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射种装置的设计
33页 20000字数+说明书+开题报告+任务书+UG三维图+答辩PPT+30张CAXA图纸
UG三维图(60张).rar
上机架盖.dwg
上机架盖.exb
任务书.doc
压板.dwg
压板.exb
吊杆.exb
喷嘴.dwg
喷嘴.exb
密封嘴.exb
封面.doc
射种器组装图.dwg
射种器组装图.exb
总装图.dwg
总装图.exb
扶手支撑.exb
把手.exb
排种活塞.dwg
排种活塞.exb
接头.exb
支架板.dwg
支架板.exb
机架上横梁.exb
机架下横梁.exb
机架焊合.dwg
机架焊合.exb
机架竖梁.exb
机架竖梁1.exb
机架纵梁.exb
气动射种装置的设计开题报告.doc
气动射种装置的设计答辩PPT.ppt
气动射种装置的设计论文.doc
电气图.dwg
电气图.exb
种箱下料图.dwg
种箱下料图.exb
腔体.dwg
腔体.exb
螺杆.exb
装配图.dwg
装配图.exb
车架上横梁.exb
车架下横梁.exb
车架焊合.dwg
车架焊合.exb
车架竖梁.exb
车架竖梁1.exb
车架纵上梁.exb
车架纵下梁.exb
摘要
本研究的核心是气动射种,这是一种(与土壤)非接触式的播种方式。为了进一步探索气动射种的可行性,专门设计并试制了气动射种试验装置。气动射种试验装置由机架、步进电机、射种元件、电磁铁、电磁阀,控制电路等组成。用步进电机驱动排种器;电磁铁和电磁阀分别控制射种元件中排种阀和电磁阀的开关;控制电路实现步进电机、电磁铁和电磁阀的协调动作,完成送种、排种、射种这一工作过程;同时通过修改程序来控制试验参数;对射种元件中关键部件(排种腔体、喷嘴)的设计采用理论分析结合实际的方法,得出合理的形状和尺寸。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排种器排种后开启排种阀,种子落入排种腔体后关闭排种阀,开启电磁阀,种子随着高速气流通过喷嘴喷射而出,完成一次射种。本论文首次提出了气动射种这一新型的非接触式播种方式,经过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开始气动射种装置的研发,旨在开辟气动射种这一非接触式播种研究新领域,探索气动射种播种的机理和方法。
关键词:气动射种,播种方式,射种器,农业技术,播种器装置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III
第一章 绪论1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1
1.2 播种机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1.2.1 国内外播种机的发展现状1
1.2.2 播种机械的发展趋势2
1.3 机电一体化与农业机械3
1.3.1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播种机械的结合 5
1.4气动射种的研究现状6
1.5 主要研究内容6
1.6 本章小结7
第二章 机械装置的设计8
2.1 总体设计方案8
2.2 装置总体设计8
2.3 行走装置的设计9
2.4 射种装置的设计9
2.5 送种机构的设计11
2.6 其它附属设备的设计、选择及注意事项13
2.6.1 喷嘴的设计13
2.6.2 种箱的设计16
2.6.3 输种管的设计16
2.6.4 排种器机械结构16
2.7 本章小结17
第三章 气动射种装置的电路设计18
3.1 控制系统概述18
3.1.1 控制电路综述18
3.2 步进电机的选择19
3.2.1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19
3.2.2 步进电机的优点20
3.2.3 驱动控制系统的组成20
3.2.4 步进电机的应用21
3.2.5 控制系统的程序运行23
3.3 电磁铁的选择和控制24
3.3.1 电磁铁的选择24
3.3.1 电磁铁的控制24
3.4 PLC的选择和控制25
3.4.1 PLC的优点25
3.4.2 PLC的选择25
3.5. 控制电路的设计26
3.6 本章小结26
第四章 结论27
结论27
参考文献29
致谢30
1.4气动射种研究现状
刁培松教授根据我国现阶段对播种机械的高质量化、智能化的要求,提出了气动射种这一概念,目前在播种领域国内外还没有相关气动射种的研究。本研究将对气动射种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初步对气动射种的各种基本因素,比如射种压力、喷嘴大小、高压气流的流速、射种腔体的密封要求、喷嘴离地面的高度等进行初步摸索,虽然气动射种属于比较先进的播种方式,较传统的接触式播种方式具有较多的优越性,但它尚处于理论探讨和试验阶段,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更多的试验研究,以达到实际性的应用。
1.5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综合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PLC控制技术,对气动射种领域进行初步研究,为播种方式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所以研究的内容也仅仅是做初步的基础性研究。
1、 针对气动射种的特点设计一套可行的机械试验性装置,并用本套装置进行试验研究。
2、 对具体的试验装置做出一套便于修改的控制电路,实现对排种和气动射种的控制。实验装置用精密的电气化元件PLC控制器控制排种和气动射种。精确度上达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3、 进行具体试验,对本套装置的排种器进行排种试验,同时利用本套装置做气动射种的试验。找出射种深度和具体压力、射种时间的关系,确定影响射种深度的参数,建立数学模型。
4、 根据试验结果找出本套装置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本项研究的初步试验获得成功,将继续进行以下深入的研究:
1、研究种子的耐冲击和耐磨擦特性。种子在射入土壤的过程中,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剧烈的磨擦。播种质量要求,对种子的冲击和磨擦应当不影响种子的正常发芽和生长。影响对种子的冲击和磨擦的主要因素是射入速度和土壤的物理特性,在一定的土壤条件下,对种子的冲击和磨擦取决于射入速度。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寻找出种子在一定的土壤条件下,种子能够正常发芽、出苗的最高射种速度。这个速度称为耐冲击速度,记为。
2、实验研究满足直接射种的土壤临界状态的物理特性参数。例如当某种土壤的物理特性参数优于临界特性参数时,则可以直接射种;当某种土壤的物理特性参数次于临界特性参数时,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特性参数(如耕、松耕、改变土壤含水量等)实现直接射种。如果改变土壤的物理特性参数后,土壤特性优于临界物理特性参数,则可以直接射种,否则不能直接射种,要对种子进行防护处理。
3、种子防护研究。对于不能直接射种的种子,应对其进行防护处理,提高其耐冲击和耐磨擦特性。
4、射种器的基本形式与设计参数研究
1.6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播种机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的一些情况。指出气动射种是一种先进的非接触的播种形式,是对农业播种领域的另一种尝试,并对它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进行初步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