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果实和种子 3教案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用解剖的方法,利用放大镜对种子进行观察比较。2.能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3.能找出种子的相似之处。4.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二)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种子的构造和传播方式2.知道种子萌芽的条件3.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损伤一草一木。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上节课老师请你们把种子连同“它们的家”一起带来,谁愿意给大家来介绍一下?2.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种子。3.教师小结:很多植物会开花结果,种子藏在果实的里面。果实就是种子的家,它们保护着种子不会受到伤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果实和种子。4.板书课题。 (二)种子的传播方式1.教师朗诵儿歌蒲公英蒲公英,开黄花,花儿落了把伞打。小白伞,长长把,风儿一吹上天啦。落到哪儿,哪儿安家,明年春天又开花。要求:边听边思考,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2.学生回答。3.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种子的传播方式?4.小组讨论,并记录下来。5.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归类。6.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植物的传播方式。(三)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1.谈话:同学们,种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根据你们的经验,大家猜一猜:种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2.学生猜想,并把自己的猜想画下来。3.提问:(1)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里面呢?(2)种子这么硬,怎么把它拨开来呢?4.谈话: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用水泡过的蚕豆种子,下面就请大家把蚕豆种子拨开,观察蚕豆种子里面有什么?边观察边把看到的情形画在记录纸上。5.学生观察。6.教师巡视,鼓励学生细致地观察。为了观察得更清楚,适时提醒学生可以使用放大镜。指导学生观察蚕豆种子里面的每个部分,并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这是什么?像什么?7.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8.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可将部分学生画的图贴在黑板上。9.提问:其他种子里面是不是也和蚕豆种子一样呢?拨开其他一些种子看看,里面有什么?10. 学生观察。11.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12. 小结:花生、大豆、葵花子的种子和蚕豆种子的结构是很相似的。其他种子里面基本也是这样的。(四)开展研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观察了种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如果把这些种子放在泥土里,是不是都能长成植物呢?你们觉得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样的条件?2.学生分组讨论,把自己的猜想记在活动记录上。3.汇报交流。4.各组选择自己认为种子萌芽必须具备的条件,设计实验。5.汇报交流,教师适当指明实验汇总必须注意的地方。6.各组完善实验方案,课后继续进行实验。第二课时(一)交流实验结果1.谈话:上节课我们猜测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同学们回去根据自己的猜想都做了实验,请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吧。2.学生汇报交流。3.提问:在实验过程中,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4.学生继续交流。5.教师小结。(二)思维拓展1.谈话:大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已经知道了种子萌发的条件,你们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我们能研究的问题吗?2.学生分组提问,把提的问题记录记录下来。3.汇报交流,删除目前无法研究的问题。4.各组选择自己想研究的一个问题,设计实验。5.汇报实验方案,大家一起完善。6.教师介绍观察种子萌发的方法之一。(三)课后延伸以小组为单位,亲手种植一株植物,并精心培育,直到它们产生自己的种子,并记好观察日记。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果实和种子5教案 苏教版学校:新桥小学班级: 三年级人数:日期: 月 日学科:科学课题:果实和种子教时:执教:姜美玲1、 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二、科学知识1 认识果实和种子。2 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3 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2、愿意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意见。2、 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内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植物的一生”的第2课。植物的种类千千万万,它们的果实和种子也千差万别。中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蔬菜类果实比较熟悉,能够举出不少的例子说明哪些是植物的果实,但也容易将萝卜、土豆、洋葱、大蒜等植物的根、茎等部分误认为果实。(2)学生分析:果实与种子联系紧密,但又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果实个头大,而种子都是小的。”“种子都是蕴藏在果实里面的。”其实这些观点是不正确的。要正确区分果实与种子间的差异需要一定的植物学知识为基础,这对于刚开始接触科学学科的学生来说要求过高,也没有必要。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教材的设计者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正确区分“果实”与“种子”的不同上,而是引导学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对“种子”的研究上,研究种子传播的方式、种子的内部结构、种子的萌发等问题,通过组织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的浓厚兴趣。教 学 过 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举行果实展览会,找一找哪里有种子二、了解植物怎样传播种子1、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把一些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来,你们带来了吗?请各个小组的同学把带来的果实集中在一起,我们来举行一个果实展览会。这些果实你们都认识吗?(组内同学认一认,老师适时给各个小组送去一些萝卜、土豆、山芋、洋葱、荸荠、莲藕、毛豆等植物。)3、质疑:同学们带来的这些都是果实吗?如果说都是果实,为什么?如果说不都是果实,又是为什么?5、提问:什么样的才叫果实?6、老师给各组学生提供已经切成两半的菜椒、苹果、猕猴桃、萝卜和已经剥开的毛豆、花生、柚子等植物,要求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发现了什么?9、小结:开花植物的种子都在自己的“家”果实中受到保护。凡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的都是果实。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些植物是不是果实。萝卜内部找不到种子,所以它不是果实。当然,有时候也会有些意外,比如无籽西瓜、无籽葡萄、香蕉等一些果实就没有种子,但它仍然属于果实10、电教资料片:各种各样的果实和种子11、活动:找种子找出带来的果实的种子在哪里。1、谈话:种子成熟时大部分会自动掉落在植物的附近,那么它的生长空间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植物会利用各种方式把自己的种子传播到比较远的地方。每种果实都有它释放种子的方式,以便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2、提问:你知道浆果、刺果、椰子、蒲公英、挪威枫、莲蓬、凤仙等这些植物的种子是如何旅行的?4、阅读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讨论:植物妈妈是怎么样让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的?5、边交流边开展实践活动:吹吹蒲公英、碰碰干豆荚、把苍耳带回家。6、小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一般分为利用风力、利用动物、利用弹力、利用水力来传播种子等四类。8、观看录象资料:种子的传播。2、学生大组介绍带来的果实名称。4、交流。分组观察活动7、交流汇报观察结果。8、讨论:萝卜和其他一些植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观看影片3、交流讨论。7、讨论:利用不同方法传播的种科学学习并不是从科学课的铃声为起点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与课堂学习有关的材料与信息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益。当今社会科学发展趋向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动资金外汇借款合同范本
-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清河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内退员工离职后权益保障合同
- 2025年拖拉机驾驶培训与考核服务合同书
- 2025年船只租赁及港口操作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外墙防水施工项目索赔处理合同
- 2025年抵押担保环保技术投资合同
- 2025版农业科技企业种植技术员聘用合同范本共3
- 轴承装配组装SOP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技术规范书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大学美育》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必背古诗词182首(带目录及释义)人教(部编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 谈判中文化冲突和应对策略解析
- 培训整改方案提升计划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REE-OAT变桨系统现场调试手册
- 学校食堂食材采购询价方案范文(3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