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会制文献综述.doc

56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67249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53.70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11-25 上传人:qq77****057 IP属地:江苏
12
积分
关 键 词:
56 英国 议会制 政体 理论 制度 模式
资源描述:
56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56,英国,议会制,政体,理论,制度,模式
内容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表格资料(1)课题申报审批表(2)任务书(3)开题报告(4)周进展记录(5)中期检查表(6)答辩记录(7)成绩评定表论文题目: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学 院: 法学院 专 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 班 级: 2004级 学 号: Pb0404681031 学生姓名: 卢峰 指导教师: 彭卫战 2008年5月31日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课题申报审批表(2008届)学院(盖章):法学院指导教师姓名彭卫战职 称讲师课 题 名 称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课 题 类 型课 题 来 源*说明:无论文设计科研真题生产或 社会实际导师 选题其它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学生班级2004级预计完成课题周数12周毕业实习地点花溪区黔陶乡人民政府毕业论文 (设计)地点贵州大学1课题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基本内容:引言一、 英国议会制的起源及历史发展(一)英国议会制的起源 (二)英国议会制的历史发展二、支撑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基础(一)人民主权原则(二)法治原则(三)分权制衡原则三、 英国议会制政体的制度模式(一)上议院与下议院的权力关系(二)英王与两院的权力关系(三)下议院与内阁的权力关系(四)议会与政党的权力关系结论第二、基本要求:一、具备政治学、行政学、政体理论、英国历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等专业知识;二、要有自学能力,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运用的能力三、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会使用word编辑文本的技能;四、注意独立思考、操作、收集整理资料等,不可抄袭他人的资源。2题目特点(表现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上、表现在结合省情方面、表现在采用先进技术方面、表现在培养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上)(1)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这一课题属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关于政治制度研究的方向,符合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培养目标;(2)运用了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等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对英国政治议会制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思考;对其进行分析与定位,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制度的理论分析和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基本情况的研究,探求制度的运行模式(3)培养了学生的理论分析与现实层面上的研究能力。3此题目往届是否做过?若已做过,写明做过几次,本届有何新的要求?本题目为新题目,往届没有做过同样的题目。4题目的难易程度、工作量(论文字数或说明书字数、图纸数量),以及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何要求等(1)题目的难易程度中等,工作量比较大,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学理论、行政学及英国的政治制度、英国历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等相关知识;(2)要求学生要有自学能力,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运用的能力;以及相应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概括理论的能力。(3)本题目属于理论性研究的题目,论文从英国议会制的历史、支撑英国议会的理论、现实中议会运行的制度模式来分析英国的议会政治。(4)本论文字数要求6000字-8000字,需要查阅15篇以上的参考文献。(5)会运用电脑处理文档5完成本题目的条件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如何解决?(含上机时数)通过以下途径基本满足完成题目的条件:(1)到贵州大学图书馆和法学院学生阅览室收集相关图书文献资料;到贵州省图书馆、贵阳市图书馆以及贵阳各大书店(如西南风、西西弗等)查阅资料;(2)利用贵州大学校园网上的资源(如CNKI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等);(3)利用百度、google等网站收集相关资料,上机时数不少于20小时。6系(教研室)审查意见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7学院毕业 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注:1、若题目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请在“说明”处填写科研项目名称;若来源于生产/社会实际,请写明题目来源单位;2、每人一份(各单位可根据情况确定一式几份)。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生信息学号Pb0404681031学院法学院班级姓名卢峰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2004级教师信息姓名彭卫战职称讲师学历硕士任务书 发出时间2008年1月10日论文(设计)题目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论文(设计)起止时间 2008 年 3 月3日2008年5月31 日共需周数12论文(设计)题目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主要内容:引言一、 英国议会制的起源及历史发展(一)英国议会制的起源 (二)英国议会制的历史发展二、支撑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基础(一)人民主权原则(二)法治原则(三)分权制衡原则三、 英国议会制政体的制度模式(一)上议院与下议院的权力关系(二)英王与两院的权力关系(三)下议院与内阁的权力关系(四)议会与政党的权力关系结论主要要求:(1)学生要严格按照贵州大学本科论文(设计)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完成格式、字数和参考文献篇数的指标。(2)还要求掌握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历史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3)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政治学理论、行政学及行政理论、权力理论、政治思想理论等相关知识分析本课题。预期目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专业知识和英国历史知识,利用归纳、理论分析等方法,指出分析以往学者对此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来阐述自己对本课题的研究思想。论述英国议会政治制度以及支撑制度背后的政治理念,对英国议会制进行概括和总结。计划进程:1.2008年1月10日:导师下发任务书;2.2008年3月3日2008年3月30日:撰写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3.2008年4月1日2008年4月25日:进一步收集资料,完成论文初稿;开始论文写作;4.2008年4月26日2008年5月31日:认真修改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5.2008年6月中旬:进行论文答辩。主要参考文献:1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A .V.Dicey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M. London: Macmillan, 1952.4(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 译. 政府论(下篇)M. 商务印书馆,2005. 5辛向阳.解读洛克政府论(下篇)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6(日)美浓部达吉,著.邹敬芳,译. 议会制度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7刘建飞、刘启云、朱艳圣等.英国议会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施雪华.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英国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9柳飒.英国议会主极观念的由来和确立J. 湖湘论坛, 2006, (2) . 10蒋劲松.议会之母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 11徐祥民、刘惠荣. 政体学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丁萍.分权理论及其在英国议会制中的应用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13万颖. 英国议会两院制述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6).14刘杰. 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J.历史教学,2006,(2).15祁建平. 英国议会制度的变迁:从“议会主权”到“行政集权”J. 国外议会评介, 2006.(11)16吕志君. 英法资本主义政体不同之成因析J.潍坊学院学报 , 2007,03.17李德志.论英国立宪君主制政体J.黑龙江: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01.18阎照祥.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和多元性J.河南:河南大学学报,1985,04.19Fact sheet G3. A Brief Chronology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J. House of Commons Information Office, 2006.20谢天冰.英国君主立宪制及其历史渊源J.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989,(2). 注: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计)名称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论文(设计) 来源导师选题论文(设计)类型A指导教师彭卫战学生姓名卢峰学号Pb0404681031班级2004级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1)探求英国议会制政体悠久的历史,对英国议会制政体有深入的了解。(2)概括支撑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基础,分析政治理念对政治制度的影响。(3)对英国议会制内、外的权力关系运行的模式分析(二)研究意义:英国被称为政治制度的“博物馆”, 几乎所有的政治制度在英国都可以找到原型。其议会制度成为现代议会政治制度的鼻祖,英国议会也因此而被誉为“议会之母”。英国议会制政体一直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和典范。(1)通过对英国议会制政体理论的探寻,可进一步提升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深入地了解英国政治理论对国家政治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借鉴和吸收英国议会制政体中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为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作参考的资料。(2)通过对英国议会制政体中制度模式的分析,可扩展知识面。了解英国议会的政治制度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权力关系,有助于不断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在英国议会制政体中,虽然国内外学者都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但却存在两大不足:一方面,国外学者主要是对英国议会的具体工作活动研究比较多;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对英国议会的研究主要偏重于议会机关的组织结构及工作制度的介绍。两者都缺少政治理念的探寻,对支撑英国议会的理论基础,以及议会内、外之间的权力关系的探讨微乎其微。(二)本研究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研究中,不仅要对议会制具体工作活动进行研究,而且要对英国议会制政体的政治理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探索。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研究内容:引言一、 英国议会制的起源及历史发展(一)英国议会制的起源 (二)英国议会制的历史发展二、支撑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基础(一)人民主权原则(二)法治原则(三)分权制衡原则三、 英国议会制政体的制度模式(一)上议院与下议院的权力关系(二)英王与两院的权力关系(三)下议院与内阁的权力关系(四)议会与政党的权力关系结论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解决的关键问题:(一)关于什么是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基础?(二)关于英国议会制政体的制度模式如何运行?解决的思路:(一)关于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基础,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举例论证,概括思想家对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相关论述。(二)关于英国议会制政体制度运行的模式,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对议会制中内、外的权力关系进行分析。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一)工作条件:图书、文献、历史资料、打字复印、电脑编辑等(二)解决办法:(1)到学校图书馆、学校信息楼、互联网查阅相关图书和文献(2)到贵阳各大书店查询所需资料(3)自己配备一台电脑,运用互联网查询关于课题资料(4)充分利用学校的复印店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1.2008年1月10日:导师下发任务书;2.2008年3月3日2008年3月30日:撰写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3.2008年4月1日2008年4月25日:进一步收集资料,完成论文初稿;开始论文写作;4.2008年4月26日2008年5月31日:认真修改论文,定稿,准备论文答辩;5.2008年6月中旬:进行论文答辩。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参考文献:1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A .V.Dicey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M. London: Macmillan, 1952.4(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 译. 政府论(下篇)M. 商务印书馆,2005. 5辛向阳.解读洛克政府论(下篇)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6(日)美浓部达吉,著.邹敬芳,译. 议会制度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7刘建飞、刘启云、朱艳圣等.英国议会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施雪华.当代各国政治体制英国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9柳飒.英国议会主极观念的由来和确立J. 湖湘论坛, 2006, (2) . 10蒋劲松.议会之母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 11徐祥民、刘惠荣. 政体学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丁萍.分权理论及其在英国议会制中的应用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13万颖. 英国议会两院制述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6).14刘杰. 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J.历史教学,2006,(2).15祁建平. 英国议会制度的变迁:从“议会主权”到“行政集权”J. 国外议会评介, 2006.(11)16吕志君. 英法资本主义政体不同之成因析J.潍坊学院学报 , 2007,03.17李德志.论英国立宪君主制政体J.黑龙江: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01.18阎照祥.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渐进性和多元性J.河南:河南大学学报,1985,04.19Fact sheet G3. A Brief Chronology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J. House of Commons Information Office, 2006.20谢天冰.英国君主立宪制及其历史渊源J.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989,(2). 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明确,本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研究的基本思路清晰,方法可行且具备研究的基本条件。同意开题。指导教师(签字): 2008 年 3 月 30 日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拟)等;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卢峰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彭卫战学号Pb0404681031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2004级论文(设计)题目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第一周进展情况记录:在准备阶段,先就论文题目的相关概念进行熟悉了解并分析,在掌握大概的脉络之后,开始构思论文的结构,并拟出初步的提纲,确立写作方向与初期写作目标,并确立文章写作的主要观点。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根据论文题目在学校图书馆以及书店和网络多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做出读书笔记,让自己准备更充分。建议阅读洛克的政府论(下篇)和戴雪的英宪精义。指导教师签名: 2008年 3 月 7 日第二周进展情况记录:此周是基本的准备阶段,此阶段必须确立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主要研究的内容,并就这些问题确定材料清单,到各大资料库搜寻论文写作所需要的基础性参考资料。加强阅读洛克的政府论(下篇)和戴雪的英宪精义同时,到校图书馆阅读与论文相关的资料与书籍。了解所写论文题目现在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根据查找的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根据老师的要求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建议与老师就论文思路、写作方向等框架性结构问题进行交流,并认真对这些资料进行了一定阅读,撰写文献综述,圆满完成这周的工作。指导教师签名: 2008年3月14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卢峰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彭卫战 学号Pb0404681031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2004级论文(设计)题目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第三周进展情况记录:对自己的思路进行研究修改后,初步草拟论证步骤和论证方法,并在反复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开始撰写文献综述.且要阐明国内外主要学者的主要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指导教师检查意见:在写了文献综述后,准备拟订论文大纲,大纲一定要体现自己的写作思路,而且要尽可能详细一些。建议阅读谢天冰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及其历史渊源。 指导教师签名: 2008年3月21 日第四周进展情况记录:这周主要主要撰写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的结构,阅读谢天冰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及其历史渊源,对论文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在英国议会制历史的基础之上,按照论文的大纲要求开始进行写作。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根据计划完成本周工作,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修改,并进一步完善,统一开题,可以开始初稿的写作。建议在写作过程中应内容充实、丰富。指导教师签名: 2008年 3月 28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卢峰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彭卫战学号Pb0404681031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2004级论文(设计)题目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第五周进展情况记录:这周开始初稿写作,按计划完成“引言”与第一部分的写作。重点是对掌握英国议会制的历史信息进行筛选和辨别,进行阐述并归纳自己的观点,为后面的论述提供基础。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根据计划开始着手初稿写作。整体来看,资料比较充分,结构清晰,论证的目标明确。但应注意论证应该更有利于论点,可以开始下一部分写作。指导教师签名: 2008年 4 月 4 日第六周进展情况记录:按照老师要求,修改第一部分中不利于论证的内容。并继续论文写作,完成第二部分“支撑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基础”的写作。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了修改,使第一部分内容更加流畅。写得详细,论证充分,可以开始下一部分写作。指导教师签名: 2008年 4 月 11 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卢峰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彭卫战学号Pb0404681031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2004级论文(设计)题目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第七周进展情况记录:这周主要完成第三部分“英国议会制政体的制度模式”的写作,对英国议会制政体内、外之间的权力关系进行阐述,并着重归纳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结论。指导教师检查意见:英国议会制政体内、外之间的权力关系进行阐述,归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进行总结,下周可以完成初稿的写作。指导教师签名: 2008年 4 月 18 日第八周进展情况记录:本周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重新查阅资料对“英国议会制政体的制度模式”部分进行了修改,对目前争议较大的问题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初稿完成交与指导老师审阅。指导教师检查意见:在规定时间内较好的完成初稿写作,对“英国议会制政体的制度模式”部分进行了修改,个人观点更加明确,使得内容更加丰富与完整。下周应该对论文整体仔细阅读,从宏观上对论文之间的矛盾和段与段之间衔接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改。指导教师签名: 2008年 4 月25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卢峰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彭卫战学号Pb0404681031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2004级论文(设计)题目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第九周进展情况记录:本周根据老师的要求,对文章进行了仔细阅读。在阅读中发现了文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论文的有些观点缺乏论据的支撑,有些段落段之间缺乏过渡,感觉比较突兀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修正。将修改好的一稿交由老师评阅。指导教师检查意见:经过修订后的一稿,论据有所加强,丰满了论文内容;对段落之间的承上启下进行修改,完善段落之间的衔接,增加连接句与连接语,使上下文内容更加和谐。指导教师签名: 2008年 5 月 2 日第十周进展情况记录:打印已经完成的各类表格,把论文的修改思路理清,修改后整理相关的电子文档,按照要求交给学校及指导教师,请指导教师检查和帮助修改。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按照表格的相关要求填写表格内容,整理相关的电子文档,以期学校、学院、老师的检查。指导教师签名: 2008年5 月 9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卢峰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彭卫战学号Pb0404681031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2004级论文(设计)题目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第十一周进展情况记录:本周根据老师的要求,对文章进行了仔细修改。对文章中存在的细节问题作最后更正。对论文的标点符号,按学校的要求修改论文的格式,将修改好的二稿交由老师评阅。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修改后的二稿比一稿思路清晰,格式正确,基本按计划完成写作任务。指导教师签名: 2008 年5月16 日第十二周进展情况记录:完成第三稿的修改,交给指导老师检查,以期老师给予最后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准备定稿。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按计划和要求完成了写作任务,按时交稿.指导教师签名: 2008年5 月23 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所属学院:法学院 填表时间: 2008 年 5 月 13日学生姓名卢峰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学号Pb0404681031彭卫战教授副教授讲师其他(具体职称)专业及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题目名称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指导教师意见学生学习态度认真比较认真一般不够认真很不认真作业质量很好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工作进度超前完成完成计划基本完成落后计划没有进展该生学习态度认真、虚心请教老师,能够按计划的进度进行论文的写作、查阅所需资料。论文思路可行,结构合理,逻辑性强、作业质量好。建议进一步完善论文的内容。 签字: 检查小组意见指导教师工作态度责任心强比较强一般比较差很差 组长签字: 学院意见 分管院长签字(盖章):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答辩组成员姓名职称签名答辩组成员姓名职称签名学生姓名卢峰学号Pb0404681031专业及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04级指导教师彭卫战论文(设计)题目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记录: 记录人: 年 月 日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语、成绩评定表学院(盖章):法学院学号Pb0404681031姓名卢峰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论文(设计)题目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班级2004级指导教师意见评语:成绩: (满分100分)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评阅教师意见评语:成绩: (满分100分)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论文(设计)答辩小组意见成绩: (满分100分)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院答辩委员会审核意见三项累计总成绩(百分制):综合评定成绩(五级记分制): 主席(签名): 年 月 日注:1、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所给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并分别按40%、20%、40%记入总评成绩中(部分专业可根据学科特点适当调整比例); 2、总评成绩一律采用五级记分制,具体换算规定如下: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 贵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 16 页目 录摘 要 ABSTRACT 引 言 1一、英国议会制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2(一)英国议会制的起源21.英国议会的起源22.英国的议会制2(二)英国议会制的历史发展31.英国议会制中两院的分离3 2.英国议会制中权力的转移3二、支撑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基础 4(一)人民主权原则41.人民主权是英国议会制政体发展的基础42.人民主权是英国议会制政体的根本指导思想43.议会受制于人民的约束4(二)法治原则51.英国议会制政体的法治原则就是在法律的范围之内的统治52.英国的法治有着独特的“柔性宪法”53.英国议会的立法权是国家最高权力6(三)分权制衡原则 61.英国的议会制政体实行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62.分权中突出立法权的首要地位63.对议会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制约7三、英国议会制政体的制度模式 8(一)上议院与下议院的权力关系81.下议院权力的扩大82.权力有限的上议院83.上议院对下议院的权力制约9(二)英王与两院的权力关系91.英王和两院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92.英王握有象征性的权力93.英王的权力对两院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 10(三)下议院与内阁的权力关系 101.内阁的权力来源于议会下院 102.内阁接受议会下议院的监督 113.内阁控制下议院的议案提出权 11(四)议会与政党的权力关系111.英国议会制中政治权力表现就是两党轮流控制政府权力 122.英国议会制是政党权力争夺的舞台 123.人民通过参加政党实现对议会权力的监督 12结 论 13参考文献 14致 谢15摘 要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英国政权组织的代议机构,是英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和立法机构。英国的议会制政体是由君主或称英王,贵族院也叫上议院,与平名院也叫下议院的组合体。历经七百多年的历史,英国的议会制政体是受人民主权原则、法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所支撑的。虽然英国议会制政体的权力重心几经变化和更迭,但是在三大原则的指导下,议会制度的权力能够有效地进行渐进式的过渡和转移,使英国的议会制政体能够平稳地运行。在议会制内,英王、上议院和下议院能够彼此牵制和影响形成一个政治的共同体;在议会制外,政党和内阁熔和了议会的权力形成了一个合力的制度模式。因此,英国议会制政体具有整体性和稳固性。关键词:议会制政体 历史发展 理论基础 制度模式 The study about the theory and system pattern of The British Parliamentary regimeAbstractThe British Parliament which is called “mother of the parliamentary” has long history. As the form of the British regime there is no legislation and apartments power could surpass it. The Parliamentary system regime of the British consists of the king, House of Lords, House of Commons .it is based upon three principles: people own sovereignty, rule by law, separation of powers principle of checks and balances. During more than 700 years, although its centre of the power had been changed and replaced several times. Under the three principles, he power of the Parliamentary was transited so effectively and gradually that this regime could work steadily. The King , upper House and the lower House constitute a political community in the system holding down and affecting each other .out of it ,parties and cabinet together with the parliaments power, forms a united system pattern , because of these factors, the British Parliamentary has integrity and steady characteristics.Keywords :Parliamentary system regim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base; System pattern引 言英国被称为政治制度的“博物馆”,几乎所有的政治制度在英国都可以找到原型。其议会制度成为现代议会政治制度的鼻祖,英国议会也因此而被誉为“议会之母”。英国的议会也称巴力门(Parliament),是英国政权组织的代议机构,是英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和立法机构。英国议会制政体是英国历史发展的产物,英国的议会制政体是由君主、贵族院与平民院的政治组合体。从1265年算起,英国议会制政体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七百多年的历史里英国的议会渐进式发展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使英国能够形成长期有效的统治方式,保持了英国政治的稳定,为现代代议制民主提供了理论依据,被当作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典范之一。是什么理论使英国议会制政体延续至今?是什么政治理念在指导英国议会制度的运行和发展?本文就英国议会制政体的历史发展演变,试图理顺支撑英国议会制政体建构的政治原则以及英国议会制度在运作过程中的议会内、外的权力关系,以期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些许借鉴或启示。一、英国议会制的起源及历史发展(一) 英国议会制的起源1.英国议会的起源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有悠久的历史。英国议会是由英国中世纪的封建等级制度演变而来的,源于国王召集和主持的“贤人会议”,每次会议人数多少不等,多时达数百人,少时只有几十人,在当时人看来,贤人会议的成员都是有身份和地位、有知识经验和才能的社会贤哲,故得名“贤人会议”。而今天所称的“议会”,开始于13世纪时英王约翰时代,当时英国处于内忧外患,财政困难的时期,英王约翰为了征税而命令各郡选举四名武士参加由国王召开的大议会,出席大议会不仅有贵族、僧侣,而且增加了武士,这就使议会有了不同等级的代表,为议会制奠定了基础。到了1215年,面对英王约翰的横征暴敛,贵族诸侯在骑士和市民的支持下,发兵反叛国王,英王约翰被迫签署了历史上著名的自由大宪章并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确认“御前议会”高于国王个人的权力,大宪章还确立了国王必须依法治理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宪法政治的基础。1258年,亨利三世为其儿子谋取西西里的王位筹集资金而召开并扩大了御前议会,贵族们全副武装出席会议,史称“疯狂会议”,最后议会使国王被迫接受了“贵族请愿书”即牛津条例,承认了议会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1263年贵族革新派领袖西门德孟福尔战胜亨利三世,上台摄政成为英国实际的统治者。1265年西门德孟福尔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召开议会,出席会议的除了贵族和主教外,还邀请了骑士和市民代表,而且还宣布各市可选举代表二人参加,由于市民阶级有权选派代表参加大议会,议会制的发展又前进了一步,从此形成了英国的等级议会制。因此我们把这一年作为英国议会制正式成立的标志。2.英国的议会制英国的议会也称巴力门,英文名为Parliament,是来自法文的Parliament,有“讨论”“谈话”的意思。它是英国政权组织的代议机构,是英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和立法机构。虽然英国于1265年成立了议会,但是就在这一年,王党分子救出亨利三世,并在战争中击毙了西门德孟福尔。亨利三世复位后,英国的议会未能按照牛津条例的规定一年召开三次,自1265年到1272年的七年间,议会共召开了16次,可是骑士和市民代表没有一次参加由国王亨利三世召开的会议。直到1295年亨利三世的儿子爱德华一世召开了有大贵族、大主教和骑士、市民代表参加的会议,因这次议会各等级代表无一缺席,而称为“模范国会”。在爱德华一世统治的35年里,议会共召开了50余次,议会不仅修改、补充旧的法律,而且制定新的法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得到了确立。至此,英国议会一年召开两次会议已经成为一种制度,为英国的议会制政体由君主或称英王、贵族院也叫上议院与平名院也叫下议院的政治组合体的组成奠定了基础。(二)英国议会制的历史发展1. 英国议会制中两院的分离英国虽然建立了议会制,但是各个等级在议会中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所以议会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直到1295年11月13日,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为了征得各阶级的同意以征收税款,特地召集新的议会开会。他首次提出平民可以进入议会成为议员并邀请平民议员参加国家的议会,尽管请来平民代表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帮助通过税收条款,但是这为后来议会朝向两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1311年以后,平民议员就成为议会的正式成员。从1343年开始,在议会内部逐渐分离,形成上、下两院,由僧侣和贵族代表组成了贵族院也叫上议院,武士和市民代表组成了平民院也叫下议院。至此英国议会制形成了由上议院、下议院和英王三足鼎立的权力架构。2.英国议会制中权力的转移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议会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下议院的最高权力,议会的最高权力终于以成文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成为上议院、下议院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转折点。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过去一直由上议院主导议会权力的格局转变为下议院开始主导议会权力的格局。1707年,当时的英国理论上还是应由国王主持内阁,挑选阁员。但因当时的国王乔治一世不会说英语,使得内阁中一名大臣能够负责主持内阁会议,逐渐就发展出首相一职。随着议会的逐渐民主化和议会权力的增大,议会开始控制政府,并最终能够决定国王必须任命谁来组建内阁。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首届内阁首脑,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到1832年议会改革后,议会下议院不但是实际的最高立法机关,而且也拥有决定内阁人选,监督内阁施政,决定内阁去留及干预司法工作的大权,成为英国议会制政体发展的主导力量。二、支撑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基础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构建,都是立基于一定的政治理念或政治原则之上的,离不开政治理论的指导。英国议会制政体的构建和运行主要基于以下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是指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最高统治权。确认了人民的自由意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1.人民主权是英国议会制政体发展的基础英国的议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议会主导英国权力的运行,而议会主权的本质就是人民主权,人民主权是英国议会制政体发展的基础。议会代表全体人民的思想,很早就发生在英国。英国从13世纪开始于贵族及高僧之外,召集各市府及各州到议会的时候,此时的议会已经是代表全体国民的机关,市府是州所选出的人,是代表其所被选的市府及州,这种等级议会是代表各个阶级的。同时又是基于委任的代表所选出的代表人,授与代表权,又是命令的委任,关于其所代表的事项予以方案,代表人在其任务终了以后,回来一定要报告于委任者。1689年的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了议员自由选举,人民有权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1918年英国又颁布了国民参政法让妇女拥有了选举权,从而保证了大多数人参与对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中。2.人民主权是英国议会制政体的根本指导思想人民主权是英国议会制政体的根本指导思想,人民将自己的权力让渡出来交给议会,议会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议会宗旨就是为人民谋福利。其权力不能滥用和转让并随时可以被人民收回。政治学家洛克在其政府论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员是通过立法机关才联合并团结为一个协调的有机体的,立法机关是给予国家以形态,生命和统一的灵魂”。国家或政府是人们为了摆脱自然状态的种种缺陷而建立的。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英国的君主立宪政治是君主和人民共同治理的,君主由于人民的赞同,和人民共同施行统治的。君主和人民本身就是国家机关。3.议会受制于人民的约束法国人端洛姆曾有一句名言来说明英国议会的万能:“在法律上它什么都可以做,除了把女人变成男人外”,这句话形象地表述了英国议会权力的至高性。在英国虽然国家以议会为最高立法机关或最高权力机关,但是这种至尊地位并不意味着它在立法上可以为所欲为,没有丝毫顾忌。议会在行使它的最高权力时要受到许多习惯和人民道德法的约束,议会受公众舆论的约束,它不能通过一项将会遭到人民普遍反对的法律。如果它侵犯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解散议会,以武力推翻政府暴虐统治;如果立法机关和君主任何一方违背人民的委托时,人民都有权利推翻他们。(二)法治原则1.英国议会制政体的“法治”原则就是“在法律的范围之内的统治”英国议会制政体的“法治”原则就是“在法律的范围之内的统治”,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包括国王的统治也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权力机关必须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权力范围内活动,不得滥用权力侵犯个人自由和权利。在英国,法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意识形态和治国方略。英国有着悠久的宪政发展史,其发展过程也相对平稳,在政治上表现出“王在法下”的鲜明特点并且这种特点一直得以保持和延续。从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了自由大宪章开始,大宪章的主导精神是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骑士和市民的部分利益,把王权置于封建习惯法的约束之下,由此产生了法律的地位高于王权的思想。1258年的牛津条例,承认了贵族院、平民院独立于国王并定期开会的法定存在。1679年人身保护法是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国会为反对国王查理的专制统治,保护人身自由而通过的。其中规定了除叛国罪外,人民有权请求法院颁发人身保护状。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力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力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2.英国的法治有着独特的“柔性宪法”英国的法治有着独特的“柔性宪法”或“不成文宪法”。一为宪法性法律,是为宪法的本部;其他部分为典俗、成训及惯例,是为宪法的属部。英国法学家戴雪称为英宪的法律(The Law of Constitution)和英宪的典则(The Convention of Constitution)。英国法律和典则是分散在宪章、制定法、判例、惯例之中,所以英国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在英国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界限不是划分的十分清晰,一部成文宪法经过若干年后,也常常附有各种惯例、判例,实际起宪法的作用。权力机关只有遵循惯例才能获得合法的统治,英国议会的统治也只能是通过法律和典则的统治,法律和典则没有规定就不能作为违法的行为。3.英国议会的立法权是国家最高权力英国的议会在制定法律上具有最高性,永久性和权力不可分割性。英国议会的立法权是国家最高权力,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处于最高地位,政府由议会产生,向议会负责,并接受议会的监督。议会具有创制法律的垄断权;法院必须执行议会通过的法律;议会以外的任何机关或任何个人都无权宣告议会通过的法律无效, 1701年王位继承法的制定又进一步扩大议会权力,使议会主权原则以成文法的形式被明确肯定。议会在权力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行政权和司法权从属于议会的立法权并对议会负责。这不仅为英国宪法奠定了基础,而且为英国实行法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三) 分权制衡原则1.英国的议会制政体实行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权力的分立,是指国家权力不集中于国家机构的某一个部门或一部分人,而应当合理地分割成若干部分,由宪法授予不同的国家机构和不同的人们所执掌。洛克说,“如果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掌握在同一个或一批人手里,权力能够带来利益的属性就会对人性的弱点造成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就攫取权力以谋取私利”。 他认为立法权和执行权应绝对分开,立法权归属于民选议会,执行权则属于世袭的君主。英国有着悠久的法治历史,司法制度的发展是比较完善。因此,英国的议会制政体遵循着洛克的分权思想,主要强调的是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2.分权中突出立法权的首要地位英国的宪法传统强调“议会至上”的原则,议会是立法机关,国会至上也就是“国会立法至上”,其含义是“对国会的立法权限并无法律上的限制”1沈宗灵.比较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79.1。议会具有创制法律的垄断权,只有议会才有立法的权力,议会以外的任何机关或任何个人都无权宣告议会通过的法律无效,法院必须执行议会通过的法律。洛克强调立法权应该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解释说:只要政府存在,立法权就是最高的权力,因为谁能对另一个人订立法律就必须在他之上。对立法权的限制也只能是:议会只能以人民的福利为立法的宗旨,以人民的授权为存在的基础,其权力不能滥用和转让并随时可以被人民收回,立法机关仅在制定法律时才存在,其成员本身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对执行权的限制是,政府必须严格地按照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办事,不得自行其是或者滥用权力。3.对议会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制约在“议会主权”原则的支配下,英国在处理司法和立法、行政部门的关系上,遵循特别的“司法审查”制度。英国的法院仅仅有权审查一般的行政法规是否违反议会立法,但无权对议会立法本身进行审查。尽管如此,英国议会并不因为拥有不受限制和审查的立法权而滥行立法,使英国法制充斥“恶法”、不正义之法。从理论上讲,内阁制决定了议会控制政府,政府命运取决于议会信任。如果议会滥行立法,危害正义,必然在大选中失信于民,难免垮台,失去政权和对议会的控制。所以,英国议会立法必然要慎之又慎,在程序上保证立法的正义性和避免立法的失败。在司法体制上,法院要受议会立法的制约,对议会立法的监督,议会至上原则决定了只能由议会自己来行使立法监督权。对委任立法的监督英国采取了司法审查与议会监督并行的制度,这既体现了英国议会至上宪政理念的彻底遵循,也是同分权思想相融合所进行的制度设计。三、英国议会制政体的制度模式(一)上议院与下议院的权力关系英国议会至今仍然实行两院制,上议院议员由各类贵族组成,其中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终身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大主教及主教,故上院也叫贵族院。下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采取简单多数原则选举议员,任期5年,届满全部改选,但政府可提议提前大选。自1969年人民代表制法颁布后,凡年满18岁以上没有被法律剥夺投票资格的英国公民,都享有平等选举权,故下议院也叫众民院、平民院。1.下议院权力的扩大从历史发展来看,英国议会上院的历史要比下院悠久,议会内权力的过渡是渐进的。在中世纪,上院的权力与地位可以和国王抗衡,下院此时还没有形成。1295年的“模范议会”,贵族与平民是在一起开会的,只有一个院。直到1343年,平民院第一次单独召开会议,所以通常将这一年作为两院制正式形成的年代。此前上院仍然以议会的正宗和主体自居,而下院只不过是个分会议。到15世纪中叶,下院获得了财政权、税收权、审计权、人事权和立法权等权力。就两院之间的关系来说,上院权力向下院的转移过程真正开始于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权利法案确立了下院的最高权力,标志着权力由国王向下议院转移的过程结束,这种转移虽然是和平过渡、逐步积累的,但也伴随着激烈的政治较量。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仍然是上院居于优势地位。1832年的议会改革法,就改变两院之间的关系来讲,这个法案意义重大。使上院失去了对下院进行控制的最有效的渠道;同时也促进下院议员更加重视选民的意见和利益,而不是像从前那样重视上院贵族的意见。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扩大了选举权,促进了下院议员阶级基础和政治立场的变化。1911年的议会法,该法确立了下院的财政立法权,下院的立法权进一步加强。尤为重要的是,将两院之间的关系第一次用成文法的形式确定了下来。随着权力由上院转移到下院,政府主要官员也从上院转到了下院。1911年议会改革后,作为一个常规,首相必须在下议院产生,内阁成员也很少由贵族担任。 2.权力有限的上议院从权限来看,上议院权力已经很有限。上议院实行不愿来开会都可以缺席不到的制度,上议院的议长也不像下议院的议长那样有在立法机构大会上拥有维持会场秩序的权力。在立法和政府政策制定中,上议院主要是修订法律的机构。上院在议会中居于从属的地位,只起辅助性的作用,而下院则是议会的重心。在立法上,下议院是英国最高立法机构。其权力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是议会的权力中心。而上议院是民事、刑事案件的最高上诉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处于英国司法体制的最顶端。上议院既是立法机关,同时又担负司法机关的职能, 作为最高上诉法院可以审判由下院提出的弹劾案,上院有权受理除苏格兰的刑事案件以外的所有民事、刑事上诉案件。上议院对下议院所作的判决对下级法院还具有一定约束力。3.上议院对下议院的权力制约上议院的权力一再被削弱,虽不能从根本上与下议院相互抗衡,但它在制约下议院的权力方面却不可忽视。第一,上议院还保留财政法的讨论权,还握有审议授权立法,对议案技术性的审查权。再加上由于上议院有不少人担任过国家的重要职务,富有经验,他们对财政法案的意见仍然产生重大影响。第二,上议院还保留对法案延搁否决权,这对下议院的法案仍起阻碍作用,特别是对带有时间性的议案,就可使它实质性失效。第三,上议院的议员个人具有对法案的提出权而不受限制,对下院通过的法案经上议院审查后可以纠正法案中存在的缺点和流弊,使法案更加完备。(二)英王与两院的权力关系 1.英王和两院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现代英国国王已经失去运用其签署权控制、制衡议会两院的可能性,不再能否决两院已经通过的法案。英王的职责是签署两院已经通过的法案,但是英王和两院仍然处于相互依存,彼此冲突的状态。英王与两院谁也离不开谁,谁也吃不掉谁,谁都渴望在政治运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甚至企图控制对方。就16世纪的整体情况看,英王在议会中依然有至尊的地位。按照习惯和英国人的观点,英王仍然是“一切权力的源泉” ,“一切公道与荣誉的源泉”,是国家的化身,没有国王和王权,英国便失去存在的依据,英王在混合政府结构中一直稳固地保持着核心地位。用亨利八世的话说就是,国王是“首脑”,议会两院是“四肢” ,“首脑”和“四肢”紧密结合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政治共同体”。对内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对外象征拥有统一主权的国家。2.英王握有象征性的权力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在名义上,君主即英王是权力最大的统治者。英国宪法规定,英王是英国世袭的国家元首,立法机关的组成部分,法院的首领,联合王国全部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俗领袖。在形式上英王至今仍拥有批准和颁布两院所通过的各种立法文件的权力,但是在实际上,随着英国贵族的进一步资产阶级化和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英王已无权召集和解散议会,英王已无权否决或搁置两院所通过的任何法案,只能按照两院的要求,履行一种批准和颁布的手续,而且这些文件和法案,都有内阁大臣和首相的副署,无需英王负责。英王在两院中的权力变为形式上的、象征性的权力。3.英王的权力对两院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就英王与两院的权力关系来讲,英王是议会的一部分,受制于两院。英王作为议会中三个部分中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每届议会开会时要亲临议会大厦发表演说以及批准法律,国王的签署权现在仅仅象征现代英国立法程序仍然体现两院三方这个宪政体制。尽管从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以来,并没有一项立法剥夺国王的行政权,但实际担负政府首脑工作的首相,至今尚未由立法确定为政府首脑。却在实际工作中由政府首脑取代英王的国家首脑地位,所以,理论上,国王仍然是政府首脑。但是,在宪政实践中,英王只是国家元首,不再是政府首脑。首相实际上占据了政府首脑的位置取代了英王领导两院的权力。因此可以说,英国的议会制政体是由首相而不是英王领导政府的权力。(三)下议院与内阁的权力关系英国的内阁是英国的最高行政机关,许多人常把内阁称为英国政府,实际上英国的内阁和政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英国政府包括枢密院、国务院和内阁三部分,内阁是政府的核心,它决定国内外一切重大政策,领导政府各部工作,掌握和操纵庞大的国家机器,议会也受它的操纵和指挥。英国的最高行政机构起初为枢密院,英国内阁是由英国封建时代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封建时代亨利二世(1422-1461)时,御前会议人员过多,不能经常集会,于是就挑选自己的亲信组成了小型的枢密院。1660年1680年查理二世时,他感到原来枢密院人数太多,不便于保密和处理紧急事务,于是在枢密院中选择若干人成立了一个更小的机关,他们经常聚集在国王的寝宫中的内室开会,商讨国家大事,这就是英国现代内阁的由来。1.内阁的权力来源于议会下院内阁是以议会下议院为基础而产生的。第一,议会的下议院是由大选产生的,内阁则从议会下院产生,并表示对其负责。获得议会中多数议员支持的个人、派别、政党或政党联合就取得了组阁权。一旦失去多数的支持,则或更换内阁或解散议会举行新的大选。第二,内阁首脑(总理或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下院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内阁阁员由政府首脑从议员中挑选产生,经国家元首任命。并在议会通过的国王发布的法律上签名以表示向议会负责。2.内阁接受议会下议院的监督议会下院对内阁实行不信任监督,内阁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议会下院如认为内阁成员或全体有违法失职、政策错误或措施失当等情节并对此深感不满时,议会可以通过谴责政府某项政策的决议案,可以否决政府的议案,或对政府的议案做重大修改而使政府难以接受,甚至通过政府不赞成的法案,进而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如果议会下院对整个内阁的执政能力失去信任,或议会拒绝通过内阁的重要议案,或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投票时,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如果大选后原执政党仍占多数,并对内阁表示信任,内阁就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内阁必须辞职。各部部长如果被议会判定对其部门管理不善,亦须引咎辞职。 3.内阁控制下议院的议案提出权在英国议会制中,内阁不仅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国家的立法动议机构。20世纪以来,随着行政权力的增强,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大。首相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内阁成员也是多数党内有威信有影响的人物,因而,内阁在实际上控制着议会下院的多数议员。也就控制着下议院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和立法内容,下院通过的一切重要议案几乎都是内阁提出来的。内阁制的建立,使行政机构熔合了立法机构,有效地调节了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关系。(四)议会与政党的权力关系英国议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而政党在英国直到17世纪末才出现。英国最早出现的两大政党实际上是议会中的两派,当时忠于国王的集团被称为宫廷党,又名托利党;其对立面被称为乡党,又名辉格党。1832年议会通过选举改革法以后,原来的政治派别转型为政党,托利党于1833年改名为保守党,几乎与此同时辉格党改名为自由党,形成了两党轮流执政的制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政党制度,英国也因此被称为两党制的起源地。英国议会与政党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英国的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在议会的上议院和下议院通过竞选而轮流上台执政的互相依赖关系。1.英国议会制中政治权力表现就是两党轮流控制政府权力两党轮流执政并不是说在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中只有两个政党。在实际生活中,除了两个势力较大的政党外,都有一些小党,这些小党在选举中没有获胜的可能,因为上台执政的首要条件是获得议会席位的多数,而不是获得选民的投票数,如1951年大选,保守党得票率仅为48%,而工党得票为48.8%,可是保守党却因其比工党多得26个议席而上台执政。在这样的两党制下,小党只能是一种政治上的点缀,是两党制的牺牲品。可以说,英国议会的行政权力是被英国两大政党轮流控制的。2. 人民通过参加政党实现对议会权力的监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人民主权的原则逐步取代了封建专制下的君主主权原则。作为主权者的广大人民通过参加政党活动,选举代表自己意志的议员进入议会的方式间接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正如美国学者古德诺所言,“政党不仅担负起了挑选在政府体制理论中表达国家意志即立法人员的责任,而且担负起了挑选执行这种意志的人员即执行官员的责任”1 (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中译本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8.1。英国政党一般将其工作中心和重点首先置于选举活动上,争取选民的支持。为赢得选举胜利,各政党都全力以赴,决定并提出本党候选人,制定竞选纲领,筹集竞选经费,利用现代传媒大张旗鼓地展开宣传鼓动,进行民意测验,千方百计吸引广大选民的注意和支持,并力图通过控制和操纵以保证本党候选人进入议会和政府。 3.英国议会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56浅论英国议会制政体的理论和制度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672493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