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_第1页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_第2页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_第3页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_第4页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学校四害密度监测情况报告 “四害”密度监测办法 一、鼠密度监测 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 1.外环境 建筑工地 100 米延长线,公共绿地 100 米延长线,单位或居民区院内 100 米延长线,湖两岸 100 米延长线,共计 400 米延长线。如街道辖区内无建筑拆迁工地或河湖,则将监测数量加至其他场所类型中。 2.室内 餐馆 2 个,宾馆饭店 1 个,单位食堂 1 个,农贸市场 1 个,食品制售或商场 1 个。 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监测和上报时间: 每年 2 月、 4 月、 9 月和 11 月各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 4 次。 监测方法 1.外环境:采用目测鼠迹法。记录外环境 400 米延长线范围内所观察到的鼠洞、鼠道、鼠粪等鼠迹数。密度单位为 鼠迹数 /100 m。 2.室内:采用粘鼠板法。将粘鼠板放置于室内鼠类2 / 8 经常活动或易于栖息的场所,记录放置 24 小时后粘捕到的鼠数。密度单位为 粘捕鼠数 /张 。每个餐馆布放 5 张粘鼠板,每个宾馆饭店、单位食堂、农贸市场、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 10 张 粘鼠板,每次室内监测共在 5 类场所布放 50 张粘鼠板。 二、蟑螂密度监测 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 监测餐馆 2 个,宾馆饭店 1 个、医院 1 个、单位食堂 1 个、居民 2 户、食品制售或商场 1 个。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1 监测时间 每年 2 月、 4 月 -10 月、 12 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9 次。 监测方法 采用粘蟑纸法。将粘蟑纸放置在蟑螂经常活动或藏匿的部位,检查记录放置 24 小时后粘捕到的蟑螂数。 密度单位为 粘捕只数 /张 。每个餐馆和每户居民分别布放 5 张粘蟑纸,每个宾馆饭店、医院、单位食堂、食品制售或商场各布放 10 张粘蟑纸,每次监测共在 6 类场所布放 60 张粘蟑纸。 三、蝇类密度监测 3 / 8 各街道监测场所及数量 1.室外:公厕 1 个、垃圾中转站 1 个、居民一楼楼道 2 个。 2.室内:餐馆 2 个、农贸市场 1 个、单位食堂 1 个。 3.监测场所不固定,每次在辖区内选择不同场所类型按要求数量进行监测。 监测时间 每年 5 月 -9 月进行监测,全年共监 测 5 次。 监测方法 1.室外:采用目测法。记录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内外环境以及居民一楼楼道中视野范围内存在的成蝇数。密度单位为 成蝇数 /个 。 2.室内:采用粘蝇条法。将粘蝇条悬挂在室内,检查记录 24小时后粘捕到的蝇数。密度单位为 粘捕蝇数 /条 。每个餐馆和单位食堂分别挂 2 条,农贸市场挂 4 条。每次监测共在 3 类场所悬挂 10 条粘蝇条。 四、蚊虫密度监测 以县为单位进行监测,因蚊虫监测专业要求高,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监测工作并报各县爱卫会。 成蚊:每年 5 月 -10 月进行监测,每旬 1 次。全年共监测 18/旬次 幼蚊:每年 6 月 -9 月进行监测,每月 1 次,全年共4 / 8 监测 4 次。检查中小型水体或特殊场所 1 个,小型积水或容器类 10 个。记录发现的幼蚊数。密度单位为 幼蚊数 /个 。 2 XX 市 XX 年四害密度监测结果 为了解本地区四害的种群和季消长情况,科学制订除四害计划,为创建卫生城市提供正确资料,依据 xx 省四害密度监测技术方案,开展四害密度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汇总如下: 一、监测方法: 蝇和蚊密度监测:从 4 月至 11 月,蝇密度每旬监测一次。蚊密度每月监测一次。蝇密度监测,按区划分,每个区设 4 个监测点,分别为饭店、农贸市场、绿化和小区,每个监测点放 3 只诱蝇笼。蚊密度监测按区划分设 2 个监测点,蚊密度采用人工小时法。鼠和蟑螂密度监测,从 1 月至 12月,每月监测一次,鼠密度监测每个区设 2 个监测点,蟑螂密度监测 每个区设 4 个监测点。 二、监测结果: 1、鼠密度: 1-12 月共布鼠夹 14059 只,捕鼠 57 只,鼠密度为 %。其中褐家鼠捕 35 只,占 %;小家鼠捕 16 只,占 %;黄胸鼠 5 只,占 %,其它鼠 1 只,占 %。 XX 年与 2002 年相比,布夹数提高 %,鼠密度下降 %,其中褐家鼠捕获率上升 %,小家鼠上升了 %。由于今年布鼠夹数量比去年多布了近 1 万只,5 / 8 而且布夹地点也多选择在了郊区,因而捕获数量有所上升,也捕获到了黄胸鼠和其它鼠。 表 1: 2002 年与 XX 年捕鼠总数 2、蝇密度: 4 至 11 月,共放 192 只诱蝇笼,捕蝇 3599只,蝇密度为只 /笼 *天。其中家蝇 1312 只,占 %;绿蝇 1127只,占 %;金蝇 475 只,占 %;麻蝇 280 只,占 %;丽蝇 177只,占 %;其他 228 只,占 %。 xx 市蝇优势种为绿蝇和家蝇,占 %;蝇季节高峰为 7、 8、 9 三月,占 %。由于今年布笼点往郊区偏移,布蝇笼数比 2002 年少 %,布蝇总数比 2002 年少 %,但蝇密度也比去年上升了 %。其中麻蝇的数量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表 2: 2002 年和 XX 年捕蝇总数 3、蚊密度: 4 至 11 月,投入 64 个人工小时,捕蚊338 只,蚊密度为只 /人工 *小时。 其中淡色库蚊 205 只,占 %;三带喙库蚊 39 只,占 %;白蚊伊蚊 28 只,占 %。 XX 年蚊密度比 2002 年上升 %,主要因为今年雨水比较多,所以各种蚊虫都有不同 程度的上升。 表 3: 2002 年和 XX 年捕蚊总数 4、蟑螂密度: 1 至 12 月共投放 1920 只诱蟑螂盒,捕获蟑螂 225 只,蟑螂密度为只 /盒。其中美洲大蠊 111 只,占 %;德国小蠊 60 只,占 %;黑胸大蠊 50 只,占 % ;其他 4 只,占 %。 XX 年与 2002 年相比,蟑螂密度上6 / 8 升 %,其中德国小蠊上升幅 度最大,为 %。 表 4: 2002 年与 XX 年捕蟑总数 xx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XX 年 12 月 30 日 始兴县 2016 年四害密度监测工作总结 为了解本地区四害的 种群和季消长情况,科学制订除四害计划,为我县创建卫生城镇提供正确资料,依据始兴县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术方案的要求,开 展四害密度监测。现将 2016 年度四害密度监测工作结果汇如下: 一、监测方法: 鼠密度监测:每月一次,监测点分别设在城镇居民区、重点行业、农村自然村 3 类监测点,监测方法采用夹夜法;蚊密度监测:每月监测二次,监测点分别设在城区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村民房 4 类监测点,监测方法采用诱蚊灯法;蝇密度监测:每月监测一次,监测点分别设在农贸集市、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 区,监测方法采用笼诱法;蟑螂密度监测:每月监测一次,监测点分别设在农贸市场、 宾馆餐饮、医院和居民区, 监测方法采用粘捕法。 二、监测结果: 1、鼠密度: 1-12 月共布鼠夹 7045 只,捕鼠 158 只,鼠密7 / 8 度为 %。其中褐家鼠捕 89 只,占 %;小家鼠捕 56 只,占 %;黄胸鼠 5 只,占 %, 其它鼠 8 只,占 %。 表 1: 2016 年鼠密度监测统计表 2、蝇密度:全年共放 60 只诱蝇笼,捕蝇 381 只,蝇密度为只 /笼 *天。其中家蝇 212 只,占 %;绿蝇 127 只 ,占 %;金蝇 15 只,占 %; 麻蝇 27 只,占 %;始兴县市蝇优势种为绿蝇和家蝇。 表 2: 2016 年蝇密度监测统计表 3、蚊密度:全年放 96 个诱蚊灯,捕蚊 674 只,蚊密度为只 /灯。其中淡色库蚊 482 只,占 %;三带喙库蚊 114 只,占 16 .91%;白蚊伊蚊 78 只, 占 %。 2。 表 3: 2016 年蚊密度监测统计表 4、蟑螂密度: 1 至 12 月共投放 540 只粘蟑盒,捕获蟑螂 481 只,蟑螂密度 为只 /盒。其中美洲大蠊 311 只,占 %;德国 小蠊 150只,占 %; 其他 20 只,占 %。 表 4: 2016 年蟑螂密度监测统计表 三、结果分析 8 / 8 2016 年四害密度监测工作由疾控中心执行,我县不属于韶关市监测点,为配合我县创建卫生城镇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由于无前几年监测数据,本年度监测结果无可比性,仅作为基础数据供参考,为将来四害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