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植物实习总结_第1页
广州植物实习总结_第2页
广州植物实习总结_第3页
广州植物实习总结_第4页
广州植物实习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2 广州植物实习总结 华南植物园见习报告 见习时间: 2016 年 12 月 19 日 见习地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见习课程:环境生态学 指导老师:邓老师 为了加强了我们对环境生态学这门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提高我们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老师组织了我们参观了华南植物 园的温室群景观。通过对华南植物园温室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极地 /高山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的参观实习,重点是关注上述各生态系统的生境特点、群落特征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和生物与环境污染的修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是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 1929 年。 1954 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后为华南植物研究所,XX 年 10 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2 / 32 植物园游览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天源路 1190 号占地面积 300 公顷,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 物园。引种热带亚热带植物 6000 种,拥有世界一流的木兰科、姜科植物专类园,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广州市“ 十佳旅游景点 ” ,被誉为永不落幕的 “ 万国奇树博览会 ” ,有 “ 中国南方绿宝石 ” 之称。 华南植物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由 3 部分组成:一是保育和展示区,占地 4237 亩,建有木兰园、棕榈园、姜园、兰园等 30余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 1 万多种;二是科研和生活区,占地 552 亩,拥有馆藏标本 100 万份的植物标本馆,还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气象色谱仪、光合作用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的科研实验大楼,以及专业书刊 近 20 万本的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等支撑系统;三是建于1956 年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 17325 亩,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和中科院目前唯一的自然保护区,就地保育植物 2400 多种。 华南植物园的世界植物温室群景区是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广州市共建华南 植物园工程的重点大科学项目,于 XX 年底动工兴建,为世界罕见的大型异型钢结构建筑。景区总占地面积 75000 平方3 / 32 米,总建筑面积 10840 平方米,建筑最高高度米。其中热带雨林温室 7607 平方米,亚热带 -南极北极室 1200 平方米,奇花异果温室 1558 平方米,沙漠植物温室 777 平方米,植物水族馆 1500 平方米,共收集植物种类约 5000 种。温室集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旅游于一体,具有优美的园林外貌、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 蕴,向公众展示了全球植物生态类型,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和最富特色的园林景观,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型的植物景观温室群。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奇异植物室,这里有很多的奇异的植物,其实这些植物之所以奇怪,是为了适应所处的环境。如:含羞草。含羞草的在叶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器官叫 “ 叶枕 ” ,叶枕内生有许多薄壁细胞,这种细胞对外界刺激很敏感。一旦叶子被触动,刺激就立即传到叶枕,这时薄壁细胞内的细胞液开始向细胞间隙流动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枕下部细胞间的压力降低,从而出现叶片闭合、叶柄下垂的现象。经过1-2 分钟细胞液又逐渐流回叶 枕,于是叶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含羞草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因为,含羞草原产于热带地区,那里多狂风暴雨,当暴风吹动小叶时,它立即把叶片闭合起来,保护叶片免受暴风雨的摧残,因而逐渐形成了这一生理现象。 4 / 32 接着我们到了热带雨林系统。热带雨林系统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纬度 20 范围内,这些地区年平均温度约 23-28 ,年降水量一般超过 2000 毫米;终年高温多雨,土壤多砖红壤。丰富的热量和季节分配均匀而又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条件。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年降水量超过 2000mm,且分配均匀,无明显旱季。中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河口和西双版纳地区。此外,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也有热带雨林的分布,这是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的最北边界。其特点主要有: 种类组成特别丰富; 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 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 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 茎花现象很常见; 寄生植 物很普遍; 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 动物种类极其丰富等。 为了适应热带雨林的生活环境,生物常常会根据周围环境改变自己,使自己 能够更适应环境,更好的存活,一下便是几个例子。 1.植物的绞杀现象 绞杀植物大多是榕树,这些绞杀植物的种子多通过鸟类的粪便 5 / 32 或者被风刮到棕榈树、铁杉树等易于榕树生长的树干上,等到发芽后,其根就植入被绞杀植物的底 部。绞杀植物缠绕棕榈树、铁杉树 (转载于 : 海 达 范 文网 :广州植物实习总结 ) 等茎干上,与被绞杀植物争夺养料 和水份,绞杀者慢慢成长为既附生 又自主的热带植物。若干年以后,绞杀植物的根牢牢隔断了棕榈树、铁杉树的水份供给,被绞杀植物就会因营养和水份不足而逐渐死去。 热带森林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非常适合热带植物的生长。植物群落中植物种类繁多,种间密度很大,故每种植物的生活空间缩小了,接受阳光的机会也相应减少。植物之间为了生存进行着一场争夺阳光和土壤养分的激烈竞争。在自然竞争中,那些具有生长优势的植物物种,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养料,从而在竞争中保存下来;那些处于劣势的植物,终究被淘汰 2.植物的板根现象 板根是指树干与沿地面走向的侧根之6 / 32 间构成一个至数个 扁平的三角形的平板状结 构,类似火箭的尾翼。板根实际上是由近地 面的粗大侧根发育而来,是热带雨林植物支 柱根的一种形式。 板根是高大乔木的一种特殊适应,板根 的存在增加了植物的支持能力,可以解决高 大乔木头重脚轻站不稳的问题。有板根的植 物称为板根植物,四数木、高山榕等是比较 常见的板根植物,望天树也具有板根。有的板根,如四数木的板根可达 2-3 米高。 3.植物的附生现象 附生植物是热带雨林中一个奇特美丽的景观。许多不同的树干和藤萝上挂满了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的小型植物,花季时一株树上繁花似锦、五彩缤纷,犹如一个空 7 / 32 中花园。 由于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优越,物种繁多, 各种植物对生存空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很多小型植物为了获得足够的光线不得不向空间扩展。热带雨林内环境越潮湿,附生 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沙漠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 带极端干燥少雨的地区,在北半球形成一条明显的荒漠地带。我国的荒漠分布于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南半球的智利、澳大利亚和南非也有分布。荒漠地区为极端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大都在 250 毫米以下,降水变率很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许多倍。温度变化剧烈,尤以日温差最大。并多有风沙与尘暴出现。土壤中营养物质比较贫乏。严酷的自然条件限制了许多植物的生存,只有为数不多的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和灌木或肉质的仙人掌类植物稀疏地分布。所以群落 的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覆盖度低,有些地面完全裸露。由于食物资源比较单调和贫乏,动物的种类不多,数量也 8 / 32 少。常见的有昆虫、蜥蜴、啮齿类和某些鸟类。许多动物具有高度适应干旱环境的特征,如夏眠、夜间活动、长期不饮水、不具汗腺和排放高浓度的尿液等。如生石花,原产地非洲南部及西南非的干旱地区的岩床裂隙或砾石土中。在干旱季节植株萎缩并埋覆于砾石沙土之中或仅露出植株顶面,光线仅从 透光的顶面进入体内。当雨季来临,又快速恢复原来的株型并长大。这也是生物为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最后,我们参观了极地 /高山生态系统,即冻原生态系统又称苔原生态系统。 是由极地平原和高山苔原的生物群 落与其生存环境所组合成的综合体。根据分布区域的不同 ,又分为极地生态系统和高山生态系统。主要特征 是低温、生物种类贫乏、生长期短、降水量少。全球苔原面积约 800 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总面积的。苔原的生态环境甚为恶劣。气候特点是寒冷,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年降水量不多,但降水次数多,水分 蒸发弱,故空气湿度大。苔原土壤在一定深度下都有永冻层,且分布广。苔原植物具有一系列的抗寒和抗干旱生理学特性,许多植物在严寒巾营养器官不受损伤,有的植物在雪下生长。苔原植物通9 / 32 常是多年生植物。苔原动物种类较少 ,主要是大型食草动物 ,在生理上具有抗寒特点。 通过以上的参观,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的魅力,叹为观止。环境跟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为了生存,适应环境而改变自己,或是影响环境而活得更好。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复杂,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形成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它们分布在生物圈各子系统中,确保着生物圈整体的有 机联系和稳定。生物群落的生态学意义在于它并不是物种的简单相加和集合,它具有生物个体和种群层次所无法包括的特征和动态规律,是一个新质的复合体。 生物对环境如此重要,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环境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很多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等,因此,环境修复迫在眉睫。生态修复实质上就是在人为的干预下,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恢复、重建或改建受损生态系统。而由于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背景,如不同的气候条件、地貌和水文条件等,这种地域的差异性正是不同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另外,不同类 型生态系统受到人为干扰的形式及强度也不一样,因此,在修复生态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地域的环境本底和演变历史,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受损状况。 从华南植物园参观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其用到的生态修复的功能,如生物的可以互利共生,循环利用功能,使结构与功能协调,还可以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环境,促进人与10 / 32 自然和谐相处。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生活环境中生物的重要性,维护好生物圈的正常功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是我们生态学研究的根本目的。作为一名环境的学生,我们应该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改善环境尽自 己的一份力量。 园林植物实习总结 星若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短短五天的园林植物实习就这样结束了 ?似乎有点意犹未尽 ? 正如周院长总结的那样:此次实习安排紧凑、内容丰富、侧重点分明。从园林植物种类、苗木生长与栽培、园林设计等方面,使我们逐渐认识到了园林专业而广泛的知识。 一 园林植物 乱花渐欲迷人眼 11 / 32 初日,游省植物园,一下车就见到了 那 “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 ” 的紫藤。在专家的介绍之下,我狭隘的见识也骤然增长了不少: 1.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史湘云醉眠芍药茵,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 2.勋章菊: Gazania rigens,菊科,勋章菊属,多年生草本,花单头,单生,育长花梗。种子繁殖。性喜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白天在阳光下开放,晚上闭合 。具根茎,叶丛生,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扁线形,全缘或有浅羽裂,叶背密被白绵毛。花径 7-8cm,舌状花白、黄、橙红色,有光泽,花期 4-5 月。 3.乌桕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高可达 15 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枝广展,具皮孔,叶互生。应用于园林中,集观形、观色叶、观果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4.马甲子 拉丁名: Paliurus ramosissimus 鼠李科 ,属 名:马甲子属,别 名:马甲刺、铁篱笆、鸟不站刺 灌木,高达 6m。小枝褐色,被短柔毛。叶互生; 12 / 32 5.再力花,多年生挺水草本。叶卵状披针形,浅灰蓝色,边缘紫色,长 50cm,宽 25cm。复总状花序,花小,紫堇色。全株附有白粉。 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泛泛渔舟,闲闲鸥鸟,曲曲柳月,濯濯清波,遥遥荷风,幽幽山峦 ?沉浸在园林植物中的感觉就像世外桃源般美妙。 物以稀为贵 奇货可居,想来用在园林树木中也是极好的。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价值,比如园林树木。经 过专业修建的树木就像化了妆的女孩一样,顿时惊艳了世界。 樟树 普通的樟树,常绿乔木。叶互生,卵形,上面光亮,下面稍灰白色,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初夏开花,花小,黄绿色,圆锥花序。核果小球形,紫黑色,基部有杯状果托。咋看,不咋地。 但是我在益阳绿源基地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樟树,经过包装后的樟树竟然让我觉得有棕榈等热带植物那种高贵的气息,看来不仅是人,树也要靠衣装啊 ? 13 / 32 红豆杉 植物中的国宝,又名紫杉,赤柏松,为常绿乔木,种植下的树可以高达 14 米。红豆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 250 万年的历史。 银杏,落叶乔木, 4 月开花, 10 月成熟,种子为橙黄色的 核果状,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 古老的孑遗植物。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 “ 活化石 ” ,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 “ 宝 ” 。 二 园林设计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在长沙,我们去看了一所正在施工的公园。我明白园林规划设计是个由浅入深不断完善的过程,园林规划设计者在接到任务后,应该首先充分了解园林规划设计委托方的具体要求,然后善于进行基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对整个基地及环境状况进行综合概括分析,提出合理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案构思和设想,最终完成园林规划设计。 14 / 32 施工图阶段是将设计与施工连接起来的环节,根据所设计的方案,结合各工种的要求分别制出具体、准确地指导施工的各种图纸,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项设计内容的尺寸、位置、外形、材料、种类、数量、色彩以及构造和结构,完成施工平面图、地形设计图、种植平面图、园林建筑施工图等。 逛了锦源广场跟湖湘公园后,我发现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规划设计的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的因素,他们往往会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 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在堆成 “ 坟堆 ” 强硬的使园路 “ 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 。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设计都不会完美无缺,不可能面面俱到,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比 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还有就是园林规划设计中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15 / 32 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我最喜欢的是古典的园林设计。喜欢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味,水要是眼波横,山要是眉峰聚的姿态,树色连云万叶开的浓荫,陌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的优雅 ? 三 园林植物配置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景与人同 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16 / 32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进 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游植物园就感觉植物配置特别令人看着舒服,无论是对植,丛植,亦或是列值孤植都各有特色,而锦源广场相比而言就显得比较逊色一些。主要表现它首先植物种类单一,其次姿态大同小异,整体感觉很僵硬 ? 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记载中对园林植物题材的认识比较深刻,能得乎性情,从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深入到植物的内在性格,加以 “ 拟人化 ” ,因而有 “ 梅花清标韵高,17 / 32 竹子 节格刚直,兰花幽谷品逸,菊花操介清逸 ” 之说,喻为 “ 四君子 ” 。或将松、竹、梅配置在一起,称为 “ 岁寒三友 ” 。或以牡丹比喻富贵,紫薇比喻和睦等。往往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表现形态,赋予一种人格化的比拟。 师法自然,模拟大自然植物景观入园。即使是在面积很小的园林中,也模拟 “ 三五成林 ” ,创造 “ 咫尺山林 ” 的意境。甚至按照陶渊 明桃花源记的描述,在园林中创造 “ 武陵春色 ” ;或者把田园风光搬进园林,设置 “ 稻香村 ” 等。 喜好集中种植某一种具有特色,或为群众所喜爱的植物,成为专类花园。如西汉上林苑中的扶荔宫,宋代洛阳的牡丹园,明清时代园林中的枇杷园、竹园、梨香院、芭蕉坞等。 植物同园林其他要素紧密结合配置, 无论山石、水体、园路和建筑物,都以植物衬托,甚至以植物命名,如万松岭、樱桃沟、桃花溪、海棠坞、梅影坡、芙蓉石等,加强了景点的植物气氛。以植物命名的建筑物如藕香榭、玉兰堂、万菊亭、十八曼陀罗馆等,建筑物是固定不变的,而植物是随季节、年代变化的,这就加强了园林景物中静与动的对比。 18 / 32 中国古代园林以景取胜,而景名中以植物命名者甚多。如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桐剪秋风、梧竹幽居、罗岗香雪等,极其普遍,充分反 映出中国古代 “ 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 ” 的特色。 在漫长的园林建设史中,形成了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程式,如栽梅绕屋、堤弯宜柳、槐荫当庭、移竹当窗、悬葛垂萝等,都反映出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特有风格。 四天简短的园林实习,让我大体了解了园林这个专业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欣赏的过程。谈不上有多深入,有多 彻底,但却是真真的感受到了我未来要从事的工作的特性。我不优秀,但我想要很努力很努力地,把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华南植物园之实习报告 11 生科一 一、华南植物园概况: 19 / 32 华南植物园在广州市北郊约八公里处,总面积四千五百亩,汇集了三千二百余种植物,是中国科学院四大植物园之一,被誉为 “ 热带亚热带植物博物馆 ” 。华南植物园建于年,主要从事热带、亚热带植物的收集、引种工作和进行驯化、繁殖等科学研究,与 六时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种子交换关系,引种国内外植物约四千余种。 该植物园种有许多稀有树木和植物。比如有一种水生植物王莲,其叶如盘,能承受一个三时公斤的小孩。还有一种被誉为 “ 活化石 ” 的树,名银杏。它生长在三亿五千万年以前,当地球经历第四冰期时,这种树如同其他草木一样,在满天冰雪中绝迹了。以后人们就只能在化石中找到它。而今天,又在中国发现,故称 “ 活化石 ” 。 植物园里还可以看到许多奇花异卉,仅兰花就有二百多个品种,中草药有七百余种。该植物园按植物种类、生态习性和用途布局分为十一个展览区:棕榈植物区、孑遗植物区、经 济植物区、防污绿化植物区、竹类植物区、园林树木区、荫生植物区、裸子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热带植物区以及萌生林自然保护区。此外,还有兰苑、盆景、水生植物等等。 二、华南植物园内所观察的五十种植物: 20 / 32 以下为在惠州市东江树木科技示范园所观察的二十种植物: 三、实习体会: 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去华南植物园的旅途,并在两天后我们又去参观了惠州市东江树木科技示范园。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我们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 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我们 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摘一个枝条下来比较一下他们的叶子和枝条就很容易辨认的了:麻楝的叶子和枝条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升麻等。有21 / 32 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唯一的寄生植物菟丝子。在实习过程中 ,我们去了华南植物园著名的药用植物区,那里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特、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高兴、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 植物基础实习总结 1. 鸡冠花:苋 科,青葙属。 叶互生,卵状至线状变化不一。穗状花序顶生,花序上一部分退化成丝状,一部分成干膜质状。种子细小黑色。 2. 四季秋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属。 肉质草本。茎直立 ,基部多分枝。叶卵形或宽卵形,叶缘不规则缺刻。雌雄异花,雄花大,四枚花被片;雌花小,五枚花被片。蒴果。 3. 一串红:唇形科,鼠尾草属。 22 / 32 全株光滑,茎四棱,多分枝,茎节常为紫红色。叶对生,叶缘有锯齿。顶生总状花序,花唇形,花冠与花萼同色,花落后花萼仍有观赏价值。 4. 蓝花鼠尾草:唇形科,鼠尾草属。 植株呈丛生状。茎四角柱状,有毛,下部略木质化。穗状花序,花小紫色。叶对生,长椭圆形,有香味。 5. 长药景天:景天科,景天属。 全株稍肉质,表面被白粉,呈粉绿色。叶对生或三叶轮生,倒卵形。复伞房花序顶生。具地下根状茎,地上茎粗壮直立。 6. 石竹:石竹科,石竹属。 叶绿色或灰绿色,线状披针形,对生。茎光滑,分枝多。离瓣花 冠,花萼圆筒形,柱头二裂,雄蕊多数。 蒴果。 7. 芍药:芍药科,芍药属。 12 回羽状复叶,小叶通常 3 裂。聚合蓇葖果,花顶生,有23 / 32 长花梗。 花期 5 月。 8. 花楸:蔷薇科,花楸属。 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中部以上有细锐锯齿,叶背苍白色有稀疏绒毛。花白色,复伞房花序。梨果,近球形,红色或橘红色。 9. 黑皮油松:松科,松属。 常绿乔木。叶两针一束,树干下部树皮黑灰色,龟裂。球果卵圆形。 10. 樟子松:松科,松属。 常绿乔木。树干下部树皮灰褐色,上部棕色至黄色。叶两针一束。球果长卵形。 11. 文冠果:无患子科,文冠果属。 24 / 32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奇数羽状复叶,叶缘有齿。顶生总状花序,花白色,蒴果球形。油料作物,千花一果,花期 45 月。 12. 兴安落叶松:松科,落叶松属。 落叶乔木。具长短枝。叶片条形,长枝螺旋散生,短枝簇生。球果卵圆形,种子有翅。 13. 红皮云杉:松科,云杉属。 常绿乔木。叶四棱状条形,小枝有明显叶枕。球果。 14. 杜松:松科,柏属。 常绿乔木,树冠圆柱形。叶三枚轮生,为条状刺形,有深槽内有白色气孔带,叶背有纵脊。球果。 15. 榆树:榆科,榆属。 落叶乔木。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叶缘有不规则单锯齿, 25 / 32 稀重锯齿。叶基稍歪斜。花先叶开发,聚伞花序。翅 果近圆形,顶端有凹缺。 16. 南蛇藤:卫矛科,南蛇藤属。 落叶或常绿缠绕型藤本。单叶互生,叶缘有锯齿。聚伞花序腋生。蒴果开裂鲜黄色,有红色假种皮,种子白色。 17. 华 北卫矛:卫矛科,卫矛属。 落叶小乔木。叶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对生,边缘具细锯齿。叶柄细长柔软。枝对生。蒴果开裂,四心室,有红色假种皮。聚伞花序。 18. 水曲柳:木犀科,白蜡属。 落叶乔木,树干通直。奇数羽状复叶,枝对生。叶轴上有沟槽,叶关节处着生密集锈色绒毛。马蹄形叶痕。 19. 水蜡树:木犀科,女贞属。 落叶灌木。叶纸质,全缘。圆锥花序顶生,核果黑色。东北26 / 32 地区常用做绿篱。 20. 山楂:蔷薇科,山楂属。 落叶小乔木。具枝刺。叶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羽状深裂,叶缘不规则尖锐重锯齿,短枝簇生。伞房花序,梨果近球形,有白色皮孔。托叶大有齿。 21. 圆锥绣球:虎耳草科,八仙花属。 小乔木或呈灌木状。叶对生,枝上部常三枚轮生,具细锯齿。不育花多,圆锥状花序,萼片四枚,全缘,花瓣早落。蒴果近圆形。 22. 五叶地锦:葡萄科,爬山虎属。 攀缘型藤本。卷须与叶对生,先端膨大成吸盘状。掌状复叶互生,叶缘有粗齿。聚伞花序,浆果黑色。 23. 暴马丁香:木犀科,丁香属。 落叶小乔木。皮孔白色明显。圆锥花序,花白色,花丝细长。27 / 32 假二叉分支,蒴果开裂。叶先端尖,卵形。 24. 丁香:木犀科,丁香属。 落叶小乔或灌木。叶广卵形,基部心形。假二叉分支。圆锥花序,蒴果。 25. 榆叶梅:蔷薇科,桃属。 落叶灌木,稀小乔木。先花后叶开放,粉红色花。叶椭圆形至卵圆形,常 3 裂,具尖锯齿或重锯齿,核果近球形,红色。 26. 毛樱桃:蔷薇科,樱属。 落叶灌木。花先叶开放,白色至淡粉红色。叶表面皱,有柔毛,不整齐锯齿。核果圆至长圆 。果肉鲜红或乳白,味酸甜。 27. 五角枫:槭树科,槭树属。 落叶乔木。单叶掌状 5 或 7 裂,基部常心形,全缘,对生。双翅果。伞房花序顶生。 28 / 32 28. 茶条槭:槭树科,槭树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单叶卵状椭圆形,常三裂,中间裂片最大。叶缘不规则重锯齿。翅果。伞房花序圆锥状顶生。 29. 白牛槭:槭树科,槭树属。 落叶乔木。三出复叶,细锯齿。叶柄长 。伞房花序,翅果。 30. 黄檗:芸香科,黄檗属。 落叶乔木。马蹄形叶痕,奇数羽状复叶。雌雄异株,圆锥状聚伞花序。成年树树皮有厚木栓层。柄下芽。核果,果实蓝黑色圆球形。 31. 秋子梨:蔷薇科,梨属。 乔木。叶广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顶端短渐尖,叶缘有长刺芒状尖锯齿。花白色,伞形总状花序。梨果近球形,黄色。 32. 红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