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程序.doc

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数控+夹具】【3张图纸】【优秀】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739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6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05-03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30
积分
关 键 词:
凸轮轴 零件 数控 加工 工艺 设计 编程 夹具 图纸
资源描述:

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

44页 15000字数+说明书+开题报告+工序卡片+中期报告+3张CAD图纸

中期.doc

凸轮轴夹具装配图.dwg

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开题报告.doc

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论文.doc

工序卡片28张.doc

数控程序.doc

2张图纸.dwg


摘  要

这次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对轴类零件的数控磨削加工有所了解,凸轮轴是轴类零件中比较复杂的一种轴类。在磨削加工方面,凸轮轴也是比较难以加工的轴。本文则是从最开始的凸轮轴零件的工艺分析开始对凸轮轴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关于材料的选择,毛坯的确定,热处理选择,基本尺寸以及表面粗糙度的确定都参考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进行定性定量的选择,中期的工序设定,以及关于加工步骤中的关于凸轮轴轴颈铣削的夹具设计,还有一些加工用量和加工余量的切削选择和计算,最后还运用了数控技术和仿真技术对凸轮轴零件最终在电脑上进行数控模拟和仿真加工生成零件。


关键词:凸轮轴;工艺设计;数控加工


目  录


1  绪论1

1.1Pro/E和Mastercam9.0软件的特点及主要功能2

1.2数控技术的相关知识2

1.3凸轮轴设计背景5

1.4凸轮轴设计方法5

1.5凸轮轴设计的作用5

1.6凸轮轴设计的结果和意义6

2  凸轮轴零件的工艺分析7

2.1凸轮轴零件特点7

2.2工艺设计原则及凸轮轴加工工艺分析8

2.3小结9

3  凸轮轴工艺设计10

3.1工艺设计10

3.2工艺特点11

3.3 凸轮轴工艺分析12

4  夹具的设计14

4.1夹具的设计14

4.2  端面车削20

4.3凸轮轴颈磨削21

本章小结22

5  凸轮轴的数控磨削加工编程及仿真23

5.1数控编程23

5.2仿真加工25

6  设计总结与心得31

致谢32

参考文献33

附录36


1  绪论

   凸轮轴是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中重要的零件,凸轮轴的结构设计与加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凸轮轴专司控制内燃机进气门和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就其功能而言,凸轮轴多少年来都没有什么改变。自从气门控制的内燃机问世以来,直至今天凸轮轴还是以曲轴转速之半运转。

   但是,凸轮轴设计的发展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现代发动机中,凸轮轴的位置已经从下置式改成了上置式。上置式凸轮轴通过挺杆、圆柱齿轮、链条、摇臂或者辊子随动件驱动顶置式气门。此外,由于采用多气门的缘故,每一台内燃机凸轮轴的数量也增加了。还开发了各种各样可变气门定时的凸轮轴。同时,在材料和制造工艺上也发生了改变。

   近年来,又因环境保护的需要,正在开发低油耗、无污染的汽车发动机。为解决汽车尾气无污染排放问题,实现发动机的高转速、高输出功率,许多发动机采用多气门及配气相位、气门升程可变的结构,这就增加了气门弹簧的载荷。同时,为降低油耗及摩擦损耗,轮与摇臂间采用滚子结构,凸轮与滚子的接触面形成高压力区。

   另外,为达到汽车轻型化、低成本的目的,在不影响各个零件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该使零件尽可能简化加工、降低重量,材料使更趋合理。为实现上述目标,对发动机部件,尤其是凸轮轴的设计必须重新考虑,要求其结构紧凑、质量小,能承受更高接触压力,更好的耐胶着、耐点蚀、耐磨损的能力。在配气机构中,对凸轮轴各个部位的性能要求是不同的。

   对于凸轮,要求耐磨损、耐胶着、耐点蚀;对于轴颈要求滑动性能好;对于轴则要求刚性、弯曲、扭转性能好。传统的凸轮轴主要是铸造或锻造加工而成,各部位金属性能相同。

   这种由单一金属组成的凸轮轴很难达到上述要求。因此,质量小、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合理的装配式凸轮轴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目前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装配式凸轮轴制造新技术已应用于生产中。而且,这一改变进程还没有到达发展的尽头,因为采用电磁气门驱动系统的无凸轮轴内燃机离成批生产还需要时间。

   凸轮轴是一种不断地加速和减速的旋转质量。这种加速和减速伴随着能量的消耗。减轻凸轮轴的质量可以对内燃机节能发挥积极影响。所以今天凸轮轴上的创新往往与减轻重量分不开。

1.1Pro/E和Mastercam9.0软件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Pro/Engineering是美国公司开发的软件,该软件能够完整的展现某一产品从设计,加工到生产样本的全部工作流程,让所有的用户同时进行某一产品的设计工作流程,让所有的用户同时进行统一产品的设计工作。

   它是一款全方位的产品开发软件,集合了众多的功能。因此,自1988年问世以来,及引起CAD(计算机辅助软件)/CAE(计算机辅助教育)/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界的极大震动。

   Mastercam9.0是美国CNC Software,Inc公和司开发的CAD/CAM一体化软件。它是集二维绘图,三维实体,曲面设计,体素拼合,数控编程,刀具路径模拟及真实感模拟等功能于一身,对系统运行环境要求较低,使用户无论是在造型设计,CNC铣床,CNC车床,或CNC线切割等加工操作中,都能获得最佳效果。

   而且Mastercam9.0基于PC平台,支持中文环境,价位适中,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最理想的选择。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报告题目: 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系 别 机电信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导 师 2013年3月12日1. 设计(论文)进展状况 毕业设计工作已马上到了中期,我对自己的课题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在初期,我已经完成了原理图的设计及开题报告的相关工作。在假期的时间里,我又下载了有关于凸轮轴以及数控加工方面的外文数据,以及对其进行了翻译。并且我从开学到现在的这几个星期里对自己的凸轮轴进行了工艺分析,夹具设计以及工艺卡片的制作。1.1生产纲领 生产类型生产纲领的大小对生产组织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各工序所需专业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以及所应选用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零件生产纲领可按下式计算: N=Qn(1+a%+b%)由此公式可以算的凸轮轴的年生产量为10万件,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的关系可以确定其生产类型是大批量生产。表1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11生产类型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件)重型零件中型零件轻型零件单件生产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大量生产5510010030030010001000101020020050050050005000100100500500500050050000500001.2材料的选择凸轮轴材料的选择:由于轴的载荷通常是变载荷,或变应力,故材料应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对轴的表面与支承有相对滑动的轴,还须要求较好的耐磨性。材料 常用材料与热处理:凸轮轴常用材料是20Cr,20Cr的热处理及主要机构性能(参考)如表110表2 20Cr主要机构性能材料牌号热处理毛坯直径mm硬 度HBS抗拉强度极限b (Mpa)弯曲疲劳极限-1(Mpa)扭转疲劳极限-1/Mpa屈服极限s/Mpa20Cr渗碳淬火回火153060表面HRC50608506506505504004003752802802151601601.3热处理分析轴类零件的热处理是保证轴类零件性能的重要工艺过程,它对轴类零件的如下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61)轴类零件的制造精度:组织转变不均匀、不彻底及热处理后形成的残余应力过大轴在热处理后的加工、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从而降低轴的精度,甚至报废。2)轴类零件的强度:热处理工艺制定不当、热处理操作不规范或热处理设备状态不完好,造成被处理轴的强度(硬度)达不到设计要求。3)轴的工作寿命:热处理造成的组织结构不合理、晶粒度超标等,导致主要性能如轴的韧性、抗磨损性能等下降,影响轴的工作寿命。4)轴的制造成本:作为轴制造过程的中间环节或最终工序,热处理造成的开裂、变形超差及性能超差,大多数情况下会使轴报废,即使通过修补可以使用,也会增加工时,从而增加了轴的成本。凸轮轴材料是20Cr,对强度和韧性要求比较高,而表面易磨损需渗碳。渗碳的目的就是增加轴的耐磨性能、表面硬度、抗拉强度及疲劳极限。渗碳以后首先要进行淬火,用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极限。但淬火时会引起内应力使之变脆,所以淬火以后必须要回火,回火的目的就是用来消除淬火后的脆性和内应力,提高其塑性和冲击韧度。但是对于凸轮轴来说,半成品热处理以前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要对第一和第二个凸轮之间的外圆;第五和第六个凸轮之间的外圆用两顶的装加方式进行粗磨。这样做是因为轴类零件热处理以后会产生变形,既保证其同轴度。以便在热处理以后以这两个外圆为基准进行校核。1.4 夹具的设计磨床夹具按其通用化的程度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组合夹具和成组可调夹具等等。凸轮轴加工时采用的是传动夹头,属于组合夹具类型。组合夹具是在夹具零部件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艺装备。它是由一套预先制造好的标准元件组装而成的。这些元件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不同规格的尺寸,它们相互配合部分的尺寸精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好,且具有完全的互换性。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可通过选择和使用标准元件和组合元件,很快装配出机械加工、检验、装配等所需的夹具来。使用完毕,可方便地拆卸、清洗、存放、留待以后再使用。组合夹具的特点:1、灵活多变;2、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3、节省人力和物力;4、减少夹具存放面积。组合夹具的元件按其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八大类,即:基础元件、支承元件、定位元件、导向元件、压紧元件、紧固元件、辅助元件及合件。其中,紧固元件包括各种螺栓、螺钉、螺母和垫圈等这些紧固元件均为常用的标准件。图1图1 夹具图传动夹头由非标准件手柄、定位销、定位板、弹簧、螺母、压盖、定位螺钉、传动板和标准件圆柱销、螺钉组合而成。 图2 传动板传动板是整个夹具的夹具体,也是夹具的关键部位(如图2),它上面有一个锥度孔,用来装夹凸轮轴的锥形端面。锥度孔和锥度面有自锁,在磨削时对凸轮轴进行夹紧,限制其自由度。 图3定位板定位板是通过定位螺杆固定在传动板上,它的作用是用来放置定位销(如图3)所示。 图 4手柄手柄是用来装定位销的,以便于定位销在使用时方便。如图4所示图5定位销定位销是在加工时对凸轮轴进行定位,装夹时定位销应放在凸轮轴装夹端的键槽内,限制凸轮轴的转动和移动的自由度。如图5所示1.5 拟定工艺路线清洗热处理钻中心孔车螺纹外圆磨(中间轴颈,轴间轴颈,锥面)凸轮磨(凸轮以及偏心轮)辅助加工清洗去毛刺检验入1.6磨削加工1.6.1外圆磨削1、机床选定:选用最常见的有MB1320外圆磨床和MK1620端面外圆磨床2、夹紧方案:利用螺母和两顶尖进行夹紧3、刀 具:外圆磨砂轮4、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用量选择的顺序是先确定背吃刀量ap,再确定进给量f,最后确定切削速度uc。背吃刀量ap应选择尽量大的背吃刀量,尽量在一次走刀中,把本工序加工应切除的加工余量切除掉。在粗加工时,当加工余量过大或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也可分两次走刀。在这一道工序中采用一次进刀: ap(2/33/4)A(2/33/4)0.99式中 A单边余量,mm进给量f定义:工件或刀具每转一周时,刀具与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进给量的选择与背吃刀量也有关,在已选定背吃刀量为0.99的前提下,查有关手册,选择进给量为:0.8mm/r切削速度ucUcD n粗/1000式中 D刀具直径 n加工时的速度查有关手册,取加工时的主轴转速为400r/mm。所以, UcD n粗/1000 1.98400/1000 74.1mm/r1.6.2凸轮磨削1、机床选定:常选用的机床有MXBS8312A凸轮磨床和CF41数控凸轮磨床2、夹紧方案:专用夹具和机床两顶尖3、刀 具:凸轮磨专用砂轮4、削用量的选择:切削用量选择的顺序是先确定背吃刀量ap,再确定进给量f,最后确定切削速度uc。背吃刀量ap应选择尽量大的背吃刀量,尽量在一次走刀中,把本工序加工应切除的加工余量切除掉。在粗加工时,当加工余量过大或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也可分两次走刀。在这一道工序中采用一次进刀:ap(2/33/4)A(2/33/4)*(0.350.4)0.230.33式中 A单边余量mm进给量f定义:工件或刀具每转一周时,刀具与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切削速度uc UcD n粗/1000式中 D刀具直径 n加工时的速度查有关手册,取加工时的主轴转速为3000r/mm。所以, UcD n粗/1000 1.983000/1000 18651600mm/r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主要难点就在于对凸轮轴的上的凸轮的定位进行加工,刀具的选择等。还有就是自己的数控模拟仿真技术软件的运用还不太熟练。解决措施:认真下功夫进行软件的学习并进行多次的模拟实践,和老师进行沟通,自己查阅书籍对凸轮轴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借鉴别人经验进行对自己的凸轮轴加工方案的修改。3. 后期工作安排(1)9 -12周:完成工艺规程方案设计以及其他的零件图绘制(2)13-14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3)15 周: 准备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7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系 别 机电信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导 师 2012年 12 月 15 日第 7 页 共 7 页撰写内容要求(可加页,小四号宋体,行距22磅): 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它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虽然在四冲程发动机里凸轮轴的转速是的一曲轴半(在二冲程发动机中凸轮轴的转速与曲轴相同),不过通常它的转速依然很高,而且需要承受很大的扭矩,因此设计中对凸轮轴在强度和支撑方面的要求很高,其材质一般是特种铸铁,偶尔也有采用锻件的。由于气门运动规律关系到一台发动机的动力和运转特性,因此凸轮轴设计在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凸轮轴的主体是一根与汽缸组长度相同的圆柱形棒体。上面套有若干个凸轮,用于驱动气门。凸轮轴的一端是轴承支撑点,另一端与驱动轮相连接。 凸轮的侧面呈鸡蛋形。其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汽缸充分的进气和排气,具体来说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气门的开、闭动作。另外考虑到发动机的耐久性和运转的平顺性,气门也不能因开闭动作中的加减速过程产生过多过大的冲击,否则就会造成气门的严重磨损、噪声增加或是其它严重后果。因此,凸轮和发动机的功率、扭矩输出以及运转的平顺性有很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说直列式发动机中,一个凸轮都对应一个气门,V型发动机或水平对置式发动机则是每两个气门共享一个凸轮。而转子发动机和无阀配气发动机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并不需要凸轮。凸轮轴是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凸轮轴桃尖部位的硬度和白口层深度是决定凸轮轴使用寿命和发动机效率的关键技术指标。在保证凸轮有足够高的硬度和相当深的白口层的前提下,还应考虑轴颈不出现较高的碳化物,使其具有较好的切削加工性能。目前,国内外生产凸轮轴的主要方法有:采用钢质锻造毛坯经切削加工后,凸轮桃尖部分经高频淬火形成马氏体层的工艺。20世纪 70年代末,德国和法国相继开发了凸轮轴氩弧重熔新工艺;另有以美国为主的可淬硬铸铁凸轮轴;以日本和法国为主的冷硬铸铁凸轮轴;以及凸轮部位用 Cr-Mn-Mo 合金涂料进行铸件表面合金化的生产工艺等。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 )即采用数字控制的方法对某一工作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机床是制造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其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各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不能采用传统的刚性生产线进行生产,还须考虑到适应的柔性。一些小产品其复杂要求和精度要求已经使通用机床难以胜任。在这样的情况下数控机床的出现满足了自动化程度高、柔性强、操作强度低,易于组成自动化生产系统的生产要求。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世界各国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大力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因此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3lPPy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运动轨迹和外设的操作时序逻辑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操作指令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处理生成的微观指令传送给伺服驱动装置驱动电机或液压执行元件带动设备运行。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要完成好这次设计任务,我们必需做到以下几点:阅读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及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刀具、夹具、加工路线。通过这次设计来巩固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查阅资料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定的基础。本课题的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与加工、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图、CAD/CAM等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应用环节。 通过设计,一方面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工艺分析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以下是主要思路和方法:1) 分析工件图并绘出工件的二维图及三维图。 2) 制定工件加工路线:确定工件的等级要求、尺寸要求来选择刀具及夹具。3) 利用仿真软件对工件进行加工,跟据所编程序选择合理的刀具等参数进行数控模拟加工。4) 编写设计说明书。2.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1) 确定所选毛胚时应正确计算零件的强度、刚度。2) 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进行数控编程,编程时要选择好加工路线、刀具号、切削用量并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使用功能指令代码及程序段格式,逐段编写加工程序;由于编程时会出现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要根据加工情况合理进行编程加工。3) 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据加工零件的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对零件的材料、毛坯种类、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以及热处理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4) 利用卡盘等夹紧工具对工件进行夹紧。5) 根据工件的表面等要求合理选择基准面。6)对工件进行数控加工时数控机床出现的一些故障应及时排除。3. 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1 - 2 周 翻译 明确设计要求,查阅文献,手机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3 - 4 周 零件的结构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5 - 6 周 进行工艺规程方案设计7 - 8 周 填写工艺文件,完成中期答辩9 - 10 周 夹具结构方案的设计11-12 周 夹具总图设计,绘制夹具零件图13-14 周 编写设计说明书 总体修改4. 主要参考文献陈金贵.凸轮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路长厚 艾兴.国内外砂轮平衡技术发展状况J.磨床与磨削.虞至正.凸轮磨削技术的发展及现代新概念的凸轮轴磨床J.北京汽车,2004(4).汪学明.数控凸轮轴磨床的应用与研制概况J.磨床与磨削.齐治昌.数值分析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5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6 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系 别 机电信息系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导 师 2013年5月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摘 要这次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对轴类零件的数控磨削加工有所了解,凸轮轴是轴类零件中比较复杂的一种轴类。在磨削加工方面,凸轮轴也是比较难以加工的轴。本文则是从最开始的凸轮轴零件的工艺分析开始对凸轮轴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关于材料的选择,毛坯的确定,热处理选择,基本尺寸以及表面粗糙度的确定都参考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进行定性定量的选择,中期的工序设定,以及关于加工步骤中的关于凸轮轴轴颈铣削的夹具设计,还有一些加工用量和加工余量的切削选择和计算,最后还运用了数控技术和仿真技术对凸轮轴零件最终在电脑上进行数控模拟和仿真加工生成零件。关键词:凸轮轴;工艺设计;数控加工IICAM shaft parts of nc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and NC programming Abstract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aim to CNC grinding of shaft parts understand ,The camshaft is relatively complex shaft parts of a shaft .In the grinding process, the camshaft is also more difficult to machine shaf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process analysis to parts of the camshaft camshaft all-round analysis about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the determination of blank heat treatment options, the basic siz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are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reference a large number of related books, Medium-term process Settings, as well as processing steps of CAM shaft neck of milling fixture design, and some processing dosage and the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of cutting machining allowance,Finally also us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nc camshaft parts eventually on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the simulation processing to generate parts. Keywords:The camshaft;Process design;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目 录1 绪论11.1Pro/E和Mastercam9.0软件的特点及主要功能21.2数控技术的相关知识21.3凸轮轴设计背景51.4凸轮轴设计方法51.5凸轮轴设计的作用51.6凸轮轴设计的结果和意义62 凸轮轴零件的工艺分析72.1凸轮轴零件特点72.2工艺设计原则及凸轮轴加工工艺分析82.3小结93 凸轮轴工艺设计103.1工艺设计103.2工艺特点113.3 凸轮轴工艺分析124 夹具的设计144.1夹具的设计144.2 端面车削204.3凸轮轴颈磨削21本章小结225 凸轮轴的数控磨削加工编程及仿真235.1数控编程235.2仿真加工256 设计总结与心得31致谢32参考文献33附录361 绪论1 绪论凸轮轴是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中重要的零件,凸轮轴的结构设计与加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凸轮轴专司控制内燃机进气门和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就其功能而言,凸轮轴多少年来都没有什么改变。自从气门控制的内燃机问世以来,直至今天凸轮轴还是以曲轴转速之半运转。但是,凸轮轴设计的发展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现代发动机中,凸轮轴的位置已经从下置式改成了上置式。上置式凸轮轴通过挺杆、圆柱齿轮、链条、摇臂或者辊子随动件驱动顶置式气门。此外,由于采用多气门的缘故,每一台内燃机凸轮轴的数量也增加了。还开发了各种各样可变气门定时的凸轮轴。同时,在材料和制造工艺上也发生了改变。近年来,又因环境保护的需要,正在开发低油耗、无污染的汽车发动机。为解决汽车尾气无污染排放问题,实现发动机的高转速、高输出功率,许多发动机采用多气门及配气相位、气门升程可变的结构,这就增加了气门弹簧的载荷。同时,为降低油耗及摩擦损耗,轮与摇臂间采用滚子结构,凸轮与滚子的接触面形成高压力区。另外,为达到汽车轻型化、低成本的目的,在不影响各个零件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该使零件尽可能简化加工、降低重量,材料使更趋合理。为实现上述目标,对发动机部件,尤其是凸轮轴的设计必须重新考虑,要求其结构紧凑、质量小,能承受更高接触压力,更好的耐胶着、耐点蚀、耐磨损的能力。在配气机构中,对凸轮轴各个部位的性能要求是不同的。对于凸轮,要求耐磨损、耐胶着、耐点蚀;对于轴颈要求滑动性能好;对于轴则要求刚性、弯曲、扭转性能好。传统的凸轮轴主要是铸造或锻造加工而成,各部位金属性能相同。这种由单一金属组成的凸轮轴很难达到上述要求。因此,质量小、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合理的装配式凸轮轴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目前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装配式凸轮轴制造新技术已应用于生产中。而且,这一改变进程还没有到达发展的尽头,因为采用电磁气门驱动系统的无凸轮轴内燃机离成批生产还需要时间。凸轮轴是一种不断地加速和减速的旋转质量。这种加速和减速伴随着能量的消耗。减轻凸轮轴的质量可以对内燃机节能发挥积极影响。所以今天凸轮轴上的创新往往与减轻重量分不开。39毕业设计(论文)1.1Pro/E和Mastercam9.0软件的特点及主要功能Pro/Engineering是美国公司开发的软件,该软件能够完整的展现某一产品从设计,加工到生产样本的全部工作流程,让所有的用户同时进行某一产品的设计工作流程,让所有的用户同时进行统一产品的设计工作。它是一款全方位的产品开发软件,集合了众多的功能。因此,自1988年问世以来,及引起CAD(计算机辅助软件)/CAE(计算机辅助教育)/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界的极大震动。Mastercam9.0是美国CNC Software,Inc公和司开发的CAD/CAM一体化软件。它是集二维绘图,三维实体,曲面设计,体素拼合,数控编程,刀具路径模拟及真实感模拟等功能于一身,对系统运行环境要求较低,使用户无论是在造型设计,CNC铣床,CNC车床,或CNC线切割等加工操作中,都能获得最佳效果。而且Mastercam9.0基于PC平台,支持中文环境,价位适中,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最理想的选择。1.2数控技术的相关知识 数控机床是采用数字化的信号进行对工件的自动生产制造的一种高效自动化设备。它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的美国的一个小公司,在制造飞机框架和直升机叶片时,利用全数字电子计算机对叶片轮廓的加工路径精确地控制,直到1952年出现了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直线插补连续控制的三坐标立式铣床。 数控铣床主要用于加工平面和曲面轮廓的零件,还可以加工复杂型面的零件,如凸轮、样板、模具、螺旋槽等。同时也可以对零件进行钻、扩、铰、锪和镗孔加工。它有适应性强、灵活性好,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生产自动化程序高,生产效率高等等特点。 在利用数控机床进行生产制造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数控系统的功能及规格,因为不同的数控系统在编写数控加工程序时,在格式及指令上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不同的机床也有不同的操作面板。我们必须对使用的铣床操作熟练,对CAD编程软件的熟练使用。 接着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零件图,熟悉零件的加工工艺。选择合要求、高效率的加工工艺;对其每个不同的加工选择合理的刀具、夹具及切削用量、切削液。并CAD编程软件设置好各参数,编好工件程序后,拟定数控铣削加工工序卡片,根据加工工序步骤,将对应步骤的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仿真铣床对零件进行仿真加工,并确定无错误便可到铣床车间将工件加工出来。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2五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在通用微机数控领域,以PC平台为基础的国产数控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在数控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商品化进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情况尤为突出。在新世纪到来时,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数控领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整体上全面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是数控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厂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普通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首先应由工艺人员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包括机床、刀具、定位夹紧方法及切削用量等工艺参数。同样,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也必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规程,同时要将工艺参数、几何图形数据等,按规定的信息格式记录在控制介质上,将此控制介质上的信息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由数控装置控制机床完成零件的全部加工。我们将从零件图样到制作数控机床的控制介质并校核的全部过程称为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简称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重要步骤。理想的加工程序不仅应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合格零件,同时应能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与充分的发挥,以使数控机床能安全可靠及高效地工作。 一般来讲,数控编程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零件图样、工艺处理、数值计算、编写加工程序单、制作控制介质、程序校验和首件试加工。 数控机床与加工,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数控程序自动地对工件进行加工的高效自动化设备。数控加工就是将加工数据和工艺参数输入到机床,机床的控制系统对输入信息进行运算与控制,并不断地向直接指挥机床运动的电动机功能部件机床的伺服机构发送脉冲信号,伺服机构对脉冲信号进行转换与放大处理,然后由传动机构驱动数控机床,从而加工零件。所以数控加工的关键是加工数据和工艺参数的获取,即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数控程序的编制是指从分析零件图样开始到获得正确的程序载体为止的全过程。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分析零件图样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加工路线及工艺参数、计算刀具中心运动轨迹及其位置数据;然后把全部工艺过程以及其他辅助功能(主轴的正转与反转、切削液的开与关、变速、换刀等)按运动顺序,用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制成数控加工程序,经过调试后记录在控制介质(或称程序载体)上,最后输人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以此控制数控机床完成工件的全部加工过程。CNC程序中的每一指定皆有一定的固定格式,使用不同的控制器其格式亦不同,故必须依据该控制器的指令格式书写指令,若其格式有错误,则程序将不被执行而出现警示讯息。CAM软件是将加工零件以图形形式输人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前置处理,在屏幕上形成加工轨迹,及时修改,再通过后置处理形成加工程序输人数控机床进行加工。自动编程的出现使得一些计算繁琐、手工编程困难、或手工无法编出的程序都能够实现。然而本设计的零件铣床加工主要是用CAD软件Mastercam9.0进行零件的画图和程序的编制。然后通过软件后处理出机床能识别的NC代码进行直接加工。在自动编程过程中,加工工艺决策是加工能否顺利完成的基础,必须依据零件的形状特点、工件的材料、加工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选择最佳的加工方法、合理划分加工阶段、选择适宜的加工刀具、确定最优的切削用量、确定合理的毛坯尺寸与形状、确定合理的走刀路线,最终达到满足加工要求、减少加工时间、降低加工费用的目的。数控仿真加工,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虚拟制造系统同步仿真操作功能;还能对加工的工件进行精确测量、智能测量等等的仿真操作。我们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对零件进行模拟加工,从而达到熟练各种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而且通过仿真软件还能对加工程序的校正和加工工艺的优化,最终达到简化程序,减少加工错误,提高加工效率。1.3凸轮轴设计背景 这次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对轴类零件的半成品以后的磨削加工有所了解,也是为了巩固所学的关于磨削加工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数控加工软件的设计应用能力,让我们综合运用我们所学的机械设计基础、数控编程、机械制图、CAD技术、机械制造工艺等知识,来完成凸轮轴零件的三维造型设计、凸轮轴零件工艺规程文件编制、相关数控程序编制和相关夹具的设计。1.4凸轮轴设计方法常规设计方法常规的设计方法就是传统的设计方法。他们是根据力学和数学建立的理论公式和经验公式,运用图表和手册等技术资料,以实践经验为基础,进行设计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说明书,利用普通凸轮磨机床进行加工。创新设计方法现代设计方法强调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以工程软件为基础,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如凸轮轴设计就是运用proe辅助制图,这样就可以优化设计,就可以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的浪费率。1.5凸轮轴设计的作用凸轮轴是在综合运用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原理、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数控编程等多门课程的总结。通过这一环境的训练,使我不但更加深入了解毕业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而且学会使用这些理论、基本知识去了解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凸轮轴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凸轮轴的主体是一根与汽缸组长度相同的圆柱形棒体。上面套有若干个凸轮,用于驱动气门。凸轮轴的一端是轴承支撑 点,另一端与驱动轮相连接。凸轮的侧面呈鸡蛋形。目的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气门的开、闭动作,保证汽缸充分的进气和排气。1.6凸轮轴设计的结果和意义凸轮轴设计的结果这次设计运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优化设计。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寻求最好的工艺方案,以至于减少砂轮的磨损。这些将在工艺和编程上得到体现。凸轮轴设计的意义凸轮轴是一个精密零件,也是轴类零件中比较复杂的一种曲轴。它的磨削要求也比较严格,每一个凸轮的角度都要控制在公差范围内。但是还有一些复杂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在工艺规程设计方面也欠佳,编程方面也不是很完好以及其他地方还存在很大的问题。2 凸轮轴零件的工艺分析2 凸轮轴零件的工艺分析2.1凸轮轴零件特点凸轮轴生产线承担每台发动机凸轮轴的机加工,每台发动机上使用一根凸轮轴。材料:20Cr,各主轴颈及端面的硬度HB180240,凸轮HRC凸轮轴的三维图和简图图2.1凸轮轴三维图图2.2凸轮轴二维图2.1.2 发动机凸轮轴主要加工内容和精度要求a. 支承轴径前轴径前端32.50-0.10,后端32.50-0.10,表面粗糙度Rz3.2毕业设计(论文)中间轴径32.50-0.10,表面粗糙度Rz3.2后轴径32.50-0.10,表面粗糙度Rz3.2b. 凸轮 图2.3凸轮形状示意图图中O点位凸轮旋转中心。EA是以O点位中心的圆弧。6个凸轮基圆尺寸为33.50-0.10,表面粗糙度Rz3.2。各凸轮基圆相对与前后轴颈的基准轴线的径向跳动允差0.03mm各凸轮基圆相对与前后轴颈的基准轴线的平行度允差0.01mm各凸轮对称中心线相对于键槽的相对位置偏差(相位角)20凸轮型线误差作用段0.05mm凸轮型线误差作用段0.02mm一缸凸轮轴对键槽位置1123220c. 键槽宽50-0.14,深400.05,对称度0.0252.2工艺设计原则及凸轮轴加工工艺分析(1)保证工艺具有合理的先进性,再保证节拍的基础上,吸收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2)对于关键设备和技术,优先考虑国内外可靠厂家的先进设备。(3)保证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再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4)充分考虑各生产缓解的安全性和操作的方便性。(5)在投资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考虑柔性生产。由于凸轮轴具有细长且形状复杂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又高,尤其是凸轮的加工,因此其加工工艺性较差。在凸轮轴的加工过程中,有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其加工精度。其一是易变形性,其二是加工难度大。2.2.1易变形特性从细长轴的角度来说,突出的问题就是工件本身的刚度低,切削加工时会产生较大的受力变形,其表面残余应力也会引起变形。尤其是在加工凸轮和齿轮时,这种变形会更为显著。凸轮轴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不仅影响到后续工序加工中的余量分配是否均匀,而且变形过大会导致后序加工无法进行,甚至造成中途报废。凸轮轴加工后的变形,将直接影响到装配后凸轮轴的使用性能2。因此,在安排其工艺过程时,必须针对工件易变形这一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不仅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以使粗加工时产生的变形在精加工中得到修整,半精加工中产生的变形在精加工中得到修正,还必须在加工过程中增设辅助支承以采取分段加工等措施,这是保证凸轮轴加工精度所必须解决的问题。2.2.2加工难度大 从形状复杂的角度来说,突出的问题凸轮、齿轮这些复杂表面的加工。对于这些表面,不仅有尺寸精度要求,还有形状、位置精度要求,如采用普通的加工设备和一般表面常规加工方法,显然是根本无法保证其加工质量和精度的。例如对于凸轮的加工,从满足使用要求的角度来说,既要求其相位角准确又要求凸轮曲线升程满足气门开启和关闭时升降过程的运动规律,但注意到凸轮曲线上的各点相对其回转中心的半径是变化的,当选用一般的靠模机床加工时,由于加工半径的变化,势必引起切削速度和切削力的变化,加之工件旋转时的惯性力和靠模弹簧张力的瞬间变化,将会使加工后的凸轮曲线产生形状误差,即曲线的升程误差,从而直接影响凸轮轴的使用性能。2.3小结综上所述,虽然各种方案都各有优点,但其技术的不成熟或者成本问题,都成为在国内实施的困难。考虑到成本及大批量生产,选择成熟技术和成熟的设备,使工艺方案符合经济性与合理性原则。3 凸轮轴工艺设计3 凸轮轴工艺设计3.1工艺设计3.1.1定位基准的选择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其轴线即为它的设计基准。发动机凸轮轴遵循这一设计基准,由于凸轮轴各表面的加工难以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因此,减小工件在多次装夹中的定位误差,就成为保证凸轮轴加工精度的关键。本文采用两顶尖孔作为轴类零件的定位基准,这不仅避免了工件在多次装夹中因定位基准的转换而引起的定位误差,也可作为后续工序的定位基准,即符合“基准统一”原则。这种方法不仅使工件的装夹方便、可靠。简化了工艺规程的制定工作,使各工序所使用的夹具结构相同或相近,从而减少了设计、制造夹具的时间和费用,而且有可能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更多表面。这对于大量生产来说,不仅便于采用高效专用机床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也使得所加工的各表面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3.1.2加工阶段的划分与工序顺序的安排a. 加工阶段的划分由于凸轮轴的加工精度较高,整个加工不可能在一个工序内全不完成。为了利于逐步地达到加工要求,所以把整个工艺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以完成各个不同加工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发动机凸轮轴的加工的三个阶段3:(1) 粗加工阶段包括车各支承轴颈、齿轮外圆轴颈和粗磨凸轮。该阶段要求机床刚性好,切削用量选择尽可能大,以便以提高生产率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2) 半精加工是精车各支承轴颈和精磨齿轮外圆轴颈。该阶段主要为支承轴颈齿轮的加工做准备。毕业设计(论文)(3) 精加工包括精磨各支承轴颈、止推面和凸轮以及斜齿轮加工。该阶段加工余量和切削量小,加工精度高。工艺编排:首先以32.5的毛坯面为定位基准,然后以大端外圆的端面作轴向定位,具体每序的定位基准和夹紧位置,见表3-1发动机凸轮轴生产工艺简介。b. 工序顺序的安排加工顺序的安排与零件的质量要求有关,工序安排是否合理,对于凸轮轴加工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都有很大影响。对于各支承轴颈是按粗车精车精磨加工的,对于是按凸轮粗磨精磨加工的,对于斜齿轮是按粗车精车精磨滚齿加工的。各表面的加工顺序按从粗到精、且主要表面与次要表面的加工工序相互交叉进行,从整体上说,符合“先粗后精”的加工原则。3.1.3凸轮形面的加工在凸轮轴的加工中,最重要同时难度最大的是凸轮形面的加工。该形面的加工方法目前主要有车削和磨削两种。凸轮形面的粗加工目前在国内主要是凸轮轴车床车削加工,也有采用铣削加工和磨削加工的。如采用双靠模凸轮轴磨床,机床有两套靠模,当砂轮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时,使用第一个靠模来工作。当砂轮磨损到一定程度时,靠模自动转换,使用第二个靠模来工作4。该磨床通过对砂轮直径的控制来提高凸轮外形的精度,不仅提高了凸轮形面的加工精度,也使砂轮的利用更经济、合理。发动机凸轮轴毛坯采用精铸的方法制造,毛坯精度较高,切削量小,故采用磨削的加工工艺,简化了凸轮形面的加工。凸轮形面的加工采用磨削的方法,在凸轮磨床上完成粗磨及精磨的加工。工件安装在两顶尖之间并以键槽做轴向定位,在支承轴颈处安装辅助支承保证凸轮形面的加工精度。发动机凸轮轴形面的加工所采用的凸轮轴磨床是立方氮化硼磨床,该磨床能迅速地变换磨削的凸轮形状,超过一般仿珩磨的生产率。机床具有较大的刚度,能承受大的工作负荷。由于立方氮化硼(CBN)砂轮的使用寿命高,因此,砂轮的直径变化所造成的凸轮形状误差显著减小,也大大提高了凸轮形面的磨削精度。3.2工艺特点发动机凸轮轴工艺特点: a. 毛坯硬度高 (冷激区HRC45 非冷激区HB229302) b. 生产节拍 1.75分钟 c. 轮轴数控车床用于支撑轴颈的粗加工 凸轮部分在铸造时冷激,不需加工后淬火 d. 凸轮采用粗、精磨加工,以磨代车,凸轮轮廓直接磨削 e. 凸轮精加工采用全数控无靠磨磨削 f. 加工中主要定位基准中心孔采用打孔后修磨,保证加工质量3.3 凸轮轴工艺分析3.3.1生产纲领 生产类型生产纲领的大小对生产组织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各工序所需专业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以及所应选用的工艺方法和工艺装备。零件生产纲领可按下式计算: N=Qn(1+a%+b%)由此公式可以算的凸轮轴的年生产量为5000件,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的关系可以确定其生产类型是大批量生产。表1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的关系生产类型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件)重型零件中型零件轻型零件单件生产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大量生产5510010030030010001000101020020050050050005000100100500500500050050000500003.3.2材料选择凸轮轴材料的选择:由于轴的载荷通常是变载荷,或变应力,故材料应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对轴的表面与支承有相对滑动的轴,还须要求较好的耐磨性。材料:常用材料与热处理:凸轮轴常用材料是20Cr,20Cr的热处理及主要机构性能(参考)如表2表2 20Cr主要机构性能材料牌号热处理毛坯直径mm硬 度HBS抗拉强度极限b (Mpa)弯曲疲劳极限-1(Mpa)扭转疲劳极限-1/Mpa屈服极限s/Mpa20Cr渗碳淬火回火153060表面HRC50608506506505504004003752802802151601603.3.3 热处理分析:轴类零件的热处理是保证轴类零件性能的重要工艺过程,它对轴类零件的如下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6:a. 轴类零件的制造精度:组织转变不均匀、不彻底及热处理后形成的残余应力过大轴在热处理后的加工、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从而降低轴的精度,甚至报废。 b. 轴类零件的强度:热处理工艺制定不当、热处理操作不规范或热处理设备状态不完好,造成被处理轴的强度(硬度)达不到设计要求。c. 轴的工作寿命:热处理造成的组织结构不合理、晶粒度超标等,导致主要性能如轴的韧性、抗磨损性能等下降,影响轴的工作寿命。d. 轴的制造成本:作为轴制造过程的中间环节或最终工序,热处理造成的开裂、变形超差及性能超差,大多数情况下会使轴报废,即使通过修补可以使用,也会增加工时,从而增加了轴的成本。凸轮轴材料是20Cr,对强度和韧性要求比较高,而表面易磨损需渗碳。渗碳的目的就是增加轴的耐磨性能、表面硬度、抗拉强度及疲劳极限。渗碳以后首先要进行淬火,用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极限。但淬火时会引起内应力使之变脆,所以淬火以后必须要回火,回火的目的就是用来消除淬火后的脆性和内应力,提高其塑性和冲击韧度。但是对于凸轮轴来说,半成品热处理以前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要对第一和第二个凸轮之间的外圆;第五和第六个凸轮之间的外圆用两顶的装加方式进行粗磨。这样做是因为轴类零件热处理以后会产生变形,既保证其同轴度。以便在热处理以后以这两个外圆为基准进行校核。4 夹具的设计4 夹具的设计4.1夹具的设计磨床夹具按其通用化的程度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组合夹具和成组可调夹具等等。凸轮轴加工时采用的是传动夹头,属于组合夹具类型。组合夹具是在夹具零部件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艺装备。它是由一套预先制造好的标准元件组装而成的。这些元件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不同规格的尺寸,它们相互配合部分的尺寸精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好,且具有完全的互换性。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可通过选择和使用标准元件和组合元件,很快装配出机械加工、检验、装配等所需的夹具来。使用完毕,可方便地拆卸、清洗、存放、留待以后再使用。组合夹具的特点:1、灵活多变;2、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3、节省人力和物力;4、减少夹具存放面积。 组合夹具的元件按其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八大类,即:基础元件、支承元件、定位元件、导向元件、压紧元件、紧固元件、辅助元件及合件。其中,紧固元件包括各种螺栓、螺钉、螺母和垫圈等,这些紧固元件均为常用的标准件。本次夹具设计主要是应用于对凸轮轴的凸轮轴颈进行加工。由于凸轮轴在工作中需要很高的转速承受很大的转矩,因此对凸轮轴轴颈的强度和可靠支撑方面的要求很高。而轴颈的同轴度需要也很高。由于进行大批量生产同一种凸轮轴所以设计一套专用的夹具。凸轮轴的材料为20Cr且由于凸轮轴颈的位置应该运用铣磨加工比较好。该零件在数控磨铣加工前,工件是一个经过加工半圆槽的凸轮轴材料,凸轮轴上的半圆槽可以进行定位装夹,无需进行另做工艺孔进行定位。凸轮轴的组成几何元素之间关系清楚,条件充分,编程时,所需基点坐标很容易求得。凸轮轴颈的的外轮廓面只要与加工刀具只有有垂直度的要求,只要提高装夹精度,使凸轮轴颈与铣刀轴线垂直, 加工凸轮轴颈的同轴度即可保毕业设计(论文)证。在设计夹具体的时候传动板上的锥度孔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在装夹时保证凸轮轴磨铣的同轴度,因此传动板的高度,中心孔的位置要自己设计,最后的夹具体,如图4.1所示。 图4.1 夹具图传动夹头由非标准件手柄、定位销、定位板、弹簧、螺母、压盖、定位螺钉、传动板和标准件圆柱销、螺钉组合而成。 图4.2 传动板传动板是整个夹具的夹具体,也是夹具的关键部位如图4.2所示,它上面有一个锥度孔,用来装夹凸轮轴的锥形端面。锥度孔和锥度面有自锁,在磨削时对凸轮轴进行夹紧,限制其自由度。图4.3 定位板定位板是通过定位螺杆固定在传动板上,它的作用是用来放置定位销(如图4.3)所示。 图4.4 手柄手柄是用来装定位销的,以便于定位销在使用时方便。(如图4.4)所示图4.5 定位销定位销是在加工时对凸轮轴进行定位,装夹时定位销应放在凸轮轴装夹端的键槽内,限制凸轮轴的转动和移动的自由度。(如图4.5)所示。(如图4.6,4.7)所示为夹具图的装配三维图和夹具图的分解三维图。 图4.6 夹具三维装配图 图4.7 夹具三维分解图西安工业大学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产品名称凸轮轴零件名称凸轮轴共 页第 页材料牌号45钢毛坯种类铸件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1每台件数备注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段设备工艺装备工时准终单件1铣端面打中心孔铣端面打中心孔钻铣组合机2校直 压床3粗车轴颈外圆车支承轴颈外圆等 凸轮轴轴颈车床4钻孔钻 7 孔 钻床5校直校直 压床6磨轴颈外圆磨轴颈外圆 外圆磨床7车侧面车凸轮侧面和连接轴颈等 凸轮轴车床8校直校直 压床9磨螺纹外圆磨螺纹轴颈外圆等 外圆端面磨床10磨轴颈磨五个支承轴颈外圆 外圆磨床11铣键槽铣键槽 键槽铣床12粗磨凸轮磨凸轮 凸轮磨床13铣螺纹铣螺纹 螺纹铣床14去毛刺去螺纹两端毛刺 去毛刺机15清洗清洗清洗机16检查中间检查17淬火支承轴颈、螺纹表面淬火18淬火凸轮、偏心轮淬火19修中心孔修中心孔 立式钻床20校直校直 压床21半精磨凸轮磨凸轮 凸轮磨床22校直校直 压床23精磨端面止推面精磨端面和止推面 端面外圆磨床24精磨轴颈精磨支承轴颈外圆 外圆磨床25精磨凸轮精磨凸轮 凸轮磨床26修正修整螺纹和去毛刺27抛光抛光 抛光机28校直校直 压床29清洗清洗 清洗机30终检终检表4.1 加工工艺卡片4.2 端面车削a. 背吃刀量ap应选择尽量大的背吃刀量,尽量在一次走刀中,把本工序加工应切除的加工余量切除掉。在粗加工时,当加工余量过大或工艺系 统刚性较差时,也可分两次走刀。在这一道工序中采用一次进刀:选取ap的进刀量为0.33b. 进给量f定义:工件或刀具每转一周时,刀具与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查表选取f为0.16c. 切削速度v 式中 cv, xv, yv, 为系数,m为指数,ap为背吃刀量,f为进给量,修正系数kv取值为1。查有关手册,查得cv=189.8, xv=0.15, yv=0.20, m=0.20计算得出v=2.37m/sd. 加工工时根据凸轮轴的零件图得出l=27mm 查表4.6的l1=5mm,取l2=2mm Tj=(l+l1+l2)/(f*nw) =(27+5+2)/2.37 =14.34s由于有两个端面需要车削,所以车削端面所用工时为Tj总=14.34*2=28.68s4.3凸轮轴颈磨削a. 背吃刀量ap应选择尽量大的背吃刀量,尽量在一次走刀中,把本工序加工应切除的加工余量切除掉。在粗加工时,当加工余量过大或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也可分两次走刀。在这一道工序中采用一次进刀:所以ap的进刀量选取为0.99b. 进给量f定义:工件或刀具每转一周时,刀具与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进给量的选择与背吃刀量也有关,在已选定背吃刀量为0.99的前提下,查有关手册,选择进给量为:0.8mm/rc. 切削速度uc ucD n粗/1000式中 D刀具直径 n加工时的速度查有关手册,取加工时的主轴转速为400r/mm。所以, ucD n粗/1000 1.98400/1000 2.48mm/rd. 加工工时Tj 根据凸轮轴的零件图得出l=17mm 查表4.3的l1=10mm,取l2=2mm Tj=(l+l1+l2)/(f*nw) =(17+10+2)/2.48 =11.69s由于凸轮轴颈被凸轮分成五部分所以加工工时Tj总=11.69*5=58.46s本章小结本章对凸轮轴的特点、作用、结构工艺性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分析,让人对凸轮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结合生产实际要求确定了生产纲领、生产类型及工艺路线,并进行了夹具设计。本章设计中夹具设计是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普通轴的加工一般不需要设计夹具,直接用卡盘夹紧,或用两顶尖固定即可,但凸轮轴的加工不可如此,它需要设计专门的夹具。这也体现了凸轮轴加工的难度及重要性。5 凸轮轴的数控磨削加工编程及仿真5 凸轮轴的数控磨削加工编程及仿真5.1数控编程数控磨的编程是通过角度的一个升程表来自动完成的,所以升程表里的每一个角度都要准确无误,要不就会升程一个不同角度的升程。表4 凸轮升程表H(mm)H(mm)H(mm)H(mm)H(mm)25.150300.1006350.4189400.9675451.768725.50.000530.50.122535.50.463140.51.035845.51.8639260.0031310.1466360.5097411.1066461.962126.50.007831.50.172836.50.558541.51.1846.52.0631270.0146320.2013370.6097421.2561472.167227.50.023632.50.232037.50.663342.51.334747.52.2743280.0347330.2649380.7193431.4160482.384428.50.047933.50.338.50.777643.51.548.52.4977290.0633340.3374390.8385441.5868492.614229.50.080934.50.377039.50.901744.51.676449.52.7340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是是使用数控机床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理想的数控程序不仅应该保证加工出符合零件图样要求的合格零件,还应该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与充分的发挥,使数控机床能安全、可靠、高效的工作。 下面是凸轮轴的一段加工程序一、程序头是程序的起始阶段,他是执行程序的一个辅助工作,主要包含:刀具的起始点、主轴的正反转、主轴的速度、冷却液的开关。N0000(MAIN PROGRAM) G54 G90G00 X-150 Y0.U0.V0.Z0二、程序主体是程序的主要部分,他主要包含:进刀点、切入点。1、进刀M28G04 F1.0R2=0.00R29=R1312、切入这一步是砂轮逐步磨削,逐渐成型。G90G00 SUPA X=R900 G00 SUPA Z=R901R95=270.00 R96=52.00AF90G90 G00 X=R103M22G04 F=1.0AA40:IF $A_IN10=1 GOTOF AA34 G91 GOO Z-0.01IF $AA_IWZ1=47.0 GOTOF AA32GOTOB AA40AA34:IF $A_IN10=0 GOTOF AA33毕业设计(论文)G91 G00 Z-0.01GOTOB AA34AA33:G04F1.0G91 G01 Z0.15 F20.0IF $_IN10=GOTOF AA32AA35:IF $A_IN10=1 GOTOF AA36G91 G01 Z-0.001 F20.0 GOTOB AA35AA36:M23G91G00 Z=R300G90G00 X=R299M22G04 F=1.0AA51IF $A_IN10=1GOTOF AA50G91 G00 Z-0.01IF $AA_IWZ1=70 GOTOB AA32GOTOB AA51AA50:IF $A_IN10=0 GOTOF AA52G91 G00 Z-0.01GOTOB AA50AA52:G04 F=1.0G91 G01 Z0.15 F20.0IF $A_IN10=O GOTOF AA32AA53:IF $A_IN10=GOTOG AA54G91 G00 Z-0.01 F20.0GOTOB AA53AA54M23G90G00 X270.0G04 F1.0G91 G00 Z=R162AF10R130=R130+1IF R130R29 GOTOF AA46AF11G04 F1.0AA32M23G04 F1.0AA46G90 G00 SUPA X=R900G90 G00 SUPA Z=R901R95=270.00 R96=52.00AF90 G04 F1.0三、程序结尾是是程序的结束部分,主要包含主轴的停止、程序的结束并返回到程序的起始位置、刀架退到安全地方。M05;M01;T0606;M30;5.2仿真加工 由于本人对于Mastercam软件还正在学习中对于一些复杂的应用正在学习,而且凸轮轴的零件仿真加工属于较复杂的的零件加工,所以关于凸轮轴上的凸轮的仿真加工还不熟悉。5.2.1 读取文档 仿真加工是从Pro/E 系统中输出凸轮轴零件的IGES 格式文件;在Mastercam9.0 系统中将凸轮轴零件的IGES 格式文件转换成MC9 格式文件。在菜单栏中选择回主功能表/档案/档案转换/IGES/读取。5.2.2 坐标处理 进行坐标处理选取侧面进行旋转使刀具面与凸轮轴的轴颈垂直。然后建立第二个图层,绘图建立边界盒(如图5.1),画直线选取斜对称的两点端点。然后在转换中进行平移,选择斜直线的中点与坐标原点进行重合。使凸轮轴的中点与坐标中点进行重合(如图5.2)。图5.1 边界盒图5.2 转移原点5.2.3 曲面曲线处理 建立第三个图层,取消第二图层。绘画中选取曲面曲线然后选取要加工的面,点选执行。5.2.4 加工坯料 在菜单栏选择刀具路径,工作设置,系统弹出工作设置对话框,选取使用边界盒。然后点选确定。5.2.5 凸轮轴的圆槽粗加工选取刀具路径,曲面加工,粗加工,挖槽粗加工,选取要加工的面(如图5.3,5.4) 图5.3 加工选取面图5.4 刀具选取图 点击执行,弹出曲面粗加工挖槽刀具参数对话框,鼠标放在空白处,单击从刀库中选取刀具,然后点击曲面加工参数选取加工面的预留量,安全高度和参考高度。最后在挖槽粗加工参数中输入Z轴的最大进给量以及刀间距,选取要使用的刀具的走刀路线图。串联选取路线,点击执行等待加工生成走刀路径。(如图5.5)图5.5 编辑框最后生成刀具路径(如图5.6) 图5.6 实体验证5.2.6 加工凸轮轴键槽 同理参照5.2.4加工凸轮轴的键槽,生成(如图5.7)图5.7 左端键槽图5.2.7 后置处理(生成NC 程序) 在菜单栏选择刀具路径,操作管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后处理按钮,系统弹出后处理程式对话框,选择打开储存NC 档、编辑,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输入程序名对话框,输入程序名, 单击保存按钮,修改并保存。 最后生成(如图5.8)的程序编程图5.8 程序生成图6 设计总结与心得6 设计总结与心得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深刻理解到了数控技术对于我国的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这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对于实践能力的应用还有所欠缺的,经过十五周的凸轮轴零件的二维和三维画图、编程与加工设计,让我明白设计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书上知识的照搬照套,一个零件的加工设计与加工的材料、刀具等等紧密联接。想要成功地完成凸轮轴零件的编程与加工,使加工的零件各部分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均达到零件图样的技术要求。必须使整个设计工艺方案选择合理,程序编制正确,计算好各个加工参数,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用防真软件验证程序没有错误,并保证实际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撞刀或运动干涉的现象。 通过对凸轮轴的数控加工设计,我对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首先经过设计中选择刀具,我对数控机床工具系统的特点和数控机床刀具材料和使用范围有了较深的了解。在设计加工工艺方案过程中,我也进一步了解了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定位方式与定位元件及数控机床用夹具的种类与特点,对教材中有关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与数控加工夹具的选择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再是,这次的设计我能利用自动编程软件Mastercam9.0对零件进行造型、加工轨迹生成、后置处理等应用,使我对Mastercam软件的应拥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我又是初学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加工方法和仿真形成还是不太熟悉,导致我对与凸轮轴的凸轮部分加工仍有一些疑惑,不会加工。这也是我本次毕业设计中的一个大的不足和漏洞。但是我仍然不会放弃,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Mastercam软件的继续学习,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争取在以后的时间里对我的零件进行更深一步的完善。通过本毕业设计的实践,我真正的把理论的知识与实际零件的设计生产相结合。使教材中所学到的许多内容在实践中得到了印证,让自己从中吸收了不少的经验和知识。看到自己经过多次调试、修改并最终完成了对凸轮轴零件的一些比较局部的表面的加工。致谢致 谢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任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在任老师小组下毕业设计的同学们的互相帮助和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本设计及论文是在任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任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半年的时间中任老师同时还在思想和生活上给我们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不时的询问我们的就业情况,支持我们的就业给我们最大的帮助,在此谨向任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而且我还要感谢在这半年中帮助我的张老师,米老师,黄老师,你们的指导才让我更加顺利的把这个毕业设计完成。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设计生活的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与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的顺利完成。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刘彦召.Pro/ENGINEER野火版4.0模具设计与加工.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刘万菊.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3颜伟.数控加工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4葛正浩,田普键.PRO/E模具数控加工.北京工业出版社,2007.75眭润舟.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 6李杰臣.Mastercam9.0入门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 7魏峥,牟林,康亚鹏.Mastercan9.0加工应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8何满才.数控编程与加工Mastercan9.0实例详解.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4 9张秀玲.CAD/CAM技能训练.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8 10陈洪涛.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 11张超群.罗学科.数控加工综合实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 12朱淑萍.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9 13罗学科,黄根隆翻译.数控加工与编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 14G. Seliger et al. (eds.), Advances in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Proceedings of the 8th Global Conference 149 on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DOI 10.1007/978-3-642-20183-7_2215K.Mollenhauer,H.Tschoeke(eds.),Handbook of Diesel Engines,DOI10.100716Q. Semeraro Dipartimento di Meccanica, Politecnico di Milano, Via La Masa 1, 20156 Milan, Italy17Shigley J 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New York: McGraw-Hill, 1998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不包含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毕业设计(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附录:数控仿真编程(部分)%O0000(PROGRAM NAME - ASM0001_ASM000000)(DATE=DD-MM-YY - 05-05-13 TIME=HH:MM - 16:13)N100G20N102G0G17G40G49G80G90( 1/16 FLAT ENDMILL TOOL - 1 DIA. OFF. - 21 LEN. - 2 DIA. - .0625)N104T1M6N106G0G90G53X111.9651Y-669.7414A0.S8556M3N108G43H2Z155.8258N110G1Z155.2258F6.16N112X111.9683N114X111.9697Y-669.6945N116X110.454N118X108.943Y-669.6476N120X111.9712N122X111.9726Y-669.6008N124X107.432N126X105.921Y-669.5539N128X111.9741N130X111.9755Y-669.507N132X104.41N134X102.899Y-669.4601N136X111.977N138X111.9784Y-669.4133N140X101.388N142X99.8769Y-669.3664N144X111.9798N146X111.9813Y-669.3195N148X98.3659N150X96.8549Y-669.2726N152X111.9827N154X111.9842Y-669.2258N156X95.3439N158X93.8329Y-669.1789N160X111.9856N162X111.9871Y-669.132N164X92.3219N166X90.8108Y-669.0851N168X111.9885N170X111.9899Y-669.0383N172X89.2998N174X87.7888Y-668.9914N176X111.9914N178X111.9928Y-668.9445N180X86.2778N182X84.7668Y-668.8976N184X111.9943N186X111.9957Y-668.8508N188X83.2558N190X82.0028Y-668.8119N192X82.003Y-668.8039N194X111.9972N196X111.9986Y-668.757N198X82.0045N200X82.0059Y-668.7101N202X112.N204X112.0015Y-668.6633N206X82.0074N208X82.0088Y-668.6164N210X112.0029N212X112.0044Y-668.5695N214X82.0103N216X82.0117Y-668.5226N218X112.0058N220X112.0073Y-668.4757N222X82.0132N224X82.0146Y-668.4289N226X112.0087N228X112.0101Y-668.382N230X82.016N232X82.0175Y-668.3351N234X112.0116N236X112.013Y-668.2882N238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凸轮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数控+夹具】【3张图纸】【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7393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