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4页/共23页)
编号:2663616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94.27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11-25
上传人:qq77****057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李**(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12
积分
- 关 键 词:
-
28
矫治
社会工作
预防
重新
犯罪
中的
作用
- 资源描述:
-
28矫治社会工作在预防重新犯罪中的作用,28,矫治,社会工作,预防,重新,犯罪,中的,作用
- 内容简介:
-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 页目 录摘要摘要.IIIABSTRACT.IV引言引言.1一、一、 相关理论的概述相关理论的概述.2(一)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2(二)重新犯罪的界定.2(三)矫治社会工作的工作理论.21.新社会防卫论.22.生理心理学社会三种维度互动理论.33.社区矫治理论.4二、二、 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6(一) “人道主义”思想.6(二)无条件的接纳.6(三)可塑性.7(四)个别化.7三、三、 矫治社会工作预防重新犯罪的作用矫治社会工作预防重新犯罪的作用.8(一)生理维度生活照顾和就业援助.81.提供监管辅导和一定的生活照顾.82.提供就业、就学信息咨询和帮助.9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I 页(二)心理维度-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101.面谈.102.诊断.103.辅导.10(三)社会维度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111.为刑释人员创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112.为刑释人员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12四、四、 对完善矫治社会工作体系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建议对完善矫治社会工作体系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建议.14(一)重视程度不高,专业偏见是影响矫治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14(二) 矫治社会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教育水平低 .14(三) 建立矫治社会工作制度和专业的矫治社会工作机构是矫治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16结论结论.1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8致谢致谢.19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II 页摘要重新犯罪是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理论难题,预防重新犯罪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维持社会稳定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预防重新犯罪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这项工作已不仅仅是专职司法人员的工作,迫切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矫治社会工作是专门针对犯罪领域的社会福利服务,矫治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更好的发挥预防重新犯罪的社会作用。本文就矫治社会工作作为新兴领域介入预防重新犯罪这一问题所能发挥的作用,从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加一阐述。针对当前我国矫治社会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重视程度低、专业偏见、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教育不高等困难和问题,尝试从建立和完善矫治社会工作制度,建立矫治社会工作机构等方面对我国完善矫治社会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关键词 矫治社会工作 预防重新犯罪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IV 页AbstractRecriming is a complicated soci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 challenge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The prevention of recriming is also an important issue during the period when our country aims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keep our society stable. The re-crime prevention is a long-term and complex project which is not only the specialty judicial officials duty but also a work needs each part of society takes part in. The correctioncorrection social work is social welfare services focusing on the crime field specially. The intervention of correction social work can be better to prevent the re-crime. This paper, which based on the correction social work can prevent recriming as a new metho.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topic from several aspects,such as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behavioral correction, information consultantion, employment training, life quality improving as well as social environment changing. Considering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correction social work in our country currently, such as receiving little attention, specialized prejudice, lack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and low level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the research attempts to build and perfect correction social work system,and aims to establish correction social work organizations. Finally,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som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 present difficulties.Key words: correction social work; recriming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 页引言 我国目前重点是研究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问题。美国刑满释放人员释放后 3年内的重新犯罪率为 46. 8 % ,法国的重新犯罪率为 50 % ,英国为 60 % ,日本为 57. 2 % ,原联邦德国为 62 %。我国司法部早在 1992 年曾对 27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82 1986 年刑满释放的 13 万余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发现有重新犯罪行为被处刑罚的占 5. 19 % ,有违法行为或轻微犯罪行为被处劳动教养的占 1. 4 % , 两项合占 6. 59 %。尽管 1997 年刑法将累犯的构成期限从 3 年延长至 5 年,但 1997 年以来重新犯罪仍呈现持续升高的走势。湖北省 1997 2000 年重新犯罪比重分别为 17. 9 %、21. 1 %、19 %、23 % ,山西省 2000 年重新犯罪率也上升到 13. 47 %。1重新犯罪问题已经是一个影响我们社会和谐发展重要的社会问题,尽管我国推出了安置帮教、家庭教育等一系列的预防重新犯罪的制度和政策,但是在某些层面上,这些制度和政策还存在着某些缺陷,例如在心理层面上,没有切实的深入刑释人员的心理,只是单纯的思想教育。矫治社会工作是专门针对罪犯或者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人员、犯罪嫌疑人、行为偏差者开展的一种专业的社会福利服务。它能很好的弥补当前我们在预防重新犯罪制度和政策上的某些缺陷,尤其是在心理、生理和家庭服务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发挥矫治社会工作在预防重新犯罪中的作用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具有可行性。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2 页一、 相关理论的概述(一)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它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外遇、社区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2准确定义矫治社会工作的涵义是矫治社会工作开展前提条件,矫治社会工作的性质应该是一种福利服务;其服务对象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工作的方法主要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在审判、监禁外遇、社区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其目的是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二)重新犯罪的界定根据我国 1997 年修订后的刑法第四章第二节第六十五条和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内容及该具有“法律标准”意义的概念之内涵,重新犯罪的标准应该表述为:刑满释放或赦免以后,在 5 年以内再犯应判处刑罚的犯罪是重新犯罪,但原犯为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或者 5 年以内再其他普通刑事犯罪而应被判处刑罚的,也是重新犯罪。这一概念在行为主体上和前后行为时间期限上对犯罪学意义上的重新犯罪概念进行严格限制及重新界定,从而与刑法学意义上的累犯、惯犯、再犯相区别,也与监狱学上的又犯罪概念相区分。34(三)矫治社会工作的工作理论1.新社会防卫论新社会防卫论是矫治社会工作为刑满释放人员(以下简称“刑释人员” )提供服务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3 页的主要工作理论,该理论是 1950 年法国犯罪学家安塞尔,在 19 世纪末的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等人倡导的以预防犯罪和保护社会为目标来改革刑事政策的社会防卫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社会防卫论,它为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矫治社会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新社会防卫论的基本思想主要有如下几点: (1)同罪犯作斗争不是为了对个人的惩罚,根本的目的在于保护社会和社会成员; (2)通过个人和社会隔离的方法,或者采用对罪犯合适的矫正与教育措施,把犯者转变成守法的公民; (3)刑法的“人道化”应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内容要以恢复犯罪者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为前提; (4)刑事政策的着眼点是对犯罪的个人预防,而不是犯罪的一般预防; (5)刑事司法体系应该是一个注重罪犯品格研究的人道化的过程。252.生理心理学社会三种维度互动理论 评估人类行为有三个维度,即生理的、心理学的和社会的维度,这些维度构成了一个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系统,社会工作者需要把人类发展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视角中的知识和理论加以综合。没有单独的理论或者方法能够说明影响社会功能的所有力量。如图 1.1 图 1.1: 生理-心理学-社会维度互动图所谓生理维度是考察一个人的生理成长和发展,该系统的功能指的是生理组成部分之间的能量平衡交换6。这一维度的任何改变都将引起系统外和系统内其他维度的相应变化。因此,这一维度也会考虑影响个人行为的生理危险。具体到刑释人员来说,由于过去犯罪经历造成的社会标签,导致刑释人员就学、就业十分困难,他们的基本社会心理生理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4 页生存得不到保障,尤其是一些无家可归的刑释人员,他们基本的生存都无法满足。他们需要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能够有人照顾,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所谓心理学维度指的是对个人精神生活过程的组织产生影响的系统。该维度涉及多种功能,它们帮助人获得需求满足感6。这些心理功能涉及信息处理和认知发展系统、交流、态度和情感、规则与社会认知以及心理危险。对刑释人员来说,心理上影响最大的就是过去犯罪留下的阴影,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渴望得到尊重。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他们也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重新成为社会的一员。所谓社会维度指的是社会关系系统,在其中人们单独的或在一个群体之中与他人进行互动6。该维度包含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家庭对刑释人员来说无非是最好的归宿,家庭关系的好坏对刑释人员是否犯罪可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好刑释人员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切实尊重和理解刑释人员,使刑释人员有一个温暖舒适和谐的家庭关系,是预防重新犯罪的重要措施和方法。3.社区矫治理论除了家庭关系,在社会维度层面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社会歧视,由于受“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犯过罪的人都有一种偏见和误解,消除这些对刑释人员的社会歧视是社区矫治所要做的重要问题之一。社区是刑释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场所,社区对他们的接纳和支持,居委会、街道办提供的帮助是使他们改邪归正非常重要的社会资资源。社区矫治工作理论就是社区矫正是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专门机关和社区等各方面力量,着力对社区范围内的假释、监(所)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等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的再社会化手段,有效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从而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标7。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治政策实质是司法矫治,2003 年 7 月 14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司发 2003 12 号) 作为一项司法制度改革的政策正式发布。从 2004 年 5 月 1 日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六个省市作为这项政策的试点地区,正式推开以释囚为政策对象的“社区矫正”活动。5 类犯罪人可以作为释囚接受社区矫正:被判处假释者、剥夺政治权利者,被裁定监外执行者、管制者和缓刑者。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5 页2003 年 3 月,司法部部长张福森对社区矫正做出如下界定:“我们所讲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或裁定规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8 该定义成为社区矫正政策实施过程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官方依据,在各种文件、文献和研究报告中被广泛引用。该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社区矫正模式,尽管各地有不同总结,但基本属于同一种模式,即由各地司法局负责执行,抽调各地有经验的监狱警员长驻基层司法所负责刑释人员管理,司法所配合并调动社区居民委员会治安保卫主任和民事调解员日常联络刑释人员。8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6 页二、 矫治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社会工作的不同领域中,这些价值轮流都是社会工作者思想和行为的指引和规范。在矫治社会工作领域中,范明林在他的社会工作实务中提出了人道主义思想;王思斌教授在社会工作概论和史柏年主编的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中分别介绍了接纳、可塑性、和个别化的基本的价值理念,本文认为,矫治社会工作的理念应该是上述理念的综合,具体内容如下:(一) “人道主义”思想范明林指出:“人道主义思想是整个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社会工作基本假设:尊重他人、人是独特个体以及人有改进能力等,其核心内容就来自于人道主义价值观念。矫治社会工作的哲理基础,与积极性的人道主义思想及价值观具有密切的联系”5。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主要包括: 1.承认每一个人生而平等且都享有与他人同样的生存权利; 2.承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物的、心理的与社会的有机体; 3.承认人类生而自由; 4.认为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个人与他人与社会是互相依赖的。因此,个人和社会彼此都有责任维护双方的发展。社会应该帮助个人排除其在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5.认为人类需要不断努力,设法改进,重建社会,预防社会病态和罪恶的发生; 6.人人均有尊严且应该得到尊重; 7.人人都有追求自由平等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这样的思想运用于罪犯的矫治上,就是相信人有潜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给予机会才能充分发挥。人的可塑性和尊贵正在于此,因此,纵然偶一失足犯法,也绝不该受轻视或唾弃;反之,应该保障其个人权利,给予机会自新。(二)无条件的接纳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7 页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信念就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而这些价值和尊严带给每一人不可剥夺的社会权利。因此社会工作者对受助者的态度应的接纳而非批判。这一价值理念在矫治社会工作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他还指出:“矫治社会工作的受助对象是一些曾对社会和他人造成过伤害的人,他们的行为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是应当受到惩罚和谴责的,但是进入社会工作领域,他们同样是受助者。不管以前他们的行为多么严重的损害了他人和社会,现在他们只有一个需要给予矫治治疗的个体,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受助者本身连同他过去的犯罪事实接受下来,然后才能客观的、体谅的心态,在平等的、安全的气氛中与受助者深入讨论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 ”2(三)可塑性史柏年认为:“社会工作相信每一人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改变的,也即相信人具有可塑性。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社会工作这才相信可以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受助对象改变其与社会生活不相事业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实现恢复其社会功能、重新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的目标” 。这一理念在矫治社会工作领域也十分重要。他同时指出:“矫治社会工作的受助对象是一些曾对社会和他人造成过伤害的犯罪者,其中有些还是屡犯和惯犯,因此社会上有许多人用“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三岁看到老”等观念来看待犯罪者。但是社会工作者看来,犯罪者首先是一个人,具有一般人所共有的可塑性” 。9(四)个别化史柏年认为:“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质和生活经验。此外,每个人在环境、信仰、个性、天赋、动机、价值观、情绪和行为模式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异。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把每一个受助者都当作不同特质和需求的“个人” 、而不是当作一种“类别”来对待, 个别化原则在矫治社会工作领域也十分重要” 。因此他指出:“每一个接受矫治的犯罪人,因为其家庭背景、所处环境、个性特质及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各不相同,接受矫治的生理;、心理等基础条件也各不相同。矫治社会工作者要能敏感地觉察自己对服务对象的偏见,倾听和观察服务对象的一言一行,以真正进入其内心世界,了解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处境,并运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来协助每一个矫治对象解决其问题、满足其需求,以重建和提升其社会适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8 页应能力” 。9三、 矫治社会工作预防重新犯罪的作用矫治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治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贯穿于对犯罪进行司法矫治的各个方面以及整个过程。其中在预防重新犯罪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矫治社会工作预防重新犯罪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理维度生活照顾和就业援助案例 1:1小 B 是一个孤儿,几年前因为参与某贩毒集团的活动而或刑,释放出狱后一直为生计而到处奔波,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前不久,迫于生存的需要,入室盗窃被抓。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和援助是预防重新犯罪十分重要的手段,也是矫治社会工作所必须采取的方式,当然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应从就业、自身权益维护等方面帮助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监管辅导和一定的生活照顾“对暂时不被家庭接纳或无家可归的刑释人员提供住宿场所并予以监管和辅导服务。” 2宋林飞(2002)在他所提出的三种保护模式中认为,为无家可归的刑释人员暂时安排住宿和将其收容于特定场所,对其进行知识传授,品行教导、训练,就业技能培训等是对刑释人员收容保护或者是直接保护。10我国学者明确指出提供监管辅导和一定的生活照顾主要针对的可归和暂时不能被家庭接纳的刑释人员。在刑释人员中,无家可归的人员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有一部分是老年人,他们已经丧失了自某生路的能力,对他们来说监狱是最好的生活场所,在监狱中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衰老而没有饭吃。相反一旦走出监狱,他们的基本生活1 案例来源:丁金城. 重新犯罪问题研究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01).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9 页就会面临困境,他们最好的出路就是重新犯罪,重新进监狱。对另外一部分有生活能力的无家可归的刑释人员来说,他们面临的是社会能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有多少和自己能否走出犯罪所带来的阴影,社会歧视效应是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重要原因,如何面对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如何为社会所容纳是刑释人员就业所面对的非常困难、非常现实的问题,往往因为这个问题的处理不好,使本来不想犯罪的刑释人员迫于生活的需要不得不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矫治社会工作提供住宿场所并予以监管和辅导服务,对其进行知识传授,品行教导、训练,就业技能培训等作用,对刑释人员中的无家可归的老年人提供特定的收容场所;对有无家可归的工作能力刑释人员进行知识传授,品行教导、训练心理咨询辅导、就业技能培训等,使他们能够走出犯罪的阴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歧视效应带来的不良后果,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不在有犯罪的倾向和意识。同时在生活困难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援。2.提供就业、就学信息咨询和帮助无论是法学学者还是社会工作学者都认为是无法就业是影响重新犯罪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解决刑释人员的就业问题是预防重新犯罪工作最关键的因素。王思斌认为:“为刑释人员提供就业、就学辅导以及相应的工作或学习技能培训并寻找资源帮助解决服务对象在就业、就学方面的困难。 ”2是矫治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社会工作者在为刑释人员提供就业服务上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仅仅是为刑释人员找到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胜任工作,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具体工作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提供及时的就业、就学信息。社会工作者应时刻了解当前的就业和就学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传达个每一个服务对象,使他们能够及时的、清楚的获悉当前的就业、就学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这些信息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机遇和道路。其次,充分利用安置帮教制度,提供就业培训等相关的就业援助。马玲在全国司法会议上指出:“刑释、帮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我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 。11安置帮教制度是我国预防重新犯罪比较完善、具有创造性的制度,也是我国当前预防重新犯罪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一社会资源,鼓励服务对象参与到其中去,参与其中的就业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0 页培训、就业安置、监管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也可以成为其中的工作人员,更直接的参加服务对象的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就业援助,在他们就业遇到困难时,可以更及时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疏通就业道路。再次,鼓励有条件的服务对象自主创业。当前我国对自主创业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社会工作者在熟悉这些优惠政策的时候,可以鼓励有条件的服务对象进行自主创业,自谋生路。社会工作者要尽可能全面掌握当前创业状况和行业状况,为服务对象尽可能多的提供当前的创业信息和资源,及时了解国家对自主创业的政策,以保证服务对象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尽可能的顺利,能够体验到自主创业成功带来的喜悦,使服务对象详细自己嫩够为社会所接受,为社会做贡献。最后,提供一定的法律援助,保证服务对象的个人权益。社会工作者必须帮助服务对象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应该和其他普通公民完全一样(除特殊人员因法律规定不享有某些权利)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因为服刑就低人一等。因此,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帮助服务对象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其次就是在必要的时候提供一定的法律援助,主要是指服务对象的政治、人身、经济权利在受到侵害时,服务对象需要法律的支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工作者就应该为服务对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二)心理维度-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本文认为心理矫治也是预防重新犯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为在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调动原犯罪者自身的潜能以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犯罪者向积极的方向转变,以达到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目的。通过面谈、诊断、辅导等步骤对刑释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51.面谈即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当面晤谈,一方面从人、问题和环境三个方面了解和把握受助者的情况、问题成因以及发展轨迹;另一方面也让受助者有一个渲泄情绪的机会,从而促使其更加冷静地面对现实。封闭式服刑生活“极易使一些罪犯感受和认同监狱亚文化,使他们与社会更加疏远”11。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和刑释人员面谈时,要首先了解他们以前犯罪的原因和自己对以前犯罪的认识,给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了解他们当前是社会关系和家庭状况,会不会对他的积极改造造成不良影响等等。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1 页2.诊断即社会工作者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帮助服务对象分析犯罪的成因并制定矫治方案。矫治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象基本情况以后,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心理辅导方案,使自己能够更好的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服务。3.辅导即社会工作者根据矫治方案并运用有关社会工作辅导模式,帮助服务对象纠正偏差的价值理念,矫正错误的行为方式,以及学习符合社会规范的生活模式和学习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工作者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以前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不正确的,要摒弃这种想法,也就是他们的不良思想。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社会信息,使他们了解当前的社会状况和社会发展趋势,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社会好的方面和好的发展趋势,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不对的,指引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重新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三)社会维度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刑释人员出狱后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家人和社区成员,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创造一个重新走向社会的良好的环境,是刑释人员面临的最直接的社会关系,也是导致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重要因素。矫治社会工作在这方面发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和个人与社区成员的关系,具体内容如下:1.为刑释人员创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案例 2:116 岁的小陈刑满释放,他在看守所门口苦苦等候:他和父亲有个约定,父亲会前来接他回家。可是,小陈最后没有见到父亲,失望愤怒之余,很快地又开始实施入室盗窃。近日,小陈被普陀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 2006 年 4 月,年满 16 岁的小陈从江苏老家来沪打工,在普陀区一建筑工地工作,不久,他在半个月内连续 3 次实施入室盗窃、3 次潜入某学校教师宿舍实施盗窃,后鉴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政策和自首情节被判拘役五个月。 10 月 28 日,刚刑满释放的小陈竟然毫无悔改之意,又在此后的短短 10 天内将罪恶之手伸向多个新建居民小区的住户,实施疯狂入室盗窃近十起,致1 案例来源:/b/9274254.html?from=related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2 页十多名被害人共计损失 6000 余元。 原来,在小陈被判拘役时与父亲有个约定,待其刑满释放时,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然而在小陈出狱当日却未见父亲身影,失望且固执的小陈就此认为,父亲和家庭都放弃了他,之后既不归家也不与亲人联系,开始自暴自弃,很快地再次陷入犯罪的深渊。家庭关系是导致重新犯罪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社会工作学者李迎生认为:“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经过较长时间的监禁和隔离后,刑释人员长期与社会和家庭隔离,过着监禁的生活,因此出狱后,刑释人员个人也会面临巨大的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或者家庭工作等方法,为刑释人员提供各种服务等。 ”13 刑释人员回归家庭后,家庭成员应当充分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们,用炽热的亲情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等良好的心里特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重和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尊重才有信任,只有理解受教育者才能主动接受教育,进而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作好刑释人员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切实尊重和理解刑释人员,使刑释人员有一个温暖舒适和谐的家庭关系。14家庭矫治社会工作中主要是提供物质性的服务,协助家庭生活有序运转。针对刑释人员紧张的家庭关系,社会工作者要提供必要的心理和法律援助,增强家庭的应变能力。同时对家庭成员开展教育,确保刑释人员能够有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是预防重新犯罪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者要综合运用各种工作方法来完善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的开展,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2.为刑释人员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案例 3:1小 C 是某社区一名普通成员,2003 年小 C 与邻居发生纠纷,争执斗殴中,他持刀将对方砍伤,2004 年 5 月,区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他拘役 6 个月,缓刑 6 个月。6月份他被列入社区矫治对象。从他第一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一直到他顺利完成矫治项目,社区民警、司法干部、居委会都非常友善的对待他,关心他。从来没有把他当成一个砍人的对象看待,使他感到非常的温暖,心里上的压力逐渐消失,6 个月后顺利1 案例来源:北京,第一法律网 01lawcom Copyright2006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3 页完成了社区矫治项目,成为第一例解除矫治的社区矫治对象。当别人问起他时,他的第一句话是“社区矫治给了我重生” 。社区工作介入社区矫治领域,主要是为刑释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史柏年认为“社区工作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在参与过程中,让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以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民主及和谐的社会” 。9本文认为具体到矫治服务对象来说,社会工作者应该鼓励服务对象积极的参与社区各项建设和各类活动,培养他们的对社区的归属感,改变社区其他成员对服务对象的偏见和误解,正如上述案例中的小 C 一样,感受到社区带来的温暖,使他们放弃重新犯罪的念头。社区矫治工作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9(1)综合治理,改善矫治对象的生活环境矫治对象过去之所以犯罪,除了自身的原因外,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些因素如贫穷、失业、居所肮脏、社会风气低下等。在这样的社区居住生活,矫治对象迫于生活压力或难以抵制周围诱惑而重新犯罪的可能性极大。要实现社区矫治的目标,社会工作者除了对矫治对象个人的直接介入外,还必须配合相关部门整合社区资源进行综合治理,改善矫治对象的生活环境。(2)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成员接纳、尊重矫治对象的意识和习惯社区矫治的功能发挥要靠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以行动形成有利于罪犯改过自新的社会氛围。但是,矫治对象过去的行为造成对社会和他人的伤害,社区成员对矫治对象还有戒备、恐惧、防范、排斥等情绪以及行为,这是正常反映。但是这些反应对于矫治对象而言,却是融入社区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的障碍。社区矫治工作者首先要通过社区教育,改变社区成员对矫治对象的偏见,培育社区成员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案例中社区居委会成员和民警通过细致的工作,使矫治对象在劳动中感受到居民的友善和关心,这对矫治对象放下心中的包袱,顺利回归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正面作用。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4 页四、 对完善矫治社会工作体系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建议从目前的情况分析,矫治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还只是在理论层面或者是在局部小范围开展的针对特定人群的社区矫治服务,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矫治社会工作服务。在全国甚至是全省范围内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矫治社会工作体系,可以说矫治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地区还是一个新兴的,十分具有潜力的领域,为了更好的发挥矫治社会工作在预防重新犯罪中的作用,本文对完善矫治社会工作体系的影响因素全面分析,提出了完善矫治社会工作体系的重要途径。(一)重视程度不高,专业偏见是影响矫治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地区目前来说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虽然我国早在 20 世纪 80年代就在某些高校开展了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教育,但是并没有提供配套的实习制度,即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实务方面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大陆地区还没有开展针对性的,比较完善的实践活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的成立以及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认证表明了我国已经慢慢开始重视社会工作,这对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社会工作仍然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仍然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社会工作的了解还有待提高,还存在着某些偏见,认为社会工作者是政府组织人员到基层或者社区进行工作的人员。社会工作还没有达到职业化的程度。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普遍认为犯罪和预防重新犯罪应该是法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5 页律人士或者法律专业的人去研究的问题,忽视甚至不知道矫治社会工作是专门针对犯罪的社会工作实务部分。面对这些困难和偏见,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和社会工作者如何利用当前我国逐渐重视社会工作的有利时机,宣传社会工作,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消除对社会工作的偏见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社会工作被重视了,矫治社会工作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预防重新犯罪的作用。(二) 矫治社会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教育水平低现代矫治社会必须运用社会工作、心理测试、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等多种方法和技巧,涉及现代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犯罪心理学、社会工作和法律等多种专业。矫治社会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培养矫治社会工作人员的机构,高等院校在这一方面做的是不是十分的到位,以某高校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前三年所学科目为例,如表 4.1:表一 4.1:某高校本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前三年所学科目1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社会学概论应用文写作社会保障概论普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社区工作法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SPSS 社会统计与分析行政法中国近代史青年社会工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基础人口社会学民法总论英语老年社会工作管理学概论体育社会福利思想史数学概论社会心理学劳动社会学思想品德政治学原理国外社会学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心理咨询和矫治大学语文社会保险学社会政策与法规大学英语 1小组工作城市社会学1 本表格系 20042007 学年贵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所学科目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6 页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社会思想史计算机文化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组织社会学大学英语 2邓小平理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体育 1英语个案工作体育 2体育军事理论伦理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根据相关资料,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没有专门的实习基地,有的只是在一些中学,服务站或者是乡镇去做一些社会调查,或者是跟着法律专业的学生一起到司法机构实习。从该高校的课程设计上来看,矫治社会工作只是在社会工作概论这门课程中有所涉及,并没有当作重点内容来讲。而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几乎一半的课程是在学法律知识,在实习中又将部分学生安排跟法律专业的学生一起实习,假设该高校有意培养司法社工,却没有矫治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学习和几乎空白的社会实践,这根本不可能培养出专业的矫治社会工作人才。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矫治社会工作人才的匮乏,其主要原因是还是我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的不合理,对社会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深。目前,我国大陆社会工作教育以综合教育为主,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大都是通才。什么都知道点,但是什么都不精,这样的培养方式不可能培养出专业的矫治社会工作人才。另外,我国当前社会工作教育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阶段,很多学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都选择的其他专业,致使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相对落后,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在政策上支持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同时,改善我国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加快矫治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培养。(三) 建立矫治社会工作制度和专业的矫治社会工作机构是矫治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矫治社会工作的开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尤其要符合我国的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必须出台一部关于矫治社会工作制度的法律政策,包括:对于专业的矫治社会工作机构和人员的具备什么法律地位,矫治社会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专业矫治社会工作以何种方式介入矫治工作,矫治社会工作的职责等等问题。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7 页矫治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专业化的机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美国的“观护及假释协会” 、英国的“国家观护人协会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