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叉车设计
49页 19000字数+说明书+2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叉车整体图.dwg
叉车门架图.dwg
电动叉车设计说明书.docx
论文封面.doc
摘要
随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叉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它已从过去的港口码头进入了整个社会。本文主要介绍叉车整车的结构、组成和性能分析,并对叉车工作装置进行设计研究,以额定负载为二吨小轴距弹性轮胎系列叉车的研制过程为基本参数,对叉车门架系统及各部件的构造和规格要求分析,使货物提升高度达到三米并使驾驶员的视野宽阔,做到人性化、安全化和美化外观的目的。最后介绍了并进行设计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分析总结了设计实验的应用效果。从而达到设计方案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关键词 叉车;工作装置;门架系统;额定负载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1
1.1课题的背景1
1.2 叉车技术的发展回顾及现状2
1.2.1 我国叉车现状及形式分析2
1.2.2 国外叉车技术的发展情况3
1.3 未来叉车的发展趋势4
1.3.1 技术方面4
1.3.2需求方面6
1.4 本课题的设计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7
1.4.1课题设计目的7
1.4.2课题研究内容7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9
2.1 方案比较和设计选型9
2.2 设计思路9
2.3 本次毕业设计的设计方案9
2.4 设计进程安排10
2.4.1调研阶段10
2.4.2各个模块的研究分析阶段10
2.4.3设计阶段10
2.4.4总结阶段11
2.5总体结构设计11
2.5.1机械结构11
2.5.2传动方面12
2.5.3动力方面12
2.5.4电路和控制元件13
第3章 参数及校核计算14
3.1 叉车最大起升高度起重量的确定14
3.1.1纵向堆垛稳定性14
3.1.2横向堆垛稳定性15
3.2 各结构的校核设计计算19
3.2.1车假体的受力校核计算19
第4章 电动传动23
4.1 电动机功率大小的选定23
4.1.1选择直流电动机的原因23
4.1.2电机功率的选用23
4.1.3蓄电池的有关说明25
4.2传动链的选用26
4.2.1链条介绍及型号的选择26
4.2.2链条的受力验证27
第5章 叉车总体布置28
5.1总体设计的概述28
5.2重心与整机性能的关系29
5.3总体设计中涉及的整机特性32
结论37
致谢39
参考文献40
附录41
现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输送,在车间在物流公司,叉车成为了主要的运输工具,因此对叉车的研究和设计对现实的生产和工作有实际的意义、同时通过对叉车设计和研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动叉车是以电力直流或交流为动力实施装卸、起重、搬运、堆垛作业的车辆。八十年以来, 由于电动叉车具有易操作、作业灵活、安全、动力利用率高、噪声小, 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更适合于工矿企业作搬运机械使用, 因而倍受人们重视, 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动叉车由于其操纵控制简便、灵活外,操纵人员的操纵强度相对内燃叉车而言要轻很多,其电动转向系统、加速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以及刹车系统都由电信号来控制,大大降低了操纵人员的劳动强度,这样一来对于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准确性有非常大的帮助。且相对于内燃叉车,电动叉车的低噪音、无尾气排放的优势也已得到许多用户的认可。
目前,市场上的叉车可以分为手动叉车、内燃叉车以及电动叉车。集电子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于一体的电动叉车,与内燃叉车和手动叉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除了众所周知的能量转换效率高、噪声小、无废气排放、控制方便等特点外,电动叉车的使用和维护成本相对于内燃叉车而言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就使用成本而言,电能的消耗成本比柴油或者液化石油气的消耗成本低很多;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相对于内燃叉车也大大降低。就维护成本而言,电动叉车的维护保养周期比内燃叉车长两到三倍、维护保养范围更小、维护保养范围更短、更换配件所需时间更短。另外,由于电动叉车采用蓄电池供电技术,在电动叉车的供电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能量进行回收,这将进一步减少电动叉车的使用成本。这些优势对于电动叉车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具有积极意义。
另外,随着微电子、电动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电动叉车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等技术指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使得研发新一代的电动叉车驱动控制器成为必然。
1.2 叉车技术的发展回顾及现状
1.2.1 我国叉车现状及形式分析
根据中国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的数据分析显示,我国2006年已达到22,874辆,与2005年相比较增长了近38%。该数据已表明,电动叉车将越来越受用户的青睐,但是总体上来看电动叉车的市场比例仅为21%。由此可见,电动叉车的市场空间还很大。
我国电动工业车辆虽然起步于一九五二年,但发展速度远落后于内燃叉车,当时的归口管理和三电(蓄电池、电机、电控)的落后,制约了电动工业车辆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过程的不断自动化,对物料搬运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叉车从主要用于露天作业场合,逐渐向仓库、车间及生产线上扩展。在进入室内和半室内作业较露天情况复杂,除无污染和低噪音需求外,还有通道的宽窄,较小的转弯半径,门限、货架的高度、进入电梯、地面楼板的承载重量、低温、防爆和个别场合人员不能进入等约束条件,这些都是内燃叉车难以实现的,而以蓄电池---电机为主的电动工业车辆就比较容易满足这些复杂的条件,随着电动、蓄电池及充电装置质量的提高,电控技术的飞快发展,工业车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进步,使电动工业车辆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明显提高,而维修费用大大降低。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
2.1 方案比较和设计选型
在选择设计方案时我考虑了两种叉车方案,一种是单级式电动叉车,另一种是双极式电动叉车,这两种叉车的作用和功能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都具有灵活性大、使用轻便、劳动强度低、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
但是双极电动叉车与单级电动叉车相比,有很多优点,也有一些缺点。优点:由于双极电动叉车采用双极叉车起升,在单向链条的作用下能达到双倍的起升高度,一般能达到2.5~3米。在车间、仓储时能将货物堆放到一定高度,节省存储空间,节约仓储开支等。缺点:与单级叉车相比,由于其高度而使得其结构复杂一些,自身重量要大,灵活性不如单级装卸叉车。
综合两种叉车的特点和优缺点,我选择单极电动叉车,因为两种叉车起升原理是一样的,其结构也很相似,只要熟悉了单极电动叉车的原理,双级电动叉车也就知道了,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双极叉车的并不比单级的多。单级叉车在工厂、车间、仓库、车站、码头等地的货物装卸、搬运、码垛作业中都很常用,而双极叉车一般只用于要求一定高度的搬码垛等,所以我选择单极电动叉车。
2.2 设计思路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实践环节中,主要是针对应用方面的设计和实用零件的选用等。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太深奥的研究内容,也没有太难的设计计算,主要在于对实用型设备的校核、实用零件的计算选用等,比如如何选用电机、链条等,还有如何设计选用滚轮、油缸,在选用油缸过程中,需要查很多手册查找参数,比如油缸内径、轴杆径、原始长度等。这样就不会产生学到的知识用不上的情况,能够学以致用,不但完成好了学习任务,而且还学到了一门技术,为以后就业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2.3 本次毕业设计的设计方案
在正式设计前我根据课题制定了两套设计方案,主要是针对设计单级还是双极的问题,以及在载重问题的选择。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我现则了单级电动叉车,因为这种型号的叉车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大众化。
整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机械结构、机械传动、动力装置、电器设备。设计内容包括各个装备的由来、结构、校核、用途等。
2.4 设计进程安排
根据上述设计的方案,本项目的主要设计工作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2.4.1调研阶段
包括调查国内外电动叉车的发展情况,调研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分析现有叉车的结构性能,并进行设计方案论证等,在此阶段我主要对我所要进行研究的单级电动叉车进行分析研究,初步明确了设计思路,并初步定下了设计方案。
2.4.2各个模块的研究分析阶段
本设计课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叉车车体的整体设计与选材,电机的设计选择,油泵的设计计算,链条的选用和叉车的整体布置。
此阶段是本次毕业设计的基础定型阶段,只有对初始方案的不断修正,不断改进,才能在设计阶段事半功倍,不致最后反工。在此阶段,我通过不断的对比单级叉车和双极叉车的各种优缺点,进行比较和改进。以及在电机的选用上,分析比较了在这种场合中使用交流电机好事直流电机,使用交流电机就不用在叉车上安装电瓶。可是得经常充电,还得购买电瓶,可是使用交流电的话,这会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那样要移动多少距离就得要多长的电线,而且还有安全危险。在传动方面,比较了各种传动方式的优缺点,最后选用了链传动,因为在叉车方面,要求安全系数比较高,不容出现一次事故。而且对链条的选用做了详细的设计计算选用。
2.4.3设计阶段
在该阶段,主要工作就是对已经确定下来的各个模块进行适用性分析,主要考虑各个模块的力学、运动学性能,进行刚度和强度校核,并确定各个机械结构的具体尺寸和具体装配方法,绘制出机械结构零件图、机械结构装配图、油泵结构图、液压原理图及电气控制图等,这是我们毕业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