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及答案_第4页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及答案 莲山课 件 k 太平天国运动导学案及答案 【目标导航】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重难点讲解】 1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 1)农民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深受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反抗压迫、要求自由平等的革命性。 ( 2)农民阶级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思想上具有狭隘 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从而形成了农民目光短浅,自由散漫,心胸比较狭窄,家族观念和地方观念较强,因此缺乏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 政治上,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时代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由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较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2 / 11 无产阶级尚未达到领导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失败。 ( 3)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同样不能取胜,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戊戌 变法、辛亥革命、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在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视农民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都开展了土地革命或改革,争取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典型例题 1: 李大钊说: “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却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A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典型例题 2: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 “ 国 ” 字代替 “ 國 ” 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其领导人() 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反侵略反封建的决心 D进行文字的一次重大改革 3 / 11 2比较太平天国的两个施政纲领(见下表)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产生背景定都天京,处于强盛时期经过天京变乱,处于衰落时期 主要内容 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 其余产品归圣库。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经济:发展工商业,准许私人设厂,奖励科技发明;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社会: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社会经济主张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缺少群众基础 性质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向西方学习,带有资本主义改革性质 特点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同时也反映出缺乏先进阶级的理论指导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作用直接推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未能付诸实践 不能实施原因绝对平均主义方案缺少相应的生产力水平;缺4 / 11 乏安定的社会环境发展资本主义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典型例题 3: 从内容上看,右图两部文献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A B c D 典型例题 4: 1861 年 4 月,曾国藩的幕 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 “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 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 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 此书应为()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孔子改制考 【真题再现】 1( XX 年,江苏单科, 5) “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 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 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 避免与 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 ” 这则材料反映出() 5 / 11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2( XX 年,山东文综, 11)图 5 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 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必做达 B 题】 1 “ 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呆如寒鸡 ” 。这是历史工作者在湖北汉口发现的一条宣传标语。 这条标语应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义和团运动中 c辛 亥革命中 D北伐战争中 2太平天国运动中,最能反映时代潮流的是() A创立拜上帝教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永安建制 D颁布资政新篇 3马克思说: “ 推动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 这说明() 6 / 11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4某班设计了 “ 太平天国运动 ” 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 “ 历史背景 ”“ 重要人物 ”“ 历 史文献 ”“ 学习检测 ” 四个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曾国藩 D天朝田亩制度 5 “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B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c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6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个文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施; 两者都能很好地调 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 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7 / 11 A B c D 【选做冲 A 题】 1在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中含有可贵的 “ 抗灾救灾 ” 思想,下面摘自这一文 件的内容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c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D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2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 “ 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 360 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 窃喜, 陆续完纳。 ” 这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 A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 B认可封建剥削,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 c根除私有制,实现土地完全公有 D消灭地主,实现 “ 耕者有其田 ” 3有人称 “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阶段 ” ,其主要依据是() A太平天国在近代中国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深受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8 / 11 c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中国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D太平天国运动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并显示出 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的特征 4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行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本质的区别是() A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不同 c对西方侵略者的态度不同 D颁布发行的机构不相同 5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A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 “ 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 c “ 免除一切地租、赋税负担 ”D “ 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 6 “ 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 ” 此联是洪秀 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 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c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D表达了要彻底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7阅读下列材料: 9 / 11 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的封面 材料三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师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引自资政新篇 ( 1)天朝田亩制度封面上 的 “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镌,雕刻。这里指出版) ” 中的 “ 癸好三年 ” 是指哪一年?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 “ 农业空想社会主义 ” ,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找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 3 分) ( 2)材料二中,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这些主张的目的何在?( 5 分) ( 3)材料三中,作者提出了怎么的观点?( 2 分) (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政新篇无法实施的原因有哪些?( 3 分) ( 5)根据材料一、二、三,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 所有制主张上的不同。( 2 分) 专题二、三 第二课太平天国运动 10 / 11 参考答案( 006) 【典型例题】 题号 1234 答案 BABc 【真题再现】 题号 12 答案 AA 【必做达 B 题】 题号 123456 答案 ADABAB 【选做冲 A 题】 题号 123456 答案 DAcBDD 7答案要点: ( 1) 1853 年。( 1 分)主要依据:这个制度要求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绝对平均的社会,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 此是一种空想。( 2 分) ( 2)主张:发展近代工业;发展近代交通业;建立银行,发展近代金融业;建立工商管理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