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案甘教版.doc_第1页
信息技术教案甘教版.doc_第2页
信息技术教案甘教版.doc_第3页
信息技术教案甘教版.doc_第4页
信息技术教案甘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一 信息世界一、 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为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信息技术教育总目标:提高信息素质,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新一代公民。与此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又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理论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依据上述总目标和任务,确定义务教育二、初中阶段教学目标是: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Information)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息的含义 2使学生知道信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使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信息 重、难点:1信息的含义。2信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教法与教具:讲授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如火如荼的信息时代。现在我们如果经常看报纸,你注意到没有什么方面的新闻最多?学生:计算机。是的,计算机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计算机是我们迫切的需要。那么谁能描述一下计算机?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屏幕 + 机箱。计算机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处理一些信息的,这就是要求我们了解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IT是干什么的呢?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计算机讲授新课:信息(板书)1.信息的含义是指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数字、符合、情景等方式表达的各种情报、消息、数据和新闻等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就有了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大家记忆犹新,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科技战争中,每一个军事行动都离不开信息。在“爱国者”导弹与“飞毛腿”导弹在对抗中,可以看到准确、快速处理信息的重要性。多国部队用两颗“锁眼”式照相卫星,日夜不停地监视远在4300公里外的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动态,卫星每12秒钟就可以拍摄一张立体图像,只要“飞毛腿”导弹一发射,侦查卫星就能从导弹的尾焰热量释放中得到数据信息,立即通过网络不停地将信息传递到美国科罗拉多州和澳大利亚的空军地面站,两个地面站的计算机快速地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极快地确认和计算出“飞毛腿”导弹的飞行轨迹。随着“飞毛腿”导弹的不断飞行,侦查卫星不断发送和网络不断传递信息,及时判断,快速地发射导弹,两导弹碰在一起,在天空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在同一时间内,卫星监视系统将“飞毛腿”导弹的移动发射架位置,迅速传递并发命令摧毁发射架,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程的几十分钟之内。这是一场武器的较量,更是一场“信息”的战争。就是说,只有掌握准确的信息,进行高速处理、传递、指挥武器系统,才能克敌制胜。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并且体会到只有经过处理的信息,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信息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2、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存储和表示离不开载体(2).信息具有传递性、存储性和共享性。(3).信息具有可处理性、时效性和真伪性。3、信息的表现形式(1)数值信息(2)文本信息(3)图形信息(4)音频信息(5)视频信息三、小结课后记:第二课: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学习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学会正确使用信息 重、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教法与教具:讲授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信息的含义、特点、表现形式。2、引入:信息技术。二、教学过程:(板书)(一)信息技术 (重点)(Information Technology 缩写为IT)通常是指人们对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递、加工、处理和应用的各种技术的集合。 举例:(1)数码相机拍摄婚纱照(2)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1. 传感器技术就是使用灵敏、精确、可靠的传感器进行数据提取和采集的技术。举例:(1)声控灯(2)智能机器人(3)月球探测器2. 通信技术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一种技术举例:(1)电报、电话和传真(2)广播、电视(3)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技术3.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1).计算机网络Internet(国际互联网),俗称因特网(2).数字读书馆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流通,才能让人们资源共享,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单靠传统方法传递信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只有依靠计算机网络的传递、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功能,才能高质量地处理信息、高效和可靠地传递信息、方便地使用信息。所以社会的需求,促使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相渗透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向学生介绍因特网发展的概况、功能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可视电话、电视会议、家庭影院、远距教育将变为现实,地球会变“小”,人们在“地球村”上方便地生活和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成熟,是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可以说计算机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板书)(二)、正确使用信息信息环境污染、信息安全1、要学会辨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自觉抵制垃圾信息。2、不阅读、不散布、不制造妨害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及信息环境污染的各类信息。3、合法获取信息,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和剽窃他人的信息成果,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规。三、本节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明确了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过程,知道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些情况。教后记:第二节:信息技术与应用学习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对社会的影响2、 体会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3、 认识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重点、难点:教法和教具:讲授课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应该具备的文化基础。我们只有提高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技术,才能成为信息社会的主人。二、 新课教学:板书(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影响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式。结合课本P8图片说明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1). 长时间看电视、上网,影响身体。(2). 长时间沉溺与网络,影响心理健康。(3).少数人利用信息技术,搞违法犯罪的活动,影响个人和社会。板书(二)提高信息素养 1、在信息社会里面,我们应该注重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信息素养的培养。2、学会正确鉴别和评价信息,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来获取、加工、管理和交流信息。3、遵守信息方面的伦理道德与法律,逐步养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教后记:模块二 计算机基础第一节 计算机的发展学习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知道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重点、难点: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教法和教具:讲授和课件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装置。计算机(电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普及和迅速发展对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及教育模式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素质中必须具备的组成部分,它与阅读、写作等基本技术一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人们为什么要发明计算工具呢?(人类为了能快速、准确的进行数学运算)观察P12的一组图片,议一议,从古至今计算工具是怎样演变发展的?二、 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莫雷学院诞生,名叫埃尼阿克(ENIAC)1946年2月1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校物理学家穆奇里和工程师爱开尔特等一批研究人员,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它用了18800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每小时消耗电150度,每秒运算5000多次,占地167平方米,重量达30多吨。真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 2.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年)电子元件电子管(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2)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电子元件晶体管(1954年,贝尔实验室制成了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1957年,美国研制成功了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3)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5年)电子元件集成电路(60年代初期,美国的基尔比和诺伊斯发明了集成电路,引发了电路设计革命。1962年1月,IBM公司采用双极型集成电路,生产了IBM360系列计算机)(4)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5年至今)电子元件芯片(1971年发布的 INTEL4004,是微处理器(CPU)的开端,也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一大成果)(5)微型计算机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5)展望 第五代智能计算机第六代生物计算机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巨型化(2)微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 我国对计算机的研制: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到2010年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运算速度超过千亿次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诞生。四、计算机的特点:1 运算速度快、精度高(赛扬2.0,每秒计算两亿次)2 存储容量大、记忆能力强(硬盘容量250G可以存储大约四千多万张光盘的信息)3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能对语言、文字、符合、大小、异同进行逻辑推理和定理证明,具备了一定的人工智能。4 自动化程度高:计算机能自动的不断执行程序,完成重复性劳动;还可以控制机器在有毒、有害环境下,从事人类难以胜任的工作。五、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计算2数据处理:用于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管理与决策、影视动画设计和会计电算化等。3过程控制:用于生产流水线自动控制、实现卫星飞行方向控制等。4. 计算机辅助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5. 人工智能:能力风暴机器人。6. 其他应用:如电子玩具、游戏机总之计算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人造卫星到日常生活,从科学计算到儿单玩具都有计算机的踪影。人们只有提高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才能使计算机充分发挥作用。六、小结: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2. 计算机的特点3. 计算机的应用课后记:第二节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一课时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结构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方法:讲授和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是否非常想了解1、计算机是怎么工作的?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冯诺依曼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他提出了“冯诺依曼结构”的设计思想,成为电子计算机设计制造的理论基础。计算机是根据“冯诺依曼结构”原理工作的。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计算机硬件机械的、电子的物理器件,是计算机工作的物质基础。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程序、文档等构成,是计算机的灵魂。计算机是依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协同来完成信息处理任务的,二者缺一不可。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服务性程序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硬盘、光驱、软驱、优盘随机存储器RAM:断电数据丢失只读存储器ROM:断电数据不丢失好比一个人的躯体,是能见能摸的物理实体。好比一个人的灵魂,是计算机中的程序。计算机硬件依靠软件才能工作,否则是废铁一队,计算机软件也必须依赖硬件才能发挥其效应。他们的关系如图: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有五个部分,即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中央处理器包括了控制器和运算器两个部分。2、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用来存放信息。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外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等。3、输入输出设备(1)常见的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是微机中最常见、使用最多的的输入设备。(2)常见的输出设备:显示器是实现人机对话的重要工具,是不可缺少的输出设备。打印机是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纸张上的输出设。三、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是相对于硬件而言的,软件由程序、数据、文档这三部分组成。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三、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四、 小结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难点:计算机二进制教法、教具:讲授和课件展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复习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储存容量的基本计算;2、课件、多媒体教室的试用。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机能够正常工作不但需要有硬件部分,还需要软件来支持,否则配置再高的计算机也如同一堆毫无生机的废品。下面请同学思考一下,试着画出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可以请同学在黑板上画。)师:通过大家的演示,再对比一下老师所给的正确结构图。(看大屏演示)(师生共同讨论总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师:问题二,表示存储器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常用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B= B 1MB= KB 1GB= MB生:回答。二、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见到一些只存在两种状态的事或物存在?能否例举出来?生:例举事物师:能从大家所例举的事物中看出只存在两种状态的事物多存在于电子器件上,这是为什么呢?(由于学生为初一年级的学生,知识含量有限,所以由老师做以下简单的解答)1、二进制:电子器件最易形成两种稳定状态,如电压的高低、电流的通断、灯的亮灭。所以我们在计算机中采用了以0和1两个数字 来表示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 1表示晶体管的开通状态, 2表示晶体管的断开状态。计算机是根据二进制来进行运算的“逢二进一”2、 计算机中常用的存储单位和换算:(1).位()存放二进制的或的一个位数,是计算机中表示数据的最小单位(2).字节()规定位二进制数位为一个字节,简称。字节是表示存储容量的最基本单位。(3).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存储、加工、和传递的数据字节的长度称为字长。三、 计算机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工作原理运算器输入设备存储器输出设备数据输入控制器 2、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为:在控制器的指挥下,输入设备输入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又在控制器的调度下,运算器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计算,结果保存在存储器里,结果通过输出设备显示出来。四、课堂练习:1、把十进制的5、6、8、9转化为二进制的数。2、(11)十=( )二 (15)十=( )二教学后记:学生上机计划、 练习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 第四周、 熟悉鼠标的基本操作(单机、双击、右击、拖选、拖拉) 第六周、 熟悉键盘,练习汉字的输入 第八周十二周、 练习文件的操作(文件的建立、复制、粘贴、剪切) 第十四周 、 练习系统的个性设置(桌面、任务栏、用户账户、卸载程序) 第十六周、 练习上网(看新闻、查资料、下载、收发电子邮件、聊天)第十八周二十周上机一: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及鼠标的操作方法教学目标:1、知道启动计算机的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2、掌握鼠标的几种操作方法。3、能够正确的关闭计算机系统。教学重点:鼠标的基本操作。教学难点:正确的关闭计算机。教学过程:一、教师交代启动计算机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1、启动计算机:先打开外部设备,找到主机上的电源按钮(POWER)即可。2、注意事项:在开机前应取出软盘;计算机启动后,会进入自检状态,此时不要敲打键盘和按鼠标。3、学生启动计算机。二、鼠标的操作1、教师介绍鼠标的功能:计算机启动后,桌面上有一个空心的箭头,这个肩头叫鼠标指针。WindowsXP是图形操作界面,它大部分任务是通过操作鼠标来完成的,因此鼠标是WindowsXP环境下使用较为频繁的操作设备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把人手的动作变为计算机屏幕上鼠标指针的动作。2、鼠标的基本操作握鼠标的方法:右手握鼠标,拇指靠鼠标左侧,小指靠鼠标右侧,食指和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鼠标的左、中、右键上。鼠标的移动是靠手腕,不是手肘或肩部。鼠标的基本操作(教师每介绍一种操作要领学生操作一次):操作名称操 作 要 领功 能指向右手握鼠标并移动指向某一对象单击在指向的基础上按下鼠标左键选定某一对象右击在指向的基础上按下鼠标右键打开某对象“属性”的快捷菜单双击在指向的基础上快速按两次鼠标左键执行某程序(打开某对象)拖动在指向的基础上按下左键不放移动鼠标拖动某对象三、退出WindowsXP退出计算机WindowsXP系统,我们不能直接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而应该按照正常的程序退出计算机系统。操作方式有:1、将鼠标指向“开始”单击“关闭计算机系统”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关闭计算机”单击“是”即可。2、在键盘上用“Ctrl+Esc”组合键,通过光标游动键选择关闭计算机。3、学生练习“重新启动计算机”/“重新启动并切换到MS-DOS方式”/“关闭计算机”。四、鼠标操作的练习1、翻牌游戏打开游戏的方法:开始程序附件游戏纸牌2、 玩游戏的方法翻牌单击移牌拖动叠放双击3、游戏规则在左上角发牌区单击鼠标,可翻开一张扣着的纸牌,移动纸牌至从小到大排列到游戏区,最终将不同花色分别从小到大按顺序放在最终的存放区内。4、关闭游戏游戏退出右上角的关闭按钮五、 小结和练习1、小结2、练习A启动纸牌游戏,玩游戏并用两种方法关闭游戏B打开电子教材后的打老鼠游戏,自行练习鼠标的操作上机二:熟悉键盘,练习汉字的输入教学目的1、认识键盘2、了解键盘的分区3、明确指法的规则教学重、难点1、键盘的分区2、特殊功能键的认识教具准备1、指法练习软件2、电子版教材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学习会了计算机的一个输入设备鼠标的使用后,我们再来认识另一个输入设备键盘。二、认识键盘键盘有很多种规格,我们常用的是104键的键盘。根据按键位置,可将键盘分为主键盘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键区和小键盘区。()主键盘区:有数字键、字母键、符号键、空格键、换档键、大写字母锁定键、回车键、退格键、控制键。问题1、:热启动组合?问题2:上、下标组合?部分键的键名及作用Shift 上档键 完成输入双字符键的上档字符Caps lock大小写切换键 切换大小写灯亮大写Space空格键 显示一个空格光标右移一格Enter回车键 1、发出指令后 2、另起一行时Back space退格键 删除光标前的一个字符Ctrl 控制键 配合其它键使用,产生控制效果Alt转换键 同上Tab 制表键 按此键,光标右跳8个字符()功能键区:F1F12:在不同的软件中它们的功能,要根据软件的说明去使用。()光标控制键区:用于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光标。另外还有插入、删除、置行首、置行尾、置文首、置文尾、向前翻页、向后翻页。()小键盘区:NumLock键为数字锁定键,在键盘右上角有与它对应的指示灯。亮为数字输入状态,灭为光标控制状态。三、正确使用键盘在认识了键盘后,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正确的姿势和手法。(1)正确的姿势:1、身保持挺直、身体正对键盘2、两脚适度分开,平放地面3、手指弯曲并轻放于基本键上,左右大拇指放在空格键上。(2)基本键位:ASDFJKL;手指分工:左右小手指、无名指、中指各管四个键,食指管八个键位。(3)击键要点:1、手腕放平,胳膊尽量保持不动。2、按手指分工击键3、击键后,手指回基本键位4、击键用指尖用力适度,有强性,节奏均匀。(4)指法练习要素1、先练基本键2、字母分组练3、全字母混合练4、大写字母与上档字符反复练5、数字键6、全键盘综合练四、指法练习软件介绍1、打开软件的方法:双击桌面的图标2、软件操作说明3、退出软件的方法五、小结及练习1、小结2、练习A、正确的姿势B、基本键位练习C、打开指法练习软件进行练习第二课 汉字的输入教学目的1、学会启动关闭记事本2、输入法的启动及使用3、全半角的切换教学重、难点输入法的启动及使用教具准备1、指法练习软件2、电子版教材教学过程:一、打开记事本开始程序附件记事本二、启动汉字输入法A单击输入法指示器EN,弹出输入法菜单B选择相应的选项小技巧:用键盘选择输入法ctrl+space进入退出中文输入状态ctrl+shift选择中文输入法三、智能ABC输入方法简介四、在记事本中输入汉字1、单字输入输入单字的拼音,再按空格键表示一个字的拼音输入完毕,在单字的重码选择框内,键入想要输入字的序号。或用重码选择框右下角的翻页按键按钮来上下翻动。2、词语输入依次输入词语的拼音,再按空格键,在重码选择框内选择。技巧:A、对含有零声母字的词,零声母为第二或第三音节时,要在零声母的音节前输入隔音符号,避免发生混淆。B、拼音被定义在了英文字母的V键上。3、保存文字文件保存五、补充知识1、利用造词法输入词语2、半角与全角3、中文标点符号的键盘分布六、小结及练习1、小结2、练习A打开记事本输入一段自我介绍B保存自我介绍C利用造词法输入三好学生、新世纪D讨论全角和半角状态时输入文字的效果有何不同模块三 操作系统第一节 Windows XP基本操作教学目的:、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了解桌面图标及任务栏中各图标的功能、 掌握窗口及菜单的基本操作教学重点、难点:窗口及菜单的操作教具的准备:教学方法:讲授及演示教学过程:一、 新课引入:Windows系统是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是美国微软公司推出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它的诞生使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和软件开发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变化。Windows操作系统有多个版本:Windows1.0/Windows3.1/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等。Windows操作系统有以下特点:1、多任务操作在它的支持下,用户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2、使用更方便与以前的操作系统相比,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了更友好灵活的图形界面,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机的各种资源。3、网络功能强大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网络资源。4、兼容性更强支持的硬件种类很多。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程序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软件。我们通常把它比作计算机的“大管家”,所有其他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是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之上的,并得到它的支持与服务。操作系统是最重要且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之一,是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中心。有了操作系统,用户才能自如的使用计算机。 2.操作系统的功能(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1)处理器管理将的工作时间合理、动态地分配给各个任务(磨面)(2)存储管理根据用户的需要合理地分配内存(创皮)(3)设备管理管理各类外部设备(仓库保管)(4)文件管理对计算机系统中软件资源的管理(文书)(5)作业管理作业,就是一次提交计算机处理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作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作业的组织、控制和调度等。3.操作系统分类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作业在运行,如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同一时间可以运行多个作业,如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三、 认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桌面:启动WindowsXP系统后,整个计算机的屏幕叫桌面。桌面分两个部分一部分工作区,它包含有很多的带文字说明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叫图标;一部分是桌面最下方的长方形条叫任务栏。 学生通过教师的多媒体系统了解桌面上的几种图标1. 桌面图标 (1) 我的电脑是浏览和使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快速途径(2) 我的文档是存放常用或共用文件的地方(3) 回收站是用来暂时存放从硬盘上被删除文件的地方(4) 网上邻居可以浏览网上的共享资源(5) 浏览器主要用来浏览网上信息2. 桌面墙纸指整个桌面的背景3. 任务栏(1) 开始按钮:(2) 快速启动按钮:(3) 系统信息区:(4) 任务区:四、 窗口操作(一)、“窗口”的概念:Windows 系统的界面主要组成是窗口和图标,窗口是计算机执行一个程序后,在桌面上出现的一个长方形区域,通过这个区域我们可以与计算机进行“对话交流”。使用鼠标主要是对窗口或图标进行操作。计算机的各种硬件、大多数软件都以图标形式出现在操作者的面前,当你对其进行操作时,一般都将图标打开为一个窗口,并出现在桌面上,然后对窗口进行各种操作。 (二)、“窗口”的组成:标题栏(三个按钮)、菜单栏、工具栏、窗口区、状态栏等。()标题栏图标:Windows 中的第个窗口都有一个标题栏,用来控制窗口的关闭、最大、最小等操作。标题栏:Windows 中每个窗口都有标题栏,用来显示窗口标题。它可以控制窗口的最大化和还原,另外,当鼠标光标指向标题栏时,拖动鼠标,可以在桌面上移动窗口。最小化按钮:最小化按钮用来使窗口成为任务栏上的一个按钮,并使该程序后台运行。左键单击最小化按钮,就执行窗口的最小化。当需要恢复程序前台运行时,只要左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