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区义务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_第1页
县城区义务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_第2页
县城区义务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_第3页
县城区义务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_第4页
县城区义务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城区义务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县城区义务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义务教育工作一直是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县始终坚持把教育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狠抓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学生“上学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城镇义务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受地方财力、管理体制以及大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我县义务教育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城区义务学校办学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瓶颈”成为教育公平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一、城镇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情况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521所其中:公办完全中心小学7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单设初级中学10所8所高完中均办有初中县城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共有9所:公办完全小学5所初级中学1所3所高完中均设有初中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情况 全县在校小学、初中学生11.5万余人其中县城城区21350人占全县的19%县城城区小学在校学生总数为11686人占全县小学生总数的17%其中实验小学4209人诺江镇二完小2222人诺江镇三完小2196人诺江镇四完小1371人诺江镇五完小1688人城区初中在校学生总数为9964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25%其中通江中学1709人实验中学2048人通江二中2865人通江三中3042人 (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情况 全县现有小学专任教师2691人师生比为:1:26.6;初中专任教师1784人师生比为1:22.4其中:县城城区小学专任教师416人师生比为:1:28.1,另聘代课教师42人;县城城区初中学校专任教师人数368人师生比为:1:27.1,另聘代课教师7人 (四)义务教育阶段班额情况 城区小学平均班额68人初中平均班额79人具体情况见下表: 学校师生比50人以下班数5059人以下班数6069人以下班数70人以上班数最大班额小学初中全县1:26.61:22.41280280311549113城区1:28.11:27.1204348185102通江中学1:30.02096实验中学1:26.322101通江二中1:26.532181786通江三中1:24.32132590实验小学1:32.65293诺江二小1:30.425102诺江三小1:27.82610385诺江四小1:25.97551088诺江五小1:20.610821187 XX年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年级解决非诺江镇户籍学生入学人数:小学:343人初中:720人;XX年小学校459人初中987人;XX年小学校550人初中1150人XX年转入城区学校就读小学的976人就读初中的283人;XX年转入城区学校就读小学的656人就读初中的287人;XX年上半年转入城区学校就读小学的558人就读初中的155人 (五)农村村小和“一师一校”情况 全县村小教学点共有422所在校学生16957人占全县小学生的23.7%其中“一师一校”村小160所有在校学生2325人没有村小学的行政村有105个村小公办教师433人代课教师503人 二、城区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城区教育迅猛发展不断壮大有力地带领着全县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为我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城区教育的发展还是远远跟不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超大班十分突出 随着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少家长都将子女转到城区学校读书同时由于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从而更加导致城区学校基本都出现了“臃肿的大班额”现象县城小学174个班50人以下的班17个(12个在四完小和五完小的村小)占9.8%超大班157个占90.2%70以上的特大班101个占58%县城初中122个班只有3个班符合国家规定要求超大班119个达97.5%;70人以上特大班84个在69%诺江二小在校学生2222人共25个教学班,班平达89人最大班额达102人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小学不超过45人的标准从该校学生增长的速度及趋势上看班班突破100人已为时不远实验小学52个班中就有32个班学生数在80人以上实验中学初中班班超过80人全为特大班额当前班额太大是影响教育质量提高最主要的原因 (二)布局不尽合理 一是中心城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太少在东门车站和西门大桥的中心区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只有实验小学和诺江二小两所小学两校的在校学生数占全城的60%而全城174个小学班教室这两校只有77个;在东门车站和西门大桥的中心区域初中校只有通中和二中老校区这两所学校的初中生仅容纳了3000人主要校舍用于高中教育二是城西和诺江西路学生上学路途太远西门大桥以西3公里内没有学校城西和五马桥附近的学生只有上四完小或二完小这两所学校都远且二完小解决就近的学生入学都很困难三是中心城区的高中规模过大通江中学和通江二中的高中在校生在5000人以上使得中心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特别紧张由于布局上的不合理造成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从而造成义务教育质量严重受影响也间接影响着高中教育质量 (三)学校规模偏大 通江中学、通江二中、实验中学的在校生人数均超过5000人实验小学在校生超过4000人二完小超过XX人对于现有较少的教育资源办如此规模大的学校这是一对不易调和的矛盾当规模超过了应有的承受能力通常情况下要以牺牲质量来填补 (四)专任教师不足 城区小学现有小学在校生11686人按1:23的师生比应配教师508人而现有专任教师421人差87人城区初中现有初中在校生9664人按1:19的师生比应配教师509人而现有初中专任教师368人差141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差教师228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量是难以调控的对教师的需求是刚性需求 (五)设备设施滞后 一是设备配置仍然不足虽然XX年为了迎接省人民政府教育评估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形式充实了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但还是不能彻底解决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所需电教设施落后多媒体教室少计算机教室严重不够用大部分小学无法上信息技术课二是功能教室严重不足目前城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存在图书室、实验室等各种功能教室被挤占分组实验教学均无法有效开展除通江中学外其他学校的演示实验基本上都不能正常开展实验小学现有15万元的实验仪器因实验室被占用实验设施设备至今无法使用;学校有1XX册图书生均达3册但也因图书室、阅览室改作了教室也无法正常开放供学生借阅 三、关于城区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 城镇化的加快是不可阻挡的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现有校舍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城区教育进行调整已势在必行并且越早越主动 1、调校点一是在新建的石牛嘴大桥附近新建一所规模在800人左右的小学解决西郊、城西和何家村学生上学问题二是在砖瓦厂、肉联厂、儿童福利院处建一所规模在1000人左右的小学并在附近河面上建一座索桥主要解决诺江西路、壁山西路红霞国际和锦江花园的学生上学问题减轻诺江二小的压力三是通江二中迁建完成后原有校舍新建一所九义校主要解决中心城区小学和初中的超大班减轻实验小学压力 2、调结构一是实验中学和职教中心分离继续教育和职教中心分离;实验中学重点办好普高职教中心全力办好职教办成全县职业教育示范学校三是普高主要由县城学校办农村高完中重点办好职教根据各年龄段人口现状在计划生育政策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我县普及高中后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大约在22.5万左右县内普、职高人数大约各1万人县城内的高中基本能承担普高任务 3、调规模在高中未普及前适当调减城区三所高中的普高规模适度发展普通高中把教育资源向义务教育阶段这个刚性需求倾斜;适度调增农村高完中规模促进农村与城区均衡发展 (二)整合 1、整合师资力量充分利用好新二中的校舍资源充分整合通中与二中的高中教师资源通中校区全力办好初中和全县的重点高中班(每年级200人左右)新二中校区和实验中学全力办好普通高中避免校与校之间的恶性竞争 2、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合并继续教育办公室、电大站、电教馆、教仪站、教师进修校、教科室成立教师教育培训中心 (三)扩充 1、校舍扩容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新二中的迁建力度迁建完成后还要启动扩容工程把新二中校区建成一流的、规范的示范性高中学校二是要启动二完小实验小学的扩容工程有效化解超大班 2、补充师资一是严格按照省上文件精神定期根据师生比调整教师编制二是面向师范院校直接招聘中小学师资严把师资质量入口关力争在三年内使我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数量能够满足需要结构基本合理 3、充实设备设施通过校点布局调整和扩容工程建设好学校的各种功能教室建设好校园网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继续充实学校教育教学装备充分发挥好各类设备设施的作用 (四)扶薄 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改善是推进均衡发展减轻城区学校压力的重要措施 1、加大薄弱学校改善根据学校发展的后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有发展潜力的薄弱学校进行精心打造科学制订薄弱校硬件改善规划并集中资金重点用于薄弱校的校舍改善和教学设施设备的添置推行“1+1”捆绑发展机制让城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捆绑发展让全县各地教育整体推进 2、合并薄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