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集镇总体规划汇报PPT幻灯片课件.ppt_第1页
老集镇总体规划汇报PPT幻灯片课件.ppt_第2页
老集镇总体规划汇报PPT幻灯片课件.ppt_第3页
老集镇总体规划汇报PPT幻灯片课件.ppt_第4页
老集镇总体规划汇报PPT幻灯片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阜阳市临泉县老集镇总体规划汇报(2014-2030),第五组组长:李梦婷组员:叶雅楠、秦晗、韦慧琴、杨倩倩、王冠雅,1,汇报目录,规划总论城镇发展战略城乡统筹规划中心镇区规划规划实施,2,一、规划总论,1、老集镇概况:老集镇地处临泉县东南部,土老路、宋老路、滑老路交汇于此,S328线穿境而过。现辖17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55194亩,人均0.85亩。这里有省级一级敬老院,有世行贷款建设的水厂,有线电视覆盖全镇。清嘉庆年间,在老集设颍州二府,这里有“驿口桥”、“甜水井”、“银杏树”、“美人桩”等文化古迹。,3,一、规划总论,1.1区位分析,4,一、规划总论,1.2社会经济现状截止到2013年底,国民生产总值27652万元,同比增长15%,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总值15283万元,同比增长9%,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生产总值4985万元,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商贸、餐饮、其他行业)生产总值8584万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同比增长10%。,5,一、规划总论,1.2社会经济现状主要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5个农村特色区域,即:南刘寨村的养猪;李湖村、赫庄村的养鸡;南于楼村、顺河村的养鸭;于小寨村的南瓜生产;老集的汽车运输业。主导产业仍然以农业,特别是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基础比较薄弱。,6,一、规划总论,1.3道路交通现状328省道高速公路,7,一、规划总论,1.4中心镇区公共服务设施,卫生院,小学,中学,加油站,营业厅,银行,镇政府,8,一、规划总论,1.5小结交通便捷,便于与周边联系。依托高速下道口,积极发展与公路运输相关的仓储物流。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镇区所在地道路交通与配套设施方面较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较齐全城镇体系发展不充分,镇区用地结构不合理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9,一、规划总论,2、上轮规划分析临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城镇性质:临泉县东部副中心、商贸型城镇、现代化滨河城镇。城镇规模(1)县域城镇化水平临泉县域2015年城镇人口约33.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75%;2020年城镇人口约42.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1.5%;2030年城镇人口约59.1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6.65%。(2)老集镇镇区人口:2030年老集镇镇区人口规模为3.2万人,用地规模3平方公里。,10,一、规划总论,3、修编背景发展要求的转变上位规划修编区域发展背景转变城镇经济发展重大设施建设,11,一、规划总论,4、规划目的与原则规划目的:应对区域交通设施等建设引起的城镇发展格局的转变,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指导城镇建设,实现老集镇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规划原则1.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原则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3.要素集聚,集约发展原则4.突出中心,完善服务原则5.因势利导,分期建设原则,12,一、规划总论,5、规划期限与空间层次规划期限近期:2014-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空间层次第一层次:镇域范围老集镇行政管辖范围。老集镇所辖地域面积59.5平方公里,老集镇下辖12个行政村、175个自然村。第二层次:规划区范围第三层次:中心镇区,13,二、城镇发展战略,1、上位规划分析临泉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2030年城镇人口3.2万人市域城乡体系空间结构“一核、两轴、三极、四强、多点”中的8个一般镇之一。镇村职能结构:完善其作为镇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乡共同协调发展。,14,2、发展条件分析有利条件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在嘉庆年间便设有颍州二府,还有“驿口桥”、“甜水井”、“银杏树”、“美人桩”等文化古迹。,二、城镇发展战略,15,2、发展条件分析不利条件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体系发展不充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服务系统不健全水系众多,但未形成多层次的生态绿化系统城镇风貌特色不明显,二、城镇发展战略,16,3、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对接临泉县城,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生产、建材与物流业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依托高速下道口,积极发展与公路运输相关的仓储物流。实现镇域社会、经济和城镇空间的协调发展,二、城镇发展战略,17,4、人口与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预测(现状人口组成),人口规模预测(镇域人口规模预测),二、城镇发展战略,18,老集镇现状城镇化水平24.76%,参考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每年提高约1.52个百分点的水平,考虑规划期间开发区建设带来的人口和周边村庄纳入镇区带来的城镇人口增加的因素作用较大,推算老集镇城镇化水平2015年约为41.3%,2030年约为60%。,城镇化水平,4、人口与城镇化水平,二、城镇发展战略,19,人口规模预测(镇区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一:城镇化水平预测法p2020(近期)镇区=p2020(近期)镇域总人口37%=28000人p2030(远期)镇区=p2030(远期)镇域总人口60%=55229人方法二:综合分析法p2020(近期)镇区人口=17415(1+8+172)5=25588人p2030(远期)镇区人口=21816(1+8+172)15=55243人综合以上预测结果,确定老集镇城镇人口:p2020(近期)镇区人口=(28000+25588)226000人p2030(远期)镇区人口=(55229+55243)255000人,4、人口与城镇化水平,二、城镇发展战略,20,三、城乡统筹规划,1、镇域空间结构规划,一心:中心镇区一带:界南河景观带两轴:328省道、066县道多点:规划后的9个中心村,21,三、城乡统筹规划,2、镇村体系规划,现状,22,2、镇村体系规划,中心镇区:老集镇区行政村:12个自然村:175个,三、城乡统筹规划,23,三、城乡统筹规划,24,2、镇村体系规划,规划镇域村镇体系规模结构划分为三级:,一级:中心镇区:老集镇区二级:中心村:周庄户村、赫庄村、李湖村、顺河村、南于楼村、李大庄、东马寨村、崔庄村、南刘寨村9个三级:基层村,三、城乡统筹规划,25,3、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镇区:集中布置镇级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社会设施。中心村:布置基本的幼儿园、卫生室、小型菜场、便民超市、村民管理机构、派出所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三、城乡统筹规划,26,4、镇域交通体系规划,改造328省道镇区段(道路红线宽度40米)、拟建阜新高速构成对外交通系统。拓宽066县道(道路红线宽度36米)。镇域内拓宽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30米)和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20米),连接和规划部分支路。,三、城乡统筹规划,27,5、镇域产业布局规划,西北部中心集镇经济区:商贸、文教事业,第二产业和仓储物流产业发展区。东北部农业示范园区:专业种植、合作现代化农业化发展区。东南部现代畜牧养殖:打造特色养殖,带动区域经济的活力区。,三、城乡统筹规划,28,6、镇域空间管制规划,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三、城乡统筹规划,29,1、整体建设比较零散,土地利用率比较低2、经济基础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3、道路缺乏系统规划4、老集镇目前水系众多,绿化环境尚未形成,开放空间系统缺乏,绿化水平低。集镇的景观风貌尚未真正形成5、城镇体系发展不充分,镇域经济和服务职能仍显单薄缺乏吸引力6、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管理,沿街建筑形式单调,街道景观效果差7、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功能不合理8、居住环境还待改善,四、中心镇区规划,1、镇区现状分析,30,向东发展:村庄较多,受到省道328线和滑老河阻隔,且用地腹地较小,省道是老集镇的主要对外联系道路,车流量大导致交通堵塞问题及其附带的恶性环境问题,不利于镇区联系和环境提升。,向西发展:高速公路高架由东向西延伸建设,所以在老城区基础上向西沿西发展。,向南发展:优势条件是已有一定的现状基础,便于镇区南北展开;不足之处是南部对外交通的便利条件较差。,向北发展:现状多为农田,地势平坦;高速下道口,便利的对外交通,将带来县域产业集中,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故北部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北进南限东控西拓,四、中心镇区规划,2、镇区发展方向,31,“一心、四轴、四片区”“一心”是指基本保持原貌的老城区;“四轴”是指镇区内东西向的两条主要道路、县道和南北向的省道s328,贯穿和连接起镇区各主要区域,并围绕该发展轴线构筑起整个镇区的功能结构;“两带”依托地形现状自然地形形成的绕老城景观,南北向两条主要滨水景观带“四片区”是指镇区划分而成的四个功能片区,西部居住区,北部工业园区,南部滨水居住区,东部居住区。,四、中心镇区规划,3、空间结构规划,32,镇区用地主要由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等构成:1.居住用地约183.15平方公里,占城镇总建设用地43.69%。2.工业用地用约45.35公顷,占城镇总建设用地的11.51%。3.公共设施用地面积约为35.06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8.35%。4.绿地面积40.22公顷,占总用地9.59%。,四、中心镇区规划,4、用地布局规划,33,四、中心镇区规划,4、用地布局规划,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34,综合现状道路网基础,规划用方格网式的道路系统形成“井字形”的道路骨架镇区主要交通联系是通过“二横二纵一环”实现,四条道路将镇区的对外交通快速疏解,有效分流了镇区内的车流。主干路红线宽度为2436米次干道红线宽度为1624米支路红线宽度为12米规划在镇区南部建设一个长途客运站,主要作为镇区对外城市的客流集散中心。,四、中心镇区规划,5、道路系统,35,四、中心镇区规划,6、绿地系统规划,规划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绿化和广场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的规划手法,以港河等水系为核心,创造一个生态和谐、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城镇绿色空间。公共绿地以“点-线-面”的布局方式,规划在镇区滨水空间、主要发展轴线、外环路和内部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定的绿化景观带,面向周围田园绿化的切入形成开放式的绿色空间。,36,规划充分利用地形现状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以“两带、一环、多节点、多脉”构筑镇区整体绿色空间骨架“两带”指中心镇南北滨水景观风貌带;“一环”指中部整合后的环形水系;“多点”指区域内道路广场景观绿化节点;“多脉”指中心镇内部多条水系所形成的滨水绿化空间。,四、中心镇区规划,7、景观系统规划,37,规划公共设施用地:行政管理用地,教育机构用地,文体科技用地,医疗保健用地,商业金融用地,集贸市场等用地组成。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35.06公顷,占城镇用地的8.35%。,四、中心镇区规划,8、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8,规划近期拟在充分利用现有给水设施的前提条件下,在西区新建地下水厂2万吨/日水厂一座。中心镇区给水管网布局采用环状加支状的供水系统。支状供水干管直达各个组团,环状供水干管可保障给水水压,提高供水可靠性。,四、中心镇区规划,9、给水工程规划,39,规划镇区依据地形、地势、现有水体、原农田排涝系统将镇区划分为四个主要雨水排涝分区。采用支状管网布局分片收集雨水,结合现状河流就近排入河道。在地形标高低于防洪标高的地区合理布置排水泵站。,四、中心镇区规划,10、雨水工程规划,40,镇区污水处理厂:选在沿河下游,与中心镇区保持一定距离。污水通过各支管汇到主管,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河流。,四、中心镇区规划,11、污水工程规划,41,规划充分利用老集镇现有的供电设施,保留现有的变电站,电力管网并接老集变电站。,四、中心镇区规划,12、电力工程工程规划,42,规划保留现状电信所未来在开发的新区新建电信所。规划老镇区保留现状邮政设施,未来结合新区开发建设邮政支局,以满足居民用邮需求。,四、中心镇区规划,13、电信工程规划,43,四、中心镇区规划,14、综合防灾规划,防洪标准:规划确定整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排涝标准:规划确定整体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完善镇区消防设施,规划建设消防站一座。,44,四、中心镇区规划,15、环保环卫规划,在镇区南侧规划建设一座垃圾转运站。公厕分布间距300-500m/座,一般街道公厕分布间距不超过800m,居住用地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45,(1)规划期限:20142020(2)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