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示范园建设方案_第1页
养蜂示范园建设方案_第2页
养蜂示范园建设方案_第3页
养蜂示范园建设方案_第4页
养蜂示范园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1 养蜂示范园建设方案 养蜂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德江县养蜂基地建设项目 主办单位:德江县人民政府 实施单位:德江县畜牧水产事业局 项目负责人:朱黔中 技术负责人:吴高奇 项目总投资: 400 万元,引进外资 300 万元,地方配 套 100 万元。 填报时间: XX 年 5 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德江县位于贵州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幅员面积2077 平方公里,拥 有耕地面积 2162 公顷,全县辖 20 个乡镇355 个行政村, 111216 户人, 43816 人,其中贫困人口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 %是贵州省贫困县之一,我县从 1986 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特别是 1994 年实施国家八七功坚计划以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县内贫困乡村为扶 贫攻坚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以改善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坚持“划区域定类型,找路子选项目,以项目覆盖贫困人口”的基本战略,2 / 21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狠抓基础设施 建设,强化社会帮扶,狠抓项目、资金到村到户,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综合开发,全县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997 年全县基本越“温饱”线。 2001 年全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开始后,我们加大帮扶力度,计划力争用 5 年左右时间解决尚未越过温饱线的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态,力争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稳定脱贫奔小康的目标。 通过 19年的扶贫开发和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县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XX 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164599 万元,比 1985 年增长 %,年均增速 %:工业总产值 25432 万元,比1985 年增长 %,年均增 速 %;农业总产值 99503 万元,比 1985 年增长 1003%,年均增速 %;地方财政收入 6663 万元,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163044 吨,比上年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1323 元,比上年增长倍浓民人均产粮 394 公斤,比上年增长 %全县有348 个村通电,占行政村 总数的 %; XX 年全县有电视发射和转播 51 座, 347 个村通电视,电视覆盖率 94%;有万农村人3 / 21 口基本解决了饮水困难。 我县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的难点和问题较多,这决定了我县返贫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第一,虽然我县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但目前我国的扶贫标准是低水平的。第二,由于受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和自身综合能力差等因素的掣肘,目前已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还存在很大的脆弱性,极易返贫。第三,尽管扶贫开发已使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贫穷落后状况明显改善,但贫困农户的基本生活 条件还没有质的变化,贫困乡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观。第四,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一般都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展程度低和社会服务水平羞的边远乡、村,这些地区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反差较大。 根据黔党发 XX14号文件和铜党发 XX15号文件以及县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十一五”规划和资源优势情况,特呈报德江县养蜂扶贫建设项目。 第二节 项目经济及社会必要性评价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国加入 WTO 以后给畜牧业的发展带 来了无限的商机,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就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德江县是贵州省 50 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全县有扶贫工作重点乡镇 13 个,占 65%;4 / 21 重点村 207 个,占 %。 XX 年底,全县实有贫困人口万人,占农业人口的 %,贫困户万户,占农业户数的 %;其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屋不遮雨的绝对贫困户万户,贫困人口万人。这也是我县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我县的贫困状况主要表现在贫困农户普遍存在吃粮难、饮水难、行路难、燃料难、通讯难、上学难、就医难、挣钱难的问题。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自然、地理、 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一般贫困地区共有的原因外,更有其特有的客观因素,主要是生存环境恶劣,生态严重失衡,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灾害频繁,基本农田极少,市场规模狭小,自然资源贫乏,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农民素质低,人口增长过快等。此外,政策落实不够好,扶贫资金投入少,项目覆盖面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也是导致本县贫困的主要因素。 因此组建养蜂扶贫建设项目,加速我县养蜂生产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蜂效益是德江县畜牧业发展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各族人民的愿望,同时符合贵州省 委、省政府提出建生态畜牧大省战略决策,建设该项目很有必要。项目建成后,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加速我县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建设德江畜牧支柱产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节 项目经济、技术、管理可行性分析 5 / 21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 德江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一是畜牧业发展列为全县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并成立了县长任组长,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畜牧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畜牧业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二是从 1998 年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畜牧业牵动战略的决定、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若干意见、德江县畜牧业发展激励机制等文件。充分调动了各方能人发展畜牧业,现全县涌现养殖大户 1092 户,其中养蜂大户 52户;三是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投入,每年财政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信贷资金重点安排投入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使我县近年来畜牧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自然优势明显 项目区位于我县东部低山河谷矿、烟、粮、果区,地处东经 108 01 108 22,北纬 28 04 2827,东与 枫香溪镇接壤,南与湖砥镇交界,西南与恩南县接壤,北部与沿河县交界,西面与长丰乡、龙泉乡、青龙镇、合兴乡、煎茶镇接壤,总面积平方公里。 项目区域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毫米,年无霜期 301 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6 / 21 热同季。良好的自然气候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养蜂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资源丰富 1、生物资源 项目区内蜜蜂资源丰富,四季蜜源不断,群众养蜂历史悠久,现存栏蜂 916 群,蜂蜜和蜂王浆远近闻名 。 2、蜜粉资源:项目区域内养蜂蜜粉资源丰富四季不断,春有油菜、紫云英、洋槐,夏有乌桕、黄荆条,秋有:荞麦、野霍香等蜜源。有 51000 亩优质油菜基地, 8000 亩金银花基地,万亩乌桕。 3、土地资源 项目区域土地总面积 55202 公顷,其中耕地 9032 公顷;林地 13511 公顷;园地 239 公顷,牧地 16172 公顷,水域 423 公顷。 4、水资源 乌江贯穿项目区,纵横交错的小溪、小河汇入其中。项目区有大小水库 6 座,有效库容量万立方米,有效灌面公顷。 5、矿产资源 项目区有煤、硫铁矿、萤石矿、重晶石矿、大理石等矿藏。煤矿储量达 263 万吨。 6、劳动力资源 7 / 21 项目区总人口 123779 人,劳动力 78752 人。 7、交通及通讯 326 国道线贯穿项目区,县道和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 368 公里,有 90 个村通公路。农村电网和地面卫星电视覆盖各村、组,覆盖率达 100%,各乡镇政府驻地和部分村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通信。 四、机构健全,技术服务有保障 项目区各乡镇下设畜牧兽医站,现有专业技 术人员35 人,其中获中级职称 5 人,农民技术员 405 人,其中从事养蜂的有 41 人。采取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示范,把推广科技服务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实施项目技术有保障。 第二章 项目产品及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项目产品分析 根据目前市场需求情况,结合我县蜜粉资源,组建养蜂生产基地,生产优质,安全的绿色食品是提高养蜂效益的有效途径。该项目设计到 2016 年年饲养意蜂 9000 群生产蜂蜜 306 吨,王浆 9 吨。 第二节 项目产品市场调查分析 根 据目前市场价格:蜂蜜元 /kg,王浆 80 元 /kg,市场行情看好,消费量大,很受消费者青睐,同时,蜂胶,蜂花粉又是创药的重要原料价格看好。 8 / 21 第三节 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及预测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润肠、润肺、止咳、提气、健身之功效的蜜蜂和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强身祛病、护肤美容、延年益寿的蜂王浆倍受人们欢迎。自 XX年底欧盟对我国蜂蜜解禁以来、蜂产品市场需求大增,供不应求,价格呈上涨趋势。据中国物业通讯 XX 年第 23 期通报: XX 年 1 至 10 月份累计出口蜂蜜吨,出口金额千美元。据 XX 年统计, 全县蜂蜜产量 185 吨,王浆产量 15 吨,其中外销蜂蜜 180 吨,王浆 13 吨,产品外销湖南、四川、云南、浙江、上海等地。且常年有 10 多个客商驻遵义收购蜂产品,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大,“非典”期间曾出现缺货现象。该项目建成后,一是开发深加工增值;二是借助于现有客商销售渠道,可签订到 2016 年销售合同,产品不愁销路。 第三章 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第一节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德江县养蜂扶贫建设项目的指导思想是:借助财政扶贫资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有效地组织具 有深度和广度的德江养蜂扶贫项目建设。项目遵循的原则: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自然资源条件出发,以科技为龙头,市场为导向,行政管理加技术指导,实行集中管理,区域开发的方式,以就地资源为基础,从根治项目区恶劣的生存环境,加快生9 / 21 态建设发展入手,扶持贫困乡村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养殖业,从而振兴农村经济,加快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第二节 项目建设总体方案及目标设计 一、总体方案 该项目设计总投资 400 万元,建设期 4 年,一是购进种蜂万脾,为基地提供基础蜂群。二是培植蜜粉 源 10000亩,为基地提供蜜粉资源;三是基地内通过运用配套技术抓示范,全面推广蜜浆高产蜂种,使基地养蜂生产成规模上档次。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二、目标设计 项目总目标 该项目覆盖 6个乡镇 119个行政村, 986个组万农户。并重点在蜜源丰富具有一定基础的长坝、金庄、三角、茶寨、毛岭等 68 个行政村实施,推动全县养蜂业的发展,实现显著减少我县贫困人口,项目区内 70%以上的人口实现脱贫目标。具体在项目实施的第四年,实现饲养意蜂 9000 群,年养蜂产值 2403 万元,获利万元,财政收入万元 。 二、项目实施分类目标 1、生态建设目标 项目实施的第四年,新增培植蜜源 10000 亩,促进了生态发展,同时通过蜜蜂传花授粉,提高了农作物和经济10 / 21 林的产量和质量。 2、社区发展及能力建设目标 每个乡镇扶持 30 户,每户饲养意蜂 50 群以上, 6 个乡镇共计饲养意蜂 9000 群; 收入目标:年户均产值万元,共计产值万元,户均纯收入 4910 元,共计纯收入万元。 3、脱贫和巩固温饱目标 项目实施的第四年,项目区内 180 户贫困户实现 致富, 2000 户脱贫,万人受益。 第四章 重点建设内容 购置种蜂、引进蜜浆高产蜂王、购置饲养蜂箱,培植蜜源为本项目的重点建设内容。 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及主要工程设汁 第一节:项目建设地点及条件评价 一、建设地点 项目区选择在我县东部乌江沿线的稳坪、桶井、荆角、长堡、共和、堰塘六个乡镇。选择依据一是区域内养蜂蜜粉资源丰富且四季不断。有 51000 亩优质油菜基地, 8000亩金银花基地,乌桕 46 万亩,还有大量的养子、槐树、柑桔、牧草及野生花 草等为养蜂提供蜜源;二是区域内养蜂历史悠久,当地群众历来就有养蜂的习惯,特别是近年来推行“模式化养蜂”和西蜂杂交优势组合配套技术,涌现出一批11 / 21 养蜂大户从事专业生产,经济效益显著,区域优势正在逐渐体现;三是区域内对蜂产品实行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四是区域内农户较为贫困,是县委、政府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扶贫攻坚的重点乡镇,通过养蜂这种投资少、见效快项目的实施,能使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项目建设区域为:稳坪 20 个村,桶井 27 个村,长堡 19 个村,共和 22 个村,荆角 17 个村,堰塘 14 个村。共建设 6 个乡镇 119 个村为生产基地。 二、条件评价 1、自然条件:项目实施的 6 个乡镇是县委、县政府列入“十一五”计划扶贫攻坚的贫困乡镇,交通方便,发展养蜂气候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各种蜜粉植物生长,现区内饲养蜂 916 群,年产蜂蜜吨,当地群众有养蜂积极性。 2、生产资源:项目区内共计耕地面积 99960 亩,土地贫脊,属人多地少的贫困乡镇,但蜜粉资源丰富,是项目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春有油菜万亩 ,夏有乌桕万亩,秋有荞麦 53 万亩以及荒坡上大量山花,养蜂潜力很大。 3、社会资源:项目区内共计 119 个村 986 个组 28454户 125684 人,其中劳力 58787 人,外出打工 21435 人; XX年国民生产总值 164599 万元,农业产值 99503 万元, 625 元12 / 21 以下收入 65124 户。 4、技术管理服务:项目实施乡镇均下设畜牧兽医水产站,现有业务干部 35 人,其中获中级职称 5 人,同时我县具有专职养蜂管理机构即德江县养蜂管理站,明确有专人抓此项工作,多年来承担我县养蜂生产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 狠抓了配套技术推广,使我县养蜂成为全省仅有两个养蜂大县之一,养蜂生产技术有保证,蜂产品销路不愁。 第二节:项目建设主要工程设计 1、项目 6 个乡镇每个乡镇扶持 30 户,共计 180,每户饲养意峰 50 群以上,到 2016 年底共计饲养 9000 群以上。 2、年户均产值万元,共计产值万元,户均纯收入 491O元,至 2016 年项目区内 180 户贫困户实现致富, 2000 户脱贫,万人受益。 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基础上设计总投资为 400 万元,建设期为 4 年,XX 年一次 投资,分步实施完善。 201O-2016 年进入生产期,从获利中开始还本息,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一、项目建设内容 1、新增种蜂及配套设备 购蜂种 4 5 万脾 良种蜂王 180 只: 新增饲养蜂箱 9000 套; 配套器具设施 180 套。 13 / 21 2、培植蜜源 10000 亩: 3、印发资料 1 千份,培训 500 人。 二、规模 店子乡中蜂养殖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陕县店子乡中蜂养 殖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负责人:刘 洋 项目总投资:总投资 12 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持9 万元,自筹 3 万元 项目地点:店子乡店子村,湾子村,栗子坪村,宽坪村等 4 个行政村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500 箱中锋引进及配套 二、项目背景 三财农 2016049 号文件关于下达 2016 年市级老区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审批店子乡 2016 年度老区建设项目 1 个:店子乡优质核桃改良和推广项目,下达市级财政资金 9 万元。由于该项目实施条件不成熟 等原因,导致该项目无法实施,现需变更。变更后的项目为:店子乡中蜂养殖,项目计划发展中蜂养殖 500 箱,总投资 12 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扶持 9 万元,群众自筹 3 万元。 店子乡是山区乡,植被茂盛,蜜粉源植物丰富,而14 / 21 且分布集中,象油菜、泡桐、刺槐、枣树、荆条、芝麻等大蜜源从早 春到秋未一个接着一个,给养蜂生产造就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农户家庭也有传统养殖技术,也是适合养蜂好地方。店子乡养蜂业历史悠久,尤其是中蜂养殖源远流长,群众养蜂基础好,蜜源充足,适宜大力发展。 为了充分利用山区资源,致 富老区人民,乡政府计划扶持发展中蜂养殖产业,增加农户收入。 三、项目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 蜂箱、蜂具:购置蜂箱 500 个,并配备相应的蜂具。 2.种蜂群选购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为依托,联系购回意蜂,中蜂由于我乡养蜂甚众,仅培育蜂王可分蜂或收养。基础蜂群每户以 5 箱为单位起养殖,也可以选择专业养殖户发展规模养殖。 3.技术培训和管理 以乡养蜂协会为主体,组织本乡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蜜蜂研究所及大专院校的专家给蜂农授课。 授课方式灵活多样,以乡为单位,以村为单位或以养殖户比较集中地为单位,由乡养蜂协会组织,专业人员讲授,并现场咨询、答疑,随时解除项目户的后顾之忧。 15 / 21 4.蜂产品收购 项目采用四统一管理模式。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收购。由乡养蜂协会牵头,与全省较大的 13 家蜂蜜加工厂、 8 家蜂蜡、蜂胶加工厂、 2 家王浆和花粉加工厂签定合同,更重要的是由商贸牵头,在出口创汇上做文章。 四、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1.蜂箱:购置 500 个,每个 200 元,计 10 万元。 2.蜂具配套:蜂具配套 500 套,每套 30 元,计万元。 3.技术培训:技术培训费万元。 以上三项合计总投资 12 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持9 万元,群众自筹 3 万元 . 五、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按每箱蜂年净收入 300 元计算, 500 箱净增效益 15 万元,可使 100 户农户脱贫、致富。同时蜜蜂养殖是最具环保意义的甜蜜事业,不仅可以合理地使用我县广泛的蜜源,还可使蜜源植物大幅增产,这样就没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刻意实现壁蜂授粉技术,而是采用蜜蜂自然授粉而使果品增收。我县 油菜、油葵、苹果、梨、核桃、葡萄、栗、山楂、大枣累积种植面积极大,蜜蜂授粉增收的生态意义十分巨大。 六、保证措施 16 / 21 1、项目组织管理。店子乡人民政府具体实施,以乡农业中 心和农技站为技术依托,乡畜牧站,民政所等有关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协助实施。项目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2、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在资金使用上,实行专人专帐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内容,保障资金落实到位,确保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3、聘请技术专 家进行现场指导与实地技术培训,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以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七、结论 项目立足陕县店子乡资源优势,关注山区农户这一弱势群体。占天时、地利、人和,是造福一方的甜蜜、富民工程,政府支持,顺应国家政策,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不可估量。项目建设十分必要,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望有关部门给予立项,以便早日实施,造富于民。 店子乡人民政府 二 00 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 *年省级“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 实 施 方 案 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17 / 21 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按照 *省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我县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指示,积极引导 *,以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增效为目标,特立此项,积极推动全县养蜂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项目摘要 项目名称:省级“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 项目建设性质: *年省级财政畜禽发展专项资金 项目建设地点: * 项目建设单位: * 二、项目实施单位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 *为拥有工商营业执照的 法人单位,成立于 *年,网络 *所有蜂农养殖户及与安徽临近的一些县市蜂农 *户,现有资产 *万元。 三、建设目标 品群改进: 进行提纯扶壮,淘汰种群小,体质弱,抗病力差的蜂群,进行优中选 优。并进行种群引进,改良当地中蜂,提高中蜂品质。加强对中蜂群的排查,坚决淘汰劣质蜂群。 18 / 21 有效防治中蜂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中蜂品质的影响很大,一旦发生蜂螨、孢子病等,中蜂将出现衰弱、萎靡不振等病状,最主要特征是中蜂冬季腹泻、春季大量死亡,群势显著下降造成春季繁殖不正常,直接影响到意蜂的保种是否顺利进行。 年增产蜂蜜 *吨,蜂王浆增加 *吨。 四、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必要性分析 一是人类营养需求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由 单一的营养需求转向对营养、保健、无污染、安全、纯天然等多方面的需求。 二是市场潜力巨大。市场在呼唤着绿色食品,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一种时尚。搞生态养蜂建设符合发展健康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属国家菜篮子工程的扶持项目。本项目不仅能带动蜂业的大发展,生产出绿色蜂系列产品,而且也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可行性分析 一是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养蜂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发展规划及农业产业化的有关方针、政策,是国家、 *省发展农业菜篮子工程扶持的养殖项 目,与 *生畜牧强省的思路合拍,可以相互促进。 19 / 21 二是政府关怀、领导重视。本项目得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