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悲愤的吼声2教案 浙教版教学设计:悲愤的吼声是浙教版五下年级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的第三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板块第4点“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的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而编写的。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悲愤的历史事件震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强国之心,激荡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心愿。2行为与习惯:初步懂得理性的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强烈意识。3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整和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片段一:课堂序曲感受在松花江上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聆听一首六十多年前传唱整个中国的一首老歌在松花江上师生共同聆听歌曲师:同学们,一首歌曲完了,不知道你们此时此刻心头上荡漾着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能和老师谈谈吗?生:听了这首歌曲我觉得很悲伤(伤感、痛苦、仇恨)师:同学们,不管是悲伤、痛苦还是愤怒。带给我们这种感受的是一个国家,他的名字生:日本!(出示日本地图)师:同学们,就是这个带血的国家日本,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长达14年的侵略战争,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段充满屈辱、苦难与抗争的岁月吧!赏析反思:情感激发为先在松花江上MTV一经播出,那沉重的画面,凄凉悲壮的曲调,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一瞬间学生的心灵就和历史重叠在一起,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里走近了历史,从而顺利地走进文本。因此课前情感的激发,奠定了课堂的情感基调,顺利地切入了教学内容,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教学片段二:寻找证据直面苦难的历史师:上一周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很多同学都查到了许多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种种罪行的证据,这节课就让这些鲜活的证据再次控诉那些杀人的恶魔!为那些无数冤屈的胞冤魂伸冤吧!下面我们先分小组讨论,把课前调查的证据相互交流一下,然后各个小组派代表来交流你们所收集到的证据。生小组交流所收集到的证据。师:你想展示的是什么证据?生:我想展示的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时候,日本人为了掩盖罪恶而焚尸灭迹。师:我看你调查到了一张图片,上来展示一下好吗?生:上台介绍图片内容。师:你来描述这张图片的情景好吗?生:这张图片描述的日本鬼子为了掩盖其罪行而使用卑鄙手段,把那些无辜中国人残忍的杀害后进行焚尸灭迹,我觉得这张画面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耻辱!师: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了解到了这段历史后,你的心情如何?生:我为那些无辜死去的中国人感到伤心师:刚才这位同学介绍的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那么下面我们就先重点来交流这段历史的真相好吗?关于南京大屠杀还有其他的证据请补充。生:我找到了一段数据,日军攻如南京城内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共有30多万无辜中国人被各种残忍的手段杀害师:当你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生:我非常愤怒!生:听了这些数据,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我很难过。师:有大屠杀那些幸存者的证据吗?我们要让那些亲历者说话。生:幸存者孙说:日军冲进他家后先将他怀有身孕的嫂子强奸,然后将全家杀害,他躲在水池里才幸免与难,在马路上他看到很多的尸体,一些日军把中国人绑在一起用机枪扫射师:请问孕妇对他们会有什么威胁吗?生:不会。师:连孕妇都不放过,他们还是人吗?他们还有良知吗?生:不是人,我觉得他们甚至连禽兽都不如!(-省略其他生补充的例子)师:老师完全可以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同学们,除了一些幸存者的证据外,一些有良知的日本老兵也开始了反省,写了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回忆录,详细记录了他们在南京所做的罪恶,有这方面的材料吗?生:在日军攻进南京期间,东史郎用日记写下了许多日本兵烧、杀、抢、等的具体事例,如12月21日,他的战友西本为了取乐,居然将一个过路的中国人抓来装进麻袋中,浇上汽油活活烧死最后西本说:哈哈,游戏结束了!师:同学们,对日本人来说这是一个游戏,是啊,一个游戏结束了,而对那个无辜的中国人来讲,什么结束了?生:生命结束了。师:是啊,生命结束了,一个中国人就这样悲惨的死去了。同学们,整整六个星期啊!42个日日夜夜!日军在南京城内对手无寸铁的市民以及放下武器的士兵展开了泯灭人性的血腥大屠杀!在惨绝千古人寰的屠杀过后这个美丽的六朝古都留下了死一样的沉寂!(播放课件)在残暴程度举世罕见的南京大屠杀中:共有30多万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如果让所有的死难者手牵着手,可以从南京一直延伸到苏州,长度达到200英里。所有死难者身上的血液重达1200吨,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师:同学们,看了这样的一组材料,你们想对那些参与大屠杀的日本人说些什么?你们想对那些大屠杀中的死难者说些什么?生:你们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师:同学们,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就仅仅是南京大屠杀这一桩吗?生:不!还有很多!师:是啊,他们的罪恶举不胜举啊!还有哪些?生:我想介绍的是“平顶山惨案”:这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制造的第一个大规模屠杀中国人事件,共有3000多人口的平顶山村一个不留的被日军屠杀了师:你听了愤怒吗?生:非常愤怒,这些人我无法相信他们还是一个人,就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啊!师:还有其他的例子吗?生:我要介绍的“京东大屠杀”,在短短的13天内共有1500多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4000多间房屋被焚毁,死者的鲜血染红的整条江面师:多么触目惊心啊!那红色的江面就是我们这个民族耻辱的痕迹啊!生:我介绍的是“重庆大轰炸”:从1937年7月发动全面战争以来,日军对重庆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无差别大轰炸,整个重庆差不多被夷为平地生:我介绍的是一张照片,是有关与日本731细菌部队的。照片上是一双经过细菌实验折磨高度红肿和腐烂的脚生:我也想介绍731部队,他们把细菌注入中国人的人体内,用活人做实验赏析反思:资料选择合理日本侵略中国长达14年,暴行累累,罄竹难书,但最为典型和血腥的非“南京大屠杀”莫属。本课牢牢抓住“南京大屠杀”这个点,辅以“平顶山惨案”“重庆大轰炸惨案”“731细菌部队的活体试验”等,使学生全面了解了这段屈辱历史;而在认识“南京大屠杀”的滔天罪行上,从直观的画面描述、幸存者的口述、日本老兵的回忆等多角度进行挖掘,使学生深入认识了侵略者的罪恶。而在资料的呈现形式上,由于历史题材的资料极为广泛,如果教师不加有效的引导,课堂上会出现学生大段大段地朗读资料的情形,变成了“资料堆积课”。而教师通过指向明确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通过几张图片,几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一两句话历史经历者的话语去粗取精,精练,精当。这样的内容收集和呈现让学生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有了真正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真正落实了教学目标。教学片段三:走进历史深度感受同胞的屈辱与苦难师生共同观看一段描述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种种罪行的历史镜头师:同学们,尽管老师不是第一次看这段画面,但是每一次看,我的内心都充满了无限的悲愤。你们看到了吗?是谁将还在腹中的胎儿残暴的杀死?是谁将无辜的婴儿残忍的抛入沸腾的铁锅中?生:日本军国主义!师:大声的说出来!到底是谁?他们还是人吗?生:不是人,是禽兽不如!师:是谁用寒光四射的军刀砍下了无辜中国人的人头?生:日本军国主义!师:大声的说出来吧!师:是谁用邪恶的枪口对着无数手无寸铁的中国同胞!让他们悲惨的死去!生:日本军国主义师:是谁践踏国际公法灭绝人性,用人体做实验!用冰冷的雪水浇在中国人的双手上,让我们听到那撕心裂肺的惨叫!生:日本军国主义师:是谁让我们那美丽的国土变成战争的废墟!血光冲天!尸骨遍野!生:日本军国主义!师:下面让我们来记住几张面孔吧!他们的双手粘满了无数中国人民的鲜血,因为他们的罪恶,被远东军事法庭被判决为绞刑!他们得到了他们应有的可耻下场!让我们记住他们残暴的罪行;深深的记在心底!一辈子记在心里!世世代代记在心头!赏析反思:情感层层推进通过教学环节二的证据寻找,学生对那段历史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后,本环节先播放一段由震撼心灵的画面和触动心弦的文字组成的视频,再用一组直击灵魂的排比式叩问,以排山倒海之势,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使他们的情感在和历史的融合中涌向最高点,达到情感的迸发,进而对历史进行了质变,用情感来近化历史。教学片段四:走出历史理性爱国总结:孩子们,其实今天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些问题还不太明白也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已经开始关注与思考了,这才是最重要的,最后老师想送大家一段话来结束这堂课的学习,和大家共勉!硝烟早以散去但是心中的伤痛永远都无法抚平!我们不能遗忘!因为遗忘意味着背叛!遗忘意味着历史悲剧即将重演!我们不能简单的选择仇恨。抱怨没有用,咒骂没有用,仇恨也没有用。有用的只有一件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洗刷民族的耻辱!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赢得地位和尊严!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赏析反思:历史回归理性如果一堂课结束时,学生的眼神中流露的是愤恨之火,心中种下的是仇恨的种子,品德教学的目标达成了吗?我们的品德课堂仅仅要学生学会仇恨吗?在热闹的课堂中学生的增量是什么?从池老师的这堂课,我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给予历史理性的回归。“抱怨没有用,咒骂没有用,仇恨也没有用。有用的只有一件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才是历史所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拓展提升:一遍一遍解读悲愤的吼声这一成功的课例,我的耳边一遍一遍响起那一阵高于一阵、充满民族悲愤的吼声,我的心灵一次一次受到历史的震撼,也让我通过它找到了落实好历史题材品社课教学目标的那把钥匙,那就是拨动历史的那根心弦。一、整体把握 理性定位目标。历史题材的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在落实“是什么” 、“为什么” 、“该怎样” 。通过“是什么”思考“为什么” ,进而走向“该怎样” 。在整体把握教学目标下,还要理性地定位目标,让历史走向了理性的回归。“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无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品德教师最应该传递给学生的有关抗战历史的理性价值观。而以史鉴今的理性历史观又指引着我们去理性的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将屈辱之痛转化到“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强烈学习意识上。以史鉴今是历史最大的价值所在,透过历史,理性的看待历史,并用历史来指导现实,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二、资料精当 正确把握目标。历史题材品社课的教学资源非常之多,知识点繁杂,容易在目标的把握上出现求大,求多,求全的毛病,使得课堂教学匆匆走过场,没有深入地落实历史的现实价值。三、情感引领 真切达成目标。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世界,如果只是把一个个死板的知识点教给孩子,那会让学生更加远离历史。并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内容以“散点”式呈现,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品社课中的历史教育内容只有走进孩子们的生命和心灵,才能体现其德育的功能。基于现实和新课程的要求,历史题材的品社课更应该牢牢地抓住“情感”这条主线,以情导学奠定课前的情感基调;用情学史达到情感与历史的共融;借情悟史做到理性的回归。总之,只有通过情感这根心弦才能活化历史,真切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悲愤的吼声3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1知道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2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3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近代的这段屈辱史,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用鲜血换来的,因此对革命先辈产生爱戴之情。难点:能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教师准备:1课前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参观历史纪念馆。2搜集抗日战争一些主要战役的资料。学生准备:1搜集日本侵华战争的资料。2搜集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故事。3搜集中日友好交往的相关新闻报道。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1师:观看了南京大屠杀,参观了历史纪念馆,你们有何感受?2学生自由发言。二、正视历史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日本侵华战争资料。2小结:1937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三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抚顺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健身服务投诉处理机制-洞察及研究
- 基于拓扑优化的桥总成拓扑结构在极端工况下的静动态力学特性突变预警模型
- 基于工业4.0的分离齿合套智能化装配工艺与误差补偿系统研究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减速箱脂全球供应链质量追溯与风险预警平台设计
- 垂直领域知识图谱对割片精度的赋能机制
- 国际标准框架下多品牌交流钳表精度认证体系差异化困境
- 后疫情时代健康监测集成于门禁系统的伦理与成本博弈
-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学历案 教学设计
- 医院感控试题及答案
- NCCN卵巢癌指南2025第1版解读课件
- 报关员考试商品编码习题
- 残疾人服务课件
- 2025-2030中国防脱发洗发水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全国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比赛题库及解析(共四套)
- 殡仪馆面试题及答案
- DB37-T 5312-2025 《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标准》
- 二手车寄售协议书范本
- 门诊挂号与预约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