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如何培养学优生帮助学困生 如何培养学优生帮助学困生 “ 优生 ” 当然应该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不少教师、家长的眼中,所谓“ 优生 ” 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也被称为 “ 尖子生 ” )。因此,这里有必要对 “ 优生 ” 作个大致的界定 这里所说的 “ 优生 ” ,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 培养 “ 优生 ” 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素质教育 ” 并非是 “ 一刀切 ” 的教育,而是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教育。尽可能挖掘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理想 的发展,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 “ 优生 ” ,最终成为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应该说这也是 “ 素质教育 ” 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我们从 “ 新生报名册 ” 上与 “ 优生 ” 初次 “ 见面 ” 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他们能成为 “ 优生 ” ,是学生家长和小学老师共同教育的结果。现在进入初中,要成为 “ 优生 ” ,同样需要从零开始的教育。尤其要看到这些“ 优生 ” 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以及各种能力比一般学生相对要好一些;另一方面,他们除了仍然存在着一般学生在这个年龄容易出现的毛病外,也存在着他们作为老师的 “ 好学生 ” 、家长 的 “ 好孩子 ” 所特有的一些毛病。 具体说来, “ 优生 ” 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较文明,自我控2 / 6 制的能力比较强,一般没有重大的违纪现象。 2.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方法较科学,成绩较好。 3.长期担任学生干部,演说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它工作能力都较强,在同学中容易形成威信。 4.课外涉猎比较广泛,爱好全面,知识面较广。 5.由于智力状况比较好,课内学习较为轻松,因而容易自满,不求上进。 6.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比较自 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 7.在畸形的 “ 升学率 ” 压力下,有的“ 优生 ” 之间容易产生互相嫉妒、钩心斗角的狭隘情绪和学习上的不正当竞争。 8.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因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一般普通学生。 以上几点,只是就一般 “ 优生 ” 的共性而言,当然不一定每一个 “ 优生 ” 都是如此。多数 “ 优生 ” 基本如此,只是有的侧重于某些方面,有的偏重于另外的特点而已。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在 “ 应试教育 ” 的大背景下,一些教育者只注重 “ 优生 ” 的学习分数, “ 一好遮百丑 ” 、 “ 晕轮效应 ” ,把他 们的优点有意无意地夸大;而把他们所独有的思想、行为缺陷忽视了。根据我的体会,在培养 “ 优生 ” 的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引导 “ 优生 ” 树立志向。 一般说来, “ 优生 ” 智商较高,即使不那么刻苦,他们的学习也会在班上名列前茅,高中毕业也能考上大学。这就往往使一些 “ 优生 ” 不求上进。因此,要让这些学生真正发挥出3 / 6 自己的潜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教育应从引导他们树立理想,明确志向,真正做到 “ 志存高远 ” 抓起。要让 “ 优生 ”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从现在起就应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引导学生 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让 “ 优生 ”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 第二,帮助 “ 优生 ” 认识自己。 一般说来,“ 优生 ” 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和发展。但同时,有些 “ 优生 ” 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对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框架、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评价,还有些 “ 优生 ” 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发展潜力认识不足 如此等等,都 妨碍着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妨碍着他们发展自己应有的才华,最终阻碍他们成长为教育者所期待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他们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第三,教育 “ 优生 ” 保持童心。 少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具有纯朴善良的本质。 “ 优生 ” 经过老师和家长的精心教育,他们的思想品德一般还是比较好的。因此,我们对 “ 优生 ” 的所谓 “ 思想品德教育 ” ,固然包括随着他们年龄增长 而注入一些新的思想品德养料,但我4 / 6 认为,更重要的还是教育他们保持自己的一颗纯洁童心。以下情况应该说不是个别现象:一些 “ 优生 ” 随着荣誉的增多,虚荣、自私、骄傲自大、心胸狭隘等等心灵的毒瘤也开始滋长;由于他们在同学中往往有较高的威信,因而这些毛病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较大。怎样使他们保持一颗童心呢?让他们通过与班上的同学平等相处,感受同学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让他们面对分数和荣誉学会淡然处之互相谦让,以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适当淡化这类学生的 “ 优生 ” 意识,帮助他 们去掉自我陶醉的 “ 光环 ” ,恢复他们作为普通同学的感觉,是使他们保持一颗纯朴童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第四,激励 “ 优生 ” 超越自我。 “ 本来可以得 100 分,却只得了 99 分;本来可以考上名牌大学,却只考上了普通院校;本来可以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却只是找到了一个谋生的饭碗 造成这种种遗憾的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原因则是本人不具有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毅力和能力。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千万不要自己埋没了自己! ” 如果我们对所有学生都这样说,显然不妥 .但是,对少数具有出类拔萃潜质的 “ 优生 ” ,我们则应理直气 壮地向他们提出 “ 追求卓越 ” 的希望。激励 “ 优生 ” 超越自我的要点,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5 / 6 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 “ 折磨 ” 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 “ 过不去 ” 的过程中,体验到 “ 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 。 第五,训练 “ 优生 ” 受挫心理。 长期处在“ 金字塔尖 ” 的 “ 优生 ” 们,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这就使他们对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一旦遇到各种 “ 打击 ” ,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 ,个别学生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优化 “ 优生 ” 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是 “ 优生 ” 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训练并强化 “ 优生 ” 的受挫心理,首先不可将 “ 优生 ” 在班上特殊化,而应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 “ 优生 ” 平时就和一般同学一样,也就避免了某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 “ 失落感 ” ;其次, “ 优生 ” 担任学生干部不宜搞 “ 终身制 ” ,而应合理轮换,使 “ 优生 ” 适应 “ 能上能下 ” 的机制;而当 “ 优生 ” 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他们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 第六,培养 “ 优生 ”创造能力。 培养学 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决不能满足于 “ 优生 ” 名列前茅的考试分数,而应有意识地培养其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