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课程总结_第1页
货币金融学课程总结_第2页
货币金融学课程总结_第3页
货币金融学课程总结_第4页
货币金融学课程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5 货币金融学课程总结 货币金融学学习总结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物流管理 2016-1 班 姓名:秦豪 学号: 3120823112 老师:卢军老师 时间: 2016 年 12 月 26日 货币金融学学习总结 货币金融学,在选课的时候我就被它的名称所吸引,货币、金融,都是与财富密切相关的词,而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是绝大部分人的本性,我也不例外。所以,我对这门课2 / 45 有着很高的兴趣,每堂课 都听得很有乐趣。 货币金融学这门课的内容很多,老师在课中给我们传授了很多的知识,我们从课中了解了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货币制度的发展。了解了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的关系。学到了货币的现值与终值的关系,知道了如何用现值、终值换算法去比较理财产品。从课中我们还了解了证劵、投资组合、金融衍生品、货币的创造机制等,老师在课中讲了很多颠覆我们传统认识却又真实可信的东西,使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 更真的认识。老师用他自身十几年的切身体会教育了中国股市的本质是 “ 利用 ” ,中国股市创立的初衷就是为国企解困,进入股市要时刻小心。老师说的一些话一直深深印在脑海里, “ 要做设局者,做讲故事的人,不要做听故事的人 ” , “ 中国股市的本质是利用 ” 等。 老师在货币金融学这门课教给了我们很多的新知识,使我们知道了有货币、金融、市场这些东西,了解了很多的投资途径,在这些基础上培育了我们的投资意识,使我们的脑海里 深深扎根着投资这个想法,给我们传播了一些投资理念。如此,我便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比别人多看到一些机遇,比别人更能辨别机遇,比别人更能把握机遇,也就有了更多取得财富成就的机会。这就是我在这门课的学习中取得 3 / 45 的最大的收获。 上面说到我在课中最大的收获是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投资意识,明白了投资的重要性,了解了一些投资途径,具有了一点点的投资理念。从而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下面再由我具体阐述一下以上的收获。 我们为什么要投资理财?如果我问大家,大家一定会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理财不仅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振兴的大事!没有理财观念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没有理财观念的青年是没有希望的青年!没有理财观念的民族必然走向衰落。大家都知道目前我们国家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相当严重, CPI 指数不断的升高,意外着我们的钱已经不断的在贬值,传统意义上的理财等于把自己的血汗钱补贴给了富人,而我们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显然,这是我们不愿接受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的财富是不 断增加的,人类的财富曲线始终遵循着“ 北偏东 ” 的规律,如果我们敢于投资一些成熟的资本市场,乘上世界经济发展这趟大车,运用大自然的力量,利用经济发展的规律,那我们就不用只拿着几乎不变甚至在不断缩水的工资,而能享受人类财富增长过程中所产生的红利,4 / 45 从而实现自己财富的真正增长。 我们知道了投资能保持自己的财富不缩水,能实现自身财富的积累,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投资,转而去利用这些途 径。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 ?清崎在他的书中提出我们必须要投资我们自己的大脑,诚然,投资自己的大脑必须始终得放在投资的第一位,但是这不是我今天要阐述的,罗伯特 ?清崎 在书中还给我们提出了两个投资途径,房地产和股票,这几个途径也包含在老师给我们传播的投资途径中,然而在货币金融学这门课中老师教给我们的投资途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基金、国债、公司债卷、期货、期权、其它金融衍生理财产品等,其中老师结合自身 18 年来的投资经历,充分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向我们推荐了不少比较保险、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比如国债、基金。其中还还与我们分享了几个比较好的基金公司,譬如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博时基金,这些的建 议给我们在投资的路上减少了许多弯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方向。通过老师的课以及自身的学习,我初步明白了自己以后在投资方面关注的重点,基金与房地产,虽然现在还没有投资的能力但是现在就可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在机会到来时能够一举把握。 5 / 45 在我们找到自己的投资方向后下一步就是要学习投资的技巧,树立自己的投资理念了。投资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环境中所需的投资技巧、投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操作,重要 的是我们要具有学习意识,找到学习的对象,向大师学习是不错的选择。选择不同的学习对象,也就是选择了不同的投资理念,投资理念谈不上好与坏,同一个投资理念运用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投资对象、不同的投资时期上可能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投资结果,在老师的课上接触到两个在股票行业中有名的大师,投资大师股神巴菲特,他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长期持有,买入估值低的股票,享受人类财富曲线 ” 北偏东 ” 的规律所带来的分红。还有一位就是投资大师索罗斯,他是短线高手,擅长 “ 买空 ” 、 “ 卖空 ” 。根据自己的切身情况,我比较喜欢巴 菲特的投资理念,价值投资,长期持有。 有了自己的投资理念我们还需要具备一些投资者所具有的其它素质,比如良好的投资心态,在投资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投资,看菜吃饭,不要干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负债投资时要提高警惕,不要患得患失。投资过程中要时时保持警惕,市场凶险万分,稍不留神分文不剩。要有自6 / 45 己的判断,切勿盲目跟风,最真实最及时的信息永远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不要忘记货币战争中滑铁卢战役伦敦交易市场的那幕。 投资是一个值得终身学习的课题,我们要放宽心态,慢慢学习进步。 北京大学国际金融课程考试卷答案 课程代码 0830 课程序号 _ 0673-0677, 0679_2016-2016学年第 2 学期 请把答案做到答题纸上 姓名: ;学号: ;班级: ;得分: 。 一、名词解释 1、 J-curve effect 所谓 J曲线效应,是指在马歇尔 勒讷条件成立的情况下,7 / 45 短期内由于合同的时滞效应,贬值初期,国际收支可能首先恶化,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之后,然后得到慢慢改善。 2、 Exchange Rate Regime 为了强调汇率制度不仅是由外生的正式规则构成的,而且也离不开市场经济主体内生的非正式规则。在这里,我们将汇率制度定义为:有关汇率的确定、维持、调整和管理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则。 3、 Balance of Payments 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做了更明确的定义: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同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4、 Impossible trinity 不可能三角是指独立货币政策、稳定汇率目标和资本自由流动这三项政策不可能同时实现,必须要放 弃其中一个。 5、 International Reserve 8 / 45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差额和稳定汇率而持有的一切资产。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可获得性、充分流动性和普遍接受性。 6、 Currency Crisis 货币危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货币危机是指一国或地区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的幅度 按照 IMF定义,如果一年内 一国货币贬值 25%或更多,同时贬值幅度比前一年增加至少 10%,那么该国就发生了货币危机。狭义货币危机是指市场参与者通过外汇市场的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和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事件。 7、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马歇尔 勒纳条件是指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 况下,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商品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是否大于 1,即 。如果 ,则贬值有效,能改善国际收支;如果 ,则贬值使国际收支非但得不到改善,反而会恶化;如果 ,则货币贬值使国际收支保持不变。 9 / 45 二、判断题 1、; 2、; 3、; 4、 ;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 45 五、简答题 1、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经济规模、经济开放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水平、生产和产品多样化、贸易冲击脆弱性、政治稳定性、资本流动、通胀诱因或失业率、以及外币定值债务等。 2、比较弹性论、吸收论、乘数论和货币论。 弹性论运用局部分析法为基础,认为进出口商品必须满足一定条件,货币贬值才能改善国际贸易条件;吸收论通过分析收入和支出,特别重视从宏观经济整体角度,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乘数论以凯恩斯 理论为基础,认为一国可以通过需求变动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货币论则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是货币供求存量不平衡的结果,因而发生逆差时应采取国内信贷紧缩。相比而言,从考察期限来看,弹性论、吸收论和乘数论注重中短期分析,而货币论侧重于长期分析。从分析对象来看,弹性论是对商品市场的微观分析,而吸收论、乘数论和货币论是对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宏观经济分析。从政策主张来看,弹性论偏向于采11 / 45 用汇率政策作为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最有效政策;乘数论和吸收论倾向于总需求管理;货币论则主张用货币政策来对付国际收支失衡。从贬值 效应来看,弹性论、吸收论和乘数论都认为贬值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经济有扩张作用,而货币论则认为贬值会使国内经济紧缩。总之,前三者都是强调商品市场流量均衡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而后者则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前三者仅注重经常账户交易,而货币论则将供给资产流动作为考察对象,强调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 3、论述货币自由兑换需要的条件。 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包括货币供给和物价保持稳定;国民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率和合理的结构;政府具有娴熟的宏观调控能力;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国际储备充裕;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 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一方面加快企业转制力度,使企业 成为真正的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利益主体。另一方面彻底改革银行体系,使之经营良好、资本充足、不良资产控制在一定限度内,稳健高效地运行。合理的汇率制度安排。只有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使汇率形成机制以及汇率水平符合实12 / 45 际,才能有效的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外汇市场交易和真实部门交易之间的平衡状况,避免出现投机性的汇率波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投机资本的冲击。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国内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是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基础条件之一。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金融监管当局应提高金融监 管能力, 提高监管透明度,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化解机制。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正确反映市场资金供求,避免国内外利率差距过大,调控资本流动造成的国内经济波动,为政府自主制定货币政策提供足够空间。 4、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什么会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一个时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转,那是以美国经济占有绝对优势、美元相当稳定为基础的,而这本身就说明该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二战后,由于黄金生产的停滞,国际贸易发展所 需求的国际储备增加,主要靠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否则就会中断国际储备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不足。而如果美国国际收支真的持续出现逆差,就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因此,13 / 45 为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美国长期出现国际收支逆差不好,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也不好。这使美国国际收支处于 “ 特里芬两难 ” 之中。 固定汇率制内在两难。固定汇率制虽然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推动和助长了美国对外输 出通货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若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超过一定的界限,各国政府就有义务干预、平抑汇价。如果美元汇率下跌,其他国家政府就得大量抛出本币,买进美元,以促使美元汇率回升。结果,这些国家的货币流通量无端增多,从而加剧世界通货膨胀。而且,持有大量美元的国家在美元过剩的情形下,也面临着两难境地。如果抛售,则会引起美元危机,动摇货币体系;如果继续持有,又将遭受贬值的损失。 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分强调 汇率的稳定,而使各国不能利用汇率的变动来进行国际收支调节。这样一国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只能消极地实行贸易管制,但这会阻碍贸易发展;或在国内采取紧缩或膨胀政策,这又违反了稳定和发展本国经济的原则。因而,各国政府面临着是保持对外平衡还是牺牲国内经济稳定的两难选择。 14 / 45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越发明显,它的内在矛盾也更加尖锐和难以克服。这样,随着一次次美元危机 和美元贬值,至 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崩溃。 5、 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其主要内容包括:汇率并轨,取消人民币官方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政府只在必要时予以干预和调整。 实行外汇收入结售汇制,取消现行的各类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企业出口所得外汇收入须及时结售给指定的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心设在上海,联网全国,相互调剂头寸,外汇银行是外汇交易市场的主体,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取消境内外币和外汇券计价结算,禁止外币在境内流通。经过一段时间后,取消 外汇券。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管理仍维持现行办法。在国家规定允许范围内的对外支付和偿还境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本息,可从其现汇 账户余额中直接办理;超出现汇账户余额的生产、经营、还15 / 45 本付息和红利汇出用汇,由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授权部门批准的文件及合同审核批准,通知外汇指定银行兑付。 六、计算题 1、假设在某时点,英镑的年利率为,美元的年利率为 7,伦敦外汇市场上美元的即期汇率为 1 英镑美元,试问:美元的 3个月远期汇率升水抑或贴水?升水或贴水、升或贴水率各是多少?美元的 3个月远期汇率是多少? 答案:一般来说,利率高的货币,其远期汇率表现为贴水;利率低的货币,其远期汇率表现为升水。据此,美元的 3 个月远期汇率应该升水。 伦敦市场为间接标价法,这样,升水时,远期汇率等于即期汇率减去升水值;贴水时,等于即期汇率加上贴水值。其计算公式为:远期升水 = 即期汇率 两地利率差 月数 /12。据此,美元的 3个月远期升水值为 = 。 升水率公式为: / 得到美元的 3个月远期升水率为 %。 16 / 45 伦敦市场 3个月美元的远期汇率为: 1 英镑 =美 元美元 =美元 2、在一个时期,美国金融市场上美元定期存款年利率为 8,英国金融市场上,英镑定期存款年利率为 12。假定当前即期汇率为 GBP1=,三个月的美元期汇为 GBP1=。问:是否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如果存在,一个投资者有 l00 万英镑,应该投资于哪个市场,可获利多少 ? 答案:如果投资于 英国市场,则 3个月后本利和为: 。据此,获利: 103-100=3。 如果投资于美国市场,由于外汇市场即期汇率为 GBP1=,则3 个月后本利和:。 定义: 1. 货币: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和价值形态发展 17 / 45 的必然产物。弗里德曼和施瓦兹将货币定义为购买力的暂栖所,将购买行为从售卖行为中分离出来。凯恩斯认为货币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符号,它既无须有贵金属实体也无须有内在价值。米什金在货币金融学认为货币 或货币供给是在任何商品或劳务的支付和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综上,货币是由国家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2. 四类货币: 商品货币,指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所谓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实物商品。代用货币,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 手段的纸质货币。信用货币,指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电子货币,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种电子化的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 3. 货币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内容包括, 18 / 45 货币材料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货币的发行准备制度等。 4. 无限法偿,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由多大,债权人均不得拒绝接受。有限 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如果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5. 商品流通,是指用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过渡到商品流通解决了物物交 换所面临的 “ 需求的双重巧合 ” 和 “ 时空的双重巧合 ” 难题,促进了交换和分工的发展。同时使得物物交换买卖统一的过程分裂为先卖后买两个独立的过程。 6. 劣币驱逐良币: 实际价值高而名义价值低的货币必然被熔化、输出,进而退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而名义价值高的货币必然充斥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格雷欣法则。 19 / 45 7. 在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之间根据两国货币黄金的含量计算汇率称为金 平价。 要点归总: 1. 信用货币作为一般交换媒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货币发行有立法保证;人们对货币有信 心。 2. 电子货币特点:货币形态无纸化,发行主体多元化,货币非标 准化,货币流通 国际化和网络化,货币风险多样化。 3. 货币职能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4.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购买力稳定;普遍接受;供给富有弹性。 5. 货币贮藏的三大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6. 货币支付手段有利于商品交换,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现20 / 45 金需求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 动性资金不足造成的买卖脱节的现象,促进了企业产品价值的实现。但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得很多商品生产者相互欠债而形成债务锁链,如果其中某一个商品生产者因为生产和销售了困难而不能按期支付欠款,就会引起债务锁链断裂激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社会信用危机,甚至引发经济危机。、 7. 世界 货币三大职能:包括,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中的差额。作为一 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以及作为财富的代表,用来实现国与国之间的转移支付,如战争赔款。对外贷款和转移支付。 8.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 M0 +企业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农村存款 21 / 45 M2: M1+个人储蓄存款 +单位定期存款 +自建基本建设存款 +其他 9. 货币制度的演进 以本位币的变化为标志,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两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最早在欧洲各国实行,主要内容包括: 1、以白银为本位币的币材,银币是无限法偿货币,具有强制流通的能力。2、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本位币所含的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相等。 3、银行券可以兑换为银币或等量的白银。 4、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入输出。随后,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典型的货币制度就是金银两本位制。主要内容包括: 1、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币材,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输入与输出。 2、金币和银币可以自由兑换。金银两本位制分为平行本位制、复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照自己的实际价值流通互不干扰称为平行本位制;国家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称为复本位制;金币与银币在法律帅上拥有相同的地位,但是银币被禁止自由铸造称为跛行本位制。 19世纪英国以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放弃金银两本位制实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 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金22 / 45 本位制的最初形式,是以金币和辅币作为流通货币的典型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是指由银行发行的、以金块作为准备的纸币流通的货币制度。金汇兑本位制也称虚金本位制,指以银行券做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今来,各国开始实行信用货币制度,即以不能兑现的纸币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10. 金块本位制与金币本位制的区别: 1、 金块本位制以纸币或银行券做为流通货币,不再自由铸造和流通金币,但规定纸币 或银行券的含金量,纸币和银行券可以兑换为黄金。 2、规定政府集中黄金储备,允许居民在所持有的本位币含金量达到一定数额之后兑换为金块。 11. 信用货币发行准备:主要有,外汇资产、市场商品、有价证券。 12.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23 / 45 都体现某种信用关系。 2、现实中的货币都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领域,与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有本质区别。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和调控陈给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调控主要通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来实现。 13.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是货币制度的一次革命的原因: 1、信用货币的发行不收黄金供给的限制,突破金属货币价值总量的限制,而更具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或比的供给,推动了商品经济的 发展。 2、国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调整货币供给量、供给方式、供给结构、供给速度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控制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实现宏观调控。 第一章 1.货币层次的划分 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有利于 宏观经济运行的检测 货币政策 M0 24 / 45 M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 狭义货币。基本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支付能力,能对商品市场造成 直接压力。 *流通中的现金 +活期存款 M2 M储蓄存款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外币存款短期信用工具 广义货币。储蓄存款不可开支票,不能作为支付手段,但可随时提取,所以构成潜在购买力。 *M1+准货币 第二章 信用 1.信用形式及其特点,比较 .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答: 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一般由国家发行; 不兑现纸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不能兑换黄金等贵金属; 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政府控制货币数量。 25 / 45 2.信用工具的特点 偿还性 流动性 收益性 风险性 3.典型的信用工具 支票 债券 4.平均利润率 -利润率是决定利率的首要因素。 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预期通货膨胀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国际收支状况 5.利率的分类 市场、官定和公定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一半利率和优惠利率 26 / 45 第三章 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Profit-maximizing/ managing monetary business/ playing a dominant role in financial intermedias and are main body of the finacial system. 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Without any branches- operation freedom/ financil crisis, close down/ time-saved in decision-making/ less cost of supervision& competition Branches, a single parent bank or head office- freedom/ funds transfered/ dely in decision-making/ hign cost 2 banks, 1 agreement, entrust the counterpart with 27 / 45 business 2 or more individule banks/ company/ voting right- company not engage/ banks operate brnaches Chain-banking(连锁银行制 ) Three or more banks/ a few individules/ stock ownership- remain autonomous 3.商业银行的业务 Assets-main income Cash: vault cash(库存现金 )/ required reserves(法定存款准备金 )/ deposits at other banks(同业存款 ) Loans Securities(证券投资 ) Other assets: bank buildings/ computers/ office 28 / 45 supplies Liabilities- Capital account: own capital/ funds from other sources Deposits: demand deposits( 活 期 存 款 )/ saving deposits( 储 蓄 存 款 )/ time deposits( 定 期 存 款 ) Checkable but no interest/ no check, but interest/ no check, legal maturity date Non-deposit borrowing: 再贴现或再贷款,同业拆借 Off-balance-sheet business- not recorded/ extra fees Loan commitement(贷款承诺 )/ garantee(担保 )/ 4.派生存款和原始存款的区别 Primary deposits- created by public/ passive no active role/ be based on Derivate deposits- originating from loans/ active/ 29 / 45 several times more 5.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Safety principle 安全性 Liquidity principle 流动性 Profitability principle 盈利性 资产管理理论 the theory of asset manegement-liquidity 负 债 管 理 理 论 the theory of liability manegement-extend channels for borrowing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6.商业银行的资本金管理 中央银行、货币存款银行、专业银行 第四章 中央银行 30 / 45 1.我国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 4.试述保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必要性 答: 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的出现; 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出现; 为了适应中央银行特殊业务地位的需要。 “ 中央银行独立性 ” 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其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 relative independence 31 / 45 ( governments-financial institutions ) 业务的特殊性: 经营目标:不以盈利为目标 经营对象:政府和金融机构 职能作用:调节货币信用和监管金融业 享有地位:超然地位,享有管理者权利 管理的特殊性: 中国人民银行 -商业银行 工商行政管理局 -企业 农业银行总行 -农业银行分行 发行的银行 only one to issue notes/ determin money supply/ policy making 银行的银行 lender of the last resort/ amass reserve 32 / 45 through reserve requirements/ 政府的银行 fiscal agent/ credit support/ safekeep and manage foreign exchange and gold reserve/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e/ reprensent government in financial activities 3.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 Single central-bank system(单一中央银行制 )- china japan Compound central bank system(复合中央银行制 ) Quasi central bank system(准中央银行制 )-hongkong monetrary authority Multinational central bank system-european 每项内容中均有重要知识点 Liability: 33 / 45 Deposit reserve Currency issue(货币发行 ) Assets: 外汇贮备和黄金 Loans and discounts Government borrowing and treasury securities Single/multiple supervision system 第五章 金融市场 1.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按期限分类 货币市场 (Money Market): 34 / 45 属于短期资金市场,一般指 1 年以下期限的资金借贷及有价证券的交易市场。如银行短期贷款 (包括同业拆借 )市场及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可转让存单市场等。 资本市场 (Capital Market) : 属于中长期资金市场,一般指 1年以上期限的资金借贷及有价证券的交易市场。如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及国家公债、公司债券、股票、抵押契约等交易市场。 2.典型的资本市场工具及特点? 有价证券 -股票和债券 同业拆借,回购 第六章 货币政策 1.货币需求的定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The need to hold their incomes and assets in the form 35 / 45 of money. 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M=M1+M2=L1(Y)+L2(i) 交易性货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 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 2.货币供给模型 3.货币乘数与派生倍数 4.基础货币的含义与分析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倍数扩张能力的货币,是商业银行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 5.货币政策的含义 为了实现当前经济目标,中央银行根据管理和控制货币供给36 / 45 和货币流通采取的政策和方法 6.最终目标的构成 Economic growth- GDP(经济增长 ) Price stability Full employment Balance of payment equilibrium 7.货币政策工具分类 8.货币政策 工具的评价 Reserve requirments 量、行、宣;弹、宣、扰 Discount rate 37 / 45 商、宣、危、信贷;误、控 Open market operation 操、证券、利率、预期;干扰、强制 综合评价标准: 预期;商业;利率;货币供应量;灵活性 都可以影响货币供应量 再贴现对利率影响最大 再贴现对公众预期影响最为显著 公开市场政策灵活性最大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具强制性 第七章 通货膨胀及治理 38 / 45 1.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分类 金融总结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流通:货币收支以个人、经营单位、财政及机关团体、金融机构等为中心,还有对外的货币收支。这些货币收支构成整个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现实的货币收支。这些收支紧密连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 这个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流,称之为货币流通。 (转载于 : 海 达 范 文网 :货币金融学课程总结 ) 2.古代货币起源 说: 主流观点:肯定商品交易的发展,导致货币的出现。 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基础理论:劳动价值学说;具体推导: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 。 3 交易成本说: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分别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 (设 n 指商品数量 ): 1 2 n n 1: n-1 4.货 币的不同形态:实物货币 非实物货币 39 / 45 5.货币五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6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7 货币制度 概念: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法律形式所确定的有关货币流通的系列规定。 货币制度的构成: 确定本位币币材。 确定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货币名称的一般规律是: (国名 )+ (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如元、 角、分等。价格标准是国家法定的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 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的规定。法偿货币的支付能力分为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某种货币只有有限的支付能力 ,若一次性支付时超出规定的限额 ,对方有权拒收;无限法偿是指当用它来支付或偿还债务时 ,不得拒收。 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 周转使用,通常用贱金属铸造。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各国货币制度一般规定辅币限制铸造。辅币只具有有限法偿力。 规定发行准备制度。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40 / 45 币的保证。 1973年以后,各国都取消了货币发行保证制度。 涉外货币管理。 其他,如反洗钱的规定等。 8 货币制度演变:从银本位制度 金银复本位 制度 金本位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是银本位向金本位过渡时期的一种暂时性的货币制度。格雷欣法则及再贷款利率。 b 利率水平 =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 风险溢价水平。无风险利率也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在西方国家,无风险利率一般用短期国库券的利率水平来代表。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a 固定利率指在贷期内利率不做调整的利率。 b 浮动利率指借贷期内利率可以调整的利率。 c 浮动利率参考利率加息率。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 a 在借贷 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风险。考虑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名义利率;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 B公式: r i p 单利与复利: 单利是指存、贷款在一定期限内,只按本金计算利息,所生 利息不再加人本金重复计算利息。其本利和计算是: I=Prn S P 1 rn 复利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41 / 45 金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 n?S?P1?r R?P?1?r?n?1 I为利息额 P为本金 r为利息率 n为借贷期限 S为本利和 R 为利息 连续复利是指在按单利方法计算的年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不断缩短计算复利的时间间隔,所得到的按复利方法计算的利息。 终值与现值: 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也称为 “ 终值 ” 。其计算式就是 复利本利和的计算式。 FV = P ( 1 + r) 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就可按现行利率计算出要取得这样金额在眼下所必须具有的本金。这个逆算出来的本金称 “ 现值 ” 。 P?S?1 1?rn 利率的决定: 马克思认为,利息率高低取决于货 币资本42 / 45 家和职能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传统习惯、法律规定、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等因素都起作用。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实际利率理论,也叫古典利率决定理论,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庞巴维克, 英国的马歇尔和美国费雪。认为利率由实物资本供求决定。储蓄 资本供给 投资 资本需求 因而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与货币因素无关。 流动性偏好理论: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