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拓展资料_第1页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拓展资料_第2页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拓展资料_第3页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拓展资料_第4页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拓展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8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二单元教案及拓展资料 第二单元指要 本组教材以 “ 奉献与关爱 ” 为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四篇课文及语文园地二组成。 这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文章,除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旧课文外,其余的都是新课文。各课的主旨虽然都是助人为乐,但又各有侧重。泉水侧重抒情,重在表现泉水的纯洁无私。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侧重用英雄的典型事例内化心灵,外化行动。我不是最弱小的主要用身边的小事感染熏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 析语言文字中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积累语言,同时还要把所感所悟落实在行动上,增强行为的自觉性。 泉水一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赞颂了雷锋叔叔乐于助人、奉献爱心的伟大精神。由于学生对雷锋的事迹了解不多,课前教师要布置他们搜集相关2 / 28 资料,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树立英雄形象,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在情感延伸中揣 摩文章的意蕴,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不是最弱小的情节简单,贴近儿童生活。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文章蕴涵的浓浓深情和深刻的道理。 5 泉水 课前透视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 孩子们见惯了矿泉水,很少 见过山泉水。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亲自去看一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自读自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3 / 28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 “ 多、清、甜、美 ” 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 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课件导入。播放泉水的画面: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 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对话平台 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 1、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 “ 哦 ” 和“ 我 ” 读音的不同; “ 脆 ” 是平舌音。 4 / 28 2、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朗读 1、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 “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 “ 多 ”“ 清 ” 的特点。) 3、范读 仿读 指名读 分组读 齐读 竞赛读。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1 3 自然段。(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练习背 指名背 分组竞赛背。 写字 学习 “ 瓦、泉、然、结、塔 ” 1、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 “ 塔 ” 字右下是 “ 合 ” ,中间的短横不能少; “ 泉 ”字下边是 “ 水 ” ,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开展 “ 小小书法家 ” 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5 / 28 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读文 学习 4 7 自然段。 1、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学生练习读泉水的话,体会它自豪、欢快的心情。 “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 “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 2、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3、回读全文,交流:你觉得泉水怎么样?喜欢它吗?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跳出文本,读说结合,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泉水的奉献精神。】 想象 1、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 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补充说句子: 6 / 28 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 “” 【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训练思维的独创性和合理性,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积累 读课文,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 (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 “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 ) 【让学生读、摘、写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练习 1、填空 ()的杜鹃花()的身影()的镜子 ()的山谷()的歌声()的果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泉水有()、()、()、()的特点。 ( 2)泉水流过()、()、()、()。 3、熟读课后练习 “ 我会读 ” 中的小韵文,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表演。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它背下来或抄下来。 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打扫街心公园的卫生,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牌,帮助军属做家务 为社会奉7 / 28 献爱心。 【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增强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写字 学写 “ 股、脆、杜鹃 ” 四个字,把重点放 在总结 “ 月 ” 字作“ 旁 ” 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可以结合第四课的“ 骨 ” 字,将 “ 骨、鹃、股、脆 ” 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另外 “ 脆 ” 字右下的 “ ” ,不要写成 “ 巳 ” 。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前透视 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文章一、二自然段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似,适合进行朗读指导。 助人为乐是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行为规范,但在实际行动中孩子们却缺乏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另外,学 生对雷锋的事迹了解不多,教师要布置他们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树立英雄形象,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在情感延伸中揣摩文章的意蕴,做到内化心灵,外化行动,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认 12 个字,会写 12 个字。 8 / 28 2、自主感悟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联想和表述故事中深化形象,懂得奉献爱心,助人为乐。 重点难点: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信息资料: 教师:学习雷锋好榜样磁带、课外书 雷锋的故事 学生:生字卡片、课前搜集的雷锋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图片导入。出示雷锋画像:你们认识他吗?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谈谈对他的了解。 2、歌曲导入。听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 师: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是他在哪里呢?(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 锋、叔 ” 二字) 对话平台 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重点强调: “ 锋、曾、泞、荆、莹 ” 都是后鼻音; “ 曾 ” 是平舌音又是9 / 28 多音字,在 本课中读 cng; “ 泞 ” 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 “ 棘 ” 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组内检查读 你指我认读 开火车读 对口形猜字 3、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听读评议。朗读 1、自由读文,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重点指导两个 “ 你在哪里 ” :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 瞧 ” 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3、多种形式读文:范读 引读 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读练习 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雨()()()()又()()()()辶()()()() 钅()()()()氵()()()()日()()()() 2、填空。 弯弯的()长长的()晶莹的() 蒙蒙的()温暖的()鲜艳的() 书写 1、 “ 滴、洒、泥、泞 ” 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三点水的写法上学期已经做过重点指导,教师只要地示范书 2、学生练习书写,交流展示,写得好的学生获得一个卡通标志。 10 / 28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感悟 1、齐读最后小节,重点理解 “ 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 的意思。 2、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交流 1、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学生讲讲雷锋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 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 句式练习: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就是小雷锋: 我想对他说: “” 3、想一想:你今后想怎么做?(可以写倡议书 ,可以成立“ 雷锋小组 ” ) 【在想一想、说一说和做一做中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 “ 哪里需要献出11 / 28 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 的表层意思,那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寻找班里的小雷锋,树立身边的典型,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背诵 小组内朗诵全诗 分节配乐朗诵 练习背诵 自己喜欢哪节就站起来背诵 竞赛背诵 积累 师生共同积累有关雷锋的名言: (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 2)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实践 1、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的电影。 2、开展 “ 雷锋故事知多少 ” 的故事会。 3、在班级内开展 “ 争做活雷锋 ” 的 “ 夺章 ” 活动。 【挖掘文本的潜在资源,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文本的社会价值,增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书写 本课写字编排很有规律,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雨字头、走12 / 28 之旁的字。 1、 “ 迈、迷、迹 ” 三字都有走之 ,重点指导以下两个方面:( 1)笔顺:先写走之内的 “ 万、米、亦 ” ,再写走之。( 2)“ 走之 ” 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 “ 相连 ” ,不是 “ 交叉 ” ,与“ 建之 ” 不一样。 2、 “ 雷、需 ” 二字的指导重点为雨字头。( 1)第一笔横要短;( 2) “ 秃宝盖 ” 要宽,横钩不能写成 “ 横折钩 ” ;( 3)四点分布要均匀。 “ 冒 ” 字,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 “ 曰 ” 要宽,下边的 “ 目 ” 要窄。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议。 【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激发了他们写字的热情,提高了写字的质量。同时全班的 交流评议也利于提升审美情趣。】 7、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目标: 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 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3 / 28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 谈话导入。师: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 是最弱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 我 ” 是谁?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 )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会学习。】 2、游戏导入。学生做对对子的游戏:光明 (黑暗)夜晚 白昼强大 (弱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弱小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对培养学生语感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对话平台 自 学 14 / 28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 识字 1、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注意 “ 萨、簇、随 ” 都是平舌音, “ 铃、倾 ” 都是后鼻音。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 1) “ 芬、芳 ” 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 2)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如,结合读句子 “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 ,认识 “ 随、芬、芳 ” 等字。 ( 3)利用动作演示识记 “ 托 、掀、递 ” 。 3、教师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感悟 1、轻声读文,思考: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学生找出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2、细读课文,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芳香扑鼻。 15 / 28 ( 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这两个句子尽管都 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 练习读 范读 指名读 竞赛读 【多次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奠定了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对比朗读感悟蔷薇花的娇美和孱弱,更激发了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保护之意。】 想象 4、看到这株蔷薇花,你会怎么想? 【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教材,走近萨沙,利于学生真切体会萨沙要保护弱者的心理。】 书写 本课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 “ 托、铃、弱、末 、芬、芳 ”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 弱 ” 字,要注意提示两个 “ 点、提 ” 的写法。 “ 末 ” 字,可与第二课的 “ 末 ” 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 芬芳 ” 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16 / 28 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 “ 呼应 ” 感; “ 芬 ” 字的撇捺要舒展, “ 芳 ” 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 “ 支撑 ” 整个字方正平稳。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得好的班级评选 “ 今日之星 ” 。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竞赛读 齐读 2、指名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萨沙要保护蔷薇花的心理。 师: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 朗读 1、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 ( 1)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 “ 呀 ” 和 “ 呢 ” ,重音突出 “ 为什么 ” 。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 2)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 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17 / 28 ( 3)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 4)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妈妈的话可以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 2、学生练读 教师范读 分角色读 自由找学习伙伴读 3、师生共同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朗读应该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个性化的朗读是学生情感的升华。比如 “ 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 就可 以有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4、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 ( 1)去掉具体描写森林景色和野蔷薇的句子,用课件显示改编后的课文,启发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 2)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究,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被铃兰花簇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没有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也许难以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这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追求准确完整,关键是引发学18 / 28 生在阅读中感悟探究的积极性。】 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 2、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学习伙伴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 练习 试着写几个问句和感 叹句。 书写 学习剩下的几个字,重点指导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练习书写。 1、学生观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3、师生、生生互相交流评价。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流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质量。】 伴教锦囊 19 / 28 词语解释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鲜艳:柔弱纤细。 阅读在线: 又见蔷薇(姚远) 这是雪白的蔷薇 花。一朵、两朵、三朵 朵朵花瓣都微微泛着生命的光泽,它们静静地开放在春天的阳光下,无拘无束地舒展着 望着眼前这些生长在山野水沼之间的蔷薇,我回想起自己寂寞的童年。每年春天,我家屋后的小河边总是开满了白色和粉色的两种蔷薇花。远远望去,长长的河堤像是铺了一条白色和粉色相间的绒毯。起风的时候,这“ 绒毯 ” 微微随风飘动,好看极了!我很恋蔷薇那种胭脂般的淡粉花色,这是画家的调色板也很难调出的颜色。我深深地惊叹于大自然造化。可惜,这种花色的蔷薇,我以后再也没有见到过。春风拂过的夜晚,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馥郁的蔷薇花香。 最令人向往的是秋末冬初的时候。爷爷带上小姑和我,划着一叶小舟去很远的地方钓鱼。当小船经过水草丰美的河边时,爷爷总会缓缓地停下船来,指着水边灌木丛中几个桔红色的小果子对我们说: “ 去摘几个果子解馋吧! ” 小姑伸出手去好不容易摘到几个。我放到嘴边一尝,竟甜中带酸,那20 / 28 是很诱人的味儿呀!我们边吃边笑,一路上高兴极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蔷薇的果实,可以入药。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课前透视 这篇儿童故事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和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修饰语少,抒情也少,但语言质朴,可读性强,情节跌宕起伏,充满 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默读明白故事梗概,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抓住关键长文短教,使他们在充分的自读自悟中学会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卡罗尔和小猫的故事很贴近二年级学生生活,相似的生活经历会让他们在读悟、体验、积累中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会认 15 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 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前搜集广告词。 21 / 28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动物) 卡罗尔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她最喜欢的是小猫。那么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 【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物谈起,易于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2、插图导入。出示课文挂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这个小女孩就是卡罗尔,她非常喜欢小猫。(板书课 题) 对话平台 自学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词,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 1)组长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中 “ 罗、洛 ” 是边音; “ 适、厨、绒 ” 是翘舌音; “ 蹭 ” 是平舌音; “ 卡 ” 是多音字,在音译词中读k; “ 涂 ” 在 “ 糊涂 ” 一词中读轻声。 ( 2)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猜谜识字:不上不下 卡。兔子差点不见了 免。 22 / 28 形近字比较认识:热 垫、兔 免。 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苗 喵、曾 蹭;萝 罗、橱 厨。 用动作演示记 “ 蹭 ” 字。 3、班级开展 “ 识字大王 ” 擂台赛,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默读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有什么感受?(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 【初步默读课文后学生可能有很多种感受,如, “ 广告的作用真大! ”“ 卡罗尔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 ”“ 那一群小猫太有趣了! ”“ 伯洛是一只很可爱的小猫! ” 此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他们的不同见解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巧妙地将话题引到课后的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己 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 1)卡罗尔和爸爸在报上登的广告很有趣。 ( 2)卡罗尔为小猫准备的家很有趣。 ( 3)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很有趣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感受自主阅读的乐趣。】 23 / 28 交流 1、再次默读课文,感悟自己认为有趣的句段,想想为什么认为这部分有趣? 2、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 “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 。(课标语)而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自我的阅读实践来体现的。全课通过反复默读 感悟,既全面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又在学生读悟、体验、积累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感。】 练习 1 扩词。 涂适余 卡免垫 2、仿词。 丁冬滴答马虎 冷清亲热高兴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朗读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认为有趣的部分,同学之间互相评议:他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24 / 28 练习读 展示读 评议读 竞赛读 默读 默读后三个自然段,思考:你看到卡罗尔和小猫亲热时,有什么感受?练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和大家进行交流。 2、多音字组词。 3、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写一则广告词。(写广告词可能比较难,教师先让学生交流一下搜集的广告词,学习一下广告的文化和艺术。另外,写的时候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作业 语文园地二 我的发现 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这三组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部件组成的合体字,都给人一种方正、匀称、平稳的美感。但每组字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同,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过程建议: 1、出示 “ 多 吕 昌 炎 ” 等三组字,引导学生观25 / 28 察发现:这些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特点?(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 2、让学生说说如何利用这种构字特点记忆生字。(两又成双,双木成林 ) 3、引导学生归纳自己的发现,如果还有其他发现教师要给予肯定。 4、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 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 “ 读读认认 ”“ 读读记记 ”“ 读读背背 ”三项内容。其中 “ 读读认认 ” 中学习的九个汉字 都是用 “ 减一减 ” 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自主识字。 “ 读读记记 ” 重在积累词语,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主感知一些词语中两个词之间搭配的准确性。 “ 读读背背 ” 重在体会谚语蕴涵的人文思想。四条谚语包含的思想体现了第二组课文的人文教育主题: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因为这样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读读认认 过程建议: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说说你有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