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doc_第1页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doc_第2页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doc_第3页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doc_第4页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 在学校学了三年的课程中间利用暑期和课余时间也曾在新闻单位做过短期的实习只是接触了一些新闻采编而已从年7月大三暑假开始一直到今年2月大四寒假前后半年多的时间作为“全职”实习收获与以前的短期实习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半年多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跑遍大江南北”这其中有许多人生的机遇抓住的失去的但我觉得抓住和失去都有原来想不到的价值下面就按时间以实习时不同的单位来做个总结报告算是对我毕业实习画上一个句号 一、东方今报阶段(年7月年8月) 放假前托人帮忙与东方今报胡杨副总联系好了实习岗位一放假我和新闻班的惠万里就到了今报热线部实习今报的记者都很年轻大家关系都好相处带我的杨海霞记者和与我座位相临的孙旭阳记者对我特别好 到那后第一次出去采访是和一位做实习摄影的同学一起跟着杨文哲和摄影记者邱琦去做个车祸稿子是一位农民开一奔马机动三轮卖菜可对他们郑州市区是禁止进入的当在一路口交警要将他们拦下时农民可能心里一慌车子没控制住就把交警给撞飞了我们接到线索时也没有现场受伤交警被拉往医院农民正被带往交警队我们就直接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受伤交警正接受检查一名女士扶着一名儿童(交警的女朋友和外甥)都在哭泣哭声充满了惊恐 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场景我吓呆了里还会采访新闻当事人就跟着他们乱转等把交警安置住院我们就离开了离开时杨记者问我“你不采访啊”我说“我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不知道该采访他们在痛哭啊!”“这算什么啊以后比这更惨烈的场面多的是!”他有点生气的对我说接着邱老师也发话了“你看看你们两个一个不问一个不拍以后还这样就不带你们出来了!”我们两个听了都低着头 杨海霞老师让我做的第一个稿子就是个大策划是“重磅阅读”版上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就是子女长大了但养活不了自己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倒吃父母的年轻一代)问题她只把选题告诉我让我去郑州的都市村庄里去采访寻找这样的案例她也找案例并且采访有关专家我就一个人到都市村庄里去找以租房的名义边谈房子边和房东老太太们聊他们的儿女让我庆幸的是我去的每一家都算比较有典型意义有新闻价值就这样跑了三个都市村庄第二天又去了两个街道办事处问问他们年轻人有多少事业登记及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就这样光这一个事跑了4天写好稿子等了一个周稿子终究没有刊登接着又做了黑龙江某地恢复婚检和大学生可以结婚规定的“重磅阅读”稿我就一个人去河南财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校园转悠采访大学生对可以结婚的看法碰巧遇到了一位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学校就有一名女大学生结婚了女孩出嫁当天也也经历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没事但等我回去被杨老师一提问才发现自己问的好不详细许多细节都没有问到稿子写好就刊登了但没有署我的名这个虽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做了其他的一些小稿子 后来得知我们那篇啃老族报道没有刊登是因为采访中心的领导与我们热线部主任工作思路不和因为我们这个稿子部主任也参与了就以一些理由给拿下了与此同时他们刊登了一篇确实很烂的稿子我很生气就在内部论坛上发对刊登的这篇稿子的批评意见讲了些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的种种缺陷后来又因为一篇模仿杭州都市快报风格的稿子被有象征意义的评为A稿而引起极大争议(大家争议的不是能否学习而是应该如何去学习不仅仅是只学到外在的形式)该稿第一部分是群众来信诉说了自己乘公交的痛苦经历说司机态度如何如何不好第二部分也是结尾仅用了100字左右的“记者核实”说是核实只是打电话问了问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说若有这样的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但他却没有采访当事司机但由于是所谓的都市快报风格就被评为了A稿稿子刊登的第二天一位女同志就来到报社要见记者我才知道公交公司有规定因负面事件只要见报司机就被辞退一篇小小的稿子却使一名工人失业了我又在内部论坛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我就得到了应该承受的东西部主任一连两次在办公室里传达上面的指示:实习生不准乱发帖子又告诉我连在“西祠胡同河南媒体”里也不准我发帖子我很恼火不让我在内部论坛上发就算了为什么外边的网站也不让我发管制也太严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到报社就在内部论坛上发了一些对今报办报的一些建议和活动策划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的第7天就被采访中心的主任(属于报社领导级别)电话打到办公室给叫了过去“接见”问了我个学校的毕业了没有以后有什么打算如此等等还鼓励说以后多提意见回头看看成也发帖败也发帖!杨老师就私下对我讲其实报社里也不是那么的简单刚毕业以后别那么冲动了有些时候怕你说的是对的但你却妨碍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那么你就会有麻烦的以后做人要低调工作要高调不差于任何人孙大哥(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常在请我吃饭的时候给我讲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对我以后的影响是长远的 后来上面又有规定说不让署实习生只能署通讯员这也是我不能接受的这时我见网上有“苏中周刊招聘实习生工资每月500包住有福利食堂而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这些条件对我都是极大吸引力的物质方面的不说光广州三大报精英加盟还有中国名记者徐祥也准备加盟就吸引了我我若可以去的话该能学到多少先进的报纸采编经验啊!但我还是小心的很怕被骗于是就上了“中国名记徐祥在线”找到他的信箱给他发了信咨询情况他说他不去了但那里面都是他比较好的朋友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我就投了简历谁知第二天他们就通知我8月15日到南京或扬州报到我高兴的很就向热线部主任和各位老师以及万里告 了别只身南下了走的时候因为来的时候是告诉胡总要实习2到3个月的可我呆了20天就要走心里没有勇气去见他给他发了个短信就匆匆地很不好意思到离开了东方今报 实习小结:记者见证新闻事实时头脑要冷心肠要热方能作好记录时代的职责许多出现问题的新闻都是因为我们违背了新闻传播的最基本原则比如客观、公正、平衡等做新闻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是合格的新闻人 二、八怪文化传播公司阶段(年8月年11月) 8月14日从商丘出发前那边告诉要我去泰州说是主编老家在那里主编刚好在那办事售票员居然不知道有泰州告诉她那时胡的老家她很不好意思但查后知道没有票我就先到徐州等车到凌晨2点才坐上开往泰州的火车 15日上午11点到达泰州后又随同主编夏先生和从北京来的副主编曲先生到了兴化市的戴南镇这个镇是不简单它是中国不锈钢名镇不锈钢产量据说能占全国的1/3全镇不锈钢企业达2000家之多年产值100亿元到了才知我们就在这里上班!而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于是又和主编大人一起找房子租房子装卸电脑一忙就是半个月整天就是购置家具搬运东西上班了才发现这位夏主编就是中国名记徐祥先生!而所谓的“周刊管理团队是由时代商报、现代快报、信息时报等中层领导加盟”指的就是他一个人(副主编是在时代商报做过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是现代快报来做兼职的但他们二人不久就离去了)因为他确实是在这三家单位都做过而福利食堂就是我们租的一处民房院落的厨房当然还雇佣了一位伙食师傅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说这半个月没上班伙食费就不给大家要了呵呵!倒挺大方的!就算是民工也不能只管饭吃啊!大家见面都惊乎上当但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有工作经验的、有已经毕业了的都忍受了我也只好忍受其实他的采编技能确实了得曾做出许多有影响的报道但感觉由于性格原因领导水平也确实不敢恭维 上班了要做所谓的江苏科技报新周刊其实是私人出钱租用刊号而已我们就开始从网上收集国内省内新闻当然还搞了个大型主题报道“走进中国不锈钢名镇”系列而我呢分在了编辑部其实除主编、副主编(干了几天和主编有分歧返京了)和编辑部主任之外就我一个专职编辑总共也就8个人曾在一次吃饭是主编大话我说注册南京八怪文化传播公司碰巧咱们也是八个人啊!大家好好干干满三年都有股份可是干了不足一个月由于没有得到预想的戴南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大的发展”举公司搬往广州 于是我第一次来到南中国最让我神往的传媒城市可从广州招聘去戴南的4人由于只给人家半个月的工资就全部离去于是又一次招聘来了三个最后只留下了一个但由于没人无法开工我就天天看守公司每天就吃饭看购买的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当然每天研读报纸也有很大收获啊偶尔也到外边逛逛去华南师大、暨南大学其间受不了主编的气就辞职离开最后在主编赶到公交站点的挽留和为他干到年底就保证我进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许诺下最终留了下来并且可以说是主编招聘的来了又去的人中唯一一个为他效劳两个多月时间的人 出了一期报纸后又迁往佛山到了佛山就是抱着报纸到不锈钢市场里面去送报送完报又要把这些报纸装进信封给全国各地的不锈钢厂商邮寄贴地址装报纸送邮局全是人工每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当然主编会犒劳大家的会在早上买菜时过给10几块钱多加点菜至于加班有无工资就甭想这事我当时的心态是这些苦我能经受了以后什么苦都不怕了 每天收集新闻组版校对出了报纸就又重复上门送报、邮寄报纸等活动到11月分由于发现我还和离去的员工联系就大骂我不忠因为我答应他不和他们联系的我说公私分开无效我宁愿一分钱不要也不再在乎他的那个许诺只要走人他挽留过了几天刚好我党员转正的时间到了就以此一定走人他最后说觉得欠我个人情让我不要走可以不在他这里干并主动给我安排到了广州日报佛山记者站但我毅然放弃让他回复广州日报说我不去了广州日报那边的人纳闷问“他不知道我们广州日报好”当然知道主客观因素加在一起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回学校临走时我透露说转正后想去北京的消息他说北京有人新京报愿意去京华时报愿意去法制早报也行的!我让他给我联系电话可是新京报区域新闻部主任、河南籍记者陈锋的电话他却没有说只是网上有来往彼此知道对方让我可以直接去报社找最后给了我法制早报一记者的电话并把他写的中国报业大战风云录带给陈锋在扉页上题了词作为见面的礼物只要给了他书他也不好意思不给你安排实习再说也是老乡就这样我返回了学校 实习小结:社会上如此的复杂让我们有时都难以想象上面写的也只是现实的一小部分许多事不经历是难以想象得到的因此走进社会我们要多个心眼多点保护自己的智慧当然有失去就有得到有痛苦也定有磨砺这中间我也确实学到了不少编版、修改标题的“南都”派技巧更重要的是这中间我和原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总编、也是我最敬重的报人程益中先生有过几次短信交流我把他的遭遇称为对个人是不幸的而对中国新闻事业确是大幸的并且在我们新一代新闻人中进行了一次具有深刻新闻启蒙意义的教育对新闻事业的促进作用他之于中国新闻史犹如曾格之于美国新闻史而赋闲在家的他说“我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些对我都是深入内心的影响 三、转折阶段:在北京(年11月) 之所以把在北京不到一个周的时间单独列出因为这个转折才决定了我重新回到河南这使我对自己对新闻的认识有了重大的转变 (入党)转完正我决踏上了北京的行程在新京报创刊2周年的日子里11月11日早上我到达了首都北京第二天一大早赶到位于光明日报社的新京报发展有限公司可是值班人员说想找陈锋你要先和他约好才可以或者你现在给他打个电话他同意见你我才让你进 可是我没有陈锋的电话就发短信向我在广州的主编求救可他说他也只能通过朋友问问我无奈之下只好发短信向新京报原老总程益中先生求救“程总我是河南大学的小王我现在在北京想找陈锋能把他的手机号给我谢谢”让我惊喜的是程总竟然回了我短信把陈锋的手机号给了我我又告诉老主编我已经从程总那里得到陈锋的电话他很惊讶地问“你有程总的号赶紧发给我我还没弄到呢!”我说是从你的名片本里抄的我以前在和程总聊过可他突然告诉我“小王你可不要打着我的旗号到处招摇凭你的实力我敢说你进中国任何一家报社都可以”我很生气的告诉他“你太小看我了我从来就没向谁提起过你” 和陈锋主任通了电话却被告知现在报社规定不要实习生了我权当相信因为我也没别的办法我给陈锋主任留了个纸条说以后再拜访的话把书交给大门的值班人员就迈出了离去的脚步 下午就和法制早报的记者联系接电话的人说报社没这个人后来了别人才知道他已经不在这里干了去向他们当然不知道我知道不可能再靠这些所谓的关系了于是决定明天拿着北京地图自己去瞎转悠一下也散散心 这中间抽出一天的时间去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传媒杂志社因为我的一个朋友今年刚分到那里做编辑她是河大的优秀硕士毕业生到那儿吓了我一跳“感觉有点像开封吧”朋友见面问到我说“还不如呢感觉像一个乡镇!”她说以前总以为在北京多么好这次当知道自己错了吧!我问她那为什么不留校教书却在这个地方她说就是为着这是北京再烂这里也是北京只要是北京这里的机会是要比其他地方高的多的我听了似懂非懂 回来时候一个人站在北京宽阔马路的天桥上时看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望着满眼的高楼大厦心里很是不是滋味茫茫的、繁华的、偌大的北京城难道连自己的一个容身之地都没有才蓦然发觉自己于芸芸众生中是多么的渺小 又一天自己在天安门广场周围转了大半天后来到王府井大街在地图上突然发现三联周刊就在不远处就决定去三联周刊看看 到了三联周刊编辑部告诉了大厅的接待员我的来历把简历送上她拿着说进去给我问问片刻工夫她出来了说可能帮不上我的忙安排不了我接过简历就往外走但我在楼梯口停下了心想我来一次三联周刊也不容易不能就这么走了就又回来很诚恳的告诉接待员我是从河南来的我真的想来这里实习我对杂志社没有任何要求只求能实习还请她再去问一次可能是被我的诚恳打动了她很认真的进去了她再从来后告诉我停会他们领导会来给我说些话但你别高兴估计还是不能安排实习的又轻声告诉我你来的不是时候今天是周一是出杂志的日子都忙得没心情见了不骂你就是好事了 过了一会可能是主编朱伟(我在他的博客上看到过他的照片)出来了我们坐下后他告诉我“我们很佩服你的勇气一个本科生居然敢自己找上门来但我要告诉你平时啊像你这样的本科生来这里你连我们理你的资格都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我们从来不要本科生的实习生第二我们要是让谁来实习肯定是我们想让他进来工作就是说我们对他提前有个考察觉得他可以才让他来的当然我不是说我们惟学历论本科学历的我们也要但我们要的都是他已经在某个领域做出了很优秀的成绩的我告诉你啊媒体很多是分层次的就像一座金字塔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尖你要知道我们三联周刊是属于塔尖层次的媒体而像你这样的本科毕业生不应该来我们这里就是我把你硬安排给一位记者可是我们这里的记者任务都很大都是做大的主题稿子你根本就帮不上忙或者你就胜任不了所以啊我劝你还是去一家都市报之类的报纸他们喜欢要本科生你做好了也可能留下的北京有很多报纸的你去吧!” 我听完说了声谢谢就离开了我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心太高了!”我对自己说整天想着北京上海广州的就好像全国最好的媒体都是给自己准备好的一样“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就是一个小本科生你什么都不是!”我骂着自己突然决定“我要回河南!”于是就转身在用公共电话拨通了大河报王守国副总编的电话(先前和王总是有过交往的)告诉他我现在北京我想去大河报实习他告诉我你来吧把学校的介绍信带上但是要排队等的因为要实习的人很多我什么也没想挂上电话就去了北京西客站买了第二天开往郑州的车票 四、大河报阶段(年11月年1月) (一)初到“大河” 11月17日赶到郑州见了大河报的王总把实习介绍信交上由于他对我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就没有过多的介绍自己他说会安排办公室的人员给办理的让我回去等通知本以为要等好几天呢没想到第2天上午办公室的王老师就打来电话让我去一趟我很是高兴下午就匆匆赶了过去王老师待我很是热情说这是王总亲自安排的他们已经给我找了个好老师他是热线现场新闻部的部主任崔新建老师我不经意看了见了自己介绍信上王总的批示“大河报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实习费全免以备留用”我更是高兴这一句话不说其他的光给我节省费用就是600元啊!因为按规定大河报实习费用是每个月300元且每个实习生只能实习2个月我感激地很心里就下定决心好好的实习做出点成绩来“回报”王总的知遇之恩 刚好我正式实习的第一天19日是周六报社是不上班的但崔老师给安排我一个任务就是去公交车上暗访有人以假珠宝欺骗市民的事我就一个人来回“无聊”的坐公交车见了公交车就上上了下然后反复着很不巧的是直到周日中午仍然没碰上这些骗子中午我正坐车从火车站回去时突然接到崔老师电话说既然你在火车站附近那就现在赶到银基商贸城C区5楼天井那里张贴了裸体男人广告引起了市民的争议于是忍着饿赶到那里是一家公司的男裤广告上面是一个裸体男人的侧面图广告语好像是“男裤一摸周织造”天井四周全是估计大概有近100幅确实挺招人眼的大家看到了都是匆匆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周围商店的服务员大都是未婚的姑娘弄得一个个都不好意思往外看采访了一些商户和顾客回去就写了篇稿子这也是我在大河报实习发的第一篇新闻稿男裤品牌出怪招祭出裸男抢眼球银基广告遭质疑并被新华网、人民网、QQ网、新浪网、东北网、TOM等广泛转载效果还不错不久他们就将这些不雅的广告给撤下又重新换了新的广告这让我感到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 (二)牛刀初试 接着做了篇“坐月子房”的稿子因为郑州本地居民有说法女人生完孩子后坐月子只能在自己家里若在房东家会坐月子会给房东带来血光之灾的于是房东都拒绝外来人在自己的房子里面坐月子但外地人总要生孩子的于是有人抓住了这个又有迷信而带来的商机做起了高价出租“坐月子房”的生意我就在几个都市村庄里找他们“出租坐月子房”的小广告然后以自己的妻子就要生孩子要找坐月子房为由进行了暗访还到了他们的月子房地点边看边问些关于价格以及有关情况并和一个正在那里租房坐月子的一家谈了一会最后写了篇“老风俗巧出新生意“月子房”红火出租”的新闻稿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转载对这一现象做了解释报道对广大市民进行科学的引导 有一次我看我们的线索系统是看到一个市民来电说“自己知道列车上所卖袜子的内幕以前自己也做过这个记者可以与我联系电话是”我一想呵呵这正是我所渴望的揭黑式报道了就给他联系了一下果然这个人知道许多内幕告诉了其中的欺诈及其欺诈消费者的手段于是我和他一起从郑州上了列车做调查果然在郑州开往深圳的列车上刚开到商丘境内时这些人就出来活动了我假装对袜子有意思跟踪做了偷录将他的一些言辞进行了录音也为我后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也为可能的投诉提供了证据然后从商丘下车又赶紧坐回郑州的郑州客运段的一趟列车同样进行了偷录偷拍第二天又去了郑州客运段采访了路风纠察办公室主任后来崔老师和我们的摄影记者又上了两次车最后在1月11日大河报的河南新闻调查版上推出了我们一整版5000字的调查报道保健袜根本不保健“袜子帮”一骗二蒙三忽悠对所谓的益麻保健袜进行了揭露后来我在从上海到徐州的列车上发现他们的袜子公司做了转移退出了郑州客运段的市场但又和徐州客运段进行了“合作”我也只好默认新闻也不是万能的这与我们国家的体制有关不是一篇报道就能解决的事这是我从抓线索到跟踪采访到写作基本上独立做的第一篇被列入热线部选题的重磅大稿 后来郑州市出台了自行车看管费用的新规定把看管费用规定为一次一角而且10分钟以内这引起了广大看车工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我和崔老师分工进行了调查我一大早冒着风雪骑自行车到二七广场和火车站附近的大型商场的停车场上进行了现在观察调查然后又到市政府的民政局进行了采访最后写出了被总编评为本报亮点的河南新闻调查版的报道一刊发就被人民网、新华网、TOM网等网站转载 (三)通达现场 年1月19日郑州雪依然再下全城已经覆盖上厚厚的一层上午接班级的刘启银到我住处后来到报社崔老师不在我知道他是在外边值班车上跑新闻了我就给他发了短信告诉他我已经来到报社可以跟随他采访了他回到:“我在郑东新区的龙湖采访不可能回去市内的新闻我转给你你跑” 不到半个小时他打来了电话“陈寨工业园一仓库坍塌有人正在抢救你排除困难尽快赶到啊地点你自己联系了我正忙呢” 我知道陈寨的大概位置是在北郊远远的道路上满是雪我的自行车又没带去到线索系统上查到了电话问了问情况得知可能并没有人在里面只是砸了几辆车就和崔老师打了电话告诉他并没有人在里面他一听急了“下雪天你不要蹲在办公室里有没有人都要到现场!”话语斩钉截铁然后我就冲了出去冲进飞着雪花的城市街道上 对于事发地点的具体位置我并不清楚只知道大概方位在雪地上走大约半个小时想想也没别的办法尽快赶到现场吧就不能怜惜自己掏腰包了于是急忙喊了个出租车“去陈寨工业园!”司机师傅愣了愣坦言不知道具体位置我说就朝陈寨方向走吧! 车行了8公里找不到线人所说的某仓库一连问了四五个人还是不能确定因为这里都是新路名我就执意下车自己寻找了还好地点就在不远处采访完走出来望着白茫茫的一片一条马路横在我面前这是里啊我才突然发觉自己已经身处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一个很少见到出租车的地方 连方向也不知道的我就沿着马路朝着某个方向直走开去我想总能遇到一个我熟悉的路名吧! 雪花飘在身上寒风打在脸上回头看看到了自己一串深深浅浅的足迹在积雪中蜿蜒而来“现场”在我脑海闪过蓦然发觉这串足迹不正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 是啊它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更是我追随新闻一路走来的脚印这大半年来走出了大学校园开始了大江南北的新闻奔走当然对新闻的理解已然不同不再是校园里的纯真梦想我不想说我体会和认知到的社会肮脏与新闻的无奈我只想说做新闻让我感到充实能明确的知道我应该到达的一个地方现场 很巧的事今年夏天台风“海棠”带来暴雨袭击郑州(当时在东方今报实习)和今冬数年未见的大雪我都参与了新闻报道而且都跑到了第一现场那时是不知深浅的走在淹没过大腿的雨水之中现在是骑着我那辆50元钱买来的旧自行车一天中一次次穿过郑州满是积雪的大街一天下来走过的路定在100里以上双鞋了满是冰凉的水那几天我每天都在满是积雪泥水里穿梭自己的两双鞋都被弄湿了最后不得不借穿同伴刘启银新买的鞋穿虽然最苦当然也是发稿最多的几天每天都能署三四个名 (四)感悟收获 有一次崔老师转给我一封一市民投诉到王总那里的信说一家钙奶乳化剂生产厂家的产品里面添加了国家标准中禁止使用的原料说危急了河南及周边省份的奶饮产品的安全我上网查了查国家标准果然是不符合标准的于是跑到河南食品工业研究所但值班人员说他们已经放春节假了没有人就又跑到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但他们说负责投诉这个问题要去他们下属的质量技术监督检验部门去咨询可我去了后他们只是负责检验是否合格所以这个问题他们也不敢说但敢断定如果存在信上说的情况肯定是违法的没办法只好回去刚好回去的路上离省卫生厅很近就去了省卫生厅厅里一看我手中的信说他们也接到了同样的投诉并在内部做了通知命令各省辖市卫生部门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举报的情况他们怀疑是厂家之间的打击报复行为所以只想将此事限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