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文体; 2、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感知文意;3、品味、探究文章内涵,体会情感。三、讲授新课自学指导一 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文体。走进作者: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mo)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人称“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本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文体小解: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自学检测练一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 ”或曰“ ”,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 。 自学指导二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自学要求:1、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2、自由朗读课文两三遍,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的朗读。3、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自学检测练二 1、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 解释画线的词语。(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歇,消散。(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争着。跃,跳跃,这里指跳出水面。(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康乐,指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 与,y,参与,这里指欣赏。参考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送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自学指导三 品味、探究文章内涵,体会情感。齐读课文,思考下列问1、文中作者描绘了山川的哪些美景?又是怎样描绘的?明确: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2、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明确:品味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体会情感“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愉悦“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得“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豪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合作探究 诵读全文,思考: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如何表现的?美 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3、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象,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要点归纳: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作业:理清背诵层次,当堂背诵。迁移应用连:搜集有关描写山水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