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2_第1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2_第2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2_第3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2_第4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课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执笔人 编写日期 执行人 执行日期 三维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 1)理解世界各民族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 2)明确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向前 发展的重要动力 ( 3)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 4)了解文化的传播与借鉴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 5)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及其特点 2 / 8 2、能力目标 ( 1)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 1)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 2)欢迎世界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重点 难点 文化传播的方式文化交流的作用 教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情景教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3 / 8 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 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学生活动:阅读 P34-35,了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并举例分析。(多媒体打出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几种方式 ) ( 1)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商人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举例:丝绸之路。中国的石窟艺术、佛塔的建造和佛教美术等,就是直接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熏陶的杰作。同时中国对印度文 化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 茶马古道风景是唐代以后,特别是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时期思茅通往昆明、 x 藏、澜沧、打洛、洵甸等地的茶马道,也是思茅物资交流、进行贸易的南方丝绸之路。 ( 2)人口迁徙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学生活动: P35 活动 (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 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4 / 8 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 -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 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 举例:古时朋友相逢称 “ 携手 ” ,等于现代的握手。离别时称 “ 解手 ” 。宋秦观诗有: “ 不堪春解手,更为客停舟。 ” 可是到了明代,这个充满友情的词,就变成了另一种含义了。明代的人口迁徙。每次迁移,均以万户计,携家带眷,狼狈不堪,所以在未集结上路之前,每每有人逃亡。押解之 官吏,为了防范人民逃走,把他们绳捆索绑,挽结串联,使其鱼贯而行。旅途漫漫,动辄数月,移民大小便时,就得请求官吏,把捆绑手臂的绳索解开,便后,再重新捆绑。时间一久,移民要求大小便时,便简单的呼叫: “ 我要解手! ”从此这个词就成了 “ 上厕所 ” 的专有名词了。 5 / 8 (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A.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举例:读书是与古人的对话、与外人的对话 B.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更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 举例: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如火如荼,每年以两成以上的速度递增。 XX 年留学生数量更是突破 14 万人。中医药成为在华留学生自然科学首选专业,至 XX 年底,共有外国留学生 3500 人;截至 XX 年 5 月,在日本的我国留学有 80592 人,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 6 万人 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 20 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 650 人,最少时也有 120 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 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什么是传媒? 即文化传播的媒介,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什么是大众传媒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6 / 8 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3.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举例:江南春以无聊时间的无聊人为对象,创出无聊产业,分众传媒没有竞争对手。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表现 学生活动:根据历史知识,列举你所了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事例。 (郑 和下西洋、坤舆万国全图、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 20 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三国时期,诸葛亮把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经西南边境少数民族,传入缅甸,诸葛亮因而受到缅甸人民的尊敬,缅甸境内还建有供奉诸葛亮的武侯庙。) 2.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7 / 8 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举例:中法文化年、 XX 南京名城会 三、小结 本课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出发,探讨了民族节日、文化遗产等在文化中的作用,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它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 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