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三棵银杏树最新3课时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银杏树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并受到美的熏陶。2进行读懂每句话和注意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偶尔”、“虽然却”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通过理解词句,认识银杏树的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典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二)练习用“偶尔”、“虽然却”造句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二)练习用“虽然却”造句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银杏树吗?银杏树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写的文章三棵银杏树。板书课题:三棵银杏树(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并确认字义。3让学生用填表法辅助自学。例:(三)检查自学。1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2注意正音。“赛”、“虽”是平舌音。“煮”和“炒”是翘舌音。“剥”和“曲”是多音字。3可采用让学生判断正确读音的方式作巩固练习。4分析字形结构。(1)投影出示生字。(2)让学生分析字形结构。例:“肩”为半包围结构;“赛”为上中下结构。也可以采用填表练习的方式作巩固训练。例:(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1让学生质疑:课文中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2教师释疑。3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古怪“怪”在字典中是奇异,不平常的意思。古怪一词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很奇怪或生疏、罕见的意思。常用来形容脾气、样子。文中说银杏树的支干有几支弯曲的程度与一般支干不太相同,写出了树枝的绚丽多姿、与众不同。赤裸裸“赤”和“裸”都有露出、光着的意思。赤裸裸指光着身子,不穿衣服,常用来比喻毫不遮掩。课文中出现的“赤裸”和“赤裸裸”两个词都是形容银杏树的树叶落尽,树枝光秃秃的样子。(五)造句练习。1理解词语。偶尔有时候,在文中的意思是老鹰有时候停在支干上。2指读原句,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偶尔”一词的句子读一读。3弄清句式:在什么地方(时候)谁(什么)偶尔做什么(怎么样)。4教师举例示范造句。5学生口头练习造句。6练习用“虽然却”造句(1)指读原句,弄清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白果是银杏树的种子,炒熟了,剥掉壳,去了衣,就是碧玉般的一颗仁儿,虽然不甜,却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我们都喜欢吃。”句中“不甜”与“清香”、“喜欢吃”意思相悖,出现了转折。经过分析让学生弄清“虽然却”这组关联词语表示转折的关系。(2)教师造句引路。(3)学生口头练造句。(六)作业。1写生字、词,书面完成造句练习。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银杏树,了解树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二)进行读懂句子、注意句间联系的训练。(三)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句间联系,通过想象感知课文内容。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各自然段开头的第1句话。2指名读各自然段的第1句话,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银杏树的?3指名回答。(1)地点:屋后的空地上。(2)树龄:多大年纪、没人知道。(3)支干。(4)春天银杏树的绿阴给我们带来乐趣,为人们提供方便。(5)银杏树的花。(6)银杏树的果。(7)银杏树的叶。4谈话引导。同学们初读课文,了解到银杏树的基本情况,知道了银杏树的位置是长在屋后的空地上,知道了它四季的变化和不同时期的特点。那么这三棵银杏树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这么美好、这么深刻的印象呢?我们还要进一步细读课文,加深理解。(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1)想一想这三棵银杏树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4)引导学生理解“十丈见方”的意思。教师应告诉学生1丈等于10尺,10丈就是100尺,“十丈见方”是个大体估计的说法,即面积的大小长和宽大致各有10丈左右。(5)教师出示屋后空地的简图,让学生标画出三棵银杏树的位置。(6)让学生根据句子意思标画出三棵银杏树的位置。(7)让学生说说靠右边的一棵有什么特点?其他两棵树什么样?(8)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2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2)想一想这一段讲了银杏树的什么特点?(古老、生长缓慢)(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抓住重点句展开讨论。(4)出示句子,比较句意。“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经过了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经过了30年的岁月,还是这么高这么大。”(5)指名读句子,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否一样?“似乎”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用“似乎”一词?经过比较分析,让学生从句子中明确两点:第一,银杏树是棵古树,因为“父亲说,他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了。”可见树龄很大。联系上文“有多大年纪,没有人知道”,都足以说明银杏树是棵古树。第二,银杏树生长缓慢,父亲小时候“树就这么高这么大,经过30年的岁月,似乎还是这么高这么大。”可见银杏树生长十分缓慢,但它到底长没长呢?“似乎”有仿佛、好像的意思。从“似乎”一词可以知道银杏树在生长,但长得十分缓慢,它的变化人们几乎觉察不出来,同时也再次告诉我们树的古老。(6)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三)作业。1熟读第37自然段。2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学习37自然段,了解银杏树在四季中的变化,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银杏树在四季的变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请五位同学按顺序分别读37自然段。2投影出示思考题。(1)冬、春、夏、秋银杏树各是什么样子的?(2)银杏树的主干、支干、叶、花、果各有什么特点?(3)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欢乐?让学生根据提示边听朗读边思考,在文中将答案标画出来。(二)讲练结合,体会情感。1指名按思考题的顺序回答问题,展开课堂讨论。2串联内容,理清条理。依照思考题的内容,教师可采用填写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例:(1)出示表格的框架。(2)学生边回答问题,教师边选择要点填写。(注意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讨论,填写可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粉笔加以区别。)3指读第3自然段,思考冬天银杏树的主干和支干是什么样子的?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三棵树的主干都很直,支干也是直的多,有几支却弯曲得很古怪,像画上画的。”讨论什么是“古怪”?“像画上画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讨论中不要让学生只浅显地认为“古怪”就是指银杏树的支干样子奇特和平常的支干不一样,而是要联系后半句“像画上画的”来体会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指名读47自然段。5讨论银杏树的叶、花、果各有什么特点?6学生边回答问题,教师边在表格中指示重点句。7出示句子:父亲笑着说:“不开花哪儿来的果?等到明年春天留心看吧。”(1)讨论: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父亲的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银杏树也是先开花后结果。二是让“我”自己去留心观察。父亲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是以疑问的语气肯定了银杏树开花,而且指出了开花的时间,提醒“我”要注意观察。(2)让学生反复读“不开花哪儿来的果?”这句话,体会反问句在语气上的强调作用。(3)让学生将“不开花哪儿来的果?”这个反问句变换成陈述句说一说,加深理解。8这三棵银杏树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1)指读第4自然段。(2)指名回答问题:绿阴是孩子们的游戏场所,并且为过往行人提供了休息乘凉的地方。(3)读句子体会情感。“银杏树又穿上新衣裳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该怎么读?这句话表达了孩子们看到银杏树发芽长叶时的兴奋欢快的心情。朗读时应充满激情。(4)让学生试读,指名读,集体朗读。(5)“这时候,一缕缕烟就袅袅地升起来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在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应该怎么读?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银杏花为人们带来的恬静安闲的情景,令人陶醉,应注意读出意境。(6)指名读,巩固练习。(7)银杏果给人们带来哪些欢乐?应怎样读第6自然段?在这段中作者对吃热白果的描写很具体,从想起“叫卖声”、“炒熟”、“剥壳”这一系列的描述,可以体会到吃热白果的印象十分深刻,而且“说起银杏果”就“不由得想起”叫卖声,更是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时的回忆,朗读中应读出情趣,读出作者对银杏果的喜爱之情。9秋天和冬天的银杏树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欢乐呢?(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指名回答,课堂讨论。经过讨论,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作者在这段描写中是从两个方面赞美银杏树的美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一是动态美。秋风中折扇形黄叶随风飘落,这在孩子们眼中是黄蝴蝶翩翩起舞,所以孩子们“拍手”叫喊,这是儿童情趣的自然流露。二是静态美。黄叶落尽,冬季到来,赤裸裸的老树,“弯曲得很古怪的支干”,这本是悲凉、冷清的场面,而在作者眼中却另有一番光景,一动不动的老鹰停立枝头,“衬着蓝天,像一幅古画。”这种宁静的美,使人感到幽雅,古朴,引入深思、暇想。(3)应该怎样朗读?“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是孩子们在欢呼,应该读得很热烈。最后一句中“好久好久,一动不动,衬着蓝天,像一幅古画。”应读得深沉、充满遐想、回味。(4)教师范读。(5)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并练习背诵。【板书设计】【小资料】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学毕业后,当了10年小学教师。以后又在中学、大学任教。“五四”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活动,用白话写小说。1923年后,在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任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一边从事教育工作,一边写作并从事编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叶圣陶不仅是“五四”以来卓有成就的作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开拓者。他创作的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是我国童话创作的优秀作品。银杏树 我国珍贵的古树种,也是我国的特产植物。银杏俗称白果树。种子成熟时,外面包着橙黄色肉质的种皮,看来像杏子,可是种子内壳都是白色的,故名银杏。银杏还有个别名叫公孙树,因为这种树在自然生长状况下,长得慢,形容祖父一辈种银杏,到孙子辈树才结实。银杏除树姿美丽外,它的种子可食用,也是一味药材,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叶子有杀虫作用,可以防治棉蚜虫。采下的树叶,如果夹在书里,可以驱除蛀书的蠹虫。春天,银杏花开,蜜蜂云集,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附送: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动手做做看2课时教案附教学反思课题:13、动手做做看授课时间:xx年3月9日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图片、古筝曲。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趣。1、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生自由发言)板书:动手做做看2、就课题提问。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随即学生字)。教师个案:1、直接揭题。2、设疑: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画生字新词。2、找出小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三、学习生字。1、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3、识字游戏:A、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谁是xx。生答:我是x,xxx。B、开火车读。4、生互相交换识字经验。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偏旁归类识字:哎、哄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谜语:士兵的心(志)5、认读新词:伊琳娜志气问题提问提水浪漫朗读哄骗起哄喝水骗人哄骗6、写字指导。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朗:左边不是良。提、题:两个是的区别。教师个案:1、自学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生字和课文。3、检查自学情况:说说你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板书这些生字,学生齐读生字。识字游戏:师说生字偏旁,学生猜字;学生说偏旁学生猜字。小兔开门游戏。认读生字词语。4、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朗、喝、骗”字。5、初步感知课文。课文讲了朗志万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出示朗志万的话:一个杯子装满这是为什么?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教师可做以下引导:别的东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会漫出来?用句式“除了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其他东西,水都会”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疑问吗?四、生练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教师个案:1、认读词语2、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水漫出来了二、朗读感悟。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做看。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A、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B、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C、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教师个案:1、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2、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学生读有关句子,从他们的话里你知道这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板书:同意3、你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4、伊琳娜是怎样想的?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他们”指的是谁?代进去读一读。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板书:不同意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从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盲从)5、遇到问题,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如:查资料、请教等等都是学习的好方法。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自己动手做做看!理解“光”字。6、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读句子: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7、互动: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老师当记者来采访。8、朗读伊琳娜说的话: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理解“哄骗”,多种形式读。9、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说说自己的理由。为什么他会笑?你从他的话里知道了什么道理?10、伊琳娜为什么听了他的话高兴地笑了?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教学名言:实践出真理!三、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1、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2、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教师个案:三、总结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咨询分析方案
- 夏天看房活动方案策划
- 客户咨询方案汇报
- 咨询互斥方案真题
- 传统行业新营销方案模板
- 蛋白饮料原料安全报告
- 咨询类技术方案
- 咨询俱乐部运营方案
- 电力结算审核咨询方案
- 餐饮机器人营销方案模板
- 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组织实施方案
- 建行考试题目及答案
- 第3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E类)药剂专业》新版真题卷(附解析)
- 成都麓湖生态城规划建筑产品线
- TCECS 720-2020 钢板桩支护技术规程
- 华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案例分析】
- 应用化学专业英语unit.ppt
-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