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通信建设方案_第1页
信令通信建设方案_第2页
信令通信建设方案_第3页
信令通信建设方案_第4页
信令通信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5 信令通信建设方案 目 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 25 21. RRC CONNECTION SETUP REQUEST . 2 RADIO LINK SETUP REQUEST . 2 RADIO LINK SETUP RESPONSE . 3 RRC CONNECTION SETUP . 4 RADIO LINK RESTORE INDICATION . 4 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 . 4 INITIAL DIRECT TRANSFER . 4 DOWN LINK DIRECT TRANSFER.3 / 25 . 5 UP LINK DIRECT TRANSFER . 6 COMMONID . 7 RAB ASSIGNMENT REQUEST . 7 RAB ASSIGNMENT RESPONSE . 8 LOCATION REPORTING CONTROL . 9 LOCATION REPORT. 9 MEASUREMENT CONTROL . 9 MEASUREMENT REPORT .4 / 25 . 11 ACTIVE SET UPDATE . 11 IU RELEASE REQUEST . 12 RPMHELLOFORWARDACK . 13 ULRATEMEASREPORT . 13 IUUPSETUPREQ . 14 Connection Setup Request 网络编号 mcc=460 mnc=01 lac=B331 建 立 原 因establishmentCause=originatingConversationalCall 主叫会话类 5 / 25 =terminatingConversationalCall 被叫会话类 = originatingInteractiveCall 主叫交互会话类 = terminatingBackgroundCall 被叫背景类 = Registration 注册 当前无线环境 cpich_Ec_N0=- 表示 UE 为 R5 的终端accessStratumReleaseIndicator = rel_5 Link Setup Request 无线链路 ID :rL_ID = 0 发现哪条链路有问题时可以到这里追溯 服务小区 ID: c_ID = 18333 链 路 初 始 下 行 发 射 功 率initialDL_transmissionPower = -130 链路最大、最小发射功率 maximumDL_power = 0 minimumDL_power = -130用于功控 上行 sir target: ul_SIR_Target = 50,若上行有问题,可看该值是否异常。 Link Setup Response 无线链路 ID rL_ID = 0 Binding ID,这个字段通常用来将无线资源和传输资源关联起来 Connection Setup 6 / 25 rrc_StateIndicator = cell_DCH 标示 RRC 连接建立在 DCH 上 服务 RNC ID :srnc_ = 3c 10, 换算:十六进制 3c10换成十进制后除以 16为 960,即 SRNC ID=960 Link Restore Indication RNC 与 NODEB 之间的同步过程成功后, NODEB 给 RNC回 Radio Link Restore Indication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 RRC_CONNECTION_SETUP_COMPLETE 这条消息本身说明一个流程的完结。 7. initial Direct Transfer 位置更新请求: LOCATION UPDATING REQUEST 路由区更新请求: Routing area update request 附着请求: Attach Request 域主叫: CM SERVICE REQUEST 域主叫: Service Request 寻呼响应: PAGING RESPONSE, UE作为被叫时 8. down link Direct Transfer 位置更新接受: LOCATION UPDATING ACCEPT 路由区更新接受: Routing area update accept 附着接受: Attach Accept 7 / 25 业务接受: CM SERVICE ACCEPT 鉴权请求: AUTHENTICATION REQUEST 请求身份验证: Identity Request, 返回值为 UE的 IMEI,可以根据 IMEI查询 UE终端类型。 CN通知 UE呼叫正在接续: CALL PROCEEDING 主叫振铃: ALERTING 应答: CONNECT,对端 UE应答 tips: 一下是一些网上搜来的资料,附件有个很详细 的 文 档 哈 , 那 可 是 好 东 东 哦= 按照信令的信道来分类,信令可以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随路信令:信令和话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的信令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的随路信令称为中国 1号 信令系统。 公共信道信令: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的信令方式。通常用于局间。 目前我国采用的公共信道信令就是中国 7号信令。 中国 1 号信令:为随路信令。为 30/32 时隙 2048K局间中继传输方式, Timeslot16 被用来传递其话音通道的信令,记发器信令为 MFC,线路信令 a,b,c,d为 xx11。 R2信令与中国 1 号信令的区别在于, R2信令的记发器信令为 DTMF,8 / 25 线路信令 a,b,c,d 为 xx01。 7号信令: SS7是一种公共信道信令。是将呼 叫控制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通过一张独立的信令网络传输,由于将信令和话音通道分开,可采用高速数据链路传送信号,因而具有传输速度快、呼叫建立时间短、信号容量大等特点。 SS7信令的标准化程度比 R2 信令好,但依然存在标准化兼容的问题。如国内的 SS7称为中国 7号信令。在应用上由于需要目的地编码等信息,作为局间传输时使用广泛,但作为用户端局接入使用时由于目的地编码资源问题存在,应用上没有PRI 信令使用灵活、广泛。第 0 时隙用作帧同步信息通道,第 16时隙用作公共信令通道,其余 30时隙用作语音或数据通道。 7号信令 的特点是:信令速度快,具有提供大量信令的潜力,具有改变和增加信令的灵活性,便于开放新业务,在通话时可以随意处理信令,成本低。目前得到广泛应用。CCITT 自 1980 年提出 7 号信令黄皮书,先后多次修正,至1993年提出白皮书。 中国 7号信令规范于 1990年 8 月实施,该规范是以CCITT于 1988 年颁布的蓝皮书为参考制订的,只在电话网中使用,即只采用了消息传递部分和电话用户部分。 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的区别: 1号信令利用 TS16 传送时。每个TS16 负责传送两个话路的线路信令, TS16 和话路有着固定9 / 25 的 一一对应关系。而 7 号信令利用 TS16 来传送时,只是将组成信令单元的若干个 8 位位组,依次插入 TS16, TS16 并不知道传送的内容,即信令和话路没有固定关系,只不过利用 TS16作为传送信令的载体,时传送信令消息的数据链路,因此,选用哪个时隙做数据链路均可。 - 这也是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的一个本质区别。 PRI 信令:又称 ISDN信令、 DSS1 信令、 PRA 信令。在北美和日本, ISDNPRI 提供23B+D信道,总速率达,其中 D信道速率为 64kbps。而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 ISDNPRI 为 30B+D,总速率 达。我国为 30B+D 方式。 = 1号与七号的适用条件: 号需要交换机的链路板支持,号需要支持,首先看资源,然后有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和相当于和的差别可用 7号就用 7号,没办法才用 1 号。和的主要区别是信令通道的区别,前者是随路信令,后者是共路信令,因此后者有很多优势。 1、 1号是随路信令,7 号是共路信令; 2、 1 号:一 个 PCM 线路对应 30 个话路, 16 时隙中的线路信令与话路是相对应的;用户号码是带内传送的,由10 / 25 记发器进行收发; 7 号系统的信令链路与话路逻辑上是分离的,不管是线路信令还是号码信息都通过消息传送; 3、 1号能传送信令内容较少, 7号信令内容丰富;系统较大,分层,分模块很清楚,两个差别很大的 ,比如说接续速度 ,对新业务的支持等 ,现在地方上基本都是 7 号了 .两者都是局间信令 .不是单方面确定需要使用什么信令的 ,需要和对端局配合 = ISDN-PRI, 1 号, 7号信令的基础知识 信令其实就是通信上面用的礼仪。就跟我们见面的时候要握手,再见的时候要说 good-bye 一样,这是我们人类沟通的礼仪,通信网也不例外。每个国家的人际沟通礼仪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历史时期的礼仪也有不同,因此,每个国家的通信网的信令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中国的信令也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信令也不同,信令的发展也经过 1号到 7号的漫长演进过程。因此,中国 7号信令是经过多年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信令 方式,目前已经得到广泛普及应用。 ISDN-PRI 信令和 7 号信令一样的,都是共路信令。为什么呢?目前可能会用到的信令确实有 ISDN-PRI 和 7 号11 / 25 信令,都属于共路信令。但是 ISDN-PRI 信令无法实现 7 号信令的很多高级功能。某些交换机厂商,特别是国外的厂商,由于技术无法达到中国 7 号信令的要求,因此频频推荐ISDN-PRI的信令。完全是商业上的妖魔化操作。信令转换设备可以支持 ISDN-PRI 与 7 号信令、 1 号信令与 7 号信令、 7号信令与 NGN等信令的转换。 7号信令其实并不神秘。 7 号信令只是 一种协议。您所看到的 7号信令卡,与普通的 E1 接口卡 /T1 接口卡并无区别,只是协议的不同,而且这些软件并不在接口卡上运行,而是在 CPU上面运行的。因此, 7号信令卡仅仅是 E1接口卡+软件。 什么是信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打电话。当拿起送受话器,话机便向交换机发出了摘机信息,紧接着我们就会听到一种连续的“嗡嗡”声,这是交换机发出的,告诉我们可以拨号的信息。当拨通对方后,又会听到“哒哒”的呼叫对方的声音,这是交换局发出的,告诉我们正在呼叫对方接电话的信息。 这里所说 的摘机信息、允许拨号的信息、呼叫对方的回铃信息等等,主要用于建立双方的通信关系,我们把用以建立、维持、解除通信关系的这类信息称为信令。 任何通信网都离不开信令系统 . 12 / 25 它可以知道终端、交换系统及传输系统协同运行,在指定的终端之间建立临时通信信道,并维护网路本身正常运行。通信网中采取何种信令方式,与交换局采用的控制技术密切相关。随着交换技术的由步进制、纵横制向程控制发展,信令系统也从随路信令向公共信道信令发展。 我国目前的通信网是数模混合的,所以我国目前的信令系统也处于随 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并存,随路信令逐步向公共信道信令发展的阶段。 按照信令的信道来分类,信令可以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随路信令 :信令和语音在同一条话路中传送的信令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的随路信令称为中国 1号信令系统。 公共信道信令:以时分方式在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上传送一群话路的信令的信令方式。通常用于局间。目前我国采用的公共信道信令就是中国 7号信令。广州光桥公司生产的 PCM设备 支持 1 号信令和 7号信令。 7号信令的特点是:信令速度快,具有提供大量信令的 潜力,具有改变和增加信令的灵活性,便于开放新业务,在通话时可以随意处理信令,成本低。目前得到广泛应用。CCITT 自 1980 年提出 7 号信令黄皮书,先后多次修正,至1993年提出白皮书。 中国的 7号信令标准于 1990 年 8 月开始实施,是以13 / 25 CCITT 于 1988 年颁布的蓝皮书为参考制订的, 1990 年的标准只采用了消息传递部分和 电话用户部分,只在电话网中使用,如今已经被新的标准代替了。自 1993年起,陆续颁布了 20个关于 7 号信令的标准。 = 一、什么是七号信令系统 1.七号信令的由来 通讯设备之间任何实际应用信息的传送总是伴随着一些控制信息的传递 ,它们按照既定 的通讯协议工作 ,将应用信息安全、可靠、高效地传送到目的地。这些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 叫做协议控制信息 ,而在电信网中叫做信令。英文资料还经常使用 Signalling一词 ,但大部分中文技术资料只使用 信令 一词 ,即 信令 既包括 Signal又包括 Signalling两重含义。 信令按其用途分为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两类。前者作用于用户终端设备和 电话局的交换机之间 ,后者作用于两个用中继线连接的交换机之间。 局间信令分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两大类 ,前者利用局间中继线路传递信令 ;后者利用单独的通道或线路传递信14 / 25 令。七号信令 系统是一种局间的数字共路信令。 人类自 1878年第一次使用电话交换机向公众提供电话业务以来就使用了信令。随着电 话交换机从人工交换 ,机电交换到电子交换的发展 ,所使用的信令也由一号信令发展到了当 今正在推广的七号信令 。一号信令靠人工电话交换机的话务员用振铃发送信令 ;二号信令采 用拨号脉冲 ,发送信令 ,但未付诸使用。三号信令为单音频的带内信令 ;四号信令为双音频的 带内信令 ;五号信令利用六个语音频率中的二个频率的组合传送各种信令即带内双音多频信 令。为了适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发展 ,国际电报电话咨 询委员会于1968 年提出了六号信令 ,六号信令为共路信令 ,报文长度固定 ,为 28比特 。考虑到数字通讯向 ISDN的发展趋势 ,CCITT于 1980年提出了通用性很强 的七号信令系统 ,此后 ,七号信令系统经过多次扩展修改 ,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信令体 系。七号 信令系统以网络消息方式在信令点之间传送信令 ,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的开放系统互联 模型有对应的关系。 2.为什么要采用七号信令系统 七号信令系统将信令与语音通路分开 ,采用高速数据链路传送信令 ,因而具有传送速度 快、呼叫建立时间短、信号容量大、更改与扩容灵活、信令设备投资省、话路利用率高的 特点。七号信令系统虽然来源于电话网 ,然而它的应用不只限于话路交换 ,可15 / 25 以说 ,它最主要 的潜在应用是非话路业务、话路业务智能化以及综合业务数字网。在这些领域内 ,其它信令 是无能为力的。 七号信令系统在电话网上叠加了一个共路信令网 ,电话网实行电路交换 ,而共路信令网 实行分组交换 ,两者互补 ,使传统电话网的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电话网的局间信令在共路 信令网上传输除了具有速度快、可靠性高、容量大的特点之外 ,信令网上还可设置数据库服 务器、网络管理监控中心、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结点等 ,使高级智能网 AIN 成为现实。 另外 ,七号信令系统还是蜂窝移动通讯网、 PCN、 ATM 网以及其它数据讯网的基础。 二、七号信令系统的结构 1.共路信令网结 构 概念上 ,七号信令是一种在独立于电信网的网络上运行的信令 ,这个网络叫做共路信令网或叫七号信令网 ,它由多个信令点组成 ,信令点间一般由 64Kbps 的数字链路连接。典型的信令网包括 SSP、 SCP和 STP三种信令点。 SSP 是一种能执行多种七号信令应用服务的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电话局。其中又将只提供使用七号信令进行用户呼叫处理的电话局叫做 CCSSO。一般情况下 ,只要将现有的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软件升级并增加一些硬件 ,就能执行 CCSSO16 / 25 或 SSP 的功能。然而这种软件是非常昂贵的 ,一个 SSP 的软件价格达 数百万美元。 SCP 是一种能提供数据库服务的特殊信令点 ,800 号电话、信用卡电话等许多特殊服务功能都必须借助 SCP才能实现。 SCP 通常是由一个大型多机系统构成的数据库服务器 ,每天能处理数百万个数据库查询请求。 STP 是共路信令网的专用设备 ,它的主要功能是信令中转、信令路由和全称地址的翻译。一个 STP可支持数百条链路 ,为了提高信令网的可靠性 ,STP 通常总是成对配置的。 共路信令网往往是一个地区性大网 ,或全国性大网 ,或国际大网 ,它结点多 ,可靠性要求高 ,管理维护复杂。为此 ,网络 中必须配置多个网络操作支撑系统 OSS,它与 STP及 SCP联接 ,对它们实行管理控制。 共路信令网一般是层次结构的 ,下面以美国为例进行说明。从电信经营管理势力范围上 ,美国划分为七个区域 ,每个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 ,每个小区属一个地方电信公司经营管理 ,第个区域由贝尔营运公司控制所属地的地方电信公司。与此对应 ,美国的共路信令网是两级结构的。 ;图 1.共路信令网结构 为了网络的可靠性和负载均衡 , 每个区域内设立两对 RSTP、两个 SCP。 每个 SCP设立两个数据库 ,数据库 CMSDB用于 800号服务 ,数据库 LIDB 用于信用卡电话服务、对方付费电话服务17 / 25 和第三方付费电话服务。两个 SCP 上的两个数据库拷贝完全相同 ,当一个 SCP 出现故障时 ,另外一个 SCP 可继续提供服务。 一个区域的 RSTP和其它区域的 RSTP直接连接 ,或通过其它长途信令网互联。每个区域内设立一个信令工程管理中心 SEAC。每个小区设立一个或多个 LSTP,所有 LSTP和 RSTP连接。每个 LSTP 和小区内所有 SSP 和 CCSSO 连接。电话局和信令网连接的典型的做法是 ,汇接局的程控交换机升级为AT/SSP,端局的程控交换机升 级 EO/CCSSO。并非所有端局都必须具备 CCSSO功能 ,美国仍有近 30%的端局还不具备七号信令功能。 2.协议结构 目前 ,七号信令按功能可划分成六部分 :MTP、 SCCP、TCAP、 OMAP、 ISUP 和 MAP。随着七号信令应用的发展 ,TCAP上还将增加其它应用部分。 ;图 2.七号信令系统的协议结构 MTP 又分成三级 :SDL,SLF 和 SNF。第一级 SDL的功能对应于 OSI模型的物理链路层。第二级 SLF的功能对应于 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其协议类似于 HDLC,它负责点到点 的通讯处理 ,第三级 SNF的主要功能是消息的识别和分配 ,消息的路由 ,信令网的业务量管理、路由管理以及链路管理。 SCCP 是 MTP 第三 级的补充 ,它与 SNF 合在一起对应18 / 25 于 OSI 模型的网络层。 SCCP 的协议功能分为四等 :Class0、Class1、 Class2、 Class3。 Class0 和 Class1 执行无联接的网络服务 ,Class2 和 Class3执行有联接的网络服务。除联接控制外 ,SCCP还执行全称地址的翻译和端一端路由。 TCAP 为七号信令的应用提供事务处理所需要的支持 ,它对应于 OSI模型的应用层 ,其协议类似于 OSI的 ROS。 OMAP的主要功能是网络管理和维护 ,它类似于 OSI的CMIP协议。 ISUP 是七号信令中最复杂的一部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在两个程控交换机之间为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建立话音通路、话音通路的释放、线路监视、补充业务处理等。除 ISUP之外、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CCITT还定义了 TUP 和 DUP。TUP执行话路交换信令 ,DUP执行非话交换信令。 MAP 的主要功能是支持蜂窝移动通讯 ,其协议还未完善。不同信令点包括七号信令的不同部分。 STP 只包 括 MTP和 SCCP 两部分 ;SCP 包括 MTP、 SCCP、 TCAP 和基于数据库查询的应用 ;CCSSO一般只包括 MTP和 ISUP;而 SSP包括七号信令的各个部分。 目前 ,美国有二个标准化组织颁布的七号信令协议受到人们重视 ;第一是 CCITT颁布的 Q系列协议 ,第二是美国Bellcore 通信研究公司颁布的 T 系列协议。它们基本相同 ,但存在一些重要差别。另外 ,Bellcorp 还颁布了大量的 TR系19 / 25 列技术文档 ,它们是面向实现的协议 ,详细具体 ,是北美信令网的工业标准。 TR 系列不包含 OMAP,对于 SCCP 只使用无联接服 务。此外 ,TR 系列定义了免费电话、信用卡电话、对方付费电话、第三方付费电话、 CLASS 等七号信令应用的操作规范 ,这些操作规范在 CCITT 的 Q 系列中均不完善 ,因此 ,北美信令的实现参照了 TR系列技术文档。 三、七号信令的应用 1.话路信令 七号信令的一个最基本应用是替代老的一号到六号信令 ,用作现代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局间信令 ,控制局间呼叫的接续。和老的局间信令相比 ,七号信令作局间信号有许多优点 :信令传送速度高 ,呼叫接续时间短 ;信号容量大 ,一条64kbps 的链路在理论上可处理几万话 路 ;灵活 ,易于扩充 ;对话路干扰小 ,话路质量高 ;可传递端 端信令或用户信令 ;可使话路服务智能化 ,即使传统的电话业务具备 CLASS特性。CLASS代表一组特殊电话服务特性 ,这包括自动回叫、自动重叫、用户追踪、主叫名传递、呼叫选择接受等 13 种功能。这些功能或服务特性是用户电话机无法单独提供的。 号服务 据统计 ,1993 年美国每天处理 8000 万到 1 亿个 800号电话 ,年营业额数百亿美元 ,年增长率为 15 20%。 800 号服务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吸引着各个电信公司 ,是它们最主20 / 25 要的收入之一。所谓 800 号电话是公司企业向客户提供一种特殊的电话号码 ,该号码的地区码为 800,客户使用这个电话和公司企业通话时的费用由公司支付 ,打电话的客户免费。800 号电话号是一个虚拟的逻辑电话号 ,一个公司可能拥有许多的实际电话号码 ,但 800 号电话只有一个 , 7号信令与通讯技术 信令引擎技术有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无信令点编码 7 号信令接入技术。自 80 年代应用 7 号信令以来的重要突破。无信令点编码方式,丰富了 7号信令功能。在信令传递层实现消息的主动性流经式分析处理,而不是传统方式的各应用 层信令交互性控制,在消息通过时就实现了检测处理。比如号码变换、添加业务接入码、垃圾短信鉴别等,而不改变原有业务流程。与网络无关的特征。不改造信令网和承载网而嵌入了独立业务处理引擎,与网络无关联地快速实施多种个性化增值业务,避免了互联互通的制约。 第二个特征,复制式逻辑数据库技术。分散复制式数据库技术在网络上实施得以突破。利用信令消息流经处理技术和当今芯片技术。做到了用户数据查询处理和通信控制协议的逻辑分离,使网络形成了互不影响的协议处理和数据处理结构,信令网成为最有效的信息传递网。 第三个特征, 7 号信令与 IP 技术的完美结合。既解21 / 25 决了信令的互通,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又实现了 WEB 方式的管理,集信息处理、采集、转接、互通于一体。实现信令引擎技术的基本单元实体称为消息处理机, MPM。 MPM完成信令与信令、数据与数据、信令与数据的高现在效信息数据的处理与传递,在物理上是 CPU+Memory=服务器核心处理主办。类比中继再生器或一级 DXC设备。逻辑上类比交换机的呼叫处理与数据库模块 =分散复制式内存数据库和业务处理逻辑单元。 3 种接入方式查询内存数据库。 第一,传统的有信令 点的信令终端方式接入,这个支持如 SCP/HLR工作方式的数据查询处理。 第二,无信令点的信令中继方式:扩展了现有网络访问用户数据库的能力。 第三, TCP/IMS接入方式:提供信令和数据节点设备的互通。 这三种网络接入技术既支持现网的接入,又面向未来发展,对现有网络的访问采用无信令点的信令转接方式接入,对来自 NGN的访问既可以使用 TCP的方式接入,也可以保留 7号信令方式。因此该技术既解决了现有网络向上兼容数据库的访问问题,又解决了 NGN 的 HSS向下兼容现有网络的问题。缓解了控制信息的安 全问题,当然这对下一代网络的信令控制也采用 7号信令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和信息安全保障。 7号信令在我们国家应该是全世界最大的网络,以前22 / 25 就是有 64 比的信号线路,现在在网络上大量的使用 2 兆比的线路,还在继续扩建。 有一个图,我们用信令引擎技术实现的融合通信业务系统,成立梁江三千融合通信系统,这是基本的组网图。在这个组网图中在现有的网络上加入独立的消息处理机,实现现有网络的技术健全和消息处理。对消息处理机在作为下一代网络的 HSS,消息处理机通过 IP网与业务应用连接。在NGN的层次上相当于在 NGN的控制层和数据应用层, IP网络和信令引擎技术融合在一起, MPM 作用引擎数据库是全分散复制式的执行实体。 MPM 把信令数据可以采集下来,然后做业务统计、信令分析、规则生成、短信告知等其他业务,是一个完整的 NGN的结构,业务提供完全独立。 这上面还有一个表,做了一个类比,利用这个技术把整个本地网,一个省网,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业务系统。现在的网络就变成了 NGN的接入层,这里面有几个元素的类比,MPM 消息处理机就相当于负荷分担复制式系统辅助控制单元。还有一个集中号码与属性管理,就相当于业务管理,是系统 管理与装载单元。独立式多业务中心, ASC,相当于线性可扩展的中继单元。数据应用服务器, AS,相当于线性可扩展的业务单元。 7 号信令网是高度容错能力的控制信息传递网。 IP 网是数据承载网,就是 NGN 的承载网。PSTN/PLMN/NGN/3G, 23 / 25 是多业务用户的接入。 信令引擎技术产品面向未来,融合现在,不改动现网,而使现网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