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1 页 共 46 页 目目 录录 目 录 .1 1 设计原始资料 .4 1.1 热负荷资料 .4 1.2 燃料.4 1.3 水质资料 .5 1.4 室内外温度参数 .5 2 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 .5 2.1 热负荷计算.5 2.1.1 采暖季热负荷计算 .5 2.1.2 非采暖季热负荷计算 .7 2.2 锅炉型号和台数选择 .7 2.2.1 锅炉型号 .7 2.2.2 锅炉台数 .8 2.2.3 备用锅炉.9 2.2.4 燃烧设备 .9 3 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9 3.1 确定软化水量 .9 3.2 确定水软化方法 .11 3.3 软化设备选择计算 .12 3.4 除氧设备选择计算 .13 3.5 计算锅炉排污量和决定排污系统.14 4 给水设备的选择计算 .15 4.1 给水系统 .16 4.2 给水泵选型 .16 4.2.1 给水泵的容量和台数.16 4.2.2 备用给水泵.16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2 页 共 46 页 4.2.3 给水泵扬程.16 4.3 给水箱选型.17 4.3.1 给水箱容积和个数.17 4.3.2 给水箱安装高度.17 4.4 凝结水箱和凝结水泵选型.18 4.41 凝结水箱选型.18 4.42 凝结水泵选型.19 4.5 其它水泵和水箱选型 .19 4.6 主要管道和阀门选型 .20 5 汽水系统的设计 .22 5.1 给水管管径的确定 .22 5.2 蒸汽管管径确定 .23 5.3 分锅筒选型 .23 6 送、引风系统的设计 .24 6.1 送风量、排烟量的计算.25 6.2 除尘器选择 .27 7 送风机、引风机的选择计算 .28 7.1 送风机计算.28 7.2 确定送、引风管道系统及其初步布置.29 7.3 确定风道和烟道断面尺寸.30 7.4 确定烟囱高度和直径.30 8 锅炉热平衡计算 .31 9 锅炉房工艺布置 .34 9.1 锅炉房建筑 .34 9.1.1 锅炉房的组成 .35 9.1.2 锅炉房建筑安全要求 .35 9.1.3 锅炉房建筑布置形式 .36 9.2 锅炉房设备布置 .37 9.2.1 一般原则 .37 9.2.2 锅炉布置 .37 9.2.3 辅助设备布置 .38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3 页 共 46 页 9.3 风烟管道和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40 总 结 .41 参考文献 .42 附录一 .43 附录二 .44 附录三 .45 附录四 .46 附录五 .47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4 页 共 46 页 1 设计原始资料设计原始资料 1.1 热负荷资料热负荷资料 生产与生活为常年性热负荷。三班制工作,全年工作天数为 365 天;采暖天数 为 122 天。 表 1 热介质、参数及热负荷 序号项目介质 参 数 P T (MPa) () 热负荷 最大 平 均 (t/h) (t/h) 同时使 用系数 回水率 () 1生产用热蒸汽0.5饱和 5 20.50 2采暖蒸汽0.6饱和 6 31.095 3生活用热蒸汽0.3饱和 3 2 0.60 1.2 燃料燃料 锅炉房使用的为 II 类无烟煤,具体参数如下: Car=44.57%、Har=3.61%、Oar=8.47%、Nar=0.77%、Sar=1.19%、Aar=38.41%、M ar=2.98%、Var=25.04%;Qnet,ar=17589kJ/kg。 灰熔点 t1=1100、t2=1260;t3=1310。 1.3 水质资料水质资料 总硬度 Ho=3.10 mmol/L 永久硬度 HFT=0.40 mmol/L 暂时硬度 HT=2.70mmol/L 总碱度 Ao=2.10 mmol/L 溶解固形物 S=283.8 mg/L 1.4 室内外温度参数室内外温度参数 查到北京室外采暖温度-14,平均采暖温度-5.5;室内采暖温度为 18。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5 页 共 46 页 2 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 2.1 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 2.1.12.1.1 采暖季热负荷计算采暖季热负荷计算 (1)最大计算热负荷 锅炉房计算最大热负荷 Qmax是选择锅炉的主要依据,可根据各项原始热负荷、同 时使用系数、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由下式求得: (2-1))( 3322110max QKQKQKKQ 式中:Q1、Q2、Q3分别是采暖、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t/h) ,由设计资料提供。 室外管网热损失和漏损系数,取 1.20。 0 K 分别为采暖、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分别取 321 ,KKK 1.0、0.55、0.65。 所以 Qmax =1.2 (1.0 6 + 0.55 5 + 0.65 3)=12.36 t/h (2)平均热负荷 平均热负荷表明热负荷的均匀性,设备选择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如变负荷对设备 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采暖平均热负荷 Q1pj根据室外平均温度计算: (2-2) 11 Q tt tt Q wn pjn pj 式中:Qmax采暖最大热负荷,t/h。 tn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tw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 tpj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所以, t/h 1 18 ( 5.5) 64.41 18 ( 14) pj Q t/h 2 18( 5.5) 53.67 18( 14) pj Q t/h 3 18( 5.5) 32.20 18( 14) pj Q 生产平均热负荷和生活平均热负荷按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取。总的平 pj Q2 pj Q3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6 页 共 46 页 均热负荷 Qpj =K0 (+)=1.2 (4.41 + 3.67+2.20)=12.33 t/h pj Q1 pj Q2 pj Q3 (3)全年热负荷 全年燃料消耗量的依据,也是技术经济比较的一个依据。全年热负荷 Q0可根据平 均热负荷和全年使用小时数按下式计算: (2-3) ) Q Q 1)(DDD(KQ max 4 32100 式中:D1、D2、D3分别为采暖、生产和生活的全年热负荷,t/年。 Q4/Qmax除氧用热系数,本设计中不设热力除氧设备,此项为零。 符号意义同式 2-1。 0 K 采暖、生产和生活的全年热负荷分别用以下公式计算求得: (2-4) f 1 pj 111 QS3SQn8D (2-5) pj 222 SQn8D (2-6) 323 8 pj Dn SQ 式中:、分别为采暖、生产及生活的全年工作天数 1 n 2 n 3 n Q1pj 、Q2pj 、Q3pj分别为采暖、生产及生活的平均热负荷,t/h 每昼夜工作班数,本设计中取三班制 S Q1f非工作班时保温用热负荷,t/h;可按室内温度代入式 2-2 计算求得。5 n t 依据以上公式可以求得: Q1f= t/h 59 66.72 57.5 D1=836536.35+(3-3)6.72=55626 t/a D2=836535.29=46340.4 t/a D3=836533.18=27856.8t/a Q0=1.20(55626+46340.4+27856.8)=155787.84 t/a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7 页 共 46 页 2.1.22.1.2 非采暖季热负荷计算非采暖季热负荷计算 非采暖季最大热负荷主要包括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计算公式如下: (2-7) 33220 max 2 QKQKKQ 式中:Q2、Q3分别为生产和生活的最大热负荷,t/h。 符号意义同式 2-1。 0 K Q2max=1.20(0.55+0.63)=5.16 t/h 2.2 锅炉型号和台数选择锅炉型号和台数选择 锅炉型号和台数根据锅炉房热负荷、介质、参数和燃料种类等因素选择,并考虑 到技术经济方面的合理性,使锅炉房在冬夏季均能达到经济可靠运行。 2.2.12.2.1 锅炉型号锅炉型号 根据计算热负荷的大小和燃料特性决定锅炉型号,并考虑负荷变化和锅炉房发展 的需要。选用锅炉的总容量必须满足锅炉房最大计算热负荷的要求,以保证用汽的需 要。但也不应使锅炉的总容量超过计算负荷太多而造成浪费。锅炉的容量还应适应锅 炉房负荷变化的需要,特别是某些季节性锅炉房,要避免锅炉长期在低负荷下运行。 本设计中采用类无烟煤作为燃料。由于供采暖、生产和生活用的蒸汽压力均小 于等于 0.6MPa,采暖季最大热负荷为 12.36t/h,非采季最大热负荷 5.16t/h。决定选用 两台额定蒸发量分别为 6t/h 和 8t/h 的蒸汽锅炉,型号为 DZL6-1.25-AII 和 DZL8-1.25- AII,锅炉具体参数见下表。 表 2-1 DZL 系列链条炉排蒸汽锅炉参数表 参数 型号 DZL6-1.25-AIIDZL8-1.25-AII 额定蒸发量(t/h) 68 额定蒸汽压力(MPa) 1.251.25 额定蒸汽温度() 195195 给水温度() 6060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8 页 共 46 页 本体受热面积() 150203 省煤器受热面积() 130152 炉排有效面积() 7.9902 适用燃料燃煤:烟煤、无烟煤 燃料消耗量(kg/h) 10501400 设计热效率(%) 7879 最大件运输尺寸(m) 733.47.23.23.6 最大件运输质量(kg) 1618 2.2.22.2.2 锅炉台数锅炉台数 选用锅炉台数应考虑对负荷的变化和意外事故的适应性,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 一般来说,单机容量较大的锅炉其效率较高,锅炉房占地面积小,运行人员少,经济 性好,但台数不宜过少,不然适应负荷变化的能力和备用性较差。锅炉房的锅炉台数 一般不少于两台;国外有关文献认为,新建锅炉房内装设锅炉的最佳台数为三台。 本设计中,采暖季最大热负荷为 12.36t/h,非采季最大热负荷 5.16t/h,采暖用热负 荷为 7.2t/h。在采暖季节时,两台锅炉同时使用在出现锅炉故障时,可停止供暖以保证 生产用热。在非采暖季节时,两台锅炉可互为备用,保证生产。所以,最终选择两天 锅炉分别为 DZL6-1.25-AII 和 DZL8-1.25-AII。 2.2.32.2.3 备用锅炉备用锅炉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运行的锅炉每两年应进行一次停炉内外部检 验,新锅炉运行的头两年及实际运行时间超过 10 年的锅炉,每年应进行一次内外部检 验”。在上述计划检修或临时事故停炉时,允许减少供汽的锅炉房可不设备用锅炉;减 少供热可能导致人身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时,应设置备用锅炉。 2.2.2.2.4 4 燃烧设备燃烧设备 选用锅炉燃烧设备应能适应所使用的燃料、便于燃烧调节和满足环境保护的 要求,当使用燃料和锅炉的设计燃料不符时,可能出现燃烧困难,特别是燃料的挥发 分和发热量低于设计燃料时,锅炉效率和蒸发量都将不能保证。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9 页 共 46 页 工业锅炉房负荷不稳定,燃烧设备应便于调节。蒸发量小于 lt/h 的小型锅炉可采 用手烧炉,但难以解决冒黑烟问题。各种机械化层燃炉和“反烧”的小型锅炉,正常运 行时烟气黑度均可满足排放标准。但抛煤机炉、沸腾炉和煤粉炉的烟气含尘量相当高, 用于环境要求高的地方,除尘费用很高。 本设计中,选用单锅筒纵置式层燃炉。过量空气系数为 1.6。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气体2%,固体 510%。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工作量小,金属耗量少,运行 平稳可靠,负荷适应性好。缺点是司炉劳动强度较大,飞灰损失和对环境污染较大。 3 水处理设备的选择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锅炉房用水一般来自城市或厂区供水管网,水质已经过一定的处理。锅炉房水处 理的任务通常是软化和除氧。 3.1 确定软化水量确定软化水量 水处理设备生产能力由锅炉补给水量、热水管网补给水量、处理设备自耗软水G 量和工艺生产需要软水量决定,计算公式如下: (3-1))(2 . 1 zh b rw b gl GGGG 式中:锅炉补给水量,t/h; b gl G 热水管网补给水量,t/h; b rw G 水处理设备自耗软水量,t/h; zh G 1.2 裕量系数。 锅炉的补水量由锅炉房额定蒸发量、合格的凝结水回收量和设备管道漏损决定,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表: (3-2) npw b gl GDPG)1 ( 式中:锅炉房额定蒸发量,t/h。D 合格的凝结水回收量,t/h。 n G 设备和管道漏损。 锅炉排污率,%。 pw P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10 页 共 46 页 根据数据可知,D=12.36t/h、Gn= 12.3695%=11.742t/h、=0.5%、Ppw=8.1%。 t/h(1 0.050.081) 12.36 11.7422.24 b gl G 当前热水管网实际漏水量普遍偏大,因而,热水管网补给水量按热网循环水量的 4%计 算。 =12.364%=0.4944 t/h b rw G 水处理设备自耗软水一般是用于逆流再生工艺的逆流冲洗过程,其流量可按预选 的离子交换器直径估算: t/h (3-3)wFGzh 式中:逆流冲洗速度,m/h,低流速再生时可取 2m/h,有顶压时可取 5m/h。w 交换器截面积,m2。F 水的密度,t/m3,常温水 lt/m3。 Gzh=20.07071=0.1414 t/h 可求得软化水量 G=1.2(2.24+0.4944+0.1414)=3.45 t/h 3.2 确定水软化方法确定水软化方法 锅炉用水应进行软化处理。碱度高的水有时需要进行除碱处理,通常可根据锅水 相对碱度来确定和按碱度计算的锅炉排污率高低来决定。 锅水相对碱度可按下式计算: (3-4) b gl b gl S A 锅水相对碱度 式中:锅炉补给水碱度,mmol/L。 b gl A 锅炉补给水溶解固形物,mg/L。 b gl S 碳酸纳 Na2CO3在锅内分解为氢氧化纳 NaOH 的分解率见表 3-1。 表 3-1 Na2CO3在不同锅炉工作压力下的分解率 锅炉工作压力(MPa)0.490.981.471.962.45 NaOH (%)1040607080 在采用亚硫酸纳除氧时,溶解固形物中还应计入相应值。根据低压锅炉水质标 准规定,锅水相对碱度应小于 0.2,若不符合规定,应考虑除碱处理。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11 页 共 46 页 锅炉排污率的限制主要是节约能源的问题。锅炉给水处理的优级标准为排污率不 超过 5%,良级标准为排污率不超过 10%。如排污率超过 10%,便属“差”的等级。 设计规范规定,锅炉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 1.6MPa 时,排污率不应大于 10%;压 力大于 1.6MPa 时,则排污率不应大于 5%。排污率超过上述规定时,应有技术经济依 据。否则,如排污率是按碱度决定的,应采取给水除碱措施;按溶解固形物决定的, 则应考虑除盐措施。 水的软化方法一般采用离子交换软化法,其效果稳定,易于控制。当需要除碱时,一 般考虑氢-钠离子交换法。石灰预处理的系统较复杂,操作要求也较高,处理水量较小 的场合不宜采用。铵-钠离子交换法处理的水使蒸汽带氨,对于黄铜或其他铜合金设备 有受氨腐蚀的危险时、或用汽部门不允许蒸汽含氨时,不宜采用 根据水质资料可得:锅水相对碱度=0.2,相对碱度符合要求。 0.3 2.1 0.002 283.8 以含盐量的平衡关系式来计算排污率,计算公式如下: (3-5) gsg gs SS S P 式中:P按含盐量计算的排污率。 Sgs给水的含盐量,mmol/L。 Sg锅水的含盐量,mmol/L。 由水质资料可知 Sb=0.03mmol/L 凝结水 锅炉 DZL6-1.25-AII 的排污率按照单独用于生产供热时计算,补水率为 1,可 得 Sgs=0.031=0.0165mmol/L。 计算可得排污率 P= 0.03 100%8.1% 0.400.03 锅炉 DZL8-1.25-AII 的排污率按照单独用于生产供热和生活供热时计算,补水率为 1,可得 Sgs=0.031=0.03mmol/L。 计算可得排污率 P= 0.03 100%8.1%, 0.400.03 经以上计算可知,仅需对锅炉用水进行软化处理,选用离子交换软化法进行水处 理。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12 页 共 46 页 3.3 软化设备选择计算软化设备选择计算 根据处理水量计算决定交换器的型号、台数、工作周期、再生剂消耗量和自耗水 量,并决定再生溶液制备方法,选定相应设备。离子交换器的处理水量按运行水流速 计算,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时一般为 1525m/h;硬度较高的原水取用较小的流速。 离子交换器的台数一般不少于两台,每昼夜再生次数为 12 次。离子交换工艺通 常采用固定床逆流再生,以节省再生剂;但对于硬度较低的原水(200mm3040 DN=200100mm2535 DN4m/s 符合要求。 10000 7.3 3600 0.38 烟囱外直径由结构设计决定,需使烟囱有一定的抗震性能。砖烟囱顶部壁厚一般 为 240mm,有内衬时为 410mm。底部外直径由烟囱高度和外壁坡度决定,外壁坡度 一般采用 2.5%。本设计中烟囱高度为 48m,排烟温度为 250,排风风压为 500Pa, 烟囱底部总壁厚为 780mm。 8 锅炉热平衡计算锅炉热平衡计算 锅炉热平衡的组成: (8-1) 654321 QQQQQQQr 式中: Qr锅炉的输入热量,kJ/kg; Q1锅炉的输出热量,即锅炉有效利用热量,kJ/kg;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31 页 共 46 页 Q2排烟损失热量,即排出烟气所带走的热量,称为锅炉排烟热损失,kJ/kg; Q3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热量,是未燃烧完全的那部分可燃气体损失掉的热量, 称为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kJ/kg; Q4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热量,是未燃烧完全的那部分固体燃料损失掉的热量, 称为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kJ/kg; Q5锅炉散热损失热量,由炉体和管道等热表面散热损失掉的热量,称为锅炉 散热热损失,kJ/kg; Q6灰渣物理热损失热量,kJ/kg。 根据正平衡法: (8-2) r gl Q Q1 根据反平衡法: (8-3) r gl Q QQQQQ 65432 1 国家标准规定,锅炉热效率测定应同时采用正平衡法和反平衡法,其值取两种方 法测得的平均值。当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 20t/h 时,由于不易准确测定燃料消耗 量等原因,用正平衡法测定有困难时,可采用反平衡法测定锅炉热效率。 锅炉热平衡计算 项目符号单位计算公式或数据来源数值 燃料低位发热量Qnet,arkJ/kg给定17589 排烟温度 先假定,后校核170 排烟焓HpykJ/kg根据 及 apy=1.9 查烟焓表 2948 冷空气温度tlk 给定30 冷空气理论焓 o lk HkJ/kg 0 6.48 39.6 K lk Vct257 固体不完全燃烧热 损失 4 q%由书中选取16 气体不完全燃烧热 损失 3 q%由书中选取0.5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32 页 共 46 页 散热损失 5 q%由书中选取1.7 排烟热损失 2 q% 0 4 , 1100 100 2948 1.9 25716 1100 17589100 pypylk net ar II q Q 11.92 炉渣及漏煤比 hzlm aa取用0.8 炉渣焓hzckJ/kg由书中选取 =600 hz 560 炉渣物理热损失 6 q% , () 38.41 0.8 560 17589 ar hzlm hz net ar A aac Q 0.98 锅炉总的热损失 q% 23456 11.920.5 16 1.70.98 qqqqq 31.1 锅炉热效率 gl %10010031.1q 68.9 过热蒸汽比焓 gq h kJ/kg 按 P=1.25MPa,=195,查水蒸汽表 gq t 2720 饱和水比焓 ps h kJ/kg按 p=1.25mpa,查水蒸气表760 给水比焓 gs h kJ/kg按 p=1.25mpa,查水蒸气表380 锅炉 DZL6-1.25-AII 有效利用热量 gl Q kJ/kg 33 33 10106 2720380100.081 676038010 gqgspsgs D hhpD hh 14224680 锅炉DZL8-1.25- AII有效利用热量 gl Q kJ/kg 33 33 10108 2720380100.081 876038010 gqgspsgs D hhpD hh 18966240 锅炉DZL6-1.25- AII小时燃料消耗 量 BkJ/h , 14224680 100100 17589 68.9 gl net argl Q Q 1173 锅炉DZL8-1.25- AII小时燃料消耗 量 BkJ/h , 14224680 100100 17589 68.9 gl net argl Q Q 1565 锅炉DZL6-1.25- AII计算燃煤消耗 量 j B kJ/h 4 16 11173 1 100100 q B 985 锅炉DZL8-1.25- AII计算燃煤消耗 量 j B kJ/h 4 16 11565 1 100100 q B 1314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33 页 共 46 页 锅炉DZL6-1.25- AII保热系数 5 5 1.7 11 68.9 1.7 q q 0.976 锅炉DZL8-1.25- AII保热系数 5 5 1.7 11 68.9 1.7 q q 0.976 锅炉正平衡法效率计算: 项目符号单位计算公式或数据来源数值 过热蒸汽比焓 gq h kJ/kg 按 P=1.25MPa,=195,查水蒸汽表 gq t 2720 给水比焓 gs h kJ/kg按 p=1.25mpa,查水蒸气表380 锅炉 DZL6-1.25-AII 正平衡效率 1 % , 6000(2720380) 1000100 1107 17589 gqgs net ar D hh BQ 72.1 锅炉 DZL8-1.25-AII 正平衡效率 1 % , 8000(2720380) 100100 1457 17589 gqgs net ar D hh BQ 73.0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 0.04MPa,但小于或等于 3.8 MPa,且额定蒸发量不小于 1t/h 的蒸 汽锅炉和额定出水压力大于 0.1 MPa,容量不小于 0.7 MPa 的热水锅炉,对于无烟煤的 燃料品种,容量在 2D 8 的层状燃烧锅炉要求的热效率在 66%,锅炉 DZL6-1.25-AII 正平衡效率 72.1%,锅炉 DZL8-1.25-AII 正平衡效率 73%满足要求。 9 锅炉房工艺布置锅炉房工艺布置 锅炉房工艺布置的内容包括各种工艺设备及管道、燃料储运和水、烟、灰渣排放 设施的布置;锅炉房布置应满足各种设备的工作安全可靠,运行管理和安装检修便利; 同时还应节省用地用材,提高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 9.1 锅炉房建筑锅炉房建筑 锅炉房的建筑物和烟囱、水池等构筑物由土建专业设计,但工艺设计者应根据工 艺过程的需要,提出基本形式、主要控制尺寸和有关要求。 。 9.1.19.1.1 锅炉房的组成锅炉房的组成 锅炉房包括设置锅炉的锅炉间,设置给水、水处理、送引风、燃料供应等辅助设 备的辅助间,化验室以及值班、更衣、浴室和厕所等生活用房。容量较大的锅炉房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34 页 共 46 页 (通常是指 610t/h 锅炉的锅炉房) ,还包括变配电用房、仪表操作间、机修间和办公 用房。 布置锅炉和辅助设备的建筑根据设备特点按实际需要设置,化验室和上述生活用 房一般均应设置。当锅炉房作为一个车间进行管理时,还应配备办公室、日常检修用 的机修间、材料备品贮藏间等用房。 当蒸汽锅炉房供热水时,换热设备、热水循环泵和补给泵等设备一般也统一布置 在锅炉房内。 9.1.29.1.2 锅炉房建筑安全要求锅炉房建筑安全要求 锅炉属于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锅炉房的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监 察规程规定:“锅炉一般应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不得设置在人口密集的楼房内或 与其贴邻。锅炉房若设置在主体建筑以外的附属建筑物内,或与住宅、生产厂房相连 时,对锅炉的压力和蒸发量都有极严格的限制。 锅炉房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但总额定蒸发量不超过 4t/h 的燃煤锅炉房 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 锅炉房与相邻建筑物之间应留有防火间距,具体要求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关。 露天或半露天煤场与锅炉房或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当煤场总贮量为 1005000t 时,对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为 6m,三级为 8m;当总贮量超过 5000t 时,上述问距各加大 2m。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锅炉房应采用轻型屋顶,门的数量和开向也有要求。锅炉 房地面应平整无台阶。为防止积水,底层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设备布置在地下室时, 应有可靠的排水设施。 9.1.39.1.3 锅炉房建筑布置形式锅炉房建筑布置形式 锅炉房设备可作室内布置或露天布置。露天布置节省土建投资,排尘排热条件好, 但设备防护条件要求高,操作条件较差。但气候和环境条件允许时,除尘器、送引风 机、水箱等辅助设备可以作露天布置。 锅炉房作单层布置还是双层布置,主要取决于锅炉产品设计、燃烧设备和受热面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35 页 共 46 页 布置方式。当前,额定蒸发量不超过 4t/h 的燃煤锅炉,燃油燃气的锅炉,一般作单层 布置;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 4t/h 的燃煤锅炉,一般作双层布置。单层布置时节省土 建投资,操作比较方便,但占地较大,除渣设备布置在地下,工作可靠性和检修条件 较差。 新建锅炉房一般均应留有扩建的可能性。因此,布置给水设备、水处理设备和换 热设备的辅助间和化验、生活用房常设置于锅炉房的一端,这一端称为固定端,另一 端作为扩建端。辅助间根据锅炉房规模和需要,可以单层、双层或三层布置。机械化 运煤除渣设备由固定端进出,以免扩建时影响原有锅炉的运行,减少设备的拆装工作。 锅炉房内的仪表控制室、化验室、生活用房、变配电用房、运煤通廊等房间应分 隔布置,而且仪表控制室应设置在操作层,化验室布置在采光好、噪声和振动影响小 的部位。水处理、给水、换热器、送风机、引风机等辅助设备,原则上可以不分隔, 与锅炉布置在同一房间内。但目前国内采用高速风机,噪声大,通常把风机隔开布置。 由于运行管理方面的原因,锅炉设备难以保持完好状态,负压锅炉在运行中常出现正 压,锅炉间灰尘较多,因此,辅助间常与锅炉间隔开布置。 除尘器和引风机根据流程布置在锅炉间的后面。单层布置的锅炉房,为了降低锅 炉间的噪声,送风机也往往和引风机一起布置在风机间内。风机间一般紧贴锅炉间后 墙,也可在除尘器后作单独的风机间,而除尘器则露天布置。 锅炉的工作面应有较好的朝向,并避免太阳西晒。排污减温池、水处理药剂库、 各类箱罐一般设置在锅炉房的后面。锅炉房设有地下凝结水箱时,应尽量采用半地下 建筑,以便于采光和通风。锅炉房的建筑布置应满足工艺布置的要求,而工艺布置也 要考虑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9.2 锅炉房设备布置锅炉房设备布置 9.2.19.2.1 一般原则一般原则 锅炉房内各种设备的布置应保证其工作安全可靠、运行管理和安装检修便利;设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36 页 共 46 页 备的位置应符合工艺流程;以便于操作和缩短管线。此外,设备布置还应能合理利用 建筑面积和空间,以减少土建投资和占地面积。 需要经常进行操作或监视的设备,操作部位前应留有足够的操作面;设备需要接 管的部位,应留有安装管道及其附件的位置;各设备都应有通道通达,以便于运行中 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和安装检修时设备及部件的搬运。 设备的上方应根据操作,通行或吊装的需要留出空间。为了便于安装和检修设备 及 50kg 以上的部件或附件,可设置吊装设备或预设悬挂装置。吊装设备可根据需要选 用手动或电动的梁式吊车、悬挂式吊车或单轨行车。 为了做好设备布置工作,设计者必须了解设备的操作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和安装 检修对场地空间的要求。在进行设备布置时,应先查明各设备的外形尺寸、基础外形、 接管部位等条件。 9.2.29.2.2 锅炉布置锅炉布置 锅炉的布置方法和布置尺寸与锅炉容量、燃烧设备和受热面结构等因素有关。如 容量较大的锅炉通常采用双层布置,底层作为出渣层,同时亦可布置风机等辅助设备 和其它用房,燃煤锅炉都有运煤除渣、拨火清灰等操作;不同的受热面结构,对其清 灰和清理烟道灰也有不同要求等等。 锅炉的炉前是主要操作面,锅炉前端至锅炉房前墙的净距离要考虑操作条件,贮 煤斗或运煤设备的布置,小型锅炉人工运煤的要求,以及炉排的检修、烟管的清灰等 要求。这一净距离一般不小于 45m。 锅炉两侧墙立间或与建筑墙之间,通常布置有平台扶梯、各种管道,有时亦有送 风机和除渣设备。机械炉排一般都在炉侧设置拨火门,有时炉排的漏煤和烟道灰也从 炉侧清除。拨火操作要求炉墙与侧墙之间净距大于拔火深度(炉排宽度与炉墙厚度之 和)1.5m 以上,清除漏煤和烟道灰的操作要求也与此相仿。出渣机设置于炉侧时,到 墙间净距否应便于渣车通行。如炉侧无操作要求,仅作为通道,则通道净距对 14t/h 锅炉不应小于 0.8m,对 620t/h 锅炉不应小于 1.5m。 根据锅炉的实际条件,按上述要求即可确定炉侧间距,从而决定两台锅炉中心线 间距。对于设置炉前贮煤斗的锅炉房,炉子中心线至相邻两建筑纵向轴线(通常即煤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37 页 共 46 页 斗框架轴线)等距,以便于贮煤斗和溜煤管的装设。 锅炉后端至锅炉间后墙的间距,如锅炉后部设有打渣孔或其他装置,则应满足其 相应操作要求。如仅作为通道,则其净距要求与炉侧相同。 锅炉最高操作平台至屋架之间的净高应不小于 2m,如为木屋架则应不小于 3m。 单层布置的锅炉房,除渣设备布置在地坑或地槽内。若采用集中除渣系统,贮渣 斗一般布置在锅炉房固定端一侧;若各台锅炉分别设置贮渣斗;可设在锅炉房的前部 或后部。 除渣设备工作条件差,易出故障,布置时应考虑有较好的工作和检修条件,而且 应尽量满足在故障时改为人工出渣的可能性。 为便于安装和检修时的物件搬运,双层布置的锅炉房或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 或等于 10t/h 的锅炉房,在锅炉上方应设置起吊能为 0.5lt 的起吊装置,在穿越楼板 处应开设吊装孔。吊装设备常采用电动葫芦或手动单轨行车。 设备最大运输部件不能通过门洞或窗洞搬运时,应设有预留安装孔。对于框架结 构的建筑物,不必指定预留安装孔位置。 9.2.39.2.3 辅助设备布置辅助设备布置 引风机的位置由除尘器和管道的连接要求来决定。风机间内应有通道,其宽度应 满足安装和检修时风机部件搬运的要求。风机间应根据实际条件设置起吊装置或留有 吊装空间。风机轴线标高应满足出口法兰装拆的要求。风机出口水平引出时,出口距 墙或距总烟道的尺寸应考虑风机、出口渐扩管与烟闸安装的需要。 除尘器一般露天布置,小型锅炉的除尘器也可布置在室内。除尘器的进口标高除 考虑本体高度外,还应考虑下部排灰或贮灰装置及运灰车的高度。干式排灰时,布置 除尘器的区域要有运灰车通行的通道。 水处理设备一般布置在辅助间内,需要时也可单独布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离子 交换器一般靠内墙布置,以免影响采光。离子交换器之间,以及与墙或其它设备之间 的距离应满足配管的要求,侧面有操作时否应满足操作要求。 离子交换器通常布置在底层,并与溶盐池、盐泵和盐液过滤器以工艺流程合理地 布置在一起。离子交换器高度较大,当上方设有楼层时,如果需要,可以抽掉顶部的 苏州科技学院锅炉及锅炉房课程设计 第 38 页 共 46 页 部分楼板,或把这部分楼板抬高至所需高度,以满足离子交换器布置的需要。 热力除氧器和除氧水箱布置在满足灌注头要求的楼层上,一般为三层楼上,其上 方应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吊装要求。同时,在吊车能接近的外墙上预留安装孔。 开式钢板水箱安放在支座上,支座间距在标准图上有规定,支座高度应考虑配管 的需要,但不小于 300mm。水箱顶部应有一定空间,满足配管、阀门操作和人孔使用 条件。水箱的正面除考虑管道和阀门安装的需要以外,还应留有通道。其它各边如无 接管和安装扶梯的需要,不必留通道。 采用加药除氧器时,根据加药方式把加药器布置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小型锅炉给 水箱和给水泵应布置在司炉便于看管的地方。如果给水箱和给水泵没有布置在同一房 间,给水泵房间内应有指示给水箱水位的信号装置和控制进给水箱软水量的阀门。 泵的泵端靠墙布置时,泵端基础与墙之间的距离应考虑吸水总管、进水阀和连接 短管安装的需要。泵基础之间的通道一般不小于 700mm,大型泵还应加大,以满足安 装检修时搬运的需要,当场地不足时,也可把同型号的两台泵布置在同一基础上。 从水箱出口至给水泵进口的吸水管段不应高于水箱最低水位,以保证安全给水。 泵的底座边缘至基础边缘的距离一般不小于 l00mm,地脚螺栓中心至泵基础边缘距离 一般不小于 150mm,基础而出地面一般为 120150mm(包括不小于 25mm 的找平层) 。 水泵间的上方应有安装、检修时搬运与吊装条件,大型泵的泵房可设置起吊装置。 9.3 风烟管道和主要汽水管道布置风烟管道和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各种管道及其附件的布置都应使其工作安全可靠、操作和安装检修便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特种车辆安全运输居间服务全面执行合同
- 2025年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服务合同补充条款范本
- 2025年度高端商务车租赁及专业车辆保养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高品质棉麻纺织品批发采购合作协议
- 2025年能源行业环保工程师中级职称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农村住房改造工程气象监测与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校园食堂卫生间设施优化升级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新型医疗设备采购及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关键信息系统安全漏洞检测与修复服务协议
- 2025年特色咖啡馆品牌加盟及市场拓展合作协议
- 枣庄学院《图学基础与计算机绘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 46031-2025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 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课件
- 2025-2030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产品线库存管理与补货预测系统
- 2025年高考(山东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 医学减重管理体系
- 咯血与呕血的护理
- 初中历史教师培训讲座
- 2025年新营运损失费赔偿协议书
- 手术部运用PDCA循环提高手术室术后设备器材定位归还率品管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