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9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诗两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方法,仔细揣摩优美的诗句,品味诗歌语言之美。 2、理解诗歌的情感,分析情感与语言之间深刻的关系,体会优美的意境所造就的艺术效果。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教学,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反复诵读,感受语言之美。 2、合作探究,品悟意境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感悟诗人的情感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获得一次美的熏陶。 教 学重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美之所在、美之真谛。 教学方法 诵读法、感悟法、探究法 2 / 19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 “ 雨巷诗人 ” 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 1905 年出生于杭州。 1929年 4 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 1933 年 8 月出版了望舒草 1948 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 92 首。雨巷写于 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 “ 雨巷诗人 ” 的美称。 3 / 19 2、写作背景 雨巷产生的 1927 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 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 1927 年 3 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 “ 四 一二 ” 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 “ 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 的苦恼 ” 。(望舒草 /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痕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4 / 19 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 “ 欺骗 ” 。人们读了雨巷 ,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 (二)信息筛选 听录音朗读,提问: 1、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 2、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明确:一共是六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 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 8 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5 / 19 “ 丁香 ” 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一样的忧愁。 (三)能力提升 1、姑娘是怎样的一个姑娘?从诗中找出一句来概括。 明确: “ 丁香一样的 ”“ 结着愁怨的姑娘 ” 。 2、为什么说 “ 结 ” 着愁怨? “ 结 ” 字有何意蕴? 明确: “ 结 ” 字是用来写 “ 丁香 ” 的。古典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 芭蕉不展丁香结 ”“ 丁香结雨中愁 ”“ 结愁干绪 ” ,“ 结 ” 字写出丁香花的特点。丁香花,纤小柔弱,清香幽雅。花片单薄,花蕾丛生如结,不绽放,象征情结或心结。 “ 结 ” ,有凝固、阴郁的特质,写出了姑娘忧郁的气质,从骨子里散发出淡淡的哀愁,弥漫周身。 3、从诗中找出姑娘的动作、神态描写 。 明确: 动作: “ 彷徨 ”“ 彳亍 ” 。这两个词写出姑娘的迷茫、困惑、无助。 神态: “ 冷漠、凄清又惆怅 ” 。 “ 冷漠 ” 一词写姑娘孤独、忧伤中却透着高贵、傲气,很不容易接近。 神态还有一个特写,就是姑娘的眼神,用 “ 太息 ”“ 凄婉迷茫 ” 来写的。 “ 太息 ” ,即叹息,写出了姑娘的神韵。姑娘眼神会说话,会传情,很有内涵。 “ 凄婉 ” 的 “ 婉 ” 字写出了姑娘性格的另一面, “ 婉 ” 即 “ 温柔 ” ,姑娘虽然忧伤冷漠,但眼神中却有一丝温柔。 6 / 19 总结:可见这是一个美丽高贵的姑娘,是一个温柔忧郁的姑娘,是一个很有内涵很有气质的姑娘。 4、诗人 与姑娘以怎样的方式相逢?有感情交流吗?从文中找出语言来回答。 明确: 相逢方式: “ 飘过 ” (概括) “ 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 (具体) “ 静默地远了,远了 ” “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 ” 点拨:我和姑娘仅仅是擦肩而过,缘分很浅。我没有递上手中的伞,也没有缔结一段千古奇缘。 感情交流: “ 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 点拨:这是一个细节描写,是姑娘与我进行的感情交流,是唯一的交流。尽管我和姑娘各有各的方向,但毕竟有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个眼神,诉说的是一种理解 、一种友爱、一种关怀。 (四)分析鉴赏 1、为什么和姑娘以这种方式相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姑娘有什么象征意义? 点拨: 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求。姑娘是诗人追求的那位可望不7 / 19 可即的伊人, “ 诗经蒹葭 ” 中有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的句子。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寻。姑娘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理想还很朦胧,希望还很渺茫,但毕竟透出一点点星光。 表达了诗人对心灵慰藉的寻求。姑娘就是理解、关怀、支持自己的人。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孤独的,萨特说 “ 他人就是地狱 ” ,人与人之间总是疏离、隔膜。对于一个在痛苦孤寂中挣扎的人来说,多希望有一个人能和自己互吐心曲。哪怕来自路人的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关切的月光,都将成为生命的支撑。 “ 茫茫人海心无岸 ” ,我们需要一种心灵的依托。 总结:古人说: “ 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 ” 。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这首诗,或许,就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泻。这是一个人在梦中流露自己的潜意识,像梦一般朦胧。 2、雨巷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戴望舒是江南人,杭州人,他少年时期就穿行于江南的这些小巷中。雨巷阴暗、狭窄、潮湿、幽 深、空蒙,墙角长满了青苔,墙面已经剥落了。走在雨巷,心情很寂寥,很惆怅,也会像天气一样变得湿漉漉的。身不在雨巷,但心却可能在雨巷,我们的人生有时置于一个逼仄狭窄的境地,你会感觉路越走越窄,一片风雨凄迷,这便是我们人生的雨巷。 8 / 19 (五)合作探究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 丁香一样的姑娘 ” 象征着什么? 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 “ 彷徨 ” , “ 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 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 ,正如作者所说的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她的心境和 “ 我 ” 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 “ 我 ”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 “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 。而 “ 我 ”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 /丁香一般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 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 (六)拓展探究 其实,对美的追忆和留恋是人类共同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学们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9 / 19 明确:( 1)李商隐的锦瑟中有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教师点拨)这段感情早已经逝去了,只剩下当事人面对着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来深深的怀恋,然而无论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却也无可挽回了。当初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呢? ( 2)王菲的歌曲沧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词特别动人, “ 给我 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 ” (教师点拨)两个人的交会只有一刹那,于是两个人的相互温暖也只在一刹那。短暂的宠爱过后,用漫长漫长的一生来回味这一刹那,珍藏这一刹那,于是,刹那即永恒。 三、课堂小结 读诗就是感受其美。上一课毛泽东的词给我们的是壮美的情感体验,今天这首诗给我们的是优美的情感熏染。都是美。 雨巷这首诗之所以流传至今,主要在于它艺术上的成功。诗人将外国的表现手法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妙意境,相当完美地融为了一体。所以,著名诗人、学者卞之琳说: “ 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 丁香空结雨 中愁 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 稀释 。 ” 四、作业设计 明天我们要继续创造美。今天的作业是请每一位同学为两首诗当中的一首,选择一段你认为合适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诵。 10 / 19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佛云:人生有七大苦,我们前面通过雨巷的学习,品味到了 “ 求而不得之苦。 ” 人生第六苦就是 “ 爱别离 ” 。 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 “ 多情自古伤离别 ” 。冯至别离写道 “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 离别时是痛苦的。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 今天的美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 “ 爱别离 ” 的滋味,怎一个“ 苦 ” 字了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看他对别离是一种怎样的描写,和一般的离别诗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文本解读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徐志摩( 1896 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1920 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再别康桥这首诗记下了诗人 1928 年11 / 19 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2、播放再别康桥朗读带,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青荇 xng 长篙 go 漫溯 s 浮藻 zo 笙箫 shng (二)信息筛选 引导启发学生自己诵读体会,师生共同总结各小节内容。 第一节:透露对康桥难分难舍的深情。 第二节:写岸边 柳树倒映在康河的情景。 第三节:写康河里水草随微波起伏。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和联想。 第五节:向草色深处漫溯,向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六节:在寂静的夜晚吹秦离别的笙箫。 第七节:照应开头,表现对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 (三)能力提升 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经典作品,语言华美。尽管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但却处处流淌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韵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语言的深层意蕴的探求,我们获得的是美的感悟、情感的共鸣。请同学们运用增删调换法和联想想像法,找出你最有感悟的地方,说出你的体会。(交流品 读结果,教师点拨升华) 12 / 19 ( 1)第二节诗 意象:金柳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 “ 金柳 ” 是 “ 新娘 ” ,这是什么手法?有何情味? 明确:比喻。让 “ 金柳 ” 幻化为美丽的新娘,这是绝美的比喻。柳宗元 “ 一树春风万千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 ,杨柳细、嫩、柔、软,春风吹来,万千枝条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牵扯着离人的愁绪,弄得人心烦意乱。志摩是深谙中国古典文学的,让康河畔的金柳幻化为美艳的新娘,这里一定有离情,也体现了诗人唯美的情怀。 “ 荡漾 ” 换成 “ 浮现 ” ,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换了,情味就变了。 “ 荡漾 ” 写 出了一种心泉摇曳的美。心泉波动,荡起层层涟漪,写出了诗人温柔而又缠绵的情怀。那康河畔的艳影,会永存诗人的心间。我们可以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如 “ 你的笑容荡漾在我的心间 ” 。 ( 2)第三节诗 意象:青荇 “ 油油的 ” 换成 “ 轻快的 ” ,可以吗? 明确:不可以, “ 油油的 ” ,有一种光滑、细腻、随意的感觉。写出水草色浓,青翠碧绿;写出水草态美,美好轻盈。 “ 招摇 ” 换成 “ 摇摆 ”“ 摆动 ” ,可以吗? 明确:不可以。 a“ 招摇 ” ,贬义,如 “ 招摇过市 ”“ 招摇13 / 19 撞骗 ” ,张扬外露。诗中却是褒义,写出水草的无拘无束,有一种自在地 狂野。诗人想做一条水草,隐身于水底,接受康河的爱抚和洗礼。 b“ 招摇 ” ,也有 “ 摆手 ”“ 招手 ” 的意思,康河里的水草向诗挥手致意,对诗人的到来表示欢迎。 “ 甘心 ” 有何情味? 明确:心甘情愿的意思。物我合一,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感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 “ 生于斯,长于斯 ” 。徐志摩至情至性,一生的三大追求是爱、自由与美。 “ 甘心 ” 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求。 ( 3)第四节 意象:天上虹 “ 揉碎 ” 这个词用得好吗?是不是有点破坏情调呢?这个词换成 “ 辉映 ” ,可以吗? 明确: a“ 揉碎 ” 一词,实际上是说天上虹辉 映在拜伦潭中,但是浮藻掩映,斑驳陆离,才会形成破碎感,用得很准确。 b 表面上说虹碎了,实际上是说梦碎了。拜伦潭有诗人最美好的记忆,诗人曾在榆阴下读书、乘凉、遐思。梦是美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康桥唤醒了志摩内心的浪漫和诗意,滋润他饥渴的心田。但他唯美的情怀,他浪漫的情致,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张扬。但一别数载,物是人非。 “ 揉碎 ” 这个词里,有世事的变迁,有人生的无奈,有岁月的沧桑,有生活的艰辛。 14 / 19 “ 沉淀 ” 一词好在哪里呢?有何情味? 明确:历时久远,经时间岁月的筛选,最终保留下来的,都是最真最美的记忆。 “ 沉淀 ” 一词,写出了梦的永存。梦虽破碎了,但残留于心底的,最终会成为晶莹璀璨的记忆。 ( 4)第五节 意象:星辉 “ 漫溯 ” 一词换成 “ 漫游 ” ,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溯,逆流而上,写出了追寻之状,诗经 蒹葭中就有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的句子。 船能 “ 载 ” 满星辉吗? “ 载 ” 字有何妙处? 明确: “ 载 ” 字写出了星光斑斓、波光闪亮、晶莹澄澈的境界。星辉可载可感,这是人的浪漫。古典诗词就有 “ 只恐又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十里湖光 ” 的句子。我们今天说的 “ 你的眼中写满哀愁 ”“ 我的心中盛满忧伤 ”“ 你的眉宇之间,锁着我的爱恋 ” ,同样也是化抽象为具体,让感情可盛可载。 ( 5)第一节、第七节 意象:云彩 为什么 “ 悄悄 ”“ 轻轻 ” 地 “ 来 ”“ 走 ” ?换成 “ 匆匆地 ” 可以吗? 15 / 19 明确: A不忍破坏情境,不忍打破这寂静无声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温柔细致的情怀、体贴入微的心境,这种悄无声息恰恰是一种最深刻、最美丽的情感。 B物是人非、孑然一身、形单影只的愁思。康桥已非昔日的康桥,志摩已不是先前的志摩。亲切中有些许陌生,熟悉中有些放疏远,这种感情又有多么幽微多么难言 ,这便是志摩的 “ 别 ” 。 不带走 “ 云彩 ” ,有何深义? 明确: A连一片云都不带有,不忍惊扰康桥,这是一种温暖细致的情思。 B感伤、眷恋,还有绝决的情感。康桥于自己,是灵魂,是归宿;但现在却有着那么遥远的距离,一切都无从寻觅,怎不让人怅然若失呢? c “ 云彩 ” ,体现了诗人飘逸、浪漫、洒脱的情思,古典诗词中有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片云天其远,永夜月同孤 ” 的诗句,其实志摩又何尝不是天边那朵飘逸的云呢? (四)分析鉴赏 从形式上看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试结合诗 歌分析鉴赏。 16 / 19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 “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 ”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从 排列上、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五)合作探究 1、古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是 “ 西天的云彩 ” ,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给人清新飘逸之感。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2、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17 / 19 等自然景物。 讨论:这些意 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 “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六)拓展探究 中国诗词中写 离别的诗作不胜枚举,下面我们就随便举几个例子,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大家看看再别康桥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方竞选发言稿
- 协会发言稿范文
- 合理膳食知识培训
- 蝴蝶儿童舞蹈课件
- 愿望体验动力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宾馆会议室租赁合同书-商务会议室租赁及多媒体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特种光纤光缆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抵押车借款及车辆检测服务合同样本
- 2025拆除违章建筑与安全风险评估合同
- 二零二五年电商代运营产品上架与销售策略合同
- 中医医院创建三甲汇报工作大纲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全国统一考试(税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卫星互联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化学四川卷试题答案解读及备考指导(精校打印)
- 拍卖合同范本大全2025年
- 2025企业级AI Agent(智能体)价值及应用报告
- 2025年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完全解读(黑吉辽蒙卷)
- 脑机接口与教育心理学的未来
- 班主任常规管理实施策略
- 腹股沟脓肿的护理查房
- 纪委谈话笔录模板(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