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青花 小教案 语文S版【教材分析】陶瓷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而中国瓷器的发展,则以青花瓷器为最早,在世界享有盛誉。本课讲述了“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一家父子俩的生动故事,赞美了青花瓷艺人的执著的创新精神;也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中国青花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原因,那就是从古至今都有像文中父子俩那样的瓷器艺人在为中国青花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精力。【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4.帮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新词,会写“鬓、访”等7个生字;理解“两鬓斑白、锲而不舍、瑕疵、纷至沓来、迷惘、郑重其事、如饥似渴、茅塞顿开”等词语。【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我”是怎样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了解“我”的努力,读懂父亲的表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青花瓷的多媒体电脑课件和文字材料、图片、歌曲等。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青花瓷的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读熟课文,初步感知。学习课文1-4自然段。【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青花瓷片段,配合课件出示青花瓷器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听两方面欣赏青花之美。2.师:这些漂亮的瓷器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青花”。(板书课题)3.学生自读课后的“学习链接”,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青花瓷的资料,认识青花。4.教师小结:2007年11月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个明代永乐年间烧制的青花扁壶以100万英镑的高价成交。(课件出示图片)xx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小姐的礼服,设计灵感也来自于这完美的青花瓷。青花为什么有如此高的价值,为什么能成为“人间瑰宝”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青花的动人故事,相信一定能带给你很多启示。(围绕“青花”,从欣赏图片到朗读文字,感受青花之美,调动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阅读课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自学生字,理解新词。3.学生独立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3.自学反馈,全班交流。(1)分段指名朗读课文,集体评议。(2)结合评议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全班交流。重点引导理解并识记文中的生字新词。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全文,选择自己读得最满意的段落加强练习。2.采用学生互相推荐的方法,读通全文。3.思考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我”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以求得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前因后果。)四、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课文,了解“我”为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所付出的努力,从中体会“我”执著追求、勇于创新的精神。2.了解父亲的“心机”,感悟父亲的良苦用心。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件展示,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人间瑰宝”青花瓷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文字背景为青花瓷图片)(指名朗读,教师引读)2.能做出这样完美的“人间瑰宝”,究竟是怎样的人?父亲要给“我”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到底是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寻求答案。二、学习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神情和语言的语句,体会父亲的心理。2.反馈交流,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父亲回答道:“因为你还没有长大,还不懂得什么是完美。”在父亲眼中,什么样的青花才是完美呢?带着父亲对制作青花事业的热爱齐读。(2)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父亲期盼什么?想说什么?为什么最终还是沉默呢?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把感受送进这句话再读。带着对“我”的企盼齐读。(3)可是,父亲一脸肃穆。半晌,父亲才说:“你应该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到我的配方了。”父亲为什么一脸肃穆,这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学生想象补白,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带着父亲对我的良苦用心齐读。3.小结:父亲是那样热爱青花,为了让青花的制作工艺得以传承与发展,他对“我”满怀企盼,他知道言语的表达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还不能理解,就想方设法引导“我”从实践上去领悟。三、深入学习,寻找“我”的心路历程1.父亲要教我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到底是什么呢?(联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父亲要给“我”的祖传配方就是让“我”明白: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2.学生快速默读课文5-16自然段,思考:为了得到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我是怎样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的?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指名反馈,全班交流。(师随机板书:寻找、复制、创作)4.再自由读5-16自然段,思考:这一路寻找,我都经历了哪些迷惘和艰辛?是什么引领着“我”苦苦寻觅,苦苦求索,最后走出迷惘,灵光闪现,茅塞顿开?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和父亲神态变化的语句。(2)读读这些语句,通过朗读表现出人物心理的变化。(3)有问题同桌可以交换意见。5.指名反馈,体会父亲的引领以及“我”的执著,并随机指导朗读。(师随机板书:不满意、冷眼、笑容)我的心理活动:什么样的瓷片才配得上这样的青花?什么样的青花才是完美的?我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中:我已经找到了瓷片,不是吗?我已经修复了青花,不是吗?我的技艺不够精湛吗?我的青花不够完美吗?父亲要告诉我什么?那缺失的青花到底在哪里呢?父亲神态的变化:然而,修复的青花并不能让父亲满意。复制的青花,没有丝毫瑕疵的青花,却仍然遭到父亲的白眼。那天,父亲看到我自己创作的青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6.用下面的句式,结合我的行动、心理活动和父亲的神态变化,说一说我寻找的经历。课件出示:当我时,父亲,我当我时,父亲却,我当我时,父亲终于,我也终于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的含义。7.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1.学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能做出这样完美的“人间瑰宝”的,是执著追求,不断创新的青花瓷艺人,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这么完美的青花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象他们一样的人,都在默默地为我们创造着美好的事物,你还能举出例子来吗?(师生共同举例,如:戏曲演员、书法家、画家等等)2.你想对这些人说些什么,请写下来,跟大家交流。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顶碗少年 3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十分吸引学生;文章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作者对人物神态,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适于学生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并作语言的积累。文章语句优美,适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有过一定的失败体验,课前又做过相关调查,掌握了有关资料,很可能与顶碗少年在某些地方产生共鸣,容易激发起学生向顶碗少年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热情。教学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激情。抓住人物语言,进行积累。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6、7自然段。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二、指导深入理解:1默读课文,想一想: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次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可用以下问题进行启发:少年两次失败,当时情况如何?观众反映怎样?少年表现有何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课文。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学习探究,也可先自学,再小组合作。用学生喜欢的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新的学期面对新的学生要教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强调不必把问题一一思考解答,可选择感兴趣的去品读思考。3集体交流小组合作进行汇报,要注意小组组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避免成为“一言堂”。发言的人要能够代表本小组的不同意见,要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的本领,并要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学生结合自己找的重点句谈想法,并注意“推己及人”想象顶碗少年两次失败时的想法,并探讨他能够取得最后成功的原因。可通过以下两题进行读中想象:(1)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2)老者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4有选择的朗读:抓住印象最深的场面,反复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和同学交流感受。三、通读深入探究:1思考: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想什么?说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只要坚持下去,不屈不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2重点理解结尾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1)自读思考作者有哪些想法?。(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体会。人生会有许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却。要看到光明,要以极大的韧性去战胜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3)背诵第6、7自然段。A朗读第6、7自然段,想主要写了什么?第6自然段有两个意思:()深信当年那位顶碗少年已成为一名称职的杂技艺术家。(2)那一夜顶碗少年的演出给我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思路
- 服务经理年终总结
- 快消品业务员工作总结
- 胸腔引流管的导管护理
- 烟桥社区工作总结
- 脑胶质瘤放化疗护理措施
- 乾安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羚羊木雕》课本剧课件
- 每日个人工作总结
- 《绿山墙的安妮》课件
- 门诊挂号与预约管理制度
- 国能日新的光功率预测系统培训
- DB45T 2473-2022 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 桩基础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制度(3篇)
- 国能灵璧浍沟70MW风电项目 XGC15000TM-1000t履带吊-1000及SCC8000A-800t履带吊安拆方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试卷100题
-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专题课件
- 河北美术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 检验科质量管理SOP-检验科SOP
- 2024年中国食品包装用衬纸铝箔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医院医疗质量关键环节与重点部门监管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