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思想感情.ppt_第1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思想感情.ppt_第2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思想感情.ppt_第3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思想感情.ppt_第4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思想感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四思想感情深入理解,综合分析,一、明确考查类型1.分析评价主旨内容高考中这类题目不多,有时要求概括整首诗词的主旨内容,有时只要求概括诗词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的主旨内容,真正评价性的题目很少。2.分析评价思想感情分析评价思想感情,就是分析评价诗歌直接抒发的或通过写景、叙事等间接流露出的对某事、某物的感情。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往往单独设问,多要求简要分析。,3.分析评价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二、掌握鉴赏方法(六“抓”)1.抓注释。通过诗后及题干中的补注和交代,往往可以了解其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及某些词语的含义。2.抓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往往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感情取向,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3.抓诗句。准确理解诗句中字词的含义后,就要全面理解诗句的含意。4.抓题材。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思乡怀旧诗表达的是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诗写离愁别绪;咏史诗多借古喻今,等等。多阅读古诗,熟悉了古诗的题材,便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5.抓意象。诗歌的意象与诗歌的主题和结构均有关联。阅读诗歌,不仅要理解诗歌意象的内涵,还要理解每个意象在诗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意象有主次之分,有中心意象和一般意象之别。6.抓首尾句。首句入题,写景叙事,引出情感,尾句抒情议论,画龙点睛,这是古代诗歌的一大特色。,三、熟悉古诗词思想感情的主要类型,鉴赏思想感情口诀概括内容评主旨,人物事件不可缺。诗人语言有特色,表达技巧要结合。标题序言和注释,暗示信息分外多。整体阅读抓背景,知人论世多揣摩。不夸大来不缩小,恰当评价才准确。表面意思分析到,深层内涵再挖掘。整合答案有步骤,盲目套用也不可。,角度一:分析评价主旨内容高考对分析评价主旨内容的考查角度是:概括诗(词)的主旨或内容;分析诗(词)的主旨或内容的具体表现。【题1】(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问题: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1.看关键句。“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无家客”。2.看题干。考查的是对“不眠”原因的把握;答案要点不止一个;要结合全诗分析。,【答题】规范作答,注意采点【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作者“不眠”的原因明显集中在文中最后两联,但题干要求“结合全诗”,故答题时要对诗的整体加以分析说明。回答要点:翻译最后两联,概括出失眠原因,写出诗歌的情感。模板提示:(1)要点一:由关键语句一看出要点一;(2)要点二:由关键语句二看出要点二;(3)要点三:由关键语句三看出要点三,规范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原因一及分析,2分)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原因二及分析,2分),【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1.遗漏要点,概括不全面。如只答出其中“思家之情”而漏掉“惜夜景”这个要点。2.没有分析。如只概括了两个原因,但未结合诗句分析。,【我来评卷】现场答案:从“无家客”可以看出作者“不眠”的原因是思家心切。得分:1分理由:遗漏要点“喜爱山中夜景”,扣1分;未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扣2分。,【方法归纳】1.解题方法(1)知人论世,了解背景。(2)观象取意,理解诗境。把握诗歌主旨,应抓住诗人所描绘的意象,体察诗人所展示的诗境,体悟诗人所抒发的真情,综合概括出诗歌主旨。(3)分析概括时,要明确该诗所写的内容是什么(人、物、事、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要抒发怎样的感情,阐发怎样的观点,表明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人生志趣。(4)辩证分析,实事求是。对作品的内容主旨要准确理解,不拔高,不贬低,从文本出发,做出恰当的评价。,2.答题步骤诗歌主旨内容赏析三步骤第一步:确定诗歌类别,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战诗等。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词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变题】变式设问,触类旁通1.这首诗(词)有什么深刻含意?2.本诗(词)的主题是什么?体现在哪些句子中?3.这首诗(词)写到“”,表现在哪些方面?,角度二:分析评价思想感情高考对分析评价思想感情的考查角度是:概括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结合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分析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题2】(2013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问题: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1.看关键句。“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2.看题干。答题区间是“最后一联”;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结合全诗内容,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答题】规范作答,注意采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评价能力。我们可以从“日落寒鸦起”的环境渲染以及“沉吟”“却望”“独自回”的动作描写来揣度作者心情。模板提示:(1)要点一:由关键语句一看出要点一;(2)要点二:由关键语句二看出要点二;(3)要点三:由关键语句三看出要点三,规范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概括作者心情,3分)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做简要分析,3分),【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1.遗漏要点,概括不全面。如只答出其中“落寞惆怅”而漏掉“若有所失”(“沉吟”)。2.理解错误,概括不准确。如将“相思”理解成“情人间的思念”,以致错误地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我来评卷】现场答案: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诗人在日暮时分,当寒鸦回巢时,独自回家。得分:3分理由:遗漏要点“若有所失”,扣1分;分析不够细致且有遗漏,扣2分。,【方法归纳】1.解题方法分析评价古代诗歌思想感情四方法(1)借助写作背景,探求写作动机,把握诗人的内在情感。(2)关注注释,挖掘暗示信息。(3)品味语言,感受形象,领会景物所蕴含的情感。(4)理清结构,把握思路,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2.答题步骤第一步:根据诗(词)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词)句具体写了什么。第二步:揭示情感。,【变题】变式设问,触类旁通1.结合句子,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2.句诗(词)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作者为什么要写物?作者借此物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5.这首诗(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做简要分析。,角度三:分析评价观点态度高考对分析评价观点态度的考查角度是:概括诗歌中体现的观点态度;结合具体诗(词)句分析评价诗歌体现的观点态度。【题3】(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清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问题: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1.看作者。从【作者简介】可知作者在“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是拒绝与清室合作。本诗应是这种心志的表白。2.看关键句。“发短髯长眉有棱”(不剃发),“霜侵雨打(清廷对明朝遗民的残酷镇压)寻常事”,“仿佛终南(隐士栖居之地)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隐居生活),“折腰”(用陶渊明典,指做官)。3.看题干。考查的是对主旨句“折腰久矣谢无能”的理解;要具体分析。,【答题】规范作答,注意采点【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要分析语句的意义,重点理解“折腰”是“为官”的意思,“谢”是“推辞”的意思,结合语境翻译全句。然后结合【作者简介】和【注】,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从而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是表现自己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决心与气节。模板提示:(1)要点一:由关键语句一看出要点一;(2)要点二:由关键语句二看出要点二;(3)要点三:由关键语句三看出要点三,规范答案: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浅层意义,1分)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深层意义,2分),【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1.理解错误,概括不准确。如理解成“谦虚辞让”,以致错误地概括为“作者因能力不够而推辞”。2.答案不完全。如只解释了诗句的浅层意义。,【我来评卷】现场答案: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明作者厌倦了官场生活,愿意归隐田园。得分:1分理由:对深层意义理解错误,扣2分。,【方法归纳】分析评价诗歌观点态度题解题方法和答题步骤1.解题方法(1)了解写作背景,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2)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只有把握了诗歌的情感,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3)分析诗(词)句的含蓄义或理趣义,分析出作者的观点态度。(4)从辨析诗歌用典的角度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2.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词)句进行分析。第二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变题】变式设问,触类旁通(1)诗(词)人对事件(人物、事物)的评价是怎样的?你是如何理解的?(2)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3)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1.(2013甘孜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春雨宋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这首诗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主旨内容的能力。“耕人扶耒语林丘”写耕农在小树林的土堆旁扶着耒兴奋地交谈着。因为春雨下得透,有利于庄稼的生长,想必耕农是在谈论着“风调雨顺,丰收在望”之类的话题吧。“野塘漫水可回舟”写一处水塘里的水已经溢了出来,水面上可以转动一只小船。可见雨水多么丰沛!答案: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春雨水量可观。(每点2分),2.(2013随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怀金陵三首(其三)张耒注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注】张耒,北宋淮阴人,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后受牵连数遭贬谪。诗中第二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诗的首句包含着对旧游之地的美好回忆。第二句由追昔转入抚今,说自己北归之后,风尘仆仆,衣裘也变旧了。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中有“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的句子,可以想象,诗人北归后,容颜也变老了。此句暗用此意,结合尾句及注释可以看出此句包含着作者对仕途的厌恶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答案: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烂漫之游的怀念,(1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1分)隐喻对宦途的心灰意冷。(1分)(意思对即可),3.(2013无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戏答元珍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注】天涯:极边远的地方。当时诗人被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冻雷:春天的雷声。物华:自然美景。诗人曾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关于这首诗的情感,有人认为体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精神,有人则认为充满了无奈和凄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本诗的情感非常含蓄,造成了不同的理解,能自圆其说即可。不过无论哪一种理解,都需要扣紧诗句进行分析。,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体现了豁达超脱的精神。(1分)虽然诗人被贬谪到荒僻之地,以抱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