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4 山西晋城市 2016 届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含解析)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2016 年山西晋城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论语说: “ 礼之用,和为贵。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前句是根本的价值观,后句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态度;总的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 和实生物 ” 的观点。指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 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和的状态中。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就是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孔子说 “ 政者正也 ” ,又说如果有机会当政,一定以“ 正名 ” 为当务之急,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正 ” 是他治国的根本理念。子罕篇又有 “ 子曰: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 以各得其所释 “ 正 ” 。 “ 正2 / 34 名 ” , “ 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 ” 也就是要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程子说: “ 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 ”“ 和为贵 ” ,就是以各得其所为最高的目标。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差别,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和谐,而不是取消差别求统一、和谐。 达到和谐的基本方法是中庸、中道。各得其所的基础是中。只有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中的要求,才有整体的和。程子说: “ 使万物无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 ” 各得其所是目标,和而不同 是原则,中庸、中道是途径。和与中是从不同的角度说,和是总体的状态和目标,中是各局部应处的状态和要求,二者相合,就是中和,也就是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使我们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断相互吸取、相互融合,构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广土众民的中华大地上,组成统一的国家,长期保持稳定统一的局面,绵延发展。对外,中华民族始终与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友好相处,以爱好和3 / 34 平的民族的良好形象展现于世界。 中华文化的贵和思想,以 和为贵,和而不同,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指示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的方向。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是求 “ 万物各于其所 ” 。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统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求其各得其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也要求其内部各因素、各方面,如政府和市场之间,各种经济成分之间,以及城乡,东、中、西部,贫富之间等等,各得其所。可以说改革就是调整各方面、各部分的关系,以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各得其所是改革的 目标和实质。 (选自钱逊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三:和,有删节) 1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和为贵 ” 是根本的价值观, “ 君子和而不同 ” 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态度,二者都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B因为以和为贵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所以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 “ 和实生物 ” 的观点。 c以和为贵是在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体现了 “ 和 ” 为最4 / 34 高价值的观念。 D孔子主张为政者当 “ 正名 ” , “ 正 ” 是他治国的根本理念。而他强调的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其实也就是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程子认为万事万物无不是各得其所,圣人之所以能使天下顺治,也是因为能使天下苍生各得其所,而使天下万物各得其所,唯中而已。 B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盲目地取消差别求统一是不现实的不合理的,君子都会承认差别,并在差别的基础上追求和谐。 c只要坚持中庸、中道的基本方法,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中的要求,就会实现整体的和,达到和谐。 D要想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就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走中庸、中道的途径。和是总体的目标,中是各局部应处的状态和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才会使广土众民的中华大地长期保持稳定统一的局面。 B贵和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使得中华民族始5 / 34 终以爱好和平的民族的良好形象展现于世界,也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指示了方向。 c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是为了达到“ 万物各于其所 ” 的目的。 D力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各得其所,就可以改革、调整好各方面、各部分的关系,就可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论述类 答案: 1 B2 c3 D 试题解析:强加因果。 “ 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 和实生物 的观点。 ” 原文表述中可以发现二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 只要 就 ” 表示充分条件,原文是必要条件。原文表述是 “ 达到和谐的基本方法是中 庸、中道。各得其所的基础是中。只有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中的要求,才有整体的和 ” 。 两个 “ 就可以 ” 表示的条件关系有误。从原文看,有前者未必 “ 就可以 ” 实现后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韦伦,系本京兆。父光乘,在开元、天宝间为朔方节度6 / 34 使。 伦以荫调蓝田尉,干力勤济。杨国忠署为铸钱内作使判官。国忠多发州县齐人令鼓铸,督非所习,虽篓失苛严,愈无功。伦请准直募匠,代无聊之人,繇是役用减,鼓铸多矣。玄宗晚节盛营官室,吏介以为欺,伦阋实工员,省费倍。 从帝入蜀,以监 察御史为剑南节度行军司马、置顿判官。时中人卫卒多侵暴,尤难治,伦以清俭自将,西人赖湃。中宦疾之,以谗贬衡州司户参军。度支使第五琦荐伦才,擢商州刺史、荆襄道租庸使。襄州裨将康楚元乱,自称东楚义王,刺史王政弃城遁。贼南袭江陵,绝汉、沔饷道。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德宗嗣位,选使绝域者,擢伦太常少卿,充和吐蕃使。伦至,谕天子威德,赞普顺悦,乃入献。还,进太常卿,兼御史大夫。再使,如旨。伦处朝,数论政得失,宰相卢杞恶之,改太子少保。从狩奉天。及杞败, 关播 罢为刑部尚书,伦在朝堂流涕曰; “ 宰相无状,使天下至此,不失为尚书,后何劝? ” 闻者惮其公。帝后欲复用杞为刺史,伦苦谏,言恳至到,帝纳之。进太子少师、郢国公,致仕。 时李楚琳以仆射兼卫尉卿,李忠诚以尚书兼少府监,伦言: “ 楚琳逆节,忠诚戎丑,不当宠以官。 ” 又请为义仓,以捍无年;择贤者,任帝左右。谓吐蕃豺虎野心,不可事信7 / 34 约,宜谨备边。帝善其言,厚礼之。居家以孝慈称。卒,年八十三,赠扬州都督,谥曰肃。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八,有删减) 【注】 关播:由卢杞推荐担任宰相。 4下列对文 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B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c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D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5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A荫,庇荫,即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才学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之为节度使。 c赞普,在吐蕃诸王的名字中多有此词。新唐书 吐蕃传云: “ 其俗谓雄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 ” 8 / 34 D义仓,是一种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最初仓库设在 “ 闾巷 ” ,由 “ 社司 ” 管理,所以也叫做 “ 社仓 ”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伦治政有方,在担任铸钱内作 使判官时,提出合理建议,改变了一些不当做法,收效显著。 B韦伦为官清廉,面对宦官禁军大肆侵夺,他坚守原则,自我约束,不与其同流合污。 c韦伦英勇善战,在平定楚元叛乱中,虽然刺史弃城而逃,但他毫不畏惧,采取策略平定了叛乱。 D韦伦公正刚直,上朝时敢于直言,不畏权势,对皇帝的不当做法委婉劝谏,直至皇帝采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宰相无状,使天下至此,不失为尚书,后何劝? ( 2)谓吐蕃豺虎野心,不可事信约,宜谨备边。帝善其言,厚礼之。 考点:人物传 记 答案: A6 D7( 1)宰相没有德行,使得天下到了这种地步,却仍然任用他为尚书,以后还怎么劝善?( 2)他认为吐蕃有豺虎一样的野心,不会奉行(遵守)信约,应当谨慎防御边境。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对他以厚礼相待。 试题解析: 4.“ 益怠 ” 的主语是 “ 寇 ” ,因此应在 “ 寇 ” 前9 / 34 断开。文意为擒住了康楚元献给了朝廷,故 “ 乃击禽楚元以献 ” 是一个整体,应在其后断开。 荫,庇荫,应为 “ 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 。 6“ 委婉 ” 一词不当, “ 直至皇帝采纳 ” 也不确切。原文理解 “ 伦苦谏,言恳至到 ” ,即 “ 韦伦苦苦 劝谏,言辞极为恳切周到 ” 。 7.文言翻译要关注考点设置。本题考点有 “ 无状 ” 没有德行、 “ 至此 ” 到了这个地步、 “ 何 ” 怎么、 “ 劝 ” 劝善、“ 事 ” 奉行、 “ 宜 ” 应该、 “ 善 ” 认为好、 “ 礼 ” 礼遇。理解了这些考点,再翻译其他的句子成分,注意补充省略成分,调整语序,努力使翻译的句子语意通顺。 【参考译文】 韦伦,世系本属京兆。父亲韦光乘,在开元、天宝年间任朔方节度使。 韦伦因为门荫调任蓝田尉,他勤勉强干。杨国忠征他为铸钱内作使判官。杨国忠征发许多川县平民让他们铸钱,役使的不是精通铸钱的熟练工匠,虽然棰打催促苛刻严格,却 愈加没有功效。韦伦请求依照合适的价钱招募工匠,替代没有技术的人,由此役使的工匠减少了,铸造的钱币却增多了。玄宗晚年大建宫室,官吏从中欺诈谋利,韦伦核实工员,费用倍减。 10 / 34 韦伦跟从皇帝入蜀,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任剑南节度行军司马、置顿判官。当时宦官禁军大肆侵夺,尤其难以治理,韦伦以清廉节俭自我约束,西蜀百姓依赖他缓解困苦。宦官忌恨他,他因遭受谗言被贬为衡州司户参军。度支使第五琦推荐韦伦(称他)有才能,提拔他为商州刺史、荆裹道租庸使。裹州裨将康楚元叛乱,自称东楚义王,刺史王政弃城逃跑。叛贼向南袭击江陵,断绝汉、沔运 粮通道。韦伦调兵驻守邓州,宽厚安抚降贼。寇贼更加懈怠,韦伦便攻击擒捉康楚元献到京城,收租庸二百万缗。召入任卫尉卿,不久兼宁陇二州刺史。 德宗即位,挑选出使边远地方的人,升任韦伦为太常少卿,充任调和吐蕃的使者。韦伦到达吐蕃,宣谕天子威德,赞普顺服喜悦,便入献贡物。韦伦出使返回后,晋升为太常卿,兼御史大夫。再次出使,符合旨意。韦伦身处朝廷,多次论述政令得失,宰相卢杞憎恶他,改任他为太子少保。韦伦跟从皇帝到达奉天。卢杞失败从后,关播罢相任刑部尚书,韦伦在朝堂上流着泪说: “ 宰相没有德行,使得天下到了这种地步,却仍 然任用他为尚书,以后还怎么劝善? ” 听到的人都敬畏他的公正。皇帝后来想再任用卢杞为刺史,韦伦苦苦劝谏,言辞极为恳切周到,皇帝接纳了他的谏言。韦伦晋升为太子少师、郢国公,退休。 当时李楚琳以仆射的身份兼任卫尉卿,李忠诚以尚书的身份11 / 34 兼任少府监,韦伦说: “ 李楚琳叛逆失节,李忠诚是戎人小丑,不应当宠信任用官职。 ” 又奏请建立义仓,用来防备荒年;选择贤人,任用在皇帝左右。他认为吐蕃有豺虎一样的野心,不会奉行(遵守)信约,应当谨慎防御边境。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对他以厚礼相待。韦伦在家以孝顺慈爱著称。去世时,享年八十三岁, 追赠扬州都督,谥号为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题。 行香子题罗浮 葛长庚 满洞苔钱 ,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睛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注】 罗浮:据传说,浮山为蓬莱之一阜,唐尧时,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称 “ 罗浮 ” 。 葛长庚,南宋道士,能诗赋,长于书画,晚年隐居著述。 苔钱:因苍苔形圆如钱,故名。 8.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绘罗浮山的自然风光? 请简要赏析。 9.词的下阕描写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诗歌鉴赏 12 / 34 答案: 8 比喻。把形网如钱的苍苔直接称为 “ 苔钱 ” 。 想象。面对满洞风烟,诗人想象是苔钱 “ 买断风烟 ” ,其实洞中的风烟并非人为买断,而是以此形容洞中风烟之多,似乎别处的风烟都专聚于此。 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或以声衬静)。看到的是洞中风烟迷蒙,苍苔遍布,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听到的是声声猿啼。视听结合,客观地描绘了罗浮山清寒的自然风光。答 “ 互文 ”“ 排比 ” (看二吏云,三更月,四更天)也可酌情给分。) 9词的下 阕描写了作者闲散白在的隐居生活。在深山岩洞之中,绿草如茵,烟霞缭绕,诗人曲肱而枕,与糜鹿为伴,远离尘世,过着神仙般的生活。表达了作者陶醉于隐居生活,闲适自在,怡然白得之情。 试题解析: 8.“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 ” 作为道家行气修炼的罗浮山上的洞天福地,人迹罕至,苍苔四布,好象铸成的一枚一枚的铜钱,也许修炼者就用以买来了一阵阵流动的云雾,缭绕于洞口如此美景。这里使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 笑桃花流落睛川 ” 意即笑看那山中桃花,宛若成片彩霞,而缤纷落英又不断随着溪流流向山外,向世人报告,山中还有桃花源似的仙境哩。 “ 石 楼高处,夜夜啼猿 ” 忽听得山上高处石楼里,传来猿猴的阵阵哀叫声,使人感到山中天地特别显得荒古空旷,格外有一番野趣。这里有动静结合的手法。 9.下片作者叙写自己在罗浮山洞府中修炼,生活虽然清寒,13 / 34 然而精神却潇洒自在。 “ 细草如氈,独枕空拳。 ” 他睡时,以细草为氈,以拳头为枕。甚至他还可 “ 与山麋、野鹿同眠 ” ,这表明他回归到大自然之后,竟能与野物相亲相狎,进入了道家所追求的无差别的 “ 齐物 ” 境界。 “ 残霞未散,淡雾沉绵 ” :又一个山中早晨来临,看吧,东方天际的彩霞快要收敛殆尽,山间淡淡的云雾犹如缀在一起的层层絮棉,太阳即将从 苍海中冉冉升起。此情此景,多么令人惬意啊!“ 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 :这是全词结语,意谓修真养性于此山中的道家们,实际上是有幸地来到了唐尧时的洞天福地,因而也会自我感到不是于汉朝修成的神仙,至少也是晋时的隐士逸人。如此写来,似乎罗浮山的时光竟然从宋代回流过去到了汉晋古代以至洪荒时期,读来真有一种超越感和飘举感。下片,在描述道家修炼生活和体验的同时,又更加广泛地表现了罗浮山的自然风光,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诗经 氓中女子自诉在夫家时早起晚 睡,辛苦操劳,天天如此的句子是 “ , ” 。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 一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世态变迁的怅惘。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阐明后世的人要以秦亡为教训,14 / 34 不能再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的名句是 “ , ” 。 考点:名句默写 答案:(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试题解析:名句默写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错别字,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诗句本身不理解。如本题中涉及的 “ 夙兴夜寐、烂柯人、不鉴之 ” 就是经常出现错误的字形,需要反复记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大王 韦如辉 王姓是大姓。谦虚一点说;是大姓之一。只要是在叫公开场所的地方,最有可能就有王姓。而且,最有可能不止一个。 王五所在的单位,就是这么一个状况。单位不大,人数不多,王姓却占半壁江山。这样,称呼就成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王局长有一正一副两个,王科长正副职四个。除此之外,没有鸟纱帽的还有六七个人。王五属于无乌纱帽压顶之列,但距离王老和老王这两个尊称,还有一定的时间、年限和威望的差距 。名字里有三个字的还好称呼一些,直接省去姓就可以了。关键是两个字的,省去姓氏有些欠妥。比如,王五就叫五,多少有点暧昧,不严肃。 15 / 34 会来事的人,总是有头脑、有智慧。干脆按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倒十分妥当和合理。还拿王五做例子,这次,王五就是大王。 得到这个称呼,王五十分高兴。一副扑克,大王不是最大吗?老大,名副其实的老一。王五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受用,有一种会当凌绝顶的感觉。 有一段时间,王五走路轻飘飘的,仿佛总有一股风,在身体后面推着他,他想不飘都不行。尤其是在大街上,碰到单位里的同事,在大路那边 冲这边喊,大王大王,你干吗去?王五就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兴奋,高声朗气地回答,我干吗干吗去!不光是眼神和手势,连说话的声音都轻飘飘的。 有一回,碰到了张三,王五的兴奋点更高了,非要拉张三去喝两杯。 王五打心眼里想请张三喝两杯。如果不是张三有头脑、有智慧,自己还只能叫王五,或者叫五。有了张三的发明创造,自己才有了扬眉吐气的精气神。管他们叫王局长,还是叫王科长,能有叫大王神气? 李四病了,打了一个星期的点滴仍不见效。同事们凑份子,买了许多补品,去看李四。 李四人缘不错,在单位里口碑很好,领导也很 信任,离上位就差那么一点点。如果不是李四家庭出现变故,应该叫他李科长了。半年前,李四老婆患乳腺癌,英年早逝。不过,大16 / 34 伙儿预测,他当科长是早晚的事儿。就是当副局长、局长,也是说不定的事。 在去李四家的路上,王五还想着一件事儿。王五有个表妹,在一个不错的单位当会计,前年离的婚。离婚时,没带孩子,条件很不错。况且,表妹人长得耐看,有气质,会打扮,回头率高。如果从中撮合,跟李四很般配,王五想,说不定,跟有潜力的李四,还能搭上亲戚哩。 到了李四的家,大伙儿一一落座,嘘寒问暖,跟李四说这说那,体现着无微不至 的关心。王五面带笑容,不时插话,心里还想着那桩美事。 一只小狗,突然从关着的玻璃门缝里,哼哼唧唧地挤进来,摇着长长的狐狸一样的尾巴,直往客人身上蹭。小狗超可爱,一身白的绒毛,没有一些杂质。两只小眼睛,瞪得像两个核桃似的,充满着天真纯洁。小狗从左边开始,用自己洁白的身体和无邪的动作,向右边一一蹭去。眼看就要到王五脚下,王五打算用双手迎接它。 李四却突然喊,大王,走开。 王五心里咯噔一下子。 那只正在撒欢的可爱的小狗,嘴里呜咽着,一副委屈的样子,摇着尾巴又挤出了玻璃门。 晚上,王五 失眠了。床上好像着了火,让王五翻来覆去睡不着。我王五叫大王,他李四家的狗也叫大王,此大王非17 / 34 彼大王,难道我王五只配跟一条狗同呼吸共命运?王五狠狠地想,好个李四,小人一个,我王五也算是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男人,岂能受此奇耻大辱! 之后,再有同事叫他大王,王五心里就像刀扎的一样难受。 在李四提拔科长公示期间,组织上接到群众的多次举报。李四的好事自然泡汤。 张三欠王五一顿酒,便请王五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三醉眼蒙眬地说,李四这次有点可惜,大王才走半年多,真是祸不单行啊。 王五不解。 张三说,李四的亡妻也姓王,在她们单位,同事们也叫她大王。 王五的脑袋瓜嗡嗡响,仿佛一万只蜜蜂在舞蹈。酒量很大的王五,很快就醉得不省人事了。 (摘自小说月刊 XX 年 12 期,有删减) (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从介绍 “ 王姓是大姓 ” 入题,不着痕迹地引出王五单位里王姓人员的称呼问题,同时也为下文因称呼相同而造成误会埋下了伏笔。 B小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写王五对 “ 大王 ” 这一18 / 34 称呼感到受用时的描写 走路轻飘飘、声 音轻飘飘、莫名的兴奋,描绘了他得意忘形的情态。 c王五和张三两次喝酒:王五请张三喝酒是感谢张三给自己起 “ 大王 ” 的雅号;张三请王五喝酒是还人情,两次喝酒前后呼应,都有力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小说详写了李四家小狗的长相、动作、神态,着力刻画了小狗的可爱,也因此吸引了王五的注意力,打算亲近小狗,为下文情节的突变张本蓄势。 E小说围绕单位小职员王五对 “ 大王 ” 这一称呼的好恶展开情节,前后态度对比鲜明,情节紧凑中,行文虽无波澜,却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 2)王五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 3) “ 大王 ” 这个名号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 ( 4)王五去李四家看望李四时,心里转着一桩 “ 美事 ” 这一情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试分析这一情节具有哪些作用。 考点:文学类 答案:( 1) AD(选 A 给 3 分,选 D 给 2 分,选 B 给 1 分,选c、 E 不给分。)( 2) 有虚荣心,易满足。一个 “ 大王 ” 的称呼就能使他扬眉吐气,虚荣心得到满足。 白尊心强、心胸狭窄。因李四家的狗和自己的称呼相同,便嫉恨在心,举报报复李四。 知愧疚,有良知。当他得知李四的亡妻也叫19 / 34 “ 大王 ” 时,内心感受复杂,醉得不省人事。 攀附、巴结实力派,想通过表妹跟有潜力的李四结亲来攀附实力派。(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3) “ 大王 ” 这个名号是行文线索。它贯穿小说始终,全文紧紧围绕 “ 大王 ” 这个名号来展开情节,结构严谨。 “ 大王 ” 这个名号有特定的含义,在小说中,王五对自己获得的 “ 大王 ” 这个名号的喜恶变化及其原因,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可以引发人们对小说主题和相关社会问题的思考。 突出人物形象。通过王五对 “ 大王 ” 称呼的好与恶,刻画了他狭隘、虚荣的性格特点,塑造了他的小市民形象。(意思对即可。)( 4) 丰满了人物形象。前面主体事件的情节已经表现了王五的虚荣(因得了“ 大王 ” 的名号而高兴)、知恩图报( “ 非要拉张三去喝两杯 ” )等性格,但他还略有一点攀附、巴结实力派人物的性格特点,正是通过这 “ 心里还转着那桩美事 ” 表现出来的。 使情节跌宕起伏。王五心里转着的这一桩美事,与后文王五对李四的怨愤、痛恨乃至报复,形成巨大的反差,使情节起伏,引人人胜,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虽然不写他 “ 心里还转着那桩美事 ” ,故事照样发展,情节也是完整的,但写了他心里的这桩美事,就使内容更加丰富,增强了小说的艺术真实 性和可读性。 深化了小说主题。王五心里的这桩美事所观照出来的王五对李四的态度的巨大变化,深刻地表现了小市民对待个人脸面和虚荣的20 / 34 敏感、轻浮肤浅的思想和态度,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试题解析:( 1) B 项, “ 得意忘形 ” 说法不准确,描写了王五因大王这一名字很受用而兴奋的状态。 c 项, “ 有力 ” 一词欠妥,第一次喝酒紧承上文,渲染了大王的兴奋,对下文情节发展起的作用不大。 E 项, “ 情节紧凑集中,行文虽无波澜 ” 的说法不正确,应为 “ 情节上有张有弛,行文波澜起伏 ” 。 ( 2)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等 。 “ 得到这个称呼,王五十分高兴。 ”“ 王五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受用,有一种会当凌绝顶的感觉。 ”“ 有一段时间,王五走路轻飘飘的,仿佛总有一股风,在身体后面推着他。 ”“ 碰到了张三,王五的兴奋点更高了,非要拉张三去喝两杯。 ”“ 说不定,跟有潜力的李四,还能搭上亲戚哩。 ”“ 好个李四,小人一个,我王五也算是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男人,岂能受此奇耻大辱! ”“ 酒量很大的王五,很快就醉得不省人事了。 ” 这些描写可见王五是虚荣、自尊、挟私报复、有攀附心理同时又很有良知的小市民。 ( 3) “ 大王 ” 这个名号,首先的贯穿小说的线索。 从王五叫 “ 大王 ” ,到小狗叫 “ 大王 ” ,到李四的亡妻叫 “ 大王 ” ,情节发展一直以这个名号为中心。其次,从人物的性格塑造上,王五的性格特征也在这个名号上得以体现。被大家称为21 / 34 “ 大王 ” ,他感觉轻飘飘的。听到李四叫自己的狗为 “ 大王 ” ,他怒火中烧,决定报复李四。听到李四的亡妻叫 “ 大王 ” ,他良心发现,内心愧疚。最后,王五对这个名号的喜怒揭示出主题,即小市民对待个人脸面和虚荣的敏感、轻浮肤浅的思想和态度。 ( 4)王五去李四家看望李四时,心里转着一桩 “ 美事 ” 这一情节的作用应该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王五因 为看到李四有前途所以想要让自己的表妹嫁给他,如此就可以与李四成为 “ 亲戚 ” ,这样的情节安排对塑造李四攀附巴结的小市民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情节的出现,和后文王五破坏李四的提升,自己又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而大醉等情节形成反差,使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这样的情节安排,对小说要揭露小市民的肤浅和虚荣提供了更好的依托。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藏学大家王尧:为学术而生 王尧早年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中文系,1951 年他从南京大学被抽调转学到正在筹建的中央民族 学院学习 x 藏语文。作为中央民院第一批学习藏语的大学生,他住在北长街的班禅办事处后院,有机会跟藏族官员接触,向他们学习语言。那时,整天都能听到的 “ 嘎、卡 ”“ 噶、阿 ” 拼读声,回响在北海公园的侧畔。 22 / 34 “ 文革 ” 前的十余年间,王尧有许多的时间在 x 藏实地考察、学习,并参与一些与 x 藏政教事务相关的公务活动。贡嘎寺是年轻的王尧进入藏区的第一站,贡噶活佛是他的老师。贡噶活佛出生于四川康区木雅,博学多才,曾担任十六世噶玛巴活佛的经师。他著有 x 藏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多部著作,在东部藏区威望极高。 贡噶活佛选用 x 藏 哲理诗萨迦格言、佛陀本生纪作为教材,让学生们逐篇通读精读,这是王尧初次接触藏文古典作品。后来,王尧将萨迦格言译为汉语,在人民日报文艺版上连载了两个多月,后又结集出版,让内地读者了解到藏文韵文经典著作的魅力。 贡嘎山的生活,王尧至今萦怀: “ 那段时光,既紧张又活跃。 ” 他们到离寺几十里的玉龙榭村去参加过一次婚礼,第一次直接了解了藏族的礼俗,热烈的场面、送亲迎亲各种仪式,酒肉频频传递,歌舞通宵达旦,尤其是赞礼的人长长地诉说本地本族历史的赞词。刚刚入门的王尧还听不大懂,只能靠着藏族学长斯那尼玛的 口译才略知大概。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王尧追随过包括东嘎 洛桑赤列活佛在内的很多优秀的藏族学者,一直努力探索书面语与方言之间的发展关系及异同。 上世纪 80 年代是王尧学术人生中最丰收的一个季节。他一生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吐23 / 34 蕃金石录和吐蕃简牍综录都先后于这 10 年间问世。沈卫荣说: “ 在此以前,王老师更多是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来了解、研究和介绍 x 藏,从 80 年代初开始,他才转入对敦煌古藏文文献和 x 藏历史的研究,而这三部著作的问世除了彰显他个人的学术臻至成熟并取得了非 凡成就外,它在中国藏学学术史,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都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 ” 王尧的藏族朋友常说: “ 听王尧老师说藏语,就像是听一位来自拉萨的老贵族在说话。 ” 王尧对 x 藏的热爱和他出色的藏语能力,不但赢得了众多藏族朋友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而且也为他日后在国际藏学界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1981 年 8 月,王尧首次应邀到维也纳参加 “ 纪念乔玛国际藏学研讨会 ” ,这是新中国学者首次参加西方世界组织的藏学会议。 在这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王尧脱离手上的英文讲稿,用藏语致辞约三分钟,全场为之愕然。当时,国外藏学 界很少有人能讲藏语口语。 “ 中国藏学与国外的交流,始于于道泉先生,接力的是王尧先生。在他的带动下,中国藏学研究逐渐为国际所瞩目。 ” 陈庆英说。 整个 80 年代,在国际藏学舞台上王尧是中国藏学唯一的一个品牌,成为连接中国与海外藏学界开展交流合作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24 / 34 1994 年,王尧作为大陆第一个学者到台湾政治大学讲学,开启了海峡两岸藏学界交往的时代。台湾星云大师评价王尧为 “ 有情有义、风趣可爱之人 ” 。 王尧尤其称道 x 藏的经学教育传统,认为现代教育理当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在他看来,得天下英才而育 之,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事。关于青年藏学人才的培养,他曾这样劝导已为人师、前来就教的座下门徒: “ 教学生就好比编草鞋,编着编着就像样儿了! ” “ 先生的去世,是藏学界的一大损失。他一生未有一官半职,但他靠过硬的学术影响力和正直谦恭的人格魅力,获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赞誉。他是为学术而生的,他的一生也在致力于推广学术,将中国藏学研究推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 陈庆英说。 相关链接: (王尧)先生一生勤恳耕耘、胸怀浩然,哺育桃李、甘为津梁,为推动中国藏学走向世界不遗余力。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王 尧青年时期多次为十世班禅大师、阿沛 阿旺晋美等僧俗上层担任翻译:见证了毛泽东主席接见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三人共迎藏历木羊新年等历史事件,尤其与十世班禅结下不解之缘。陈庆英回忆说,十世班禅大师非常关心藏学研究,和王尧有较多交往,曾送给王尧照片,并在25 / 34 背面题字。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 年 01 月 18 日第 07版)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年,王尧从南京大学被抽调转学到中央民族学院后,学校安排他住在北长街的班禅办事处后院,得以便于向藏族官员学习藏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民院第一批学习藏语的大学生。 B “ 文革 ” 前的十余年间,王尧在 x 藏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师从贡嘎活佛,学习藏文古典作品佛陀本生纪和萨迦格言,并译为汉语,在人民日报刊载。 c王尧最早期的藏学研究开始于藏族民歌、民问故事、民间戏曲,这些研究素材来自于他在贡嘎山那段既紧张又活跃的生活,玉龙榭村的那场婚礼上鲜活的生活知识给了他很大动力。 D王尧的藏语口语水平很高:藏族朋友说听他说藏语就像听一位来自拉萨的老贵族说话;在 “ 纪念乔玛国际藏学研讨会 ” 上,他用藏 语致辞约三分钟,震惊全场。 E由于熟习藏语文,王尧青年时期多次为僧俗上层担任翻译,并亲历了毛泽东主席接见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等历史事件,成为中央 x 藏工作的重要历史见证人。 26 / 34 ( 2)王尧在推广藏学方面做了哪些贡献?请简要分析。 ( 3)尾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 4)作为从事藏学研究的汉族人,藏语在王尧的事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联系文章内容,说说王尧是如何对待和运用藏语的。 考点:实用类 答案:( 1) DE(选 E 给 3 务,选 D 给 2 分,选 A 给 1 分,选B、 c 不给分。)( 2) 著书立说。先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介绍 x 藏,进而转入对敦煌古藏文文献和 x 藏历史的研究,传播和推广藏学。三部著作的问世在中国藏学学术史上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推动中国藏学走向世界。他不仅是中国与海外藏学界交流合作的桥梁,还开启了海峡两岸藏学界交往的时代。 教授弟子,弘扬藏学,致力于培养青年藏学人才。他认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事,一生哺育桃李、甘为津梁,弘扬藏学。 将萨迦格言译为汉语,在人民日报文艺版上连载两个多月,后又结集出版,让内地读者了解到藏文的韵文经典著作的魅力。(答出 3 点即可。)( 3) 内容上,面龙点睛,高度评价了传主的学术影响力、人格魅力和对中国藏学研究的贡献。 结构上,呼应题目,总结全文。 “ 为学术而生 ” 准确而凝练的概括了侍主的特点。 引用著名藏学学者的评价,从侧面烘托传主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意思对即可。)( 4) 刻苦27 / 34 练习藏语,并注意与交际实践相结合。由于他当时住在北长街的班禅办事处后院,所以有机会跟藏族官员接触,向他们学习藏族语言。 将萨迦格言译成汉语,这既是一项对藏文韵文经典著作的推广工作,也是对藏语的学习、锻炼和实践工作。 王尧追随过很多优秀的藏族学者,一 直在努力探索书面语与方言之间的发展关系及异同。 为十世班禅大师、阿沛 阿旺晋美等僧俗上层担任翻译。在维也纳的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用藏语致辞约三分钟,体现了他在藏语学习方面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的思想。他深厚的藏语功底无疑对他的藏学研究成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试题解析:( 1) A 项,从原文来看, “ 学校安排 ” 的说法无法考证,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B 项,王尧只翻译了其中的一部作品。 c 项,原文只说 “ 那段时光,既紧张又活跃 ” ,“ 这些鲜活的知识给了王尧很大动力 ” ,但这并不能说明“ 这些研究素材来白于他在贡嘎 山那段既紧张又活跃的生活 ” ,夸大了那段生活的作用。 ( 2)在推广藏学方面,王尧是功不可没的。按照文本介绍的顺序进行筛选,可以有这些方面: “ 王尧将萨迦格言译为汉语,在人民日报文艺版上连载了两个多月,后又结集出版,让内地读者了解到藏文韵文经典著作的魅力。 ”“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王尧追随过包括东嘎 洛桑赤列活佛在内的很多优秀的藏族学者,一直努力探索书28 / 34 面语与方言之间的发展关系及异同。 ”“ 三部著作的问世除了彰显他个人的学术臻至成熟并取得了非凡成就外,它在中国藏学学术史,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都具有 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 ”“ 整个 80 年代,在国际藏学舞台上王尧是中国藏学唯一的一个品牌,成为连接中国与海外藏学界开展交流合作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 开启了海峡两岸藏学界交往的时代。 ”“ 先生一生勤恳耕耘、胸怀浩然,哺育桃李、甘为津梁,为推动中国藏学走向世界不遗余力。 ” ( 3)本题结尾是一段引用,引用他人的话,总结传主的一生,概括传主的突出贡献。如此,作为结尾段,在内容方面一则突出传主的人格魅力和杰出贡献,一则使内容真实可信。在结构方面,与题目相照应,收束全文。 ( 4)王尧是对待藏语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即学以 致用。首先是努力学习。作为中央民院第一批学习藏语的大学生,他住在北长街的班禅办事处后院,有机会跟藏族官员接触,向他们学习语言。他不只是学习藏语,还在实践在运用藏语,推广藏语。如将萨迦格言译为汉语;在这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用藏语致辞约三分钟;多次为十世班禅大师、阿沛阿旺晋美等僧俗上层担任翻译等。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百年前那场撼天动地、的运动中,云南各族军民敢为天29 / 34 下先,迎着滚滚逆流勇上,打响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制的第一枪。 在国家各部委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军民团结奋斗,众志成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谱写出一曲的英雄颂歌,取得了抗旱灭灾的决定性胜利: 3 月 5 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瀑布冰雪融化,水量剧增,引来游人驻足拍照。 A气吞山河气贯长虹气势磅礴 B气贯长虹气吞山河气势磅礴 c气吞山河气势磅礴气贯长虹 D气势磅礴气贯长虹气吞山河 考点:词语(包括熟语) 答案: A 试题解析: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宏伟豪迈。气贯长虹:贯:贯穿。正义的 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 “ 气吞山河 ” 用来形容气魄; “ 气贯长虹 ” 用来形容正气; “ 气势磅礴 ” 用来描写实物场景。句 描写一场运动,既不完全是实物场景,也不完全指精神,而着重突出气魄,所以用 “ 气吞山河 ” ,赞美那场运动的宏伟豪迈。句 突出“ 英雄颂歌 ” 所表现出来的正义精神,与 “ 气贯长虹 ” 相匹30 / 34 配。句 描写黄河壶口瀑布,是实物场景,与 “ 水量剧增 ”相匹配,所以用 “ 气势磅礴 ”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围绕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进行的法 律修正,还专门引人了禁止买卖精子、卵子、受精卵和胚胎,禁止以任何形式实施代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中关于是否取消对晚婚晚育夫妻进行奖励的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和欢迎。 c李克强每次在外交场合与泰国新任总理巴育碰面时,都强调要落实好两国已经达成的协议,大力促进两国的 “ 铁路合作 ” 和 “ 农产品贸易合作 ” 。 D在线旅游行业纠纷不断,成为投诉重灾区。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对在线旅游行业的监督体制的缺失,另一力 面则是由行业自身的牟利行为、管理不力造成的。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答案: c 试题解析: A 项,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 “ 的规定 ” 。 B项,不合逻辑,应删除 “ 和欢迎 ” 三个字。 D 项,句式杂糅,应删去 “ 由 造成的 ” 。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接连不断的雾霾天,让我们的呼吸多了一份沉重。雾霾中含31 / 34 有大量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因此滞留、附着在鼻咽部和气管壁上,与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腐蚀和损伤黏膜、纤毛,引起炎症,增加气道阻力,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等痰痛发生。 A这些物质随着呼吸进入呼吸 道,而数量过大的这些物质无法被人体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过滤掉 B呼吸道呼吸进入这些物质,而数量过大的这些物质无法被人体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过滤掉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嘉义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b卷)
- 2023年苗栗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3年阿里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3年辽宁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4年宁德 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3年鹤岗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3年阳泉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精练)
- 2023年邵阳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重庆市普通高中2026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年鹤岗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磷矿石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国企行测题库行测人文常识模拟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的区块链应用
- 2025山东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第二批招聘9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海南琼海市社区专职网格员招聘为社区专职人员50人(1号)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贵州国企招聘2025贵州盐业(集团)黔东南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学
- JCT2460-2018 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
- 芯片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 认知行为疗法(CBT)实操讲座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