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发展报告[1].ppt_第1页
加气混凝土发展报告[1].ppt_第2页
加气混凝土发展报告[1].ppt_第3页
加气混凝土发展报告[1].ppt_第4页
加气混凝土发展报告[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加气混凝土发展报告,中国加气混凝土工业协会陶有生,一、概况,自1966年建立中国第一个加气混凝土厂至2005年6月,据初步不完全统计已有加气混凝土企业480家。从事加气混凝土机械装备制造的企业有42家,从事铝粉制造企业14家,从事辅助材料及配件生产的企业7家。这一切表明中国已经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系统比较完整,技术、设备及产品应用水平相对较高的独立的加气混凝土工业体系。,二、生产能力,本次调查中,统计到生产能力的企业371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7%,统计设计生产能力为4100万m3,未统计到设计生产能力的企业109家。按此推测,目前中国加气混凝土生产能力在45005000m3之间。,1.历年建设工厂数,有建设年度统计的企业334家,占调查企业数70%,116家未能统计在内,2.历年建设的生产能力,有建设年度统计的企业334家,占调查企业数70%,144家未能统计在内,3.不同年代建设的生产线数,统计企业数为334家,占调查企业数70%,4.不同年代建设的生产线能力,2001年2005年所建生产线占40年所建生产线65%2001年2005年所建生产能力约占40年所建生产能力的50%,5.企业规模结构,5.企业规模结构,从上述分析看,10万M3以上规模的企业已占统计生产能力企业总数的75%。10万m3/年线已成为中国加气混凝土生产主力。单线规模最大的已达40万m3/年,年产20万m3以上的企业呈不断上升趋势,中国加气混凝土正在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加气混凝土企业的规模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还将进一步改变。,7.不同设计规模企业生产能力,9.加气混凝土企业区域分布,由图可看出,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广东加气混凝土发展较快,6个省企业总数达282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8%。其中,山东、浙江、江苏、广东、发展最强劲。,10.有能力统计企业生产能力区域分布,由图可看出,上海、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8省市生产能力增长很快,合计达2401万立方米,占有能力统计企业生产能力总和的59%。8个省的生产能力就超过了全国的一半。仅山东、江苏、浙江、广东4省市生产能力达1864万立方米,占全国的45%。从此可以看到,发展得晚的省、市发展更快,后来居上。分析其原因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均耕地等资源紧缺、墙体材料革新力度大,抓得紧等因素有关。,11.原材料结构,在调查的480家企业中,统计到原材料的企业238家,仅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0%。在238家企业中使用炉砂子(包括尾矿)的52家,使用电厂粉煤灰的186家,用砂的占统计数的22%,这大体上反映了我国加气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结构以粉煤灰为主,占70%。,12.切割方式,在调查的480家企业中,统计到切割方式的企业331家占调查企业总数的67%。其中:手工切割的29家,占统计企业的9%。机械切割的302家,占统计企业的91%。在未统计到的149家企业中,还会有一部分企业用手工切割。但从以上统计分析看,机械切割已成为加气混凝土生产的主流,随着市场的发展,手工切割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少,并逐步淘汰,将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由此看出,中国加气混凝土工业技术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技术装备取得了很大进步。,13.技术装备引进,自1966年引进第一条生产线已来,引进了5个国家10个公司的14类技术及蒸压釜制造技术,先后建设了20条生产线,具有373万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具体如下:,14.生产线出口,国产装备已经出口蒙古、印度尼西亚、泰国、沙特阿拉伯、阿尔巴尼亚5个国家建设6条生产线,这表明中国加气混凝土工业经过40年的建设,技术装备取得了很大进步和发展,已初步具备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15.产品出口,加气混凝土产品无论是水泥石灰砂,还是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都有所出口。自1984年以来,先后陆续出口香港、台湾、日本、蒙古、新加坡达22.43万M3。其中板材11万M3,占出口产品的49%,主要由南京旭建、上海伊通出口。,16.技术创新及自主开发,1.生产配方根据国情自主开发了水泥石灰粉煤灰生产配方及技术独立研制成功容重为300kg/M3的水泥-石灰砂,水泥石灰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2.铝粉自主研制了油剂及水剂型水溶性铝粉膏解决了生产和使用安全。3.球磨机橡胶衬板减轻了球磨机重量,节省了动力消耗,提高了研磨效率,消除了干粉尘污染,降低了噪声,节省了大量钢材。4.气泡稳定剂的研发5.钢筋防腐剂6.切割机组,自主开发1、预铺钢丝卷切式切割机组;2、真空吸运预铺钢丝提升式切割机组;3、真空吸运预铺钢丝提升卷切式切割机组;4、翻转式切割机组;5、真空吸运蓖床式切割机组消化吸收1、西波列克斯I型切割机组;2、斯梯玛型切割机组;3、海波尔长杆式切割机组;4、伊通型切割机组;5、简化伊通型切割机组;6、伊通改良型切割机组。,17.标准体系的建立,1、产品标准i、1989年版本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96889ii、1989年修编后的版本1989年的和现版本经一段时间实施后根据生产发展需要,于1997年进行了修订。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1997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157621995、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119681997蒸加气混凝土体积密度、含水率和吸水率试验方法GBT119701997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119711997加气混凝土干燥收缩试验方法GBT119721997,加气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GBT119731997加气混凝碳化试验方法GBT119741997加气混凝土干湿循环试验方法GBT119751997蒸压加气混凝土板钢筋涂层防锈性能试验方法JCT8551999iii、2005年版本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20052、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图集除了国家组织制定和编制的应用规程和构造图集外,各地方及部分企业根据当地情况,在国家规程、规范及图集基础上又编制了使用于地方和企业的规程、规范、构造图集。标准的制定,应用规程、规范的编制,为设计、施工单位设计应用加气混凝土提供了法规依据和极大的方便,有力推动了加气混凝土的快速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外公司开始投资中国加气混凝土业。日本的伊滕忠株式会社、旭化成株式会社与南京市建筑材料工为局合资建设了南京旭建加气混凝土厂,开展加气混凝土生产和销售。德国YTONG公司与上海建筑材料工业集团合资建设了上海YTOHG公司,进入二十一世纪德国哈尼尔公司的子公司凯莱公司作为投资方参股上海YTOHG公司,并决定在浙江湖州、天津市分别投资二个加气混凝土厂。德国Hetten公司曾与常州天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中国常州Hetten有限公司,在中国承接加气混凝土生产线项目。,18.国外知名公司开始进入中国投资加气混凝土业,1、原材料问题砂:我国砂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在几条大河流域。SiO2含量在80以上的砂也不多,而品质优异的砂漠砂远离市场,加上基本建设大规模展开大量用砂,导致建筑用砂紧缺,故而使水泥石灰砂加气混凝土在中国加气混凝土中比重不高。生石灰至今我国还没有一家专供加气混凝土生产用生石灰专业生产厂家。各厂家普遍使用质量不高,极不稳定的生石灰,致使生产不好控制,产品质量波动大。,三、发展中的问题,铝粉目前虽有服务于加气混凝土生产的铝粉生产企业已有十多家,但规模都不大,生产集中度不够,生产装备简陋,产品档次不高,特别是部分企业为了节约,降低成本,自己生产侣粉,以自产自用为主,适度外销。小而全,万事不求人,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不符合现代社会化、专业化、规模生产要求,不仅浪费社会资源,也有安全问题。有些企业就发生过火灾、爆炸,危及工人生命安全。,2、产品质量普遍较差大部分产品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主要表现:产品容重普遍偏高,多数在600800kgm3之间,而抗压强度达不到该容重下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产品的干收缩普遍较高,多数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产品气孔结构很差,大部分企业产品中有大量直径大于4mm的大气泡。许多产品中存在数量不等,严重程度不一的层状裂口。,部分企业,特别是建设年代较早,又未进行改造的企业,产品外观尺寸差,大多达不到新标准4、2、2的要求,因此而影响加气混凝土在建筑节能中发挥应有的而且更大的作用。在市场销售形势好,产品供不应求或市场竞争激烈时便不顾质量,只追求最大产量,减少用料,用次料,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打价格战“萝卜快了不洗泥”。例如:不加水泥、不经试验大大缩短蒸压养护时间等。,3、业主的管理意识,质量意识薄弱,疏于管理很多小企业甚至近年来新建的企业几乎无管理可言。既无人员又无试验室和最起码的原材料和成品检验设备。找个把人把产品生产出来,卖出去,把钱赚到手就行,根本使不上管理,更谈不上深化管理。4、人才奇缺,人才状况远不能适应加气混凝土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很快,很多新生产线建设、管理没有人,只能临时找一些行业已退休的人员,或从现有企业中聘请一些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到企业从事建设和管理。这些人员中大部分自身技术、管理水平不高,流动性又很大,加上许多业主并不重视人才,线建好,能生产运行,就将这些聘请的人员打发走。,5、标准执行不严,监督不力,甚至无监督可言。许多企业没有标准的概念,对标准视而不见,需要时用一用,对企业“不利”时不予理睬。你规定你的,我做我的,没有自觉执行和遵守标准的意识和习惯。6、盲目投资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依然严重。墙体材料革新政策的实施及力度的加大,促进了加气混凝土发展加气混凝土制品利润率、盈利水平较高,利益的驱使。利废免增值税的激励。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单位加气混凝土制品投资大幅下降。产品应用技术逐渐成熟,应用领域逐步拓宽。市场信息不畅,不做市场调查分析,或不认真严肃地做市场研究,以致错误信息的误导。,后果:盲目投资及低水平重复建设使生产能力在短时间内猛增,产量快速增加以致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产品供大于求这一现象在部分省、市、地区尤为突出。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间产品价格战,价格战使企业利润空间大幅下降,以致部分企业保本维持,有的企业已被迫亏损经营,造成人力、物力、资金材料极大浪费。为了摆脱这种局面,部分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办法力求降低生产成本,其中不泛用次料,以次充好,减少用料,偷工减料,结果产品质量下降,又使建筑师不敢用,不选用,形成成了恶性循环,反过来又影响市场应用,严重损坏行业形象。,7、生产工艺仍较落后,功能普遍不全,产品品种单一,工业设备简陋,设备制造质量不高,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如没有钢筋加工,钢筋防腐,产品后加工,产品包装等工序,多数不能生产板材和门窗过梁等。8、应用技术薄弱,普遍不受企业重视,企业管销普遍还处在仅仅卖产品阶段,还没有建立起卖服务的理念。许多应用领域开发不力,市场还未认真开发。,9、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加气混凝土源于北京,推广于东北三省,燎原于京广、陇海两线,火热于山东、江苏、浙江、珠江三角洲,而呈现东南、西北热,东北、西南冷的局面。尤其是东北地区由旺至衰的局面,至今未得到扭转,令人不解,急需重新振兴。云、贵、川、广西有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这种不平衡现象的原因在于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墙体材料改革政策落实的程度和力度,关键在人为努力不够,有畏难情绪,被一些问题或困难难倒,市场开拓不力,市场打不开所致。,10、中国加气混凝土工业大而不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加气混凝土工业在世界范围可谓很大了,无论从企业数量,企业规模,生产能力,年产量都已居世界第一,但行业的整体不强,表现在与国外企业相比在产品质量、企业管理水平、经营服务能力、装备水平、产品应用技术、市场开发能力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诸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市场竞争促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和成长,并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今后企业集团将以经营合作为基础,以品牌合作业导向,以资本合作为路径,以项目为突破口,将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拓。基于我国加气混凝土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国际跨国企业集团将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实力,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并不断提高其市场份额,使国内加气混凝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在华东地区形成新的竞争热点,外资的进入有利于促进加气混凝土行业的并购,重组和再分工。,三、趋势,日趋激烈的竞争,利润空间受限,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一批规模小,技术力量落后,产品档资低,无自我品牌的小厂家将被市场淘汰。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新生产线投资大,周期长,一些大的企业或集团为提升竞争力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由自己建厂转为走收购,兼并,融合之路,加气混凝土工业将进行整合重组。生产线建设规模将大型化,形成规模,生产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生产线建设向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一体化,工程总承包发展。目前数量众多的设备制造企业也将整合重组。最后,将整合成几家实力强,技术力量雄厚,市场份额占有率高,有自己品牌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或集团。市场竞争使生产线建设投资及产品价格下降,一方面一部分企业倒闭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总数减少。整个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企业开发创新意识及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价格下降,增强了加气混凝土在墙体材料各品牌之间的竞争力,有利于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将促进加气混凝土行业进一步发展。,四、建议,加气混凝土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