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坚强的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1924年出版诗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轰动文坛,成为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四奇”:19岁考入北大,27岁任教清华,得领袖毛泽东之盛赞,数篇文章入选中学教材。,作者简介,课文背景,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学习重点,1理清全文的结构,把握作者的感情,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用词准确生动,叠字的运用,比喻新鲜贴切,相关图片,1978年秋,清华大学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时,将原清华园内的古亭命名为“自清亭”,以示纪念。,清华园中的荷塘,近春园(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月下荷塘,月下的荷塘,弥望田田出水很高(比喻),零星点缀(拟人、比喻),缕缕(通感),颤动(比喻、拟人),看不见的脉脉,静,动,幽雅宁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试赏析荷塘月色,意境,写景层次,描写方法,荷塘上的月色,()(),月光月影,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比喻),灌木的黑影杨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通感),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实,虚,实,虚,朦胧优雅,意境,描写方法,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的乍看像烟雾般,清幽热闹,杨柳,树梢,远山,树缝,灯光,树上,蝉声,水里,蛙声,由远及近、由静及动,写景层次,意境,描写方法,下,艺术表现手法,1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体-花香(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作用:突出了花香的特点,引起人们广泛的联想生动形象。,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博喻同一个本体,连用三个或以上喻体。示例: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燕,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请你找出这篇散文运用了哪些叠字?,如:“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脉脉”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好处: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运用这些叠字有什么好处?,2、叠词的使用,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写景的特点,第一,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此时的感情巧妙的融入到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之中,收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第二,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动与静相互衬托,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美。第三,抓虚实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所描绘出来的景物的特点就是“虚”。对眼前景物客观特点的描绘就是“实”,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泻,泻,浮,流水,泻,照,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浮,漂,浮,轻飘柔美,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画,“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朗读课文并思考,1、本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些什么?,、请思考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整体把握,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结构分析,思考:全文共分四部分,怎样划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1段)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第、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第、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第(、8段)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找出文中描写心里感受的句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不静,求静,得静,出静,求宁静,不宁静,得宁静,出宁静,明线:游踪(外结构),暗线:情感(内结构),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文章结构,现实,带门出去,走在路上,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江南旧俗,推门进来,塘的四周,颇不宁静,淡淡喜悦,淡淡哀愁,淡淡喜悦,淡淡哀愁,无限慨叹,惦记江南,无法回避,幽雅宁静朦胧,研读课文问题探究,1、第1段谈谈你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理解。这句是本文的文眼,直抒胸臆,“颇”字含有“非常”“很”之意,表明“不宁静”的程度。以“颇不不宁静”的心境开篇,交代了独游荷塘的原因,奠定了全文抒情的感情基调。同时暗示了下文出去的目的是寻求解脱,引起下文。,2、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这里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一切在清幽、宁静、朦胧的意境中都显得恰到好处。这是作者追求片刻安宁的心境的反映,暂时的忘却中也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朱自清在月下荷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用片刻的偷娱调适内心的苦闷。,以景解情,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船儿慢慢摇荡,少年少女们交递酒杯,默默传情。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轻分。少女身材多窈窕,纤纤细腰裹白裳,情意绵绵难分离,恋恋不舍频回顾。春末夏初好季节,叶儿正嫩花初开,撩水逗乐轻浅笑,恐那水珠湿衣裳。忽而又觉船儿斜,匆匆提起绫罗裳。采莲赋译文采莲嬉戏的美景,热闹风流,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写一个女子对爱人的深刻思念,女子盼郎不至,外表含蓄而内心浓烈如火,为什么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作者出其不意地将人们带到六朝时代采莲的热闹场景中,似乎古人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中,是作者心驰神往的,宁静又到不宁静,深切微妙地反映出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由采莲旧俗和乐府诗引发联想,勾起了乡思乡愁。以江南自由快乐的生活来反衬现实的苦闷,暗示不满现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景色,形成“冷与热”,“静”与“动”强烈对比,写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反衬出现实生活中的压抑、不自由,回忆历史,描写热闹欢快的景象,不仅反衬此时的静,更表现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小结,整篇文章作者以艺术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清新、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正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课堂练习,A,1、下列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弥望(m充满)倩影(qin美丽)风姿(z姿态)B、温馨(xng芳香)宛然(wn仿佛)惊诧(ch惊奇)C、蓊郁(wng茂盛)噩梦(可怕的)恩泽(z恩惠)D、袅娜(nionu柔美的样子)风致(zh美的姿态)倏地(sh极快的),解析:B温馨xn;宛然wn;C恩泽z;D倏sh,C,解析:A.薄,不浓;B.脉m;恙,病;D.蓊wng,2.下列蓝色的字注音或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A.煤屑(xi)路倏(极快地)地薄(迫近)阴摇曳(摆动)B.脉(mi)脉无恙(差错)倩(qin)影弥(充满)望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河工厂透水砖施工方案
- 音响配套采购方案范本
- 新媒体运营内容策划方案详解
- 跨河施工方案审查意见书
- 完整街区改造方案范本
- 加油站安全教育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冷链消毒施工方案设计
- 厌氧塔制作施工方案
- 新安全法修正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腹泻患者的临床护理
- 电子政务概论-形考任务5(在线测试权重20%)-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DNDC模型使用手册
- DL∕T 2487-2022 电力燃煤机械名词术语
- 起重机械生产单位质量安全总监-特种设备考试题库
- JBT 9189-2016 水基材料防锈试验方法 铸铁屑试验
- JJF 1064-2024 坐标测量机校准规范
- 《春江花月夜》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本)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福建省泰宁县》参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