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跨省婚嫁育龄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调查_第1页
某县跨省婚嫁育龄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调查_第2页
某县跨省婚嫁育龄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调查_第3页
某县跨省婚嫁育龄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调查_第4页
某县跨省婚嫁育龄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某县跨省婚嫁育龄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调查 作者:张爱卿 董燕 宋海平 白彦中 姚果花 刘美艳 陈丽 【摘要】 目的 了解跨省婚嫁农村育龄妇女中艾滋病及母婴传播性疾病的感染情况和相关知识,为制订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 1995 年以来跨省婚嫁到本县的农村妇女 204 人进行面对面的调查及健康教育宣教,并采集血样进行检测。 结果 204 名跨省婚嫁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为 %(18/204)。发现乙型肝炎 12人,丙型肝炎 8人,梅毒 5人、艾滋病初筛阳性 1人。总感染率约 %(26/204)。 结论 跨省婚嫁育龄妇女文化水平低,艾滋病及母婴传播性疾病 (乙肝、丙肝、梅毒 )知晓率低,感染率较高。 【关键词】 跨省婚姻 ;农村妇女 ;母婴传播性疾病 A survey on AIDS and maternal to child transmission diseases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syphilis) among inter-provincial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in a county at rural areas ZHANG Aqing, DONG Yan, SONG Haiping, et al. Shan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Taiyuan, Shanxi 030013, China 2 / 8 【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HIV infection and some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diseases of inter provincial married women at their childbearing age in rural areas. Methods 204 rural women with inter provincial marriage after 1995 were investigated by face to face interview, health education,and blood sample testing. Results AIDS awareness rate is % in 204 inter provincial married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12 women were found with hepatitis B, 8 with hepatitis C, 5 with syphilis, and 1 with AIDS positive screening test. The general infection rate is %(26/204). Conclusion The interprovincial married women, mostly from Yunnan, Sichuan, Guizhou and Guangxi provinces, have higher infection rate of AIDS and maternal and child transmission diseases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syphilis). 【 Key words】 Inter provincial marriage; Women in rural areas; Maternal to child transmission diseases 母婴传播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和新生儿健康的疾病 ,它包括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妊娠期梅毒如不能及早发现、彻底治疗 ,则围生儿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率均极高。3 / 8 胎婴儿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后会出现暂时性、间歇性或持续性病毒血症,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症状。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传播途径有性途径、血液途径和母婴 垂直传播途径。母婴垂直传播是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之一。现在认为母婴传播是婴儿和儿童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的主要途径,新生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约有 90 %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的 1。从根本上降低母婴传播性疾病的儿童感染率只能通过对育龄妇女尤其是孕产妇采取多方面的防治措施。 为了解跨省婚嫁女性母婴传播性疾病 (HIV、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 )的感染状态及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对 204名跨省婚嫁的农村育龄妇女进行了相关知识和态度调查及艾滋病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 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对 1998 年以后由外省嫁入本县、与当地男子通婚、在本地长期居住的 45 岁以下农村育龄妇女 204 例进行摸底登记。 204 名外省婚嫁的妇女分别来源于 9 个省 (国 ),前 5位的省份分别是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 1 名来自越南。平均年龄为岁,最小者 21 岁,最大者 44 岁。大专占 %(1/204),高中占 %(2/204),初中占 %(59/204),小学4 / 8 占 %(115/204),文盲占 %(27/204)。再婚史 25 %(51/204)。并与本省籍的 45 岁以下 农村育龄妇女 210 例进行了对照研究。 二、方法 1.调查方法:以各乡镇为单位,由县妇幼保健院派专人根据村级妇幼员实际摸底的花名册入村入户逐人进行调查询问,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填写调查问卷,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向其说明情况征得同意后采集本人血样,编号登记后带回实验室检测。实际调查占应查人数的比例为 %(204/312)。 2.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由省级妇幼保健专家设计,并要求医院的 32 名实习学生填写了 2 次问卷,间隔为 2 周,对 2 次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提示问卷的重测信度理想。 3.实验室检测:采用上海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艾滋病抗体试剂对 204人全部进行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的4 项检测。呈现阳性反应者进行 2次复核检测 ;艾滋病抗体初筛阳性者送确诊实验室进行最后诊断。 4.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由专人整理后录入到计算机,运用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5 / 8 结 果 一、年龄和文化程度 2 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本籍妇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高于外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P=),见表 1。 二、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 跨省 (国 )婚嫁的农村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为 %(26/204) , 其 中 乙 型 肝 炎 %(12/204) , 丙 型 肝炎 %(8/204),梅毒 %(5/204), HIV %(1/204)。本省籍农村妇女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为 % (3/210), 2 组检出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P=),见表 1。表 1 2 组一般情况及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率比较 三、不同省籍母婴传播性疾病检出比例 云南省、广西、其他地区、贵州、四川、湖南省籍母婴 传 播 性 疾 病 检 出 比 例 分 别为 %(12/68)、 %(4/21)、 %(2/14)、 %(4/33)、 %(3/42)、 %(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四、母婴传播性疾病知识的知晓和态度 跨省 (国 )婚嫁的农村妇女中仅有 %(18/204)全部回答正确,约 3/4 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母婴传播性疾病 ;仅有很少部分的人知道安全套有 预防作用 ;约半数的妇女愿意接受体检和检查 ,见表 2。表 2 母婴传播性疾病传播途径知晓率6 / 8 (n=204) 内容回答正确 例 (%)一、艾滋病传播途径和知识 1.你知道母婴传播性疾病是什么吗 ?45()2.艾滋病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51()3.艾滋病是否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68()4.艾滋病握手是否能传播 92()5.艾滋病同桌吃饭是否能传播 64()6.艾滋病共用劳动工具是否能传播 73()7.艾滋病是否可以治好 115()8.从外表是否能判断感染了艾滋病 65()9.性病患者是否更易患艾滋病 29()10.使用安全套是否 可以预防艾滋病21()二、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 11.熟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是否和从前一样交往 33() 12.是否应该允许感染者和病人继续工作和上学 36() 13.是否该允许感染者和病人的孩子继续工作和上学121() 14.是否应该把感染者和人集中隔离起来 ,84()三、自我保护态度 15.怀疑自己得了性病及艾滋病是否愿意接受咨询和检测 89() 16.到哪里咨询和检测 37()17.婚前体检有无必要99()18.生孩子前是否应检查有无母婴传播性疾病 101() 讨 论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都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途径感染下一代,属于母婴传播性疾病。中国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发地区 2,人群中乙型肝炎感染率 %3,7 / 8 乙型肝炎感染机体后 ,有少部分转变为慢性感染状态。新生儿期因在宫内接触病毒抗原 ,产生了免疫耐受 ,病毒不易清除 ,更容易转变为乙型肝炎长期携带者。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故预防和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非常重要。本次结果统计丙型肝炎阳性率 %(8/204);梅毒阳性率 %(5/204),明显高于吴大富等 4报告丙型肝炎阳性率 0. 42 %和梅毒阳性率 0. 34 %。丙型肝炎病毒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与疫苗预防接种措施 ,尽早了解高危人群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 ,及时实施母婴隔离 ,降低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由于胎传梅毒危害性较大 ,故育龄妇女应在妊娠前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 ,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尽量减少妊娠合并梅毒引起的流产、死胎、早产和胎传梅毒的发生。加强育龄妇女特别是跨省婚嫁的这部分高危人群,孕前、孕期自我保健水平及健康教育 ,提高她们的卫生知识和防治意识,应常规进行传染病筛查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避孕或根据临床症状 适时终止妊娠 ,对切断母婴垂直传播、降低感染率、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的意义。 跨省婚嫁是本省部分县的特殊婚姻现象,特别在贫困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县更为常见。本次调查显示,这部分妇女大多来自中国的艾滋病高发省份,并且文化程度低下 (小学及以下的人员占 %),医疗保健知识缺乏,母婴传播性疾病8 / 8 知晓率仅为 %,许多人连这些疾病的名称都未听说过,更谈不上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