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句末总结_第1页
日语句末总结_第2页
日语句末总结_第3页
日语句末总结_第4页
日语句末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7 日语句末总结 1. 人心抱、信、実現。 ? 1. 如果你相信你能够做这件事,你就能完成它。 拿破仑 希尔 2. 成功者、価値者努力。 ? 2. 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艾尔伯特 爱因斯坦 3. 森中道分、人通選。大違 生。 ? 3. 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们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这从此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罗伯特 弗罗斯特 2 / 47 4. 私成功理由、自分他人言訳許。 ? 4. 找借口好吗?我的成功归于:我从不找借口,也绝不接受借口。 南丁格尔 5. 打 100決。 ? 5. 不挥棒就 100%打不中。 韦恩 格雷茨基 6. 通 9000回以上。 300 回近試合負。勝敗決託、失敗 26 回。人生何度、何度、何度失敗重。成功。 ? 6. 我的职业生涯中有 9000 多次没投中,输了近 300 场球赛。有 26 次被托付了决定胜败的一球却没进。我的人生在不断不断不断重复失败,经过这些我才能成功。 迈克尔 乔丹 3 / 47 7. 一番難行動腹。粘強問題。 ? 7. 最难的部分是下定行动的决心,剩下的问题就是韧性了 。 阿梅莉亚 埃尔哈特 8. 来、次近。 ? 8. 每次好球袭来,我就更接近下一次本垒打。 贝比 鲁斯 9. 目的明確、偉業出発点。 ? ? 9. 目的明确,是所有伟业的起点。 W 克莱门特 斯通 10. 過去亡霊、未来夢。今。 ? 10. 过去是亡灵,未来是梦想。我只有现在。 比尔 科4 / 47 斯比 11. 人生、計画立夢中間、身起。 ? 11. 人生是在热衷于多方计划期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 约翰 列侬 12. 私自分思人間。 ? 12. 我们会成为自己想象中的人。 厄尔 南丁格尔 13. 今 20 年後、君 自分、失望。帆開、安全港船出、貿易風帆。探検、夢見、何発見。 ? 13. 20 年后,让你觉得更失望的不是你做过的事情,而是你没有做过的事情。所以,解开帆索,从安全的港湾里扬帆出行吧。乘着信风,去探索,去梦想,去发现! 马克 吐5 / 47 温 96 歳 13 年間、 ?像守続。何度作盗難遭見、観光客写真撮、彼去取、家持帰 96 岁的冈萨雷斯 13 年来一直在保护约翰 列侬像的眼镜。眼镜重新多次制作依然不断被盗,冈萨雷斯看不下去了,于是只在游客 拍照时给列侬像戴上眼镜,游客离开就取下眼镜带回家去 14. 人生 10起、 90反応。 ? 14. 人生的 10%是我身上发生的事, 90%是对其的反应。 查尔斯 史温道尔 15. 人持力放棄最方法、自分何力思。 ? 6 / 47 15. 人们放弃自己拥有的力量常用的方法是认为自己毫无力量。 艾丽斯 沃克 16. 心。 自分考。 16. 心即所有,你将成为自己所思之物。 佛陀 日语助词用法总结 提示助词 在判断句中, 提示主语 提示助词 表示兼提,有 也 的意思接于数量词之后,表示数量之最,意为 竟有 ?之多 、 ?也没有 助词 主格助词 通常用于表示主语,但在判断句中, 只在疑问词做主语的问句及其答句中表示主语 格助词 格助词 接在体言之后,除了可以作为主格助词、表示主语之外,还常常用在描写句中,表示形容词、形容动词所描述的对象,故又称 对象格 。 。 接续助词 接续助词 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后,起两种语法作用,7 / 47 一种表示逆接关系,意为 虽然 ?但是 ?,另一种表示顺接关系,起有机连接前后句的作用。 领格助词 表示所属 ,为 的 之意 终助词 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 吗 ,呢 之意 接续助词 接形容词连用形 后,表示并列、因果关系 提示助词 接否定式 . 之前,加强否定语气。 接续助词 接活用词终止形之后,表示因果关系。 补格助词 接在体言后,表示肯定的比较对象,意为 比 。 副助词 接在体言后,表示否定的比较对象,意为 比 ?、 没有 ?那么 ? 8 / 47 终助词 终助词又称感叹词,接在句子末尾,增添某种语感、语气。 主要用于表 示感叹、赞同或质疑, 主要用于提示、告知等场合。 传闻助动词 可以接在各类活用词终止形后,表示传闻,其敬体形式为 ,意为 听说 ? 补格助词 接在表示场所的体言后,表示存在的场所,意为 在 。 接在名词或动词连用形之后,且后续意为 来、去 的动词时,表示来去的目的。 接在疑问词后,表示不确定,意为 某 、 若干 。 并列助词 接于体言之后,表示并列,意为 和 。 副助词 介于体言之间,表示含言外之意的列举,意为 ?啦 ?啦 ?。 同位格 可以介于两个互为同位成分的体言之间,表示同位语。 9 / 47 宾格助词 介于体言和 他动词之间,表示他动词的宾语。 宾格助词 接在体言之后,表示动作的场所,意为 在 。接在体言之后,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式、方法、手段、工具等,基本意义为 用 ,翻译时要灵活处理。 过去完了助动词 接在五段动词音便形、其它动词连用形、以及形容词连用形、形容动词连用形后,表示过去时态或完成时态的简体形式。助动词 本身也有活用变化,但在现代日语中常用的仅有三种:终止形、连体形、假定形。出了这三种活用形外,偶尔可见 的推量形 的用法,但现在通常用终止形 后续 、 的形式表示推测。 的终止形即 的原形,表示简体过去完了时态。可用于结束句子,但更多的是用于后续助词、助动词,为句子增添某种意义。 的连体形 亦为 的原形,用于修饰体言,作定语,亦可后续某些助词。 的假定形 的假定形为 ,其后可以接 ,但通常省略。 所表示的假定条件,往往有强调以前项成立为前提的内涵,意为 倘若 ?之后的话, ?。 10 / 47 接续助词 接在五段动词的音便形、其它动词连用形、以及形容词连用形 之后,可以表示并列、承上启下、先后、因果等多种关系,用法十分广泛。 补助动词 还可以介于两个动词之间,使后一个动词作前一个动词的补助动词,增添某种意义。 补助动词 接在动词连用形之后,可以表示正在进行时态,意味 正在 ?。当 接在自动词后时,除了可以表示正在进行时态外,还可以表示状态的持续,意为 ?着 。具体判别根据前后句意义。 补助动词 接在动词连用形后,表示某种尝试,意为 试 着 、 ?试试看 。 接续助词 接在动词终止形后,可以表示动作继而发生,意为 一 ?就 ?;亦可表示轻微假设,意为 如果 ?就 ?。 补格助词 介于体言和表示变化之意的动词之间,表示变化的结果。 11 / 47 补格助词 接于体言之后,表示来源、起点、意为 从 ?。 否定助动词 否定助动词接在动词未然形后,构成简体的否定式。否定助动词的活用变化属形容词型,共五种,即:连用形、连体形、终止形、假定形、推量形。如下所示: 连用形连用形有两种形式:形和形,即: 连体形 即的原形,用于做定语或后续某些助词。 终止形 亦为的原形,用于结束句子或后续某些助词、助动词。 假定形 + / 如果不 ?的话 推量形 + / 大概不 ?吧 事实上,现代日语中已基本不用 ?形式,而采用终止形后续 等形式。 12 / 47 判断助动词 日语中表示 是 之意的判断助动词有 三个,即、。是简体,是敬体,是书面体。的活用部分为,与存在动词的活用基本相同, 补格助词与表示思考及称谓的动词一起使用时,表示思考及称谓的内容,相当于汉语中的冒号或引号。 补助动词、 ? 接在动词连用形后,表示渐远的趋势。意为 ?去 。 ?接在动词连用形后,表示动作的彻底完结,多数场合伴有 不可挽回 之内涵。一般译意为 ?完 、 , ?。 表示假定的助词及助动词 接续助词 是专门用于表示假定条件的接续助词,接在各类活用 词的假定形后。即: 形容词 13 / 47 + 形容动词 + 动词 段假名 段假名 + 接续助词 接在动词肯定式或否定式的原形之后,可表示假定条件。 助动词 是判断助动词的假定形,其后续的通常省略,意为 如果是 ?的话 。 助动词是过去完了助动词的假定 - 可接在数词、体言、副词、助词及用言和助动词的连体形后,表示限于某种范围和数量,相当于汉语的 只 ,仅仅 。 - 可接在体言、活用词连体形下面,表示 不仅。,类同于 - 14 / 47 - 这个句型表示 1,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2,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 接在数词下表大概的数量,接在名词下表限定的范围,同意思相近,但排除其它的语感强。 -前接动词连用形 接在动词简体过去时后面表示刚刚完了。 - 接在动词连用形下面表示频繁地进行某一行为 - (简明 P140,高教 1 教参 P37) 前接体言、副词、形容动词词干, 动词、形容词、助动词终止形 15 / 47 表示有一定客观根据的推测或委婉的断定,表示根据传闻或具体的状况等客观依据作出的推断。 这种结果相对来说比较确切的。 -表示类似,表示感觉到的事物,表示事实是如何不知道,便是感觉是这样的。 、助动词则表示没有根据的主观推测 、表动作持续的区别: 只能接在他动词,自动他动均可,不能表示行为人本身的变化 思 :高教 1P43) 用于讲话者委婉发表自己的意思,译为:我总觉得似乎是。 思:表示总觉得总认为看来等意思,不过,这种感觉比 思更具客观性,是不由地产生的。 16 / 47 是并列助词,表示列举,含随意举例的。它可以接在体言后面,也可以接在动词、活用词终止形后面。并列体言时,可省去最后一个 。、 接在体言、形动词干、形容词和动词终止,表示 把它作为话题 或者要 谈及的话 ,有确认对方说过的话的作用。翻译成:要说,说起,若说。还可以翻译为:你说的。 少数还可以用 - 前接活用语终止形,表假定或确定的逆接条件,后项多为消极或否定 思、 ( )思、思: 表示对比或与预想相反,翻译为:以为。,竟。,认为。 ,17 / 47 没想到。 -接在动词连体形后 表示目的。前面表示后项行为的目的,后项表示的是达到这个目的所需要的行为或必需的事情。它用于规范性,习惯性的事情,常用、。结句。 :上外 1P350 接在体言、形容动词词干及动词、形容词、助动词终止形后面,并且根据需要可以后续助词。 表。是否。 上外 2P442 副助词,接在体言、活用词基本形下面,可以表示、等,表 1)该词前面的事情是出乎意料的; 2)表轻视; 3)表 之类的 上外 2P37 18 / 47 副助词,是的口语,用来取某事物为例进行陈述,有时含有说话人的评价,带有轻视语气。 - 250) 形容动词形活用的比况助动词,接在形容词,动词终止形下面,还可以接在形容动词词干,体言下面,用于口语较随便场合。 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表示好象。 。,就像。,像。这样 /那样的 上外 3P146 接在体言,形容动词词干,动词或形容词终止形下,表怀疑,向对方提问,用的形式表愿望。 - 上外 3, P347 接在动词终止形后面,表示:随着 上外 2, P64 接在动词、形容词终止形和名词,形容词词干下面,表示:19 / 47 也许,或许 気 高教 1P100 接在动词连体形后,表示:产生。想法,想要。,愿意 気 ( ? ) 接在动词连体形后,由于心理上或感觉上的理由失去了积极从事某种事情的意愿。加、语气要强,表示连这样的心情都没有了。是的可能态否定 译:不想。, 连。都没心思。 高教 1P101 断定助动词的否定疑问形式,上接名词、形容动词词干,或形容词、动词连体形,表意外,吃惊,征求对方同意,追问,反驳等语气,意为:不是。的吗?正是。 上外 2P162 接在用言、助动词连体形下 面。 20 / 47 放在句末表示事与愿违时的遗憾,惋惜,后悔等心情。 放在句子中间,起逆态持接续作用的接续助词。带有意外,不满,埋怨等语感。 关于学习日语语法的建议 日语中有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语法。日语的语法非常的多,助词、助动词的用法更是繁杂,要理解这些语法并不会比数学复杂,可是如果你要将它们全部记下来并且区分清楚,看起来就似乎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了。很多同学向我诉苦,说: 老师,我总是在不停地忘自己学过的语法,该怎么办? 还有同学很头疼地问我: 我已经记住了语法,为什么能力考试阅读我仍然看不懂? 或者是: 我怎么样才能把阅读的速度提高? 等等。那么,为什 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不是同学们不努力,而是没有把工夫花在刀口上。 日语的语法习惯,语序等等都和中文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有几点是中国学生最不习惯的:一是日语把谓语放在末尾,包括否定、过去等都在末尾表达,就容易造成只读到一半就算完了,以致把意思理解错或者是先入为主地自己推测意思而21 / 47 造成意思的误解;二是日 语中主语的省略非常多,再加上有些从句非常长,这样理解起来就会非常麻烦;三是自动词和他动词,中文里每一个动词几乎都固定了是自动词还是他动词,可是日语中同一个意思的词很多都有自动词和他动词两种形式,所以中国的学生很容易把它的主语弄错,再加上前面第二点所说的省略主语和繁杂的从句,这样一来理解句子就是难上加难了。最后是中日文化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如果不能用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他们的文章的话,这样造成误解的情况就非常的多了。 那么,该怎么来解决语法上的这些问题呢。首先,助词是钥匙,每一个助词的功能应该在脑子里非常清楚,阅读的时候通过助词能够很快地把句子给解开;其次,在理解语法的时候要从根本入手,发散开来,这样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语法点就可以非常准确地记住并运用更加繁杂的语法。然后就是通过助词来找出句子的主干来达到理解全句的目的。那么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考场上慢慢地分析怎么办?当然前面说的都是平时应该下的工夫,最后我要建议的是,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这只有读书。每天一个小时的读书,坚持下来,便 不会忘记曾经所学过的语法和单词,同时对语法和单词的理解还能更加深入,更重要的是,你将会逐渐养成日本人的思维习惯,读他们的文章就会更加得心应22 / 47 手。长期下来,在考级阅读的时候,速度自然就加快了。 所以,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学习日语重点是你是否能坚持持续的学习,而不是某一天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学习。 日本语时间表达法 星期的表示 何曜日: 星期几 月曜日: 星期一 火曜日: 星期二 水曜日: 星期三 木曜日: 星期四 金曜日: 星期五 土曜日: 星期六 23 / 47 日曜日: 星期日 日期表达法 一日 () 一天 二日 三日 四日 五日 六日 七日 八日 九日 24 / 47 十日 十一日 十二日 十三日 十四日 十五日 十六日 十七日 十八日 十九日 二十日 25 / 47 二十一日 二十二日 二十三日 二十四日 /( ) 二十五日 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 二十八日 二十九日 三十日 三十一日 26 / 47 何日 ( )/几日,几号 月份表达法 一月 一月 二月 月 三月 三月 四月 四月 五月 五月 六月 六月 七月 七月 八月 八月 九月 九月 十月 十 月 十一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十月 何月 /几月 何月 /几个月 四季表达法 春、 夏、 秋、 冬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时分秒表达法 27 / 47 时 /点钟: 時 小时: 時間 分: 分 分钟: 分間 秒: 秒 秒钟: 秒間 其它时间相关表达法 世纪 世紀 年 年 光年 光年 前年 前年 /一昨年 28 / 47 去年 去年 /昨年 今年 今年 明年 明年 /来年 后年 後年 /再来年 上上个月 先月 上个月 先月 这个月 今月 下个月 来月 下下个月 再来月 上上周 先週 上周 先週 29 / 47 本周 今週 下周 来週 下下周 再来週 前天 昨日 昨天 昨日 今天 今日 明天 明日 后天 明後日 早上 朝 上午 午前 中午 昼 30 / 47 下午 午後 傍晚 夕方 晚上 夜 白天 昼 周末 週末 月末 月末 年末 年末 日语学习心得 南京师范大学 范晓燕 学习日语 ,对中国人来讲 ,其实是有优势的,且不说它里面有很多汉字,就说它的发音,好多都跟汉 语也很像。这也是当时我选择它为二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现在一年学下来,由原来的一个门外汉,到现在的菜鸟级,应该说这其中还是有31 / 47 点滴感受的吧。 一、日语与汉语的比较 从语言学上来讲,日语和汉语都应该属于汉藏语系的,好多日 语 单 词 就 是 从 汉 语 里 来 的 , 被 语 言 学 家 称 为sino-Japanese.两者应该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日语中平假名和片假名甚至就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如 来自汉字的 安 的草体。 但我觉得,事实上,要学好日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上面所述都是一些表层的东西。从深层次上来讲,两者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我们学习语言的人都知道 ,grammar 是一个语言的骨架 ,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语言,但我们认为很相似的日汉语的文法根本不一样。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日语的谓语 动词往往放在句末,这是最特别的一点。比如说 我去学校 ,在日语里面说成学校行,把 去 这个动词放在最后。其次,日语是以其格助词为关键的,如 、 等,每一个就有很多种用法。拿 来说吧,它就有表示对象的用法,如本;还有表示起点的,如家出;32 / 47 还有表示在某一范围内移动的,如海泳。而 的用法就更复杂了,这里就不赘述了。而汉语里则简单得多,没有这么多的格助词。 另 外,日语里有许多时态,而这些时态是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如形,形等等。但汉语里则没有这么多词形变化,只是通过加上一些如 了 、 曾 、 过 等副词来表示。同时,我要说的是,日语中的这些形相当难记,而且很容易忘。但是如果掌握了规律,就很容易记了,而且可以举一反三。比如掌握了一个动词的形,那它的其它形就可以迎刃而 记 了。比如待的形为待,由此可以推断出它的形,就是待。这是动 1 的词的用法,而动 2的词就更加相似了,直接把最后的一个假名去掉加上一个或一个就可以了。而其它的形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 法来记忆。 当然,仅仅掌握了这些词形变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它们应用于一些句型当中。仅以形为例,它 就有很多与之有关的用法或句型。如表示礼貌地请求;有表达两个含义,一方面表示动作的进行,还有一种就表示状态的持续;表示可以干某事33 / 47 了。 日语中有如此多的词形变化,而汉语中很少,那为什么一些西方人会觉得汉语比日语更难学呢?让我们来看看日语和英语的 比较吧。 二、日语和英语的比较 我认为,和汉语相比,日语和英语的相似处更多,它们 都属于形合的语种,注重形式;而汉语则属于意合,西方人对此很难理解。而且日语和英语都有很多相对应复杂的句型,时态,及与之相关的词型变化比如与形相对应的英语时态就是现在时 -ing 形式,与形相对应的则为过去时 -ed 形式,与形相对应的则是英语中的否定。而且,现在随着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日语中外来语增加的速度更是快得惊人,好多词汇都摒弃了原来的和语或汉语读法,采用了英语的发音,叫人背不胜背,这通常都要用片假名来表示。因此,好多日语词都可以用英语来发音,日本人不但不会嘲笑,反而认为你才是 up to date。这 样一来,西方人当然觉得日语更好学了。什么东西说不出来,仍然可以用英语来表示。但是,由于这些外来语都是用日本的语音发音,因此跟英语单词有很大的出入,以至于我们读多了之后,许多英语单词都不会34 / 47 读了,比如我经常会把 supermarket 读成 - - - 。这也就难怪日本人读英语的时候感觉怪怪的。 当然,说两者相似,是基于和汉语比较的基础上的。虽然两者相似处很多,但是,总的来 说, Culture determines language.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语言肯定是有根本区别的,而语言正好可以反映出文化的不同。日本人宣扬的是一种 忍 的精神,以致整个民族都很内敛,表现得很谦恭,好像什么都唯唯诺诺,而欧洲人则不同,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应该是属于个人主义的那一类。表现在语言上很容易就看出 来。日本人在说话的时候有时连都可以省掉,而英语里面为了强调自己的意愿,经常说一些主观意愿的词,比如 I think, In my opinion, Id like to say ,你看,几乎每个里面都有 我 。 三、口语和听力 口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语言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 communication,而交际最重要的就是要去说。如果学一门语言,但是口语不能掌握的话,等于只学了一半,这对日语来说尤为如此,因为日语的口语和我们学的书面语很不一35 / 47 样。我们看日剧的时候会发现日本人经常只用动词的普通体,而不用敬体。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日语分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以及一些所谓的谦逊语,其 实要说到谦虚,中国人应该是很擅长的,但是日本人的谦虚连我们中国人都受不了。比如说,它是在日本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常常有一种深层次的含义,我想这是我们这些菜鸟所不能理解的,好像不管什么场合都可以用。 而与口语联系密切的听力也是让我们头疼的地方,在听同学做 speech 或者听磁带的时候,听 到某个单词很熟,但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一个单词要反应好长时间才知道是什么,有的时候甚至要写下来才知道。但这样一来,下面的内容就听不到了。另一点就是日语中有很多同音但不同义的词。如这个音,我们现在学到的就有三种意思,一个是弹钢琴的弹,一个是得感冒的得,还有一个是查辞典的查。这样一来,听的时候觉得更困难了。我想这也多多少少和我们平时 第 1 課 一、 ? ? 36 / 47 是提示助词,读作。可以提示各种句子成分。在这个句型中,接在名词后面提示主题。是助动词,表示对某个事物和状态的断定。 ? ?相当于汉语的 ?是 ?。 例 :。 電話。 二、 ? ? 这是 ? ?的疑问句,表示 ?是 ?吗?。疑问句是在句末加表示疑问的终助词构成。接在句末一般不用?,用。结句。 一般疑问句的答句,如是肯定的,用起句。 ? 会社員。 ? 大学。 、大学。 37 / 47 三、 ? ? 这是 ? ?的否定形式,表示 ?不是 ?。读作。和呼应,表示否定对方的判断。是的口语形式。 ? 学生。 、学生。会社員。 ? 病院。 四、提示助词 是提示助词,接在名词、助词等后面,相当于汉语的也。 ? 会社員。 五、指示代词 指示事物、场所、方向的代词叫指示代词。 38 / 47 事物指示代词有近称、中称、远称之分。 指说话人身边的事物,属近称。指听话人身边的事物,属中称。指既不在说话人身边,也不在听话人身边的事物,属远称。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哪一个。在对话时,要根据对话者和事物之间的位置选用适当的事物指示代词。 第 2 課 一、 格助词 日语名词和名词相连时,大多要使用。是格助词,接在名词或代词等词后面,后续名词构成定语。 具体说明名词所属、性质、状态等的句子成分叫做定语。可以表示后续名词的所属、所有、时间、状态等,相当于汉语的的。 ? 私本。 ? 。 39 / 47 二、 指示连体词 是一组指示连体词,用于指示特定的事物。 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后续事物的名称。它们与说话人、听话人之间的关系和、相同。 ? 傘私。 ? 。 第 3 课 一、场所指示代词 这是一组表示场所的指示代词。场所指示代词也有近称、中称、远称。是近称,指示身边的场所。是中称,指示对方身边或稍 远的场所。是远称,指示不在双方身边或远处的场所。表示疑问,哪里。 ? 食堂。 40 / 47 ? 電話。 二、 格助词及自动词和他动词 是格助词,表示宾语。宾语是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和内容的句子成分。 日语动词有自动词和他动词两种,自动词作谓语时不要求宾语,如起寝等。而他动词作谓语时则要求宾语,如食洗等。 ? 私十一時寝。 ? 服洗。 ? 。 三、 ?和 ? 1、 ?:请给 ? 是由五段动词的命令形变化而来。 ? 。 41 / 47 2、 ?:请 ? 接在动词连用形后,表示请求或要求对方做某件事。 ? 待。 ? 見。 基数词 楼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