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学案2_第1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学案2_第2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学案2_第3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学案2_第4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学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学案 2 m 第三单元探访鱼儿 一、教材设计说明 本单元是四年级上学期的第三单元,属于 “ 综合探究活动 ”单元。本单元从学生常见的动物 鱼作为切入点,围绕“ 探访鱼儿 ” 这一综合探究活动,自然生成了鱼儿的家、鱼儿生活得好吗、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鱼儿的奥秘四个活动标题。(见表 3-1) 本单元重点培养学生 “ 能小组商议,明确活动规则 ” 的能力,这是本单元的二级目标,在每个 “ 做中学 ” 活动中都有详细的安排和要求。鱼儿的家活动在开始阶段,教师精心引导学生自己分成小组,小组讨论商 议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活动规则。由于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又是室外活动,为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材中对需要准备的材料和活动规则方面进行了提示;鱼儿生活得好吗在进行信息发布会的时候,也是让学生先分组交流,统整发现内容,这一课重点训练的是汇报与交流时的 “ 计划与组织 ” ;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在观察实验之前和设计宣传保护水资源的活动方案中,教材明显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准备器材、弄清操作步骤;鱼儿的奥秘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教材引导儿童先确定研究问题,再商议怎样研究,需要哪些材料,以2 / 11 及研究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 。巩固应用环节明确提出 “ 打扑克 ” 游戏活动,并注意发挥儿童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自己确定游戏规则。(见图 3-1) 教材在编排上打破了传统教材以知识为主线的模式,尽可能地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关联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境更贴近于真实生活,利于学生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使教学活动能够整合科学教育的多个目标。本学期科学探究过程能力要项是 “ 计划与组织 ” ,本单元的二级目标是 “ 能小组商议,明确活动规则 ”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重点进行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见解,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爱生命等教 育。(见表 3-1) 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是本套教材的重要特点。本单元四个活动内容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力图体现观察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创设条件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强调 “ 做中学 ” 就是为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去体验惊异、发问、探索、实验、归纳、推理等科学实践的过程。比如,鱼儿的家这一活动,编排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亲临其境,去体验和自行发现鱼的家 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鲜活问题,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出下面几个活动。鱼儿生活得好吗对 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3 / 11 对水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怎样保护水资源等问题有较充分的时间去认识,去讨论。怎样把污水变干净了再排放到小河里?是学生考察后产生的很自然的问题,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园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 “ 动手做 ” 活动,了解水域污染的一些防治措施,知道沉淀、过滤和消毒是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污染了的水是可以通过净化加以利用的。最后引导他们设计宣传方案。鱼儿的奥秘强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研讨交流活动,自己归纳概括出结论或规律, 从而达到 “ 一举多得 ” 的目的。 1 鱼儿的家 要点 考察活动前的计划与组织环节;填写考察活动记录表。 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去体验和自行发现鱼的家 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鲜活问题,自己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小组商议,明确活动规则,培养计划与组织能力。 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见解。 怎样进行 本活动是这一单元的第一个活动,也可以看成这一单元的引入活动。因此,它的教学直接影响以后的教学活动。教材开始的连环画是为了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猜想和记录 “ 小河里4 / 11 面有什么? ” 能 够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活动主题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真正地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并做好记录。为此,开始活动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考察目的,使他们知道考察什么,怎样考察。考察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亲临其境,去体验和自行发现鱼的家 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鲜活问题,自己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而自然地引出下面要研究的问题。 其次,要作好充分的准备。由于本单元 “ 探究过程能力培养 ” 的重点是 “ 计划与组织 ” 项目中的 “ 能小组商议,明确活动规则 ” ,教学时要有侧重地训练。学生 参加校外考察活动的机会是不多的,必须精心组织和指导。首先指导学生组建考察小组,考察小组一般 4 6 人,明确分工,还要指导他们掌握活动的具体方法。考察前教师要周密选定考察地点、路线等,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和合作教育。活动材料的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准备好考察记录表和笔、玻璃瓶若干、塑料袋、盆、放大镜、自制的网罗、照相机等。 活动规则必须让学生清楚,出发前可以向学生提出或让学生讨论提出下面的要求:外出考察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到有危险的地方去;工具能帮助你考察;采集的样品要随时装5 / 11 起来,要 爱惜它们;把你的发现及时认真记录下来,这是我们继续研究的根据;时刻注意:保护那里的环境等。 作好考察记录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汇报和研讨的根据,也是培养孩子尊重事实、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好方式。教师要先指导他们怎样填写,各组要指定学生填写。在下节课的教学前,可以搞一个展示会,以激励孩子填写活动记录的积极性。 本活动的最后环节是安排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对发展批判思维和激励以后的学习活动有积极作用,教师们也要认真组织。 教材开始的连环画 是创设问题情境,先让学生猜想 “ 小河里面有什么? ” 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对科学学习兴趣。 2 鱼儿生活得好吗 要点 汇报前小组成员一起商议怎样在班里展示和交流;认识水污染的危害。 目标 ( 1)培养学生交流与汇报前的计划与组织能力。 ( 2)了解水污染的形成和危害。 ( 3)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 6 / 11 怎样进行 本活动主题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汇报交流考察过程中的收获。 第一环节是探究过程能力要项 “ 计划与组织 ” 能力的训练。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小组商议:准备向全班汇报什么内容,集体交流时要注意哪些事项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二环节是这节课的中心活动。围绕 “ 探访鱼的家时,发现了什么秘密? ” 这一问题,让每一组同学充分地说,要说真话。重点引导学生围绕下面内容展开:水域污染问题;水资源的保护问题;水里的生物,特别是鱼的生活环境等。在水污染这个内容里,要组织学生讨论: “ 鱼儿生活得好吗?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 从而使学生深入地认识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水是有限的资源后,为了加深对这 个问题的认识,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内容,使孩子的内心受到更强烈地震撼。 “ 水被污染后会产生哪些危害? ” 这一发散性问题,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增强孩子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3 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 要点 做好净化水的实验之前的计划与组织工作,会做水的净化实验。 目标 7 / 11 知道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通过做净化水的实验,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比如水污染防治的问题等。 怎样进行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水是 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废弃物将越来越多,大量的废弃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域中,将引起水域的污染;被污染的水对鱼危害严重,同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与人体健康,最终殃及人类自己的生存。 教材首先通过漫画情境使学生产生 “ 我们能不能把污水变干净了再排放呢 ” 的想法。这节课要让学生知道只有把污水净化处理后再排放,才能还鱼儿美丽的家;沉淀、过滤和消毒是水的净化的常用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改进净化水的工艺。 做好沉淀和过滤这两 个试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要精心指导,让学生分好实验小组,清点实验器材,明确活动规则后再动手实验。 1、关于沉淀试验: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考察水域时所采集的水样,启发学生仔细观察 “ 这杯水跟取来时相比,发8 / 11 生了哪些变化? ” 也可以重新取水样,当堂实验,由于静置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建议沉淀和过滤试验交叉进行。认识了沉淀现象后,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以加深理解。 2、关于过滤实验:传统的过滤实验,实验器材比较难准备,特别是农村小学准备起来更难。且实验操作复杂,学生较难操作。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本课实验材料却 十分易得,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教材中对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了提示。当然,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仍可以采取传统的过滤实验方法。在实验和阅读的基础上,学生讨论归纳出沉淀、过滤、消毒是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根据不同的净化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净化方法。 “ 小河的变迁 ” 图片分析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净化污水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渗透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4 鱼儿的秘密 要点 引领学生自主探究鱼类的共同特征,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计划与组织,商议活动规则。 目标 继续培养 “ 计划与组织 ” 里的 “ 能小组商议,明确 活动规则 ” 的目标。 9 / 11 认识常见的动物 鱼类,知道鱼类的共同特征。 培养和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积极提出问题,乐于探究。 怎样进行 本活动可以从组织观看各种各样的鱼的录像开始。然后通过对鲫鱼、鲤鱼等常见鱼的研究,认识这些鱼的外形、运动、呼吸及繁殖方面的特征,通过比较知道其他鱼也有这些特征,从而归纳、概括、推想出鱼的共同特征,并根据鱼的共同特征判断生活在水中的一些动物是不是属于鱼类,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演绎推理能力。 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鱼的图片、文字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活鱼放养在鱼缸里让学生观 察,以激发学生学习鱼的兴趣,积累感性认识。 2、看完录象后,本课用两个人物的对话引入课题,这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其生活经验,开始时让学生 “ 由鱼能联想到什么? ” 教师要组织好这一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漫淡有关鱼的趣事,或者展示 “ 鱼 ” 的一些图片引入活动。 3、围绕探究过程能力培养要项的重点培养内容,接下来组织小组商议确定研究方向、探究思路、需要材料和活动规则。教材中对此做出提示,但教师不要局限书本上的提示内容。这一教学环节既关系到 “ 计划与组织 ” 能力的训练效果,也直接影响 到后面自主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老师们一定要认10 / 11 真组织教学活动。 4、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活动,这比要求各组的学生一定按统一的程序,先观察什么,再研究什么 “ 一二一齐步走 ” 要好。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他们想研究什么鱼就取什么鱼,想研究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问题,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并认真进行观察记录。在学生分组观察时,应允许学生走偏,其实鱼的秘密决不只书上那几条,而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调控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学生的伙伴。应深入到小组中和学生一起研究,适 当时可作启发、指导和点拔。 “ 用手去抓水中游动的鲫鱼时,有什么感觉? ”“ 为什么鱼总是不停的喝水? ” 等等。要注意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去深入研究,让学生玩个够。就某个小组而言,不要求面面俱到,可以就 12 个问题进行重点的研究。学生研究得越深入,发现的秘密就越多,在汇报交流时,就会越生动、具体,收集的事实也就越丰富。 在归纳鱼的共同特征时,要引导学生主要抓住它的外形、运动、繁殖等方面进行归纳,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