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硬煤岩掘进机总体结构及装运机构设计【4张图纸】【优秀】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7232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04-13
上传人:上***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大断面
硬煤
掘进机
总体
整体
结构
装运
机构
设计
图纸
优秀
优良
- 资源描述:
-
大断面硬煤岩掘进机总体结构及装运机构设计
说明书 33页14000字数+开题报告+实习报告+4张CAD图纸+4张CAXA图纸
铲板部分.dwg
铲板部分.exb
内封.doc
大断面硬煤岩掘进机总体结构及装运机构设计说明书.doc
实习报告.doc
开题报告.doc
摘要.doc
活塞杆.dwg
活塞杆.exb
液压缸.dwg
液压缸.exb
装配图.dwg
装配图.exb
目 录
Abstract3
前言4
1掘进机总体设计5
1.1使用条件6
1.2结构设计7
1.2.1工作机构的型式选择7
1.2.2装载机构的型式选择8
1.2.3输送机构的型式选择9
1.2.4转载机构的型式选择10
1.2.5行走机构的型式选择10
1.2.6除尘装置的型式选择11
1.3对上述个部分进行选用11
1.3.1运用黑箱法11
1.3.2技术经济评价12
1.3.3绘制强度图13
1.3.4绘制断面图13
1.4总体参数的确定14
1.4.1机型大小14
1.4.2 总体布置14
1.4.3掘进机的通过性15
2装运机构设计16
2.1设计要求16
2.2铲板组成17
2.3 星轮结构尺寸确定18
2.4运输机设计19
3铲板升降油缸的设计20
3.1铲板升降液压缸类型的选择20
3.2基本参数的确定20
3.2.1工作负载的确定20
3.2.2 工作压力的确定21
3.2.3 工作速度和速比的确定21
3.2.4液压缸内径确定22
3.2.5最大工作行程和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23
3.2.6活塞宽度(B)和隔离套的选用24
3.2.7液压缸的推力和拉力24
3.3缸底厚度的计算24
3.3.1缸筒壁厚24
3.3.2缸筒壁厚的强度验算25
3.4外径的选择25
4液压缸稳定性和活塞杆强度验算26
4.1、液压缸稳定性验算26
4.1.1、活塞杆的计算简图26
4.1.2柔度计算26
4.1.3活塞杆强度验算27
4.1.4液压缸连接零件的强度计算28
3)、缸盖卡环连接的强度计算29
4.1.5密封、导向和防尘装置的选择29
结论31
摘要
研究目的掘进机有传统的钻暴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能够保证巷道的稳定性。掘进速度快。减少巷道的超控量和不必要的工程量。减少岩石冒落及瓦斯的突然涌出,利与安全生产和通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笨重的体力劳动,效率提高。使用掘进机不但可以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而且还可以研究巷道掘进技术,改善工艺和劳动组织,逐步实现巷道掘进过程的综合机械化。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笨重的体力劳动,效率提高设计方法;首先进行总体设计,部分端面掘进机主要由截割机构,行走机构,装载机构,液压系统,操纵控制系统。各个机构提供两套方案,针对用户的提供的使用条件,经济性,从中选一套好的掘进机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1工作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结构形状以及掘进机的其他组成部分的结构形状和技术参数等,均随着煤岩的不同特点而异。必须量体裁衣。2从截齿到动力机,从截齿开始计算掘进机所需要的各种动力源的能力,并运用到设计时间中。3动态设计原则。将运用优化设计方法,有限元设计方法,摸台分析设计方法,试验设计方法。悬臂式巷道掘进机具有掘进速度快,巷道成形好,便于与其它设备配套组成综掘作业线以及成本较为合理等优点,因而应用广泛。近年来掘进机不仅广泛用于煤及软岩巷道的掘进,在中等硬度的半煤岩巷道掘进中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我国掘进机研制工作起步并不晚,“七五”期间曾取得过较好的成果,可是在发展过程中,现有产品与国际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设计中是通过绘制整机布置草图来控制各部分的主要尺寸和相互位置,原则如下;保证各部件,零件间协调工作,运行可靠,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结构紧凑,外型美观,整体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传动损失小,便于操作和维修,工作安全可靠结果;掘进机是一种综合掘进设备,集切割、行走、装运、喷雾灭尘于一体,包含多种机构,具有多重功能。悬臂式掘进机作业线主要由主机与后配套设备组成。主机把岩石切割破落下来,转运机构把破碎的岩渣转运至机器尾部卸下,由后配套转载机、运输机运走。悬臂式掘进机的切割臂可以上下、左右自由摆动,能切割任意形状的巷道断面,切割出的表面精确、平整,便于支护。履带式行走机构使机器调动灵活,便于转弯、爬坡,对复杂地质条件适应性强。该系列掘进机主要用于采煤准备巷道的掘进,适用于掘进破碎煤岩硬度f6,断面10-24m2的煤或半煤岩巷道。
关键词: 掘进机;目的;方法



- 内容简介: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大断面硬煤岩掘进机总体结构及装运机构设计 指 导 教 师 李贵轩 院(系、部) 机械学院 专 业 班 级 机xz041班 学 号 0407800103 姓 名 高威 日 期 2008年3月30日 教务处印制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目的意义: 掘进机有传统的钻暴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 能够保证巷道的稳定性。(2) 掘进速度快。(3) 减少巷道的超控量和不必要的工程量。(4) 减少岩石冒落及瓦斯的突然涌出,利与安全生产和通风管理。(5) 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笨重的体力劳动,效率提高。使用掘进机不但可以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而且还可以研究巷道掘进技术,改善工艺和劳动组织,逐步实现巷道掘进过程的综合机械化。研究现状:掘进机是煤炭生产和建设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过掘进机械化得到了较迅速的发展,装备水平也有提高,但是,我国统配煤矿掘进机械化还远远的落后与采煤机械化。70年代,我国在推广煤和半煤岩巷道掘进机械化的同时,开始研试验综合掘进机械化成套设备中的主要设备-掘进机,用十年的时间先后研制并鉴定了EM1A30型,EL90型掘进机,并合作生产了AM50型和MRHS100-41型掘进机。为了充分发挥掘进机的效率,又先后研制了配套用的桥式胶带装载机,可伸缩胶带输送机,柴油机驱动的单轨吊以及湿式除尘机等。为了加速综合掘进机械化的进程,70年代末我过在促进综采技术的发展同时,还引进了世界主要采掘机械化发达国家生产的掘进机,例如42等,从国外引进的这些掘进机对加快巷道掘进速度,研制国产掘进机并提高性能和寿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悬臂式巷道掘进机具有掘进速度快,巷道成形好,便于与其它设备配套组成综掘作业线以及成本较为合理等优点,因而应用广泛。近年来掘进机不仅广泛用于煤及软岩巷道的掘进,在中等硬度的半煤岩巷道掘进中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我国掘进机研制工作起步并不晚,“七五”期间曾取得过较好的成果,可是在发展过程中,现有产品与国际相比尚有很大差距(1)从产品生产和使用方面看,国产的S100比日本晚6年,联合研制的E160比英国LH130晚13年。(2)性能、规格相近的机型与国外相比晚820年。(3)从制造总数上看,截止目前我国制造的掘进机近1150台,仅相当德国、奥地利上世纪80年代的生产水平。(4)从机掘巷道比重看,与前苏联、英国、德国平均相差近20年。(5)从装机综合技术水平看,我国仅相当于国外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平。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在设计中主要研究掘进机的装载机构。这里我主要对掘进机装载机构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所学的机械设计知识简单设计机构,对重要的元件机构进行选用和设计,说明其优、缺点,以及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研究方案,首先进行总体设计,部分端面掘进机主要由截割机构,行走机构,装载机构,液压系统,操纵控制系统。各个机构提供两套方案,针对用户的提供的使用条件,经济性,从中选一套好的 。在接着进行专题设计,这部分应做的比较细,包括强度计算,装载机构的组成部分,耙爪,各种减速器,滚筒,耙板。在设计工作开始,设计师应该认真研究和分析用户提出的技术要求和机器的工作条件,以便在总体设计中能恰当的确定出机型,技术参数,总体结构,保证设计质量。装载机构总体设计主要依据,巷道的端面尺寸,物料的物理性能,巷道和底版情况,行走方式和原动机的类型。总体布置包括机器各部分间性能协调和他们的位置正确,设计中是通过绘制整机布置草图来控制各部分的主要尺寸和相互位置,原则如下;保证各部件,零件间协调工作,运行可靠,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结构紧凑,外型美观,整体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传动损失小,便于操作和维修,工作安全可靠。装运机构工作部分的设计要先对耙爪的运动轨迹分析,在集合尺寸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强度计算。掘进机设计要遵循如下原则,1工作机构的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结构形状以及以及掘进机的其他组成部分的结构形状和技术参数等,均随着煤岩的不同特点而异。必须量体裁衣。2从截齿到动力机,从截齿开始计算掘进机所需要的各种动力源的能力,并运用到设计时间中。3动态设计原则。将运用优化设计方法,有限元设计方法,摸台分析设计方法,试验设计方法。三、研究进度2月253月25:实习,调研,收集相关的资料准备设计。总体方案设计3月254月15:掘进机总体方案设计结束。4月155月15:装运机构设计。5月156月10:整理输出。四、主要参考文献1周松林、王民、掘进机械化成套设备选型手册上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0.92李贵轩 掘进机械设计 阜新矿业出版社1985.23煤炭工业部生产司开拓处组织编写 掘进机选型手册 煤炭工业出版社4液压传动手册5机械设计手册6王彗 液压传动 东北大学出版社1996.37王永岩 理论力学 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48单辉祖 材料力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9马壮,赵越超,孟繁盛 机械工程材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10李风平,张士庆,苏猛,屈振生 机械图学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611李贵轩 设计方法学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5.212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