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必修1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_第1页
新课标必修1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_第2页
新课标必修1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_第3页
新课标必修1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_第4页
新课标必修1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新课标必修 1 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莲 山课件 m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学农丕影 528322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 “ 生产与消费关系 ” 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2 / 9 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教学重点、难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讨论互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知道最近我们在自己东海领海范围内开发海底油田,日本国派出军舰和飞机进行干预,引起中日双方关系一度紧张这件事吗 ? 学生:知道。 教师:暂且避开争议这件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国为什么不仅在陆地开发石油,还要在海上开发石油? 学生:因为国际和国内石油供应紧张,在海底开发石油,可以满足石油消费的需求(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感知生活消费与生产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进行新课: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电脑显示) 1、生产与消费(电脑显示) ( 1)生产决定消费(电脑显示) 3 / 9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生产如何决定消费?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积极思考与讨论,并填写以下表格: (电脑显示): 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1、当今,人们上天旅游已经成为现实;在古代,上天旅游只能是梦想。 2、由于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我们利用电脑上网来查找资料、购物和学习等。这些都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3、教材 “ 今非昔比 ” 插图体现的内容。 4、没有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 4 / 9 教师总结(表格答案):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生产决定消费,现在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人们的消费对生产有没有影响呢?(提问) 请看下面材料(电脑显示):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长,家电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这句话强调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还是强调消费对生 产的影响? 学生: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影响。 教师:那么消费对生产有什么影响? 大家很明白,开发石油,是为了满足石油消费;但是反过来说就是,如果没有石油消费,那么生产石油也就没有意义和必要了。这表明什么? 学生:表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5 / 9 消费了,这个生产才能继续下去。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农民购买洗衣机回家,用来洗地瓜,由于动力不够不能洗,海尔集团公司马上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研究,生产出家庭多用途洗衣机,企业获得巨大经济效益。这说明什么呢? 学生:说明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展示数据)到 2002 年为止,我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万辆,而在 1999 年只有万辆,短短的三年时间,汽车产业发展这么快,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稍作引导,展示下一个材料) 材料:东莞市第四届车展闭幕,在短短的 6 天里,参观人数达 32 万人次以上,卖出 629 辆汽车,成交总额突破了11 亿元,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消费盛况。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正是汽车消费热点的出现,才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就是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当然了,不断提高的生活消费也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人的素质在不断地提高,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总结如下(电脑显示): 教师总结: 6 / 9 其实,我们的生产和消费是在不断重复的,我们把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称为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其中,生产起着决定作用,没有生产也就没有分配、交换,更谈不上消费了;而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沟通着生产与消费,消费则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教师:生产决定消费。那我国社会生产发展状况如何呢?社会生产是否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上介绍的材料和亲身感受,说一说我国生产发展的成就和不足。 2、大力发展生产力(电脑显示) (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现实原因: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广大人民7 / 9 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 2)怎样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学思路 示意,边讲边议):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活动): 通过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活动): 重点知识理解与应用 1、(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在古代,即使皇帝也享受不到看电视的乐趣,因为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c.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D.消费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目前,住房和汽车已经成 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正迅速发展。这种现象主要说明了 A.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8 / 9 B.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决定的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政治与经济的矛盾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东部与西 部的矛盾 4、下列对于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 A.改革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 B.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c.改革就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