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2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2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2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2教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2教案 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2教案 苏教版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了解段之间的关系,知道课文是怎样连段的成篇的。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A.请大家打开书55页,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B.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D.板书:外洞 孔隙 内洞 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B.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D.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 3.小结过渡,布置下一步学习任务:其实呀,你们刚才谈的这些就是这几个地方的特点。通过刚才两次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游览了这几个地方,也知道了这几个分别有着这样的特点。那么,你对哪个地方最感兴趣呢?(了解学生大概情况)同学们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你们想让大家都来喜欢这里吗?那就要你们去细细地读文章,喜欢哪个地放就读哪个部分,看看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这些特点,然后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通过你的理解,通过你的表达,把别人都吸引过来,好吗? 我们这样去读: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就按平时读书的方法做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学生阅读,做批注,教师巡视辅导,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2.课堂讨论: A.组织:有一些同学已经想好了。下面,我们先按课堂小组开展讨论,跟同学们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这些个特点让你喜欢的? B.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初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交流评议: A.分别指几名同学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开展讨论: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势 4)乘船感觉 (找出相关词句,说出思维过程,弄明白作者通过写什么来表现孔隙窄小的特点,读出乘船的姿势和感受。) B.同学们体会得不错。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有哪些同学也对孔隙产生了兴趣?正因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点写,使我们如临其境。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们,是这样的吗? 4.读写结合,突破难点: A.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呢?请看黑板,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最后呢? B.谁能联系课文中的内容把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难问题? 5.分层朗读,体会写法:这样小的小船,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这样奇特的乘船感觉,是多么有趣啊!下面,我们分组来读这一段,再来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层层说清楚的请大家拿好书。 6.学法小结: 我们在刚才的学习中,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点是窄小的;接着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到了空隙的特点;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 7.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A.除了窄小的孔隙外,奇特的内洞也很有趣,喜欢内洞的同学,你们有信心把同学们都吸引过来吗?好,一个个来,你先说。 B.你从这儿看出内洞很奇特,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C.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D.那吸引你,使你们对内洞感兴趣的是什么呢?现在有哪些同学也对内洞产生了兴趣? E.小结:同学们谈得不错,听的也很认真。作者抓住奇特这个特点来写内洞同样打动了我们的心,我们来把这几句读一读。那些同学想读?想读的同学一起来读。 F.再看看,内洞除了奇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理解进 8.总结学法: A.学完了孔隙和内洞,你准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 B.洞内宽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C.学生答,教师版画。(画出后山)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A.游完了双龙洞,回过头来看,作者介绍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刚才,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兴趣,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B.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标出路线图) C.那么,今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写参观游记呢?除了写作顺序之外,要想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还应该抓住什么去写? 2.小结写作方法:学到这里,我们得到两点启示:第一、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 五、赏读课文,体会感情: 1.过渡谈话: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喜欢哪里就读哪里,看看怎样才能读出文章的感情来。 2.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5.卢沟桥烽火(1)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技能目标: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重点按时间各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主要板书计划卢沟桥烽火敌军 我军7月7日深夜全副武装喝问气势汹汹严词拒绝 首先还击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同仇敌忾 狼狈举、冒当天晚上 抱头鼠窜 悄悄 可耻下场 英勇顽强作业设计、安排课内1抄写词语。2填写成语。3造句。4组词、多音字组词。课外1抄默词语2. 把课文复述给父母听3完成练习册。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导入新课,质疑问难。2检查预习情况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4指导学生书写词语。一、导入新课1.听歌曲松花江上2揭题质疑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解决问题:事先请同学预习,搜集有关历史材料,这时可请学生自己汇报预习成果,并及时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二、初读指导1. 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2. 检查自学情况。(1)小黑板出示词语。(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3. 指导分段:(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三、指导写字四、作业(1)抄写词语(2)解释加点字同仇敌忾万籁俱寂众寡悬殊如火如荼猝不及防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第一、第二段,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各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搞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的崇敬之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第二段。3.能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一、复习出示词语,指名读。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学生质疑。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吞。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3)这一段写了什么?(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卢沟桥的战略地位)2.学习第二段。(1)读第二段,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2)交流并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3.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关键词语。按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交流并相机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日军我军全副武装喝问气势汹汹严词拒绝首先还击通过理解这些词语,让学生体会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行为”指导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计划的。第二天凌晨日军我军人仰马翻同仇敌忾狼狈举、冒通过理解“震耳欲聋”“吼叫”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的画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理解我军的表现,体会我国守军不怕强敌的英雄气概。通过理解“人仰马翻”等词语来体会在我军面前,侵略者必然遭到的惨败的下场。当天晚上日军我军抱头鼠窜悄悄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我军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及敌人的可耻下场。指导朗读换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听录音,加深印象看板书,同桌互相复述指名复述(6)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学习第三、第四段。2.指导造句。一、复习1指名说说“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局势及卢沟桥的战略地位。2指名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过渡:日寇岂肯就此罢休?二、继续精读训练1学习第三段(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之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及声援(3)指导朗读好这一自然段2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读不懂的做上记号。(2)学生质疑、解疑。(3)你们知道,中国军民是怎样英勇的抗击侵略者的呢?(4)讨论,引导学生体会抗击侵略者战斗的激烈。三、指导造句1逐步(1)指名读带有“逐步”的句子(2)这里的“逐步”是什么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