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小学 姓名 得分 基础知识 20分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4分挪动(nulu)潜伏(qinqin)歼灭(jinqin)宁愿(nngnng)铺子(pp)枞树(cngzng)暖炕(kngkng)邮差(chich)二、比一比,再组词。6分嘹( )炕( )袄( )撇( )斯( )蔓( )缭( )坑( )沃( )蔽( )欺( )漫( )三、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6分( )山遍野 莫( )其妙 受( )匪浅 身( )其境 ( )名思义 平( )近人 四、选词填空。分 无论都只要就既然就尽管也、( )在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艰难险阻,( )阻挡不住我们的步伐。、( )对人民有益的事,( )应该努力去做。、( )你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那么你( )勇敢地上场吧。、(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 )不能被困难所吓倒。基本技能我会写一、摘抄一副春联(包括横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上联: 下联: 横批: 思维体操二、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如胃口、手足、心肝等,除本身所表示的意思外,用在文章中还常常有另一中意思。在下面的()内应填上人体哪一部分的名称?5分(1)你们( )不小啊!一顿吃这么多饭。(2)我和你朝夕相处,情同( )。(3)宝宝摔倒了,妈妈连忙走了过去,心疼地说:“别哭,别哭,我的( )!”(4)我们的( )要开阔,不能斤斤计较。(5)最近调查的事情已经有些( )了。妙手回春三、修改下面的病句。6分(1)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2)科学知识是永久学不完的。(3)爷爷常常给我们讲起从前有趣的往事。我能行四、照样子写句子。4分(1)改为转述句:小青石得意地想:“我就要到都市里去了。我将成为发簪和纽扣呢?” (2)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因为她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改成“因在前果在后”的因果关系句: (3)改成拟人句:小河的水哗哗地流向远方。 (4)改成夸张句:桂花开了,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品味课文。7分六、“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选自 ,句子的意思是: 3分九、两小儿辩日中,孔子被小孩提出的什么问题难倒了?这两个小孩各自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4分 美文欣赏七、阅读(一) 在绿油油的叶丛中,百花是那样的高雅、洁净。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照样子,各写两个相同的词语。2分绿油油 欢天喜地 、短文填空。 这段话主要写了百花花瓣的 和 两个方面。对于百花的 ,作者这样描述:“ 。”对于百花的 ,作者又这样形容:“ 。”3分、哪句话最能概括这段话的意思?写在下面。 。1分 (二)红叶与红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望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飘散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含苞欲放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绿叶中间立着。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下越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在那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1、读句子,结合文章回答问题。(1)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1分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 (2)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这句话写了作者的心情。想一想,作者原来的心情怎样?原因是什么?现在的心情怎样?原因是什么?3分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2分作者为什么把母亲比作荷叶? 3、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3分 妙笔生花八、请根据下面的开头,续写作文,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30% 凡事都要用心学习,否则,再小的事也学不会做不成。这个道理是我最近从一件小事中领悟到的。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混合运算word教案教学目标1能根据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类推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分数混合运算。2能根据分数混合运算中的数据特征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3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以多种途径分析数量关系,有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成功体验。4能综合运用分数四则运算、混合运算等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在探索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问题的策略中,获得数学探究、合作学习的喜悦。教学重点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关键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安排分数混合运算(2课时)解决问题(6课时)第一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79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能正确按混合运算顺序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类推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计算下面各题。+= -= = =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混合运算。并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完成后抽几个学生汇报结果,并分别说一说一步计算的分数加、减、乘、除法该怎样计算?新课学习探究新知1.教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提问:前面学习过哪些混合运算呢? 教师:计算这些混合运算时要注意哪些几个问题呢?在多个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总结,我们在学习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时,都很关注运算顺序、计算方法和书写形式这样三个问题。提问:大胆地猜测一下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教学预设: 学生一般能猜出,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问:你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猜测呢?让其他学生明白是根据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和小数混合运算顺序来类推的。 根据学生讨论,老师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完全一样。多媒体课件例1:-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 老师组织全班评价:从三个方面组织学生对这个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评价,一是计算顺序对不对,是不是按照刚才讨论的计算顺序进行计算的;二是每一步计算是否正确;三是书写形式是否正确。即时练习练习二十第一、三、四题中各抽一小题,使一道题没有括号,一道题有小括号,一道题有中括号。学习过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指名学生回答。请生猜测,其他同学质疑。先抽学生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第一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第二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抽学生在黑板上来计算,其他同学在练习本计算。全班评价。学生独立计算计算完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是展示,全班集体订正。巩固练习1课堂活动(按要求添括号)教师出示:2,提问:如果这道题要求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该怎样添括号?指名学生回答,集体判断是否正确。同桌按上题要求互相练习剩余两题。抽一组全班上视频台展示评价。2.练习十八第1题剩余题目,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全课小结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独立作业练习二十第2,3,4,5题。课堂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知道在分数混合运算中,有时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并能正确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简算。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3.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如何正确地、灵活地应用运算定律来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简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拿钥匙教师用课件显示:一座数学宫殿的大门和两把钥匙,一把钥匙上写着:,另一把钥匙上写着:()。2.搬石头教师用课件显示:5块大石头,每块石头上写着:5.37.94.7 20-5.8-4.2 54494649 0.25874 125(800.4)从上面的5个算式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算一算,想一想,怎样算才又快又对。3.猜测教师:通过上面的复习,我们知道在小数或整数混合运算中,可以使用一些运算定律使运算简便,那么这些运算定律是否对分数混合运算同样适用呢?教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教师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并让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算?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学生进行猜测。新课学习探究新知教师用课件显示例2:(1)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这道题按上一节课学习的运算顺序,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出“先算除法,再算前一个加法,最后算后一个加法”。即: (2)学生试做,教师巡视。(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做法,看一看这两种做法的结果相同吗?做法相同吗?比较哪种做法更好?为什么?(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知道了在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有时可以用学过的运算律使计算简便。同学们会用运算律简算分数混合运算吗?同学们可以试一试。教师用课件显示以下一组情景:(在四张荷叶形的桥墩上蹲着四只青蛙,并在旁边分别注明以下4道题,每对一道题那只青蛙便跳入水中)2 8() 498学生观察后,指名回答。全班交流。学生尝试,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方法一:按运算顺序算 方法二:使用简便算法学生讨论,比较两种方法。教师请学生到黑板上用红粉笔勾画出简算的部分,并注明用的运算定律。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学生把自己的计算过程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同时请学生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巩固练习教师提问:在分数混合运算中是否所有的题都能使用运算律来使计算更加简便呢?那怎样才能在分数混合运算中合理、灵活的运用运算定律来计算呢?根据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先要观察题中的数的特点,然后根据每个计算步骤的前后具体情况分析,能否用运算律?能用什么运算律?教师:下面的运算律使用得对不对呢?同学们一起来判断一下。课件出示: 55 =0 = = 0 1 0师生共同小结怎样正确地在分数混合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全课小结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6-9题。课堂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2页例1,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二十一第57题。教学目标在三峡工程的问题的情境中,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具准备师生搜集三峡工程的相关信息,例2条形图,小黑板,视频展示台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分析分率句。小黑板出示:(1)梨树棵数是杨树的,(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的教师提问:这两句话中,分别是把谁看作单位“1”?你从分率句中还能得到什么信息?2、引入新课教师: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三峡工程的很多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三峡工程哪些信息?引入课题:三峡工程中也有我们很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将要解决三峡工程中的问题。学生从分数,比,份数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抽生汇报,互相交流。新课学习探究新知1、教学例1(1)教师引入:这是我搜集到的有关三峡工程的一个信息。出示例2,及条形图。学生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得哪些信息?你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对表述完整清晰的给予表扬,并强调:弄清信息,就是要善于把题中的文字与图表信息用简洁,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们分析,理解题中的这些信息。(2)分析信息,理解关键句。教师提问:这些信息中,你觉得哪些信息比较重要?你对“比第二期的水位低”怎样理解的?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对“比第二期年的水位低”的理解。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分析这句话,教师适时引导:“比第二期的水位低”,是把谁看作单位“1”,(3)解决问题,交流方法。教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求出第三期的水位是多少米吗?自己在练习本试一试。教师巡视,抽不同学生的方法上黑板展示。主要可能有这样两种方法。156156156(1)教师适当追问:为什么156这里用乘法做?让学生明确求降低的水位是多少米就是求156米的是多少,用乘法算。对第二种方法重点问:这里的1中,1指什么,指什么,1=指什么?(4)学生独立解决第三期的水位米数问题,全班评价。教师追问:这里的单位1是什么,提高的是哪年的,你是怎样做的?2、比较小结,即时练习(1)教师提问:比较几种不同的解法,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哪种解法?回顾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今天解决的分数乘法问题有什么特点?关键是什么?,根据交流老师强调:此题的分数表示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要弄清单位1的量和分率对应的量,以及所求的问题的关系。小结:今天我们解决的是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生活中类似的问题非常多。(2)即时练习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完整的表述信息,全班评价。学生思考,抽生回答。同桌互说,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学生在练习本完成全班交流,请板演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指名回答。学生独立解决,全班评价。学生互动讨论,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同类拓展应用提高1、课堂活动第2题。学生默读课堂活动第2题,理解分率句“今年的葡萄总产量比去年减少”。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解法。教师视频展示22,2(1-)两种解法的解题思路。2、练习二十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各自的解法。全班订正,教师重点评价4500(1-+1)的解题思路。追问:(1-+1)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全课小结通过学习,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象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可以怎么解决?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一第5,6题。课堂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82页例2,练习二十一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策略。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怎样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课件出示。(1)白海货运码头有240吨货物,运走了,运走了多少吨?(2)白海货运码头有240吨货物,运走了,还剩多少吨?让学生理解: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但不同的是,前一题是直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而后一道要先求出剩下几分之几,再求剩下的吨数是多少。2.多媒体课件再出示。白海货运码头有一批货物,运走了,运走了300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引导学生说出这道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一般我们用方程来解。3综合前面解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前面的解决问题中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画图分析法、找等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等方法。(板书)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同学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解决问题。学生解答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解答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新课学习探究新知1课件显示例2。教师:这道题和我们前面复习的哪道题比较相似?多媒体课件显示:(1)白海货运码头有一批货物,运走了,运走了300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2)白海货运码头有一批货物,运走了,还剩240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列表分析。(在课件中显示)题 目已知条件问 题第(1)题运走了,运走了300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第(2)题运走了,还剩240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教师:通过列表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这两道题都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不同的是,前一题运走的吨数与运走的分率是直接对应的,而后一题告诉了运走的分率和剩下的吨数,也就是说告诉的分率和数量没有对应。教师:像这样的问题该怎样解答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在前面解决问题中,我们经常用到哪些分析方法呢?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在这几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分析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有采用画图分析法来解决问题的吗?请一个同学来汇报一下。运走剩240吨?吨先让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画的线段图: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是:从“运走”可以知道这批货物被分成了9份,运走5份后就还剩下9-5=4份,而剩下的4份刚好是240吨,只要用剩下的吨数除以剩下的份数就可以得到这9份里其中每一份的重量,然后用一份货物的重量乘以货物的份数就能求到总共的吨数。所以,可以采用“剩下的吨数(总份数-运走的份数)总份数=总吨数”来解决这个问题。直到全班学生达到较为统一的意见后,教师再在课件中将这中方法展示出来。教师:还有用找等量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吗?请个同学来汇报你的想法。先让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列的等量关系,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原有的吨数运走的吨数=剩下的吨数然后再说出算式和答案。学生汇报完后,在征求其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再在课件中将这中方法展示出来:解:设这批货物原有“x”吨。 教师:除了上面两种方法以外,还有用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吗?教师选择一位用算术方法解决的同学在视频展示台上汇报。240(1)=540(吨)教师结合算式和线段图重点追问:(1)是指什么 ?第二步为什么要用除法?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要求原有货物的吨数,可以先求出还剩货物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已知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算求出这批货物的吨数。教师:同学们看,这道题我们采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从以上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把你的体会给同学们说一说。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的体会有:(1)同一题可能有不同的解法,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解法来解决问题。(2)这节课学习的解决问题和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虽然不同,但基本的分析方法是一样的,所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比如比较法、画图分析法、找等量关系和分析数量关系等方法都是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的方法,用好这些方法,就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2练习教师:刚才同学们用画图分析法和找等量关系等方法解决了例2的问题,下面请你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第84页课堂活动第1题。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说出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让学生对照板书说出前面用到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画图分析法、找等量关系和分析数量关系等方法。学生先独立分析,再小组交流,最后抽学生汇报。在选择用画图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学生中选一名学生代表汇报。、学生汇报后,征求其他学生对这个同学解法的意见,尽可能地让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选择用找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的学生中选择一名学生来汇报。 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先让学生将课堂活动第1题和例3比较,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独立解决这道题,完成以后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分别汇报解题过程和解题结果。全课小结教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2、3、4题。课堂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相关练习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能够灵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