中第一条鱼时已接近上午十一点钟了,一小时后钓了五条3-4斤的鲤鱼,吃口很好,浮标顿感特强,下挫信号2-3目,但以后便感觉鱼很稀,有时有讯号顿感微弱,估计是鲫鱼在吃饵,此时已是喂鱼时间,杂鱼信号相对多了起来。,这么深的水钓小鱼感觉太浪费也没劲,渔民喂鱼我们也趁此空闲吃中午饭,其间问其他钓友,也钓的不多,我边吃边看着渔民撒颗粒喂鱼,突然灵机一动,网箱下面的鱼都来抢吃漏下的残饵和颗粒粉粒,肯定是大小鱼都在抢食,散漏颗粒是在下沉过程中被鱼抢食吃的是动态饵!急忙吃罢午饭,重新改变战术,线径不变加长子线:换一米线对折的,单根也近厘米,把讯狐5#换成大佛手3#标,把我正调试的原塘颗粒5份、龙城鲤1份、超诱1份,3份尺上,水比略大些,呈软散状略揉几下把饵的散落速度放慢,浮标调成15目,钓3-4目,打杆落饵到底后露出3目,略停十多秒后,提杆往上带标带到标肩处再落下,这样操作了第三次浮标刚沉到10目左右就有加速下挫的强烈信号,提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