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我的读书建议_第1页
新课改,我的读书建议_第2页
新课改,我的读书建议_第3页
新课改,我的读书建议_第4页
新课改,我的读书建议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新课改,我的读书建议 新课改,我的读书建议新世纪的教师,应当是学者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锻造途径之一,是读书 (学习 )。请用读书美丽我们的新课改!为此,教师要读好五类书 新课改,我的读书建议。 当下教育者面临着一种抉择:是继续跟着应试教育这辆老爷车一路蹒跚走下去,还是敢于开拓创新,力求在升学考试与素质教育之间营造一份和谐、寻求一种 “ 双赢 ” ?无疑,后者才是阳光正道。谁率先从 “ 应试 ” 的小径突围,谁就将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执牛耳者。这不仅仅是个关乎荣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把百年 “ 救救孩子 ” 的疾呼化作一种实际行为 ,而福泽当代与后世。教育者千万不要只把新课改看成一道美丽的世纪风景,而要以此为契机,用创新行为构建起新型的教育生态系统。如此,教事通顺,师生和乐,素质教育之兴盛可指日而待。 本文只就教师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教育元素,谈一点自己的管窥之见:新世纪的教师,应当是学者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锻造途吨 唬嵌潦 ?学习 )。请用读书美丽我们的新课改!为此,教师要读好五类书 第一类:新课程图书 新课改是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线教师应该积极投入到这次课改中去,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并将之贯彻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推动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这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怎样才能真正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教师须集中阅读部分新2 / 5 课程丛书。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稿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等。读这些书,要以 “ 新课标 ” 为纲进行系统研读,从解读对话到上课评课等教学细节,理念与操作并举,教学工作定会受益良多。 第二类:所教专业书籍 许多教师过分依赖课本与教参,这样即使再用力钻研,也终究有限。课本与教参只是一碗水,怎么可能从中挖取到一桶水呢。教师要跳出课本与教参的小圈子,进入更广阔的专业书籍空间展开阅读,并且要读得深读得透。唯有如此,你才有可能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比如语文,中国文学要读,外国文学也要读;传统经典要读,现代优秀文学也要读;唐诗宋词元曲诸子散文要精读,当代大家之作也要精读。再比如历史,中外的历史要读,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更要精读。文史资源尤为丰厚,这为文史专业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阅读空 间。不在这上面用力,实在可惜。 第三类:教育经典 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教师要读教育经典,向大家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之作,要反复读之、品之。如陶行知文集、多元智能和给教师的建议等,应该成为每位教师案上、枕边的常用书。 陶行知与3 / 5 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被毛泽东同志称为 “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 ,他提出了 “ 生活即教育 ” 、 “ 社会即学校 ” 、 “ 教学做合一 ” 的三大教育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 生活即教育 ” 是 “ 生活教育理论 ” 的命脉, “ 社会即学校 ” 是 “ 生活即教育 ” 的延伸。陶行知认为生活教 育的特质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要办求大众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教育。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实践相联系,反对死读书,强调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 教学做合一 ” 是陶行知的教学论。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其中 “ 做 ” 是中心。主张 “ 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 、 “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 。 霍华德 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 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 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 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 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身体运动智能 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 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 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 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以及自然智能在内的八种智能。4 / 5 读多元智能,最动人处就在于它让你意识到:每个孩子都可以是聪明的,由此学习将成为一种乐趣。 苏霍姆 林斯基与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也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著作被称为 “ 学生生活的百科全书 ” 。他说: “ 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极重要任务,是保护青少年心中明快的理智之火,不使它熄灭。 ” 他又说: “ 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决不能忽视孩子的个性。 ” 他生动地指出,应当像弹钢琴那样,和谐地实施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给教师的建议是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指南针。 第四类:文化资源这部大书 这里所说的文化资源,包含两个方面:大而 言之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小而言之是指地方传统文化。我以为不论哪一专业的老师,这两方面的传统文化都要有所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诗歌。中国古典诗歌内外兼具美的特质:外在求文字典雅清丽,内在求意境深远高邈,讲究情景交融,和谐统一;讲究含蓄委曲,余情余韵;讲究缘情言志,教化感物。细究起来,各个时期又各具其美学特质。中国古典诗歌始自诗经,诗经出于自然,有如天籁之音,质朴而清丽;楚地多感慨悲歌之士,故楚辞多是悲壮苍烈;汉魏乐府多来自乡野山林,因而最是慷慨悲凉;唐帝国盛极一时,又以诗取士,故诗道大昌,极至峰 顶,诗之气象雄浑,境界高5 / 5 远;唐诗没,宋词出,词别是一家,典雅纤丽,但因了国势的动荡衰倾,惜词中儿女情多,风云气少;胡骑入中原,胡乐引发诗变,遂生元曲,元曲本色自然,清丽明快。 地方传统文化也颇为丰富多彩,特别是乡土风物人情、习俗民风更具别样魅力。教师要读一读地方志,因阅读而生热爱之情,因热爱而生美的教育智慧。 第五类:学生这部大书 把学生喻为书,并且还是一部大书,并不为过。学生的一颦一笑是书,一言一行是书,思想情感更是书。教师每天都在面对这部书,但有多少人能够进行真正的阅读呢?比如,有个学生愁眉苦脸的 样子,你观察到了 这是打开了阅读之门;过去询问,原来吃午餐的钱丢了 这是进入了阅读;你掏出钱来给他,看他快乐地跑去 这是阅读后的关爱,同时也是享受。有了这样的阅读,师生情意融融,何愁教育不成功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