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mm普碳钢板材矫直机设计【11辊平行式】【带SolidWorks三维】【9张图纸】【优秀】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7242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2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04-16
上传人:上***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20-40
mm
普碳钢
钢板
矫直机
设计
solidworks
三维
图纸
优秀
- 资源描述:
-
20-40mm普碳钢板材矫直机设计
43页 17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9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J1005-00-00主机.dwg
J1005-00-01机架.dwg
J1005-00-05入口托板.dwg
J1005-00-27夹送辊轴承透盖.dwg
J1005-00-32主动夹送辊轴承座.dwg
J1005-01-00辊系装配.dwg
J1005-01-05支撑辊座上盖.dwg
J1005-01-06下工作辊辊座.dwg
J1005-01-10工作辊.dwg
SolidWorks三维图.rar
中期检查报告.doc
任务书.doc
20-40mm普碳钢板材矫直机设计开题报告.doc
20-40mm普碳钢板材矫直机设计说明书.doc
2011CAXA制图.rar
摘 要
在轧制生产过程中,由于塑性变形、冷却不均或运输等一系列原因使轧件产生不同程度的挠曲、瓢曲、波浪、镰刀弯和歪扭,或内部残余应力,从轧机出来的轧件往往具有不平直性和形状尺寸精度误差较大的情形。因此矫直技术是提高板带钢产品表面质量和平坦度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平行板矫直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并且对矫直机的发展趋势和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了阐述。本次设计的矫直机是用来矫正钢板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弯曲和瓢曲,通过矫正可消除钢板弯曲应力,并提高钢板的平直度,达到用户的要求。设计中对矫直原理做了详细具体的阐述,对其主要零部件做了校核,对矫直机的力能参数做了计算,同时包括机架、上矫直辊系、下矫直辊系、压下与平衡系统等主要部件的设计。为了避免矫正时的冲击,压下装置中装有机械式平衡机构,平衡弹簧装在托盘上通过拉杆来平衡上活动横梁的全部重力,并能消除螺母与螺杆直角的窜动间隙。托盘将全部重力通过推力轴承压到平衡螺母上,而平衡螺母又通过内齿圈与蜗轮螺母联结成同步转动又互不相压的关系。
关键词:板材矫直机,平行辊式,压下与平衡装置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设计背景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1
1.3矫直机的类型3
1.3.1应用弹塑性弯曲变形进行矫直3
1.3.2应用弹塑性拉伸变形进行矫直5
1.3.3利用弹塑性扭转变形进行矫直6
1.3.4应用轧压原理进行矫直6
1.3.5应用组合变形进行矫直6
1.4 平行辊矫直机简介7
1.4.1平行辊矫直机的矫正过程7
1.4.2平行辊矫直机的优缺点8
1.5 设备概况8
第2章 平行辊矫直机的参数计算11
2.1 技术参数11
2.2 结构参数计算11
2.3 力能参数计算12
2.31 矫直力与矫直力矩的计算12
2.32 矫直功率的计算13
第3章 主要部件设计17
3.1主传动系统设计17
3.2下矫直辊系17
3.3上矫直辊系18
3.4上下支承辊及调整装置18
3.5压下平衡系统19
3.6机架21
3.7导卫装置21
3.8润滑22
3.9电控装置22
3.10结论23
第4章 主要部件的校核31
4.1矫直辊的校核计算31
4.1.1 矫直机矫直扭矩的计算31
4.1.2第三辊弯曲力矩的计算32
4.1.3支反力的确定35
4.2矫直辊强度的计算36
4.3 轴承寿命的校核37
参考文献- 39 -
结束语- 41 -
附录42
第2章 平行辊矫直机的参数计算
2.1 技术参数
(1)矫直机型式:十一辊平行辊式矫直机
(2)工作方式:平行、倾斜式
(3)矫直钢板:钢板材料:普碳钢(45、Q235钢),矫直板材厚度:20-40mm,矫直板材宽度:1600mm,矫直板材长度:4000-6000mm,屈服极限:200-600MPa
(4)矫直辊数量:9根
(5)上矫直辊数:4根
(6)下矫直辊数:5根
(7)矫直辊规格:φ380×1800 mm
(8)矫直辊辊距:420 mm
(9)支承辊辊径:φ570mm
(10)支承辊数量:上3下3
(11)矫直辊传动方式:由1台电机通过减速机、分配箱整体集中传动
(12)矫直速度:0-60m/min
(13)压下方式:整体压下,同时沿进出料方向可倾斜调整
(14)压下速度:20mm/s
(15)压下平衡机构:采用弹簧平衡方式
(16)传动方向:面向矫直机入口侧,传动在左侧



- 内容简介:
-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20-40mm板材矫直机设计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1、 矫直机主机总装图(A01)2、 辊系装配图(A01)3、 机架零件图(A01)4、 夹送辊轴承透盖、工作辊、下工作辊辊座、主动夹送辊轴(A24)5、 编写设计说明书6、 外文科技文献翻译毕业设计(论文)专题部分:题目:设计(论文)专题的基本内容:学生接受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日期 第 1 周指导教师签字: 2011年 3月2 日工作计划毕业实习(调研)10月1日3月1日(包括寒假期间)校外实习单位: 沈阳机床厂 任务:1. 了解各机床的传动特性2. 了解机床零件的加工类型3. 了解整机设计的流程工作计划所需参考资料目录1. 孙志礼,马星国,黄秋波,闫玉涛等机械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47-266.2. 崔甫矫,直原理与矫直机械(第2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3. 傅作宝,冷轧薄钢板生产(第2版),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4. 邹家祥轧钢机械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5. 黄庆学,申光宪,梁爱生等轧机轴承与轧辊寿命研究及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6. 史跃强四重式辊式矫直机初探鞍钢技术,1994(12)7. 王廷溥板带材生产原理与工艺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8. 俞慧,裴瑞琳宝钢5m宽厚板热矫直机新工艺宽厚板,2005(3)工作计划拟定设计(实验)方案、论文选题2010年3月8日2010年3月21日(第 1 周第2周)设计方案论证(论文开题报告,外文文献翻译) 3月22日3月29日(第3周)设计工作与图纸绘制(实验研究、论文工作)3月29日5月31日(第 4周第12周)撰写说明书(论文)5月31日6月7日(第13周)毕业设计(论文)主题部分6月8日6月14日(第14周)毕业设计(论文)送交评阅人日期6月20日(第15周)答辩日期2010年6月21日(第16周)指导教师审批签字: 2011年6月17日工作记录毕业实习(调研)3月8日3月21日(第 1 周第2周)单位:东北大学图书馆完成任务情况:1、通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并做好读书记录和文献出处,对本课题的设计任务明了化;2、在检索数据库中进行本课题的相关检索任务,保存检索文献,进行吸收学习后,了解到本课题的相关前沿知识,对本课题的设计有了基本框架;3、在课余时间去工厂对各种机械进行熟悉,了解了机械产品设计的多样化。4、对以前学习的机械设计相关书籍进行温故,各种标注加深了印象,方便以后画图。5、在网上搜集各个厂家的矫直机的最新动态和设计情况。6、了解了矫直机的性能和参数。工作记 录查阅资料目录9. 乔莉,朱才朝辊式矫直机减速分配箱承载能力的研究现代制造工程,200510. 井永水,窦忠强,李忠富矫直理论的新探索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11. Cook G Hansen N E.Trotman E General Scheme for Automatic Control of Bending of Beaming JDynamic Systems Meas and Control,1982(104):17317912. 李振兴,崔风玲,肖玉源首钢中板厂矫直机控制系统冶金自动化,200313. 张熠,彭金城天钢商线厂油气润滑系统的改造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200214. 徐盛林小型板材矫直机的设计现代机械,200115. 邹家祥主编.轧钢机械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16. 徐灏等主编.机械设计手册(2)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17. 邹家祥,施东成主编.轧钢机械理论与结构设计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18. 徐灏等主编.机械设计手册(1)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19. 黄华清主编.轧钢机械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20. 熬列伟,熊西二辊矫直辊面接触应力的计算J重型机械,2000,(1):3421. 周勇德. 试析钢管矫直机的技术发展宝钢技术J.1995年,第5期,54.22. 马香峰管棒材矫直机辊形曲面的理论设计重型机械J.1980,(1):18-25.23. 杨忠林,王海峰,王剑等邯钢冷轧厂辊式矫直机的特点与应用轧钢,200524. 张志祥I临钢中板厂矫直辊修复及使用探讨山西冶金,200425. 杨双成辊式矫直机矫直方案的优选与压下量的计算重型机械,200026. 郑星光新钢中板厂十一辊矫直机支撑辊滚动轴承失效原因分析山东冶金,2004工作记录设计方案论证(论文开题报告)1 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1.1研究意义: 矫直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工艺技术,是应用弹塑性理论将弯曲的,断面不规则的型材变直和整形的一种机械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和冶金工业中。矫直机可以单独地用于机械加工车间,对机件或构件坯料进行矫直,如桥梁、船舶、汽车、锅炉等。工厂的坯料车间等;也可以用于消除机件由于意外的创伤和长期蠕变而产生的塑性变形及变形,进行修复性的矫直,如轴类的矫直,自行车圈的矫平,旧钢丝绳的复原等。矫直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用途非常广泛,矫直机是冶金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辅助设备。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连铸生产线中连铸坯的矫直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型钢、钢板、钢管等轧钢厂的精整车间,矫直机则更是必备的设备之一。轧件在轧制生产过程中,由于塑性变形、冷却不均或运输等一系列原因使轧件产生不同程度的挠曲、瓢曲、波浪、镰刀弯和歪扭,或内部残余应力,从轧机出来的轧件往往具有不平直性和形状尺寸精度误差较大的情形,这主要是受轧钢生产工艺和冷却过程综合影响的结果。矫直技术同其他金属加工技术一样在20世纪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相应的矫直理论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过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比较明显,因此,必须对矫直理论、矫直机的设计不断研究,发现新问题,寻找新的突破,使新产品开发更成熟,设计更合理、好用。轧件在矫直过程中发生弹塑性变形,内部应力应变状态变得复杂难于进行精确的计算分析。因此,设计过程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结合试验以及实际经验进行。本次进行的板材矫直机开发,用于热矫,钢板温度600-950,板宽1600mm,板厚20-40mm,钢种为普碳钢:45、Q235钢等。通过此次板材平行辊矫直机的开发设计,通过对辊式矫直机基本参数以及辊式矫直机力能参数的计算,使以后新设计时对基本参数的确定,力能参数的计算能够更准确、更合理;使整个设备更经济使用。1.2 设计构想与思路了解中厚板产生不平直度的原因,根据国内外中厚板矫直机发展情况,切合公司实际需要,进行板矫直机设计。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各种板材矫直机辊系结构研究,确定辊系结构,其次进行辊系参数的确定、力能参数的计算,最后完成整机机械部分、电器部分、液压部分、润滑部分设计,通过此次研究设计,使以后进行新设计时更合理、更先进。2. 设计内容(1) 辊系结构的设计。(2)整机其他结构的设计,包括压下装置及上轧辊平衡装置,传动装置,轨道升降装置,换辊装置的设计。(3)其他结构的设计,包括电气部分、液压部分的设计。3. 关键技术(1) 对力能参数的计算及强度计算,合理确定结构,使整机设计准确、经济、先进。(2) 轨道升降装置的设计,保证辊系顺利拉入拉出。(3)辊系装置的设计,保证实现每辊压弯量的灵活调节,提高矫直质量、效率。4. 主要设计流程(1)一台完整的中厚板辊式矫直机应由机架、上下横梁、上下矫直辊装置、上下支承辊装置、引料辊装置、压下机构、弯辊装置、倾斜机构、换辊装置、检测系统、安全装置、除铁皮与冷却系统、传动装置、电动机及走台等所组成。本次开发的中厚板材矫直机是强力重式矫直机,它功能多,矫直力强,结构独特,适合可逆矫直的要求。(2)机架为铸焊结构,两片机架通过上下横粱联结。机架加工精度高、刚性大、强度高、利于安装和运输,是矫直机各零部件承装的核心骨架。(3)压下装置采用电动压下,可实现上辊系沿矫直方向整体少量倾斜运动及整体升降。整个上辊系采用两台液压平衡缸平衡,消除活动横梁上面各受压件的间隙,压下行程需由位移传感器检测,以便操作。压下螺丝下面设有液压保护缸,在矫直力过大或卡钢时,快速卸荷保护。极限位移需设极限开关。(4)前、后导辊位于上部工作辊的入口和出口侧,与上、下工作辊一起进行矫直钢板,各由一台交流电机经两台蜗轮减速机驱动压下螺丝可使导辊单独上下升降调整,导辊的平衡为弹簧平衡,其压下行程需由位移传感器显示,进行合理控制,导辊在参与矫直的同时调整钢板的平直性。(5)上斜楔调整装置用于单独调整每个上工作辊升降,由电机驱动丝杆,推动斜楔运动实现。需由接近开关控制上、下极限。下斜楔调整装置调整方向与工作辊轴线垂直,可实现整体工作辊的升降及辊型调节,由电机驱动丝杆,推动斜楔运动实现。需由接近开关控制上、下极限。(6)轨道升降装置由交流电机驱动蜗轮蜗轩减速机抬升轨道,用于换辊时将辊系和换辊支承架升起到位使之与机架外的固定轨道接轨,保证辊系顺利拉入拉出。(7)换辊装置由一台交流电机驱动链条拉动上下辊系,实现辊系拉出机架窗口或进入窗口,静后两个极限需由接近开关控制。(8)主传动装置由两台直流电机通过减速机,传动轴驱动工作辊和前、后导辊。电机准确停车由接近开关控制。指导教师评语及改进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研究所(系)评语及改进意见:研究所所长(系主任)签字:年月日设计工作与图纸绘制完成日期: 6月1日(第13周)(实验研究、论文工作)设计说明书完成日期: 6月7日(第14周)(论文)专题部分完成日期: 月 日(第 周)毕业设计送交评阅人日期:6月20日(第15周)(论文)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上机(实验)地点:计算中心、寝室累计上机时数:600小时答辩日期:6月21日(第15周)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月日工作记录答疑内容提要: (1)文献检索的渠道; (2)绘图软件的使用介绍;3月21日(第4周)内容提要:(1)开题报告检查;(2)对矫直机整体结构分析;4月17日(第7周)内容提要:(1)各个部件结构的确定;(2)三维绘图初稿;4月24日(第8周)内容提要: (1)各个部件尺寸类型的确定; (2)材料的选定;5月9日(第10周)内容提要:(1)三维完成图与二维总装图;(2)校核各个部件;5月15日(第11周)内容提要:(1)完成装配图,小组讨论改进设计;(2)零件选用及错误改正;5月25日(第13周)内容提要:(1)解决各图中不合理的设计;(2)解决说明书撰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月29日(第13周)内容提要:(1)小组讨论,初步完成的装配图及零件图的不合理之处;(2)对论文格式问题进行指出修改;6月5日(第14周)内容提要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